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对高职院校排球教学的影响

时间:2022-10-26 04:40:02

多媒体对高职院校排球教学的影响

摘 要:多媒体技术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改进教学手段、推进高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河南工院体育与健康课程排球专选课教学实践,探讨多媒体应用对排球教学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高职体育;理论教学;教学手段

排球是高职院校学生十分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群众基础广泛。现阶段,基本上各个高职院校都把排球作为一项专选课程。但是,由于教学方式方法相对单一,致使排球运动在高职院校的开展氛围与篮球、乒乓球等项目的差距越来越大。同时,由于排球的动作都具有瞬间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以把动作的细节进一步展示,使学生对一些快速完成的动作内涵难以理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难以提高。多媒体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一个有益补充,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关键的技术动作通过慢放和多次重放使学生对较难的技术动作有一个直观的认知,为高职院校在校生进一步学好排球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一、丰富排球理论教学

现阶段,河南工院排球运动相关教材内容大多通过文字、图谱等途径简单介绍,该项运动的理论知识较少,不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体会排球运动技、战术应用的深刻内涵。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相关理论知识做成幻灯片在多媒体教室播放,学生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新鲜有趣。把排球发展的历史、对人的健康益处可以列出图表供学生浏览。同时可以把技术和战术方面的理论在多媒体中演示,使学生对排球理论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大大丰富学生的排球理论知识。

二、拓宽排球教学手段

体育与健康课的特点就是实践环节较多,但是,一直沿用讲解、示范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技术和战术细节方面的知识点难以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理解,特别是高职学生,大多没有排球基础,教师想与学生完成配合性示范都难以做到,通过多媒体教学,可

以充分解决这一难题。

1.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观摩技术动作

排球运动各技术动作强调快速协调、灵活多变,绝大部分动作都是一蹴而就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慢动作示范,往往示范效果不够理想,甚至像扣球等技术动作根本无法停在空中分解完成。引入多媒体后,在每次学习新的技术动作之前,首先以正常速度观看该技术的完整动作流程,使学生对动作的运动轨迹、动作要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以较为缓慢的速度重复观看,让学生详细、针对重点的了解动作结构和动作细节,进一步加深印象。由于多媒体呈现的技术动作只是通过放慢播放速度而完整正确地呈现,因此便于更为认真地观察技术细节、熟悉动作路线,对学生在思维认识上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概念有极大帮助。

2.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加强步伐和全身的有机结合

在以往的排球教学中,学生对上肢、特别是手上动作比较重视,忽略了脚步移动及步法合理应用的重要性,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注重技术动作的全局性,做到合理、正确的脚步移动在先,而后才是全身协调及手上动作,对排球初学者来说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运用多媒体教学观看课件时可采用慢放、截取、放大、重放等手段引导学生分段观察脚步移动时的重心移动轨迹和上肢动作的协调配合,运用局部点击放大观看方式观摩,为下一步技术动作的学习与拔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示范、多媒体有机结合,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在授课过程中,由于学生上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动作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示范的次数就会相应减少,学生练习的主动性也会相应加强。教师就可以从以往那种重复、机械的讲解示范中解放出来,有更充裕的时间巡回观察每个同学的练习情况,手把手地传授动作,面对面地答疑解惑;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动作的理解进行练习,遇到问题再向教师请教,使学生课上练习时间延长了。由于示范讲解简单明了,且教师辅导及时到位,学生练习积极主动,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四、拓展了教学时间和空间

现在每周2学时的授课时间确实很难满足排球教学要求,过去由于没有教师的辅导,学生要在课余时间复习比较困难。现在将课件放在校园网上,学生和教师通过网络实现了资源共享,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上网查阅,为预习、复习课上的教学内容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另外,通过校园网,教师可以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从而为学生创造了一个随时和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的互动学习环境。这样就缓解了过去教学时数有限、教师不足的问题,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课余学习。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班级教学组织形式,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推进了体育教学的一体化进程,使教学的时间、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为摆脱传统教学过程中封闭的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型和谐的新型教学方式提供了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褚晓红.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展望.中国电化教育,2003(4).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上一篇: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下一篇: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