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设喻因事见理

时间:2022-10-30 08:55:04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记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所论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从、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学设想:

1.本文的语言比较通俗,学生在预习时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弄懂文章大意,并注意其中重要的字词。

2.记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3.诵读是本文学习的重点,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读课文,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小石潭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景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较多笔墨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主体,而记叙只是议论的基础。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学生齐读课文

三、筛选信息

(一)治学的态度:深思而慎取

1.学生阅读第一段,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见文中第一段。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2.学生从第四段中找出议论的观点。明确:“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求思应具备的条件:“志”、“力”、“物”

1.学生阅读第二段作者描写游华山洞的情形。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做准备的。

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2.《古文观止》的编者对这篇散文的评价:“一路俱是记游,按之却俱是论学”。作者从游华山洞中得到了什么论学的道理?

明确:第三段。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诡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梁启超说“荆公则学人之文也”,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世之理,不仅是求学,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坚持,才会最后取得成功。

四、拓展探究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过渡衔接、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呼应、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个方面思考。明确:1.过渡句:“于是余有叹焉”。2.文字上的前后呼应:“古书之不存”跟“其文漫灭”相照应,“后世之谬其传”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相照应等。3.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五、小结

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游记,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体会,着重写了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理想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正如《古文观止》中所说:“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或叙事,或诠释,或摹写,或道故,意之所至,笔亦随之。逸兴满眼,余音不绝。可谓极文章之乐。”

六、作业

结合本文的学习,就作者的游山经历写一写你的心得体会,要有独到的见解。

教学反思: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篇文章就是如此,初次阅读并未感觉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讲了“志”“力”“物”的辩证关系,这个同学们一读就能理解。可我在看了有关评论后再次阅读,发现好文章之所以能流传千古,肯定有它的高妙之处,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次游玩的简单记述,用区区几百字就为我们深刻阐述了怎样成大事以及怎样的态度做学问的问题,前后呼应,详略得当,以物设喻,因事见理,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有人说,“唐以前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诗是仿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产生了大量的哲理诗,宋文何尝不是想出来的!宋文中的哲理,更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作者单位:安徽省繁昌一中)

上一篇:探究地理教学 下一篇:浅谈高校数学教学实验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