探究地理教学

时间:2022-10-27 12:20:46

探究地理教学

进入21世纪,我国教育教学课程改革如火如荼。随着改革步伐的逐渐深入,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期待着新的模式的出现。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习地快乐。

一、勤思考并联系生活实际

关于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的内容,在教学前,让学生在河流边观察水的流向、两岸的河床陡缓状况。这样学生很容易发现河的右岸陡峭、左岸平缓,泥沙沉积,沙洲出现。进而让学生理解北半球的河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因而右岸侵蚀严重,左岸泥沙沉积。甚至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我们右脚的鞋底磨得更快一些,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在讲太阳高度角时,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原理,思考为什么可以通过调节支架来获得最大的太阳辐射能。让学生亲自从生活实践中寻找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既培养了善于观察的习惯,强化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趣味故事的运用

在地理课堂中可以用地理故事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讲“气候”一节时,可讲《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靠祭神而得来的风和雨,而是凭借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掌握天气变化情况,所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上的胜利。进而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其学习热情就会更加高涨。

三、多探究地理知识

季风环流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夏季地面温度高,而水里凉快;冬季水温要高,地面气温低。这样冬夏季节陆地与海洋的气温高低不同,导致了气压高低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风向,这就是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生活中的很多大气现象我们都可以通过课堂上学习的理论来进行分析。学习了课堂知识就能轻松地解释这些生活现象,这样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总之,我们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一定要引导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实践中养成细心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终身有用。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一中)

上一篇:如何构建轻松、愉快的物理学习平台 下一篇:以物设喻因事见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