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要给学生自由

时间:2022-10-25 11:33:37

中学语文教学要给学生自由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2-0227-01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的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给足学生遨游的时空。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才能冲破传统的羁绊,走向自由的天地,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和独特的魅力。

探究性学习是以类似研究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进行学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在充分发挥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也给足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的时空,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一、要有良好的学习心境。

初中学生天真浪漫,富于想象,他们多方面的智力活动正是从多方面的兴趣引发的。教师,作为课堂的“导演”,就要在探究性学习中先充分调动“演员”进入角色的欲望,把学生引入探究的轨道,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为学生的遨游创造条件。众所周知,感情激奋,兴致热烈,良好的心境最能让人的思维活跃,感情奔放。教师要注意课堂情境的创设。教师采取民主、和诣、平等、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最能从感情上,思维上扣动学生,引导他们进入境界,化为角色,从而对其中的某处提出问题探究,在这巨大的学习潜能下,问题的探究就会极易的实现了。

二、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就要让学生敢于破除迷信。

我经常给学生说:“世界上不存在万能的‘圣人’;老师也好,名家也好,‘权威’也好,都不可能句句是真理;我们所学的课文,即使是千古名篇,也不可能完美无瑕;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是应该的,但这些‘意见’只能供我们独立思考时参考,而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对某篇文章的看法,我们只能忠实于自己的心灵,不能盲目从众。决不能用别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讲《社戏》时,我问学生喜不喜欢鲁迅的文章,绝大多数学生说喜欢,惟独有几个学生说不喜欢,他还说出了不喜欢的理由,说比较难懂,离我们较远。尽管他的理由在我看来是多么“幼稚”,但当绝大多数人说“是”时,他们敢于说“不”,而且是对一位文学大师的作品说“不”――作为教师,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但我赞赏他不迷信、不盲从的勇气!我当即表扬了他们的这种勇气,号召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

三、要让学生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这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训练。根据师生教与学的需要,可灵活设计训练方式,主要考虑自学的目标、要求、任务,不管过程,学生只要完成任务即可。这一步骤的特征是“丢掉拐杖、独立思考”。例如,在专题《狼》一课的第二课时教学中,学校组织教师听我的课,我事先跟学生说,这节课我不管了,你们想怎么上就怎么上,结果学生异常兴奋,准备时神神秘秘的。等到上这一课的时候,有投影展示对狼的介绍的,有画了狼的图画的,有唱关于狼的歌的,有辩论的,甚至还有表演关于蒲松林的《狼》的小品的,不仅我大开了眼界,听课的其他老师也不由得连连叫好。

四、巧设问题,激发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善于不断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同时,要洞悉学生生疑的方向及其思维特点逐层设疑,步步引入。教师在创设问题、激发探究中,特别要给学生一些生疑的方法。为了满足他们渴望生间的平等对话,在观点的碰撞交流中去共同完成对那一个个文本的理解的愿望,教师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感知、思考余地。

只有给其充分的自学、思考时间,才能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悟、去想、去究,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在语文知识里遨游。

五、诱导学生展开想象。

语文知识的获得是离不开想象的,在探究性学习中,要善于诱导学生展开想象,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且要把“知识点”和“技能点”作为学生的发力点,从而获得更广阔的知识和灵活的技能。在教学中,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作品固然有一个本来的“形”,但欣赏它时就需借助此“形”而获得彼“形”。也就是说,要有创新的这样一个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想象”。在运用此手段时,我们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和“再造”。

六、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满足学生的渴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渴望――有着独特个性和人格魅力的教师给他们一个全新的解读、阐释自己的独特体验、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和在观点的碰撞交流中去共同完成对那一个个文本的理解。不能再是由老师提问,应把教师问学生答变为广泛参与,主动发问,交流探讨为主。给足感性认知的时间,让学生能深入内容。教师要有全局观念,不应避实就虚、轻重不分、盲目引导。不同的读者,不应强求或限制感受一致,应围绕中心,让其发挥,让其创造。

七、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特别是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思想自由的论坛:面对课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学生和作者之间应该平等对话;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展开思想碰撞。教师当然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但这种“见解”只能是一家之言,而不能成为强加给学生、强加给作品的绝对真理。教师可以说《月迹》中的奶奶是一个智者,一个善于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发现美追求美的教育家,学生也有权利说:“这个奶奶是杜撰的,贾平凹小时候这么穷,他奶奶又没有受过教育,怎么会这么智慧,我们的奶奶都不像这样。”教师可以说《台阶》中的父亲吃苦耐劳,是广大农村中父亲的典型。学生却说,他们的父亲也在农村,根本不像这个父亲的样子,而且这个父亲压根就是一个房奴。少年的眸子往往比大人的目光更明澈,没有太多世故的心灵,往往对课文有着比教师更独特、更深刻的理解――多次听着学生评论名家名篇时的“惊人之语”,我常常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

上一篇:也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试论在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汉语文教学的几点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