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居中结合自然设计手法剖析

时间:2022-10-25 02:46:16

中国传统民居中结合自然设计手法剖析

摘要:简述我国古代建筑风水思想,分析中国传统民居的设计手法剖析其中结合自然、因地制宜的设计核心,古为今用,为我国被动式建筑的研究及建设提供资料。

关键词:传统民居 建筑风水 结合自然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China's ancient architectural feng shui theory,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dwellings, analyze the combination of nature, the core of the design of the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make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 to provide the data for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assive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Keywords: Feng Shui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with nature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前言

几千年来,我们的先人通过建筑实践的发展与创造,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建筑样式,这些建筑样式之所以可以被保留下来,有的甚至沿用至今,就是因为其顺应大自然,可以很好地与当地自然环境共生发展。从这些建筑传世之作,我们现在也应该从中学会吸收借鉴,学习其因地制宜的设计手法造福今世。

2 古代建筑风水思想

在我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本源性概念也体现在“天人合一”上。中国古人的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推广而言,在建筑上则是意指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与共生。“天人合一”的意识形态认为天、地、人之间是一个循环与息息相关的整体系统,表达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互相平衡、协调发展的崇高理想。建筑作为人类的庇护场所,从出现的那一天就是自然地对立面,但其同时又需要以共生为目的不断的与建筑进行交流、融合。古代先人们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在规划选址、建筑设计以及景观效果上,全方位考虑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使建筑结合自然山水和气候地形特征,与场地融为一体,并且形成了与特有地形地貌相融的最佳建筑形式,并且流传至今,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建筑设计经典案例。

我国古代的建筑风水之说,实为阐述建筑与气候、地域、人事相互协调的哲理,其内在概念核心是分析地质、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并进行评价和选择,指导人们针对相应的自然情况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措施,营造出适合人们栖居又顺应自然的人工环境。我国古代风水学理论在建筑选址方面推崇的是“相形取胜”的原理,优先选择地形地势等自然景观相对处于优势的地理位置。对于整体聚落以及单体建筑的最佳布局是“背山、面水、向阳”,背山可以抵御冬天北来之寒流,面水可以迎接夏天南来之凉风,向阳可以取得良好的日照。这些内容都是与现代被动式建筑的要求不谋而合的,由此可以看出,因地制宜在建筑中的必要性,以及古代先贤具有发展性的眼光和建筑智慧。

3 传统民居结合自然设计手法剖析

我国疆域辽阔,气候条件多种多样,基于古代建筑风水学理论而实际建设的住宅也因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而形态各异,但其核心本质都反映了顺应当地自然环境的融合性建筑思想。这些古代传统民居也是我们后代学习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最好的鲜活案例。

3.1 窑洞

窑洞在我国分布较广,从新疆吐鲁番、喀什,甘肃兰州、敦煌,宁夏银川,到陕西乾县、延安,山西临汾、太原,河南洛阳、巩县都存有窑洞的建筑形式。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它是建筑在山坡,土原边缘处,常依山向上呈现数级台阶式分布,下层窑顶为上层前庭,视野开阔。下沉式窑洞则是就地挖一个方形地坑,再在内壁挖窑洞,形成一个地下四合院。

窑洞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冬暖夏凉,不占用耕地,防止水土流失。传统的窑洞空间从外观上看是圆拱形,虽然很普通,但是在单调的黄土为背景的情况下,圆弧形更显得轻巧而活泼,这种源自自然的形式,不仅体现了传统思想里天圆地方的理念,同时更重要的是门洞处高高的圆拱加上高窗,在冬天的时候可以使阳光进一步深入到窑洞的内侧从而可以充分的利用太阳辐射,而内部空间也因为是拱形的,加大了内部的竖向空间,使人们感觉开敞舒适。刘加平先生曾经这样评价窑洞建筑:窑洞冬暖夏凉,住着舒适,节能,同时传统的空间又渗透着与自然的和谐,朴素的外观在建筑美学上也是别具匠心。

3.2 土楼

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闽西永定、平和、漳浦、华安、诏安、南靖和中国广东东部。土楼除具有防卫御敌的奇特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由于土墙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

土楼的防御性及冬暖夏凉的特性,主因是其墙壁的特殊构造:墙的基础宽达三米,底层墙厚1.5米,向上依次缩小,顶层墙厚也不小于0.9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钢铁混凝土似的的土墙,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由于墙体采用土这种自然材料,天然具有保温隔热的性能。

3.3 竹楼

南方干阑式建筑是指居住面架设在桩柱上的房屋,底层架空,作杂物间或养牲畜,上层住人。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台湾等亚热带炎热、多雨地区。

傣家竹楼,其房顶呈“人”字型,西双版纳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大,“人”字型房顶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一般傣家竹楼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其建筑材料大多为竹、木结构,底层架空和带缝的木楼板,使底部较为阴凉的室外空气渗透到室内,空气自然带走热量,也避免了雨水的淹没和虫蛇的入侵。这些都充分体现出建筑对地理环境的适应。

4 总结

中国传统民居中,存在许多结合当地特有地形地貌,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样例。这些民居都是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典型代表,都是基于我国古代建筑风水理论原则上的建筑实践。也为我国研究被动式建筑提供了实际参考依据,并且充实了被动式建筑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 贾衡.人与建筑环境.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其钧.图解中国民居.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 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天津:天大出版社,1999.

[4] 徐可.中国传统民居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7).

[5] 陈妍.中国传统民居的生态意义.科技信息,2009(3).

作者简介:

王肖丹(1987.8—),女,天津人,河北工业大学,建筑技术科学专业

上一篇:城市夜景照明综合节能体系研究 下一篇:浅谈制造企业设计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