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20:05:42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演变;节日特点;节日功能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成绩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产生及其演变的研究

节日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学者们对这一问题一直很关注,争议也很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注该问题的专著有两部,一部是陈久金.卢莲蓉主编的《中国节庆及其起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另一部是高国藩著的《敦煌古俗与民俗流变——中国民俗探微》(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同时关于各个具体节日的产生及其演变在另外27部专著中都有详细的论述。关于该方面的论文有207篇。

上述研究内容涉及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节日期间都有哪些传统的节庆活动,节日在历朝历代的演变以及节日期间的传统食品和服饰等内容。关于节日的来源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一部分在先秦时期既已形成,一部分滥觞于先秦时期,形成于秦汉及其以降。传统节日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首先,节日与历法的制定其中包括如节气,干支日等有密切的关系;其次,节日与官方或民间的祭祀.巫社集会有紧密联系;再次,传统节日的产生与神话传说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还有的学者认为传统节日还源于先民的原始崇拜,如:图腾崇拜,天地崇拜,祖宗崇拜。

(二)传统节日特点的研究

古今中外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征,绵延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节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自然也有其鲜明的,独具一格的内外特征。对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特征加以系统全面的把握,是深入研究和透彻理解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的题中之义。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历来是一个热门话题,有些学者对此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涉及这方面的论著有:陶立璠著《民俗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徐万邦的《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与风情》(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赵东玉著《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版),康新民著《民间节日文化价值初探》(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编《中国民间文化》第二集,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有68篇。

通过对以上文章和论著的概括总结,得出中国传统节日有以下特征: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地域性,综合性,传承性,变异性,实用性。

(三)对传统节日功能的研究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日渐深入,许多外国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相继传入,它们固然使人们的生活日趋多元化,但我们不能顾此失彼,同时应多加强对我国传统节日的认同。但目前,专门论述节日的书和文章中,大多停留在对节日风俗的介绍上,对节日功能的挖掘还不够深入。

比较系统论述和研究节日的著作有:赵东玉著《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张诗亚主编的“西南研究书系”中黄泽写于1991年的《西南民族节日文化》;高占祥主编《论节日文化》;杨琳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关于这方面的论文有32篇。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功能的主要观点有:传统节日有文化传承的作用,能促进天人和谐,点缀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节日能灌输传承先人的道德遗产,促进统治者”以德治国”,增强民族凝聚力,同时,节日还具有教育功能。近年来,节日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赵东玉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中提出,传统节日具有人文素质教育功能,首先,他认为我们能从传统节日文化中吸取有益的人文教育资源,如:和谐对称,淑世情怀,乐观自信,民族认同等:另外,他认为传统教育文化是一种有效的素质教育模式,它可以使素质教育的灌输更潜移默化,内容更丰富多样,摆脱了以前那种硬性呆板的灌输方式。还有一位作者廖冬梅在她的《节日沉浮问》中也深入研究了节日的教育功能,她认为传统节日教育人们学会调节人与自然,神,他人以及个人和自身的关系。

(四)传统节日体现的文化精神的研究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和谐的精神纽带.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专著有:赵东玉著《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萧放的《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2002年版);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版);陈伯海著《中国文化之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关于这方面的论文有10篇。

二.中国传统节日方面研究存在的不足

中国传统节日研究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与节日有关的几个领域如:人类学,神话学,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虽然各自都有谈及节日的文章,但大都是在论述其他问题的同时顺便提到,而专门论述的书和文章都不多.即使有,也大部分停留在节日风俗的介绍上,对节日功能的挖掘还不够。

由于对传统节日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使目前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知识大多停留在肤浅的据说,相传的层次上,其中还包含了不少错误,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例如:中秋节是在我国古代秋分祭月习俗的基础上形成的,然而,有些人却说成是从韩国引进的,造成混乱.《中华民族大图集》第七部《世风》第七十六章《吉日佳节》中介绍中秋月饼时说:“宋代的月饼种类繁多,有:金银炙焦牡丹饼,束箍荷叶饼,梅花饼,饼,芙蓉饼等”。但据考察,宋代还没有中秋月饼,这里列举的都是普通糕饼,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月饼。另一方面,有些节日习俗很早就有了,世人却以为出现较晚。如:节日期间送贺卡的做法有人以为是舶来品,是1843年从英国流行开来的,殊不知我国至晚在宋代就流行于世了。

参考文献

[1]赵东玉著《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萧放的《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2002年版)

[3]廖冬梅《节日沉浮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傅德岷,韦济木等《中国传统节日》(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5]张君《神秘的节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德育工作、教育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承载的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充分体现了r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文化内涵。中国自古就是以农耕为主的农业大国,“二十四节气”就是从事农业劳动的晴雨表,因此也产生了岁时节日。通过节日中对天地、神明的祭拜,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折射出中国先人对自然的敬畏,渴望与客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朴实的“天人和谐”的世界观。诸多的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乐观向上,坚韧勇敢的民族性格。例如,“春节”,作为千古第一大节,在中国人心中有着聚合团圆、祈福美好、消除灾祸等功能。“清明节”是一个祭扫先人墓的日子,同时春回大地,花红柳绿,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早在唐宋时期已经形成清明踏青嬉戏的习惯,与踏青郊游相对应,古代逐渐形成了荡秋千、拔河、放风筝等习俗。所以,清明节既是追悼逝者的悲伤日子,又实在是个充满春天快乐的日子。中国传统节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营造出一个又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对培养人们乐观豁达的人生观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还体现出中国人“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和谐顺遂、安详健康是百姓对生活的追求,对天地、人神的祭拜表达了人们期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则体现出中国人和睦共处的家国情怀。

二、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主要途径及问题

现今,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点面结合,即以课堂教学作为辐射面,以辅导员组织召开班级会议,团日活动作为突破点。其中,课堂教学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两门公共必修课为主,且只在大一上学期开授课程。据悉,学生对此两门课的上课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课程枯燥,理论知识较多,实际生活案列少;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讲授书本知识多,师生互动少;课程结业方式是以书本知识考查为主,另提交一篇相关论文。这样的德育教育模式已经无法跟上现代社会的需求,无法适应学生发展的规律,德育教育工作在课堂授课中变为一种形式,不仅具有局限性和单一性,而且在理论学习中无法真正让学生产生内心的共鸣从而得到教育。这是高校德育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和问题。其次,单单依靠辅导员老师去到学生中间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即使是1:200的师生比例,工作强度依然很大,无法将德育教育工作达到好的效果。

当然,一些高校意识到了这一点,并积极地去改善现状。例如,在大学生中开展专题宣讲会、报告会扩大先进事迹的影响力,集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性表率教育等,以求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但“先进事迹”的教育持续性有限,且只能作为一个时间节点的教育活动。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校园事例让这样的努力显得杯水车薪,同时暴露出高校学生德育素养的缺失。古人云“读史明智,知古鉴今”,中国传统节日贯穿于人们一整年的学习生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优秀的民族精神和内涵值得全体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学生学习借鉴。

三、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和意义

1. 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智慧,也是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高校应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活动中,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汲取古人之所长。例如,“春节”,在寒假放假之前可以开展以团支部为单位,以“我爱我家,我为家庭做贡献”的主题团日活动,让学生利用假期为父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教育学生感恩父母,体验亲情;“端午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气节教育,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知识竞答活动,亦可设置主题为“我家乡的端午节习俗”网络投票活动。通过社团组织开展“重阳节”敬老爱老活动、“中秋节”赏月诗文诵读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国人过中国节的意识。同时,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2. 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许多精华思想,对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创新教育模式,通过灵活化、趣味化、生活化的主题教育,把高校学生吸引过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中国人过中国节的文化阵地争取过来,弘扬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将传统节日文化引入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其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对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钟文.中国节俗文化 [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0年11月

2.朱自清.朱自清谈素养[M].北京:2014年01月

3.刘晓峰.清明节[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09月

4.孙正国.端午节[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09月

5.李莹. 浅析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主要内涵及其功能[J]长春:才智,2016,(08)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春节文化;传统节日;民俗学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20-03

一、20世纪初至80年代以前的研究

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上个世纪初“五四”时期,对节日民俗的探索也始于此。从“五四”时期到八十年代以前,学术界主要做的是对节日民俗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就相关研究成果来说,不得不提两本书: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1923)与娄子匡《新年风俗志》(1935)。《中华全国风俗志》是胡朴安在二十年代初编成的一部有广泛用途的全国风俗百科全书,书中对各地方志和古今笔记、刊物中所载风俗进行了汇编,其中涉及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过节习俗。就节日民俗总体研究来看,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人们开始尝试运用新方法、扩大新视角来挖掘节日民俗中的文化内涵,为八十年代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20世纪8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双百”方针号召下,各种传统文化艺术重新受到重视。节日文化研究,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兴起一样,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罗启荣、阳仁煊,较早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学者,在1983年出版的《中国年节》[1]一书中,将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按季节进行分类为“孟春节日”、“仲春节日”、“季春节日”、“孟夏节日”、“仲夏节日”、“季夏节日”、“孟秋节日”、“仲秋节日”、“季秋节日”、“孟冬节日”、“宗教节日”。

韩养民、郭兴文1987年共同编写的《中国古代节日风俗》[2],系统地介绍了除夕、元旦、元宵等传统节日萌芽、定型、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以及节日相关各种活动、轶闻趣事、故事传说。书中还提出了不少经得起推敲的创见,如神秘的原始崇拜、鬼神迷信与古代禁忌是节日产生的最早渊源;先秦是节日风俗的起源萌芽阶段,汉代是中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时期,这一点获得后来的学者的普遍认同。[3]

陈久金、卢莲蓉1989年联合出版了《中国节庆及其起源》[4],是较早介绍中国节日文化的书之一。书分十一章,重点写了20余个节日,介绍了这些古代传统节日活动的内容、发展历史,重点研究和探讨了这些节日的起源。

八十年代是中国节日文化研究的起步阶段,从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看,有以下特点:第一,政治意味突出,学术意义不明显。初期的研究,多是政府号召下以普及文化为目的的编写的一些综合性知识读物。第二,以节日民俗的整体研究、汉族节日研究为主,单一节日研究、少数民族节日很少。就春节文化研究而言,专题性研究成果几乎还没有。第三,多数均是利用部分文献记载、或田野调查搜集到的民间传说故事、汇编而成的青少年读本,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学术性和研究性不强。

三、20世纪9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兴起的“文化热”方兴未艾。九十年代的节日文化研究,逐渐回到“学术意义”的位置,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研究重心集中在节日文化的整体研究上,节日文化一般理论研究架构在这个时期建立、成熟起来。

(一)宏观的一般理论研究

范勇、张建世继承八十年代末一些学者对于节日文化理论关注的学风,1990年在龙文化大系列丛书《中国年节文化》[5]一书中对节日的类型、起源、变迁、传播、传说、内容、社会功能及心理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讨。

宋兆麟、李露露1991年出版了《中国古代节日文化》一书,这部著作主要介绍了包括春节、立春、元宵节的20个古代节日。他们认为节日起源于多种历史原因;节日的发展经历分为四个阶段:发生期(远古时期)、发展期(秦汉)、融合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丰满期(宋元明清),并具有几点规律:节日的发展由不定型到定型,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不像政治、经济、军事那样大起大落,而是比较缓慢的、潜移默化的;节日的形成是长期的,在发展中有变异,在传承中有发展;农业文明的连续性和历代统治阶级的提倡使中国传统节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6]这些颇有见地的观点,为后来学者们关于“如何确定节日”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7]

关于节日的特征与功能,也有很多学者进行研究。杨景震1998年《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8],将节日风俗的特征归纳为特征:礼仪性、理想性、时代性、民族性、传承性、变异性、群众性、地方性。关于这一点,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朱宜初在《民族节日的基本特征》一文中认为,节日大约有下面几个特征:节日的文娱性(休假性)与劳动性、节日习俗具有最大的复合性、民族节日的簇新性与守旧性、传统节日的宗教性与新节日的非宗教性、节日的全民性与阶级性、节日的独特性。[9]金毅1992年在其论文《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10]中归纳出民族节日九大功能:民族凝聚功能、人际调节功能、心理制衡功能、生产导向功能、文娱体育功能、教育宣传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商品纽带功能,他还分别进行了细致的阐释。

(二)春节文化研究的状况

这个时段春节文化研究基本上延续八十年代的研究路术,将春节置于节日总体研究或文化史研究的背景下作为节日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展开的。

提到方法论,不得不提1998年简涛用德文写成《立春风俗考》[11],他运用法国结构主义与英国功能主义理论方法对立春礼俗进行探究,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优秀范例,而且在方法论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个时代对春节文化的研究,除了对春节习俗事象的资料展示外,关于春节起源的研究上三种较流行的代表性观点已经形成。

1.腊(蜡)祭说

“腊祭”据说原是神农氏时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事之”的年终祭祀习俗,主要内容是感谢百神上一年的赐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伴随着人们为祈求驱疫禳灾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范玉梅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说“春节,大抵是从原始公社时代的‘腊祭’演变而来的。腊祭期间,人们聚饮会替,歌舞戏耍,尽情欢愉。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春节习俗。”[12]王景琳、徐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春节”条:“关于春节的由来,或说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腊即歳终祭众神之名,因而春节乃是由一年农事毕后为报答深的恩赐而来。”[13]段宝林《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节、蜡祭与傩》也认可上述源于上古蜡祭的观点。[14]

2.巫术仪式说

王娟1995年在中国文化讲座丛书发表了《中国的春节》,笔者从春节仪式活动内容角度来探,认为“春节应该源于古代的巫术仪式,是古代人原始信仰之一——巫术的具体表现。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和表演等来驱赶或避开邪恶,并得到平安和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节逐渐失去了其巫术的内涵而演变成一种庆祝活动。”[15]

3.鬼节说

徐华龙1997年在《春节源于鬼节考》[16]一文中说“古时候人们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和生产力的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常为冬天的寒潮所侵扰,又为粮食的匮乏所提心吊胆,早春更是青黄不接、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老人和儿童首先会因饥饿、寒冷及其他各种恶劣的原因而相继死去。看到这种情景,人们会恐惧,会以为是鬼神的作祟。”

相对于八十年代的研究而言,九十年代的研究队伍迅速壮大、研究领域得到扩展,研究方法也相对多样化。绝大部分论文都是在理论上对节日的起源、分类、特征、内涵、功能、变迁及其原因探析等方面,论文成果尤为显著,理论研究相当成熟。但是也造成了一些偏颇,节日文化理论研究充分,对各民族单一节日研究仍然不多,而且多数仅仅流于一般的简要的介绍,挖掘力度不够;其次,可以说,这一阶段对于春节研究仍尚未得到充分地开展,真正专门研究春节的不多,除个别专题研究外,多数还是仅限于八十年代资料汇编状态,或者只是随感式的记述。

三、21世纪以来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21世纪前十年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些学者以前人研究为基础,将节日文化理论深入到底,另一类学者则另辟新径,着力于个案和专题研究。百节之首的春节,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快速进入了学界研究的视野,成为一门显学。

(一)宏观的一般理论研究

杨琳2000年出版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17]一书,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理论研究成果的卓越代表,它“为二十一世纪节日文化研究提供了集大成的研究成果。”

赵东玉论著《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研究》[18]也是比较突出的成果之一。他以独特的文化史和民俗文化视角相结合,围绕“阐发传统节庆文化的类型和特征”“厘定传统节庆文化的要素和影响因素”“分析传统节庆中的男女角色”“探讨传统节庆文化的时代意义”等四个方面展开论题,全书分中华传统节庆文化概论、文化要素论、文化影响因素论等七章,提出了许多新颖扎实的理论观点。

刘魁立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灵魂》[19]一文,指出节日的核心是节日本身所具有的、自传统以来就已经形成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才是节日的灵魂所在,该篇论文对于把握春节习俗的内在本质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下的春节文化研究

1.理论上的研究内容多涉及春节起源、文化内涵(文化意义)、社会意义(社会功能)、变迁等方面。

对春节起源问题的探讨,基本上被九十年代形成的上述三种说法占据。需要补充的是,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一书中对上述三种说法分别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由于文献不足,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是他根据前人的研究和现有文献,做出了推断,“我国早在夏代之前已有‘年’的时间概念是不成问题的,有年自然就有过年的习俗,所以春节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古老的节日。”[20]陈连山基本赞同杨琳的观点。[21]

而关于春节民俗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春节内涵和原始意义的研究上。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释出不同的内涵与意义。

陈连山2004年发表《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一文,文中对春节习俗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春节作为最普遍的超越政治、超越阶级、甚至超越国界的民俗节日,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全民族的认同感。而且,春节是一笔现成的文化则一富,利用它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大众生活,有利于建设新的全民族各阶层共同享有的节日文化。[22]

吴正彪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独特视角解读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2005年他在《春节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析》中,提出自己看法“春节习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行为,不如说更是一种文化需要。”因此,“春节作为一种文化,对中华民族而言就有独特性和充分的价值。”[23]

萧放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 “以春节为例,分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价值。”认为“春节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已经内化民族的心结,我们享受春节,就是集中体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种以节日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我们应积极开掘春节的文化资源价值,对这一特殊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持与和谐社会的建设。”[24]

除了上述学者以外,李俊群在其文《论春节的传统意义》中提出“传统春节的核心意义正在于它是维系传统宗法血缘共同体和熟人社会得以和谐运转的一种节日仪式,它为具有强烈的宗法观念和情感的人们提供了一种亲情交流的契机和纽带。”[25]刘守华《春节的文化精神》[26]中则用《周易》的一句哲言来概括春节的文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朱华颖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27]还有,黄涛等学者也对春节的文化内涵、社会功能进行过研究。

有些学者还对春节的变迁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巫肇胜在《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28]一文中首先解析了春节习俗的起源、主要特征,探讨了春节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还对春节衰变的具体原因进行了考察,总结出:经济发展是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城市文化的传播影响传统文化的变革,全球化及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传统文化的变革,传统文化自身特点影响。而覃祥菊《春节习俗的城市变迁及其文化内涵》[29]从政府行为的引导、新型习俗产生、拜年方式多样化、旅游等城市新潮过节方式涌现等因素探索春节习俗在城市的变迁原因。李松洁[30]则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以20世纪30年代以来黑龙江地区为个案研究了春节习俗变迁。

2.回顾二十一世纪以来,节日民俗研究的整体面貌,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不只是理论探索上的收获所得,更突出的乃是这近十年间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开创性意义、以单一节日研究为对象的研究成果。

21世纪以来,节日民俗文化研究从一个量的积累达到了一个质的突破,相对于20世纪的研究而言,这个时期理论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个案专题研究等新的研究领域正在拓展,局面一片大好。在非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学者们逐渐转换了研究视角,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对节日民俗,特别是单一传统节日进行重新认识、重新研究,成果卓著,这在学术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形成了二十一世纪头十年节日民俗研究的研究趋向。春节文化研究在这个驱动力作用下蓬勃发展。

注 释:

[1]罗启荣,欧仁煊.中国年节[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1986年再版时,更名为《中国传统节日》。

[2]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1987.

[3]高丙中.文化自觉与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现代问题及其解决之道[A]. 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节日文化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3.

[4]陈久金,卢莲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

[5]范勇,张建世.中国年节文化[M].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

[6][7]宋兆麟,李露露.中国古代节日文化[M].文物出版社,1991:10,11-13.

[8]杨景震.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J].中华文化论坛,1998(3).

[9]朱宜初.民族节日的基本特征[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8(3).

[10]金毅.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4).

[11]简涛.立春风俗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2]范玉梅.中国的民间节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3]王景琳,徐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

[14]段宝林.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节、蜡祭与傩[J].中国文化研究,1996(2).

[15]王娟.中国的春节[A].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化讲座丛书第二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68.

[16]徐华龙.春节源于鬼节考[J].浙江学刊,1997(3).

[17][20]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18]赵东玉.中国传统节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9]刘魁立.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灵魂[J].民间文化论坛,2005(3).

[21]陈连山.春节风俗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A]节日文化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23.

[22]陈连山.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J].民俗文化论坛,2004(5).

[23]吴正彪.春节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析[N].中国民族报.2005-3-4(6).

[24]萧放.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25]李俊群.论春节的传统意义[J].广西民族研究,2007(1).

[26]刘守华.春节的文化精神[J].文明,2007(2).

[27]朱华颖.港客谈春节: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N].新华每日电讯,2008-2-13(4).

[28]巫肇胜.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8).

[29]覃祥菊.春节习俗的城市变迁及其文化内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6).

[30]李松洁.春节习俗变迁的社会学解释——以20世纪30年代以来黑龙江地区为例[J].中国民族,2008(2).

作者简介: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改革开放后,随着民众对西方文化的推崇、对西洋节日的追捧,导致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逐渐式微之势。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来讲,要改变这一局面,电视媒体作为大众获取信息首选媒介之一自然承担起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任。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起源于先秦时代,它在流行和演变过程中,吸取了儒、道、释文化等多元因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如今,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

然而,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个个舶来的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在我国的青年人中大行其道,而由于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的缺失,中国传统节日处于尴尬境地。清明节一度成了“烧纸节”,端午成了“粽子节”,中秋成了“月饼节”。这两者的此消彼长加剧了传统节日文化的断层现象,致使传统节日文化从形式到内涵都正在走向虚空。而电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巨大的影响力,在传播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电视媒体在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方面,也存在众多问题。

一、当前电视媒体在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电视媒体节目形态单一

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形式,而当今,传统节日文化基本上都是以文艺晚会类节目为主,访谈对话类节目、杂志类节目、综艺娱乐节目、益智游戏节目、情景剧等节目形态甚少,节目形态过于单一。

2、电视媒体没有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常态化

众所周知,每年有春节、端午、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只有在特定的节日期间,电视媒体才会制作相关电视节目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而节日一过则销声匿迹,这不利于电视发挥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

3、节目资源整合力度低,造成节目资源浪费严重,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二、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优势

1、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当中,电视普及率高

我们所讲的“普及性”是说它是“雅俗共赏”的。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晚,把老少几代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们都聚集到一起,共同欣赏其节目,就是最好的印证。

2、电视传媒所特有的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优势,使它在传播领域确立了重要地位

报纸和广播都是单通道传播媒介。电视的传播符号是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等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是一种双通道传播媒介,具有声画并茂的优势以及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

3、电视传播的综合性

电视因其自身的传播优势和技术优势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电视形象直观、生动灵活,给受众一种直观形象,极具诱惑性和感染力的氛围,因而更容易对受众产生移情作用,获得一种想象的、官能的刺激或精神的愉悦,对受众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三、电视媒体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方式多样

如今,我们正在经历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化的趋同倾向是一个突出问题,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无论在任何时候,深厚的传统节日文化都是一笔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生存和进步的宝贵资源,我们应去弘扬和利用。电视媒体作为大众获取信息首选媒介之一,自然承担起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任。

1、推出新晚会概念——将晚会类、综艺娱乐类、益智类节目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量海外的电视节目形态的引进,使节目在栏目设置、主持风格、节目题材等诸多方面呈现出严重的趋同现象,缺乏差异化使节目的吸引力急剧下降,从而使节目的生命周期也大为缩短。近几年,虽然专家倡导“弘扬中国传统节日、保护传统节日文化”,但这并没有引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关注。

面对这一尴尬的局面,去年的七夕节,安徽卫视制作了一期与众不同的电视节目——《7月7爱传万家情歌会》,这场晚会将七夕的传统浪漫情怀和晚会类节目的现代元素结合在了一起。对节目主题、宣传语、片头片尾、主持人形象、演播场地、声画造型、音乐、节奏、色彩、色调。等元素进行一系列的定位,使之与节目内容相融合。据百度数据报告,“七夕”百度搜索指数在1个月内翻4倍,日均搜索七夕超60万次,网络视频点击量过百万,安徽卫视贴吧点击量,在播出当天成为上升量最快的贴吧之一。该节目之所以如此成功,因为它摆脱了常态的晚会类节目,将晚会类节目、综艺娱乐类节目和益智类节目元素融合在一起。节目有《爱的悠悠球》、《明星大挑战》、《恋爱足球》等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群推出的《鹊桥会》和魔术等娱乐节目;还有众多的晚会类节目,节目形态多样,并且将各个节目都融合在了一台晚会中,紧紧锁定了上亿观众的眼球。

2、实行“编播季”节目编排策略

多年来,电视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打造传统节日时,重节目内容和质量,而轻节目整体编排和节目资源的重新整合,这一做法无疑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也没有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面对这一现状,央视、重庆电视台、湖南卫视、安徽卫视从自己的节目资源、频道定位和品牌特色出发,实行了“编播季”的节目编排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编播季”节目策略是指一年分季节、分时段的编排策略,这种季节性的编排策略不仅有助于培养观众的忠诚度,而且还可以提高电视的市场竞争力,重庆电视台是“编播季”的先行者之一。2005年暑期,重庆台将旗下的都市频道临时改为“暑期频道”率先试水,结果市场反映十分理想。对频道架构做出“改版性”的调整,此举让重庆卫视在全国省级卫视的收视排名冲至第三位。2006年初,重庆卫视利用元旦、春节两节紧密相连的机会,从元旦开始,跨越春节,直至元宵节,推出了“黄金月、中国结”的编排项目,同时在这时提出了“编播季”的概念。这个“编播季”以元旦晚会拉开序幕,以春晚为高潮。2007年,又以“合家欢·中国结”作为节目编播主题,“黄金月”编播紧扣中国老百姓的审美期待,突出欢乐、团圆、回家、感动等关键词,同时为黄金月量身定做节目,打造出一批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节目。

“编播季”对节目资源和频道资源进行变革,把过去那种单纯的、静态的、封闭的节目播出方式转化为整体的、组合的、动态的、开放的播出方式,“编播季”与中国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实现了各种电视资源的优势集合和联动播出,降低了成本,打造出自己特色的品牌节,同时赋予了电视传媒更大的影响力,而且也促进了传统节日与现代传播方式的互动,实现了“互赢”局面。

3、通过电视专题片的形式来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电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不能仅局限在节日的特定日子里,要形成连续的、持久的“攻势”。因此,即使不在节日期间,电视完全可以利用专题片来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专题片要力求精美的制作。专题片无论从画面、配音、配乐和形式创新等各方面都有明显力求精美的意识,这样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特别是在解说词的文本方面,要用深刻的、有感染力的、细致精美的解说词来赢得观众。

2009年,宁夏卫视频道《印象宁夏》拍摄制作,作家郭文斌客串主持并解说的《我们的节日:春节》十集系列专题节目春节期间在宁夏卫视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郭文斌以独特的、精美的诗化语言风格,从喜庆、团圆、感恩、祈福(上下集)、天人合一、点灯时分(上下集)、传承、兴旺发达八个方面全面深入地诠释了传统春节所包涵的深厚的文化意蕴。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出发,通过对春节的阐述和发挥,循循善诱,把观众带到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旅行之中,听来回肠荡气,引人入胜。不少观众认为,这个节目是对中国古老的春节文化的一次升华和推进,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次激发和再认识,这期节目非常成功。

结语

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电视媒体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传播路径,充分运用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优秀的节日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我国的电视媒体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既能巩固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又能在国际传播中丰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并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世界认同,最终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傅德岷、 韦济木、 马培文:《中国传统节日》[m].重庆出版社,2005:8

②高晓红、刘羽、张绍刚,《电视节目形态分析》/rdr

/bbs/dispbbs.asp?boardid=9&id=2722

③韩永青、李芹燕,《传播媒介对“象征性现实”的策略性重构》[j].《新闻界》,2009(2)

④李建秋、夏光富,《传播季:提升电视频道价值》[j].《传媒观察》,2007(12)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节日民俗蕴含的丰富的文化精神,对我们现代人的思想和行为依然产生着重要影响,值得我们认真继承和弘扬。本文以现代视角分析了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丰富的文化内涵,解读了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中迷信色彩的实质,提出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民俗的对策。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具有中华民族的独特个性。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是一种深藏在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比如春节回家过年,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等。

一、中国传统节日民俗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民俗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团圆亲情

唐代诗人王维有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明人高启有诗云:”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即佳节思亲犹如山之绕郭、水之东流一样自然而然。因此,过去在传统佳节来临之际,人们就会如期去上坟扫墓,以示对亡故亲人的怀念,而对于那些浪迹天涯的游子,人们则往往遥对明月,以寄托情思,倾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掸娟”的心情。

(二)欢庆喜悦

每到传统佳节来临之时,人们就会沉浸在普天同庆、万民同乐的气氛之中,而心中的温馨喜悦之情也会如期而至。

现在有许多对都市生活产生审美疲劳的人们,常常借节日放假之机外出旅游,在恬静自然的山水间寻找一种好心情,尽管旅途劳累,十分拥挤,但许多人心甘情愿地”花钱买罪受”。这是因为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曲折地体验到传统节日固有的乐趣。

(三)乐观自信

首先,节日文化可以寄托乃至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如年节时的春联、年画、鞭炮等,都围绕着团圆美满、幸福吉祥的喜庆主题而展开;汤圆、月饼则象征着团圆如意等等。

其次,从节日活动的信仰崇拜中,人们可以求得一种心理平衡。比如年节乞求神灵庇护及祭拜祖先等,看似无益,但它具有精神安慰和心灵净化作用。

再次,节庆活动具有强身健体、益智娱情的直接功效。如清明踏青、放风筝、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其强身健体的意图是十分明确的。

(四)历史意识

清明节扫墓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慎终追远的道德意识。它的文化意义类似于西方感恩节。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道的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

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泪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鱼龙,保护屈原。

(五)淑世情怀

比如民间流行的祭灶时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民俗活动,就有明显的淑世情怀的烙印:一些围绕着老人、孩子、女性、恋人等而设的节日,将福禄寿禧和太平团圆、多才多艺的淑世情怀展示了出来,都是关注人自身的。

(六)天人相谐

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这种上山采集农民们把它叫做叼、秋收”。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至于集中到重阳这一天则是后来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为一种象征,起点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于植树,人们就定个植树节的道理一样。此外重阳节期间天气晴朗,气温凉爽,适宜于登高望远。

二、中国传统节日民俗迷信色彩的现代解读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多与祭拜神灵有关,具有深重的迷信色彩,仔细考察,这些民俗多是在迷信外衣下有实用的目的,虚幻的功利性背后都有直接的物质功利性。

比如,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习俗。据说灶王在家家户户了解人间善恶,每到腊月二十三日,骑马上天向玉皇大帝察报人家善恶。人们用糖瓜、关东糖、糖饼等供品,来祭灶王。为的是得到对联中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好结果。祭灶就是在新的一年里,要保佑这个家庭吉祥如意,岁岁平安。这其实是表达对来年的一种美好祝愿。

春节期间燃放的原意在于驱逐恶鬼。《申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魁(传说中的独脚怪兽)。以竹着火中,哗哗有声,而山魅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这当然是迷信的说法。放爆竹主要是娱乐,表示除旧迎新,取个吉祥兆头。

端午节饮雄黄酒。传说很神奇。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鱼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

重阳节登高,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古人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或许最初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在同时人们通过登高望远,起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后来才逐渐转化成为护种娱乐活动了。

三、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的继承和弘扬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圣诞节越来越火。随着圣诞节临近的那段日子,大小商场的门口无不摆上一个白胡子的圣诞老人。现在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日,而中国自己的一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却受到冷落。

(一)中国传统节日民俗受到冷落的原因

1、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国从封闭的计划经济转为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主动向世界敞开大门,各国文化进入中国,产生了对传统文化,包括节日文化的冲击。在强势文化冲击下,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严峻挑战。

2、西方的一些节日大多以自娱自乐为形式,注重热情奔放的情感追求,过节方式洋溢着狂欢和自由,比较迎合年轻人的心态。而中国节日虽然也注意创造欢乐祥和的气氛,讲究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但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总更趋向于实用理性,尽量用理智的行为去指导情感的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内敛而含蓄的,圈子局限在家人之间的其乐融融。不少节日还讲究礼节,有的地方甚至还有很繁琐的一套礼仪,稍不注意,很可能会让长者找出晚辈的’.无礼”之处,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无疑成了他们的一种负担。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媒体、商家为捕捉商机,大肆宣传,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活动来吸引顾客、制造影响。这样做法本来无可厚非,但却在无形中助长了圣诞的气焰,为”洋节”推波助澜,使它们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似乎更要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4、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好奇心理、追求时尚和从众心理。

5、一些国人”崇洋”的思想在作怪。一些国人总以为只要是外国的东西便是好的,因而,”洋节”当然会比’‘土节”更有情趣,更罗曼蒂克。他们将一些国外的东西一任搬来,不分国情,不理会传统,只要沾上”洋”字便大肆流行起来。仿佛只有这样,才更能显出自己的”洋气”,才更能”与世界接轨”。

(二)中国传统节日民俗需要发扬光大

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文化可以说是最能集中而全面地体现民族文化的风采和底蕴。它像语言一样,是族群传承文化、交流感情、凝聚人心的重要方式。接受一种节日就意味着对这种文化不同程度的认同;白主过节的意识越强,相应的文化认同感就越强。如果大多数国人热衷于过洋节而冷淡传统节日,这对弘扬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并无益处。因为民族文化的丧失就是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丧失,一个民族一旦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就会不打自垮,绝对不可能在世界的竞争中立下脚来,更无庸说为多元并存的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但是,我们乐观地认为,传统节日文化不会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中消失或者变味,因为老百姓对传统节日的认同程度远超过对洋节日的认同。中西方所有的节日,都是在其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中发育成长起来的,它们有着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和自成体系的丰富内容,以及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欲望以及调整人际和天人关系而出现和发展的,不容否认,这些问题在当今乃至未来社会中仍将客观存在,因此,传统节日的存在和发展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年轻人喜欢圣诞节,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开放程度的提高,说明年轻人是以兼容并取的心态对待传统和外来文化。”年轻人在圣诞节品尝西方文化,而在春节则回归传统的文化,这两者并不矛盾”。所以,洋节会取代土节,对此不必太祀人忧天,毕竟节日是文化与民俗的结合体,一个节日的产生、流传、演变,都有着民族心理与文化的背景。它紧密地伴随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实际,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在传承过程中又不间断地延续着、变异着、丰富着和发展着。比如,经过数千年的沉淀,春节己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不会轻易消失。

伴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凸现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己成为了一个”地球村”。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广泛,节日的中外交流也势所必然。的确,我们身边是弥漫着洋节文化,但同时,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也正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种子撒播到地球的各个角落。据报道,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中国的传统节日也被确定为当地的法定节日。

所以,我们对洋节日不必避退三舍或拒之千里之外,完全可以包容的心态泰然处之,进而以积极客观的态度来认同其中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有参考、充实、提升价值的丰富内涵,加以适时吸收和消化,在传统节日中注入现代元素,从而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相信传统节日定会在未来社会中找到应有的位置。节日的前景将和文化的前景一样走向繁荣和多元。

(三)弘扬中国传统民俗的对策

首先,要重视中国传统民俗的巨大作用。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其次,要加强对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不仅学校要重视,整个社会,包括商家、媒体等都要重视,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让传统民族文化深入人心。

其三,要积极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特别己经被列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其文化内涵要深入挖掘,广泛宣传,使之深入人心。

其四,要吸取西方节日的某些合理形式,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节日庆典形式等等。比如:年夜饭的团圆气氛可以在饭店里完成,鞭炮可以要到城区以外燃放,也可以把假爆竹高高地悬挂在现代化的大厦前。红包可以换成用美元装的。在与时俱进的都市里,民俗发展成什么样,不用紧张和担心的。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端午节为例,从文化象征的视角,通过列举端午节多彩的民俗事项,挖掘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最终对端午节日旅游的发展提出探索性建议,以期能给中国传统节El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2008年,国家对法定节假日做出调整,将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三大传统节日增定为具有三天假期的小长假日。旅游业是为“窗口行业”和公认的“朝阳产业”,从文化象征角度探讨中国传统节日旅游的发展,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践行意义,还可以使旅游业由于传统文化的注入取得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最终实现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融。

一、端午节文化象征意蕴挖掘

何星亮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象征系统进行论述时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形式多样,隐藏在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他从文化习俗和信仰的角度分析了二元、三元、五元、八元思维结构。根据端午节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表达方式,本文采取三元思维结构,并基于“三才“即“天”、“地”、“人”的视角对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象征进行解读。

(一)天:崇尚自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的传统节日无论是在节日设立的时间、节日的诸多风俗还是在节日的演变上,都体现了要顺应自然节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针对端午节来讲,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很多,其中有一个便是“源于夏至说”。在中国古代,夏至和冬至由于处于季节变化性较大的时间节点而备受重视,是中国古代两个最重要的节气,也被当做重要的节日来过。古语有云:“冬至如大年。”冬至节日一直保留至今。夏至也曾经作为节来过,后来是端午节的盛行,夏至作为节日的活动内容才被挪到端午节了。从这个角度讲,端午节的出现是和季节交替密切相关的。它可以看作是自然对人的生活的制约,人对自然的一种认识、顺应与把握。它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智慧对变化自然的一种适应。

(二)地:鲜明的农业文明特色

端午的产生主要是源于农耕生产中产生的应时而作,张弛有度的自然生活习惯。端午节万物孳生,它的选定正是夏伏这一特色的最好体现。入夏,农事渐忙。收获的季节尚未到来,青黄不接,而且此时天气春意已消,逐渐燥热,天灾地孽开始出现。端午节期间的多种民俗事项都表达了人们对农业丰收的渴盼。拿吃粽子的习俗来讲,粽子古称角黍。黍是中国古代五谷(稻、黍、稷、麦、菽)之一。古人认为黍具阳火之性,又称“火谷”。角黍之所以要用菰叶包裹,是因为菰叶生于水中而属阴。菰叶包于黍外,象征“阴外阳内”、“阴阳相合”之状。表达古代中国人祈求端午之后阴阳调和,风调雨顺的愿望。

(三)人:对个体生命的关爱,对家庭亲情的重视和对爱国主义的弘扬

中国的传统节日处处显示出人的主体地位,对个人、家庭、国家三者的关注几乎是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核心内容。端午节中,采用多种厌胜之物如艾蒿、符图、雄黄酒等进行驱邪避瘟,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姻亲交往、朋友相聚、师生互礼则表达了对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视;尤以家庭关系为重,寄托了人们以过节的形式维持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美好愿望;通过吃粽子、划龙舟等来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体现了端午节对爱国主义这一国家、民族永恒主题的弘扬。

二、文化象征视角下端午节日旅游发展对策探析

从“天”、“地”、“人”的视角对端午节进行传统文化象征解读可知,端午节以其独特的节日象征符号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在运用端午节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进行旅游载体化运作时,要在宏观上把握好端午节日旅游这个基本特征。具体来说可以从“处理好三对关系”和“发展好一个产业”两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处理好三对关系

1.西方外来文化与东方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群体性的特征。绝大部分象征符号反映群体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状态。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群体文化心理写照。中国的传统节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取向,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折射。在全球化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洋节日文化个性化强,没有固定模式,对好奇心强、爱赶时髦、爱模仿的年轻人有吸引力,结果使得传统节日备受冷落。对此,一方面顺应世界文化交流的大趋势,认清并承认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盛行的事实;另一方面,不能对此状况“听之任之”,而应审时度势,加大本土节日文化宣传和建设:保护中国古老文化的根。同时,积极吸收西方传统节日中有益的、能唤起人类共同美好情感的成份,为己所用。

2.社会政治文化与大众娱乐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多重性的特征。其表现之一为同一种象征符号因其本身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而被人们赋予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其多彩的民俗事项使其蕴含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目前,对于端午节文化的宣传大都停留在其作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的狭隘范围内,过分强调其纪念性的内容,夸大其政治性的色彩。这导致了端午节日的严肃性有余,活泼性不足,使得普通民众融入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匮乏,形式单一。因此,在发展端午节旅游时要充分展示其传统文化的魅力。除了注意发挥其社会政治功能外,还要积极地融人大众娱乐文化,创新各种节日文化活动形式,让人们在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感知并寻找传统文化的灵魂。

3.现代流行文化与传统古典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传承性的特征。传承性强调象征符号在社会演变中基本的表现形式和所具有的深层文化内涵的稳定性。节日符号的传承性决定了其在文脉相传中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节日具体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固步自封。传统节日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不断变换的社会时空中进行的,其演变与与时俱进是一种历史衍义的潮流。符合民众心理的节日文化形式的“以旧换新”是十分必要的。在发展端午节日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要破除目前端午节就是吃粽子、划龙舟的单调节日模式,积极利用现代流行文化载体和手段,通过探索流行文化的创意、生产、传播与青少年的审美、志趣、利益情感诉求以及休闲娱乐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吸收其中极具活力的、能唤起强大的市场感召力和情感共鸣度的流行文化元素,来充实传统节日的现代感,实现现代流行文化和传统古典文化的有机融合。

(二)发展好一个产业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潜能的产业。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文化产业的范畴之内,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特点和文化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开展端午旅游时,要坚持文化大产业的发展观念,积极利用旅游产业关联性强、带动性大的优势,将端午节诸多传统文化象征符号诉诸于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感性载体之上,打造端午旅游文化大餐。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多行业联合运转。将和端午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和销售、新闻媒体、出版等各行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端午旅游文化大产业链,积极开展产业链条上各个节点的呼应合作,促进端午节象征资本的扩张。

第二,加大创意血液的注入。应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端午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再提高。比如可以运用数字化技术,推出端午“超越时空”虚拟旅游项目,让旅游者能够亲临其境般地了解端午文化演变的历史,体会其生动别样的传统文化特色。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台湾;节日文化变迁;未来趋势。

节日“是被赋予了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节日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历日,就在于这期间饱含着特定的风俗、习惯……节日的组成要素可以划分为下列三项:(1)特定的日期;(2)祭祀或纪念的对象,包括相关的神话、传说、俗信、禁忌等观念性要素;(3)人们相沿成习的仪式性的、社交性以及娱乐性的活动。”[1]202由此可见,节日这种特殊的日子因为有了文化的内涵而被传承、解构与重建。当代的节日大体可分为传统岁时节日和现代纪念节日两大类,“根据台湾‘行政院内政部’公布的‘2007年纪念日及节日表’,台湾登记在案的节日,大约七八十个。”[2]93其中属于传统岁时节日的主要有民族性节日,如除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宗教性节日,如妈祖诞辰日、保生大帝诞辰等;属于现代纪念节日的主要有政治性节日,如二二八和平纪念日、台湾光复节、行宪纪念日等;行业性节日,如教师节、记者节、护士节等;人物纪念性节日,如孔子诞辰纪念、国父诞辰纪念、诞辰纪念等;国际性节日,如妇女节、儿童节、劳动节等。

一、台湾节日文化内容的变迁。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岛历史上曾与祖国大陆连为一体,原住民其实是最早的一批从大陆东南沿海直接进入台湾的人。……台湾人大多数是明清以来的移民,人口中的78%祖籍来自闽。……此外,台湾还有大陆其地区的移民,大多是在1949年前后去台湾的,他们深受中华文化熏陶,到了台湾后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使之深植于台湾。”[3]97这说明,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有极深的渊源,因此,台湾传统节日文化必定带有不可磨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当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主政者的更迭和社会力量的推动,台湾节日文化的内容也有一些改变。主要表现在:

1.政治性节日的“强化”与“弱化”。在台湾,执政时期,非常重视国父诞辰纪念、诞辰纪念这样的节日,每到类似节日全台湾都要遵照一定的仪式和程序进行纪念,随着在台湾政治力量的式微,这些纪念日逐渐遭到弱化,上台后,更是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去权威”乃至“去中国化”,2007年,台湾“内政部”废除了与有关的节日。对于和“中华民国”相关的节日,如“国父诞辰纪念”同时又是中华文化复兴节和医师节,执政时通过几节联过的方式来达到强化的目的,在节日当天既有肯定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活动,也有庆祝中华文化复兴和医师节的活动,到当政时基本忽略前二节而只庆祝医师节了。二二八和平纪念日则是试图通过新设这样的一个节日,以此来提醒台湾民众对那段历史的回顾,强化台湾民众与祖国大陆的冲突;“和等独派政党将3月14日定为‘反侵略日’;2007年,将7月15日定为解严纪念日,这两个节日的制定,是为彰显‘台湾主体’而特意创生,主事官员曾指出:这两个纪念日一是凸显中国(大陆)对台政治军事威胁打压,一是象征台湾从威权走向民主自由,足以形成强烈的对比。”[2]95由此可见,台湾节日文化的政治性因素极为浓厚,节日成为执政者手中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为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务。

2.节俗的独特性及内涵迁移。台湾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除夕、春节、端午、中秋、清明等节日,由于大陆也有这样的节日,两岸许多节俗是一致的,但台湾也有自己的特点。如春节,从农历腊月十六到正月十五,台湾民间称为“年兜时节”。腊月十六,台湾人要做“尾牙”,这一天一般公司会宴请员工,以慰劳其一年的辛苦劳作,家庭“则要烧‘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全家人聚在一起‘食尾牙’,往往少不了的食物是润饼和刈包。”[4]台湾的浓厚,民众有到庙宇上香膜拜的习俗。“有些庙宇会在除夕夜先将庙门关闭,并将神明的主炉以红纸封起来,直到事先向神明请示的子时吉刻届临,才将庙门打开,早就持香挤在门外的虔诚信众,蜂拥向前争着插上第一炷香,此称”抢头香“。据说抢到头香的信众会受到神明的特别庇佑,获得好运。”[4]节俗的变化体现了地域的特色,但有些节日内涵的迁移,则明显含有政治的目的。如光复节本是纪念台湾结束日本殖民统治的节日,“时期,光复节的庆祝内涵中,多用来昭示‘新生’和‘复国’的象征符号与行动;蒋经国执政时期,光复节意义衍生为‘爱国精神’的表现;李登辉及执政时期的光复节,渐次加入了‘台湾经验’与‘台湾主体精神’乃至‘’的意涵。”[2]963.节日文化的时代性变迁。台湾春节时也吃“年夜饭”,称为“围炉”,“以前是在桌子底下放炭炉,现在则以火锅或电磁炉取代。一家人热乎乎地围坐一桌共餐,和乐团圆,兴旺隆盛。……过去台湾民众严守传统,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儿必然带着孩子回家,近年礼俗之事大幅简略,尤其父家和娘家两地相隔越来越远,舟车劳顿,初二就不一定回娘家,而是另觅他日再补便是。”[4]由此可见,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将传统的节日习俗适度地改变,而且经济社会中的消费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单一化了节日文化的内涵,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节日文化表现出节日体系中西方节日的增加、传统节日方式的变化,节日重心发生转移等现象。如台湾的七夕节,主要习俗是乞巧、祭拜七娘妈(织女的化身)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因为台湾社会形态的转变,大多数与七夕有关的习俗都已经逐渐消失,最后仅仅在台南地区仍然比较明显地持续保持着。但是近20年来的商业炒作,将2月14日西洋情人节的做法完全移植,包括赠送情人首饰、礼物、巧克力、鲜花、卡片等。”[5]11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的演进、文化的交流及理念的传播中,节日文化出现时代性变迁是不可避免的。

二、台湾节日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台湾的节日文化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下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两岸和平共同发展的目标下,台湾节日文化无疑是打造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石之一,因此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大体应在以下三方面加以注意:

1.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感。在当前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形态转变,西化思潮等影响下,台湾的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都知之甚少,更遑论对传统节日的感觉了,西方节日盛行而传统节日式微就是一个明证,尤其让人担忧的是台湾一些民俗学者对具有中华传统色彩的节日文化的改写,如刘还月认为台湾端午节“龙舟赛其实与屈原无关,主要是习自平埔族人。”[6]但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如果不能平衡而一味抛弃传统,那么台湾人民将面临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既不能因为全面西化而成为西方人,又因为抛弃传统而丧失存在的特征,尤其要警惕和提防所谓“文化”,它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否定,要坚决反对。台湾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抛却母体的做法只能是让台湾失去存在的根基。

台湾和祖国大陆文化源流相同,因此,利用传统节日来提升民族文化自觉进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是可行之路。“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7]这意味着台湾节日文化必须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在政治势力的渗透消解下坚守自己的历史和传统,“倘若我们希望保护产生它们的信念,我们就要始终重视各种程式、象征、习俗,以及必须被不断重演和再现的仪式。”[8]台湾法定节假日中规定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除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都是大陆也有的,并且两岸的节俗仪式也大体相似,这种相似就是两岸同根生的最好注释,也是造就两岸共同的集体记忆的根源。

2.增强节日的娱乐休闲功能。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过快,平日人们的精神压力比较大,因此节日期间有必要通过各种轻松娱乐的节俗来释放压力。中国传统节日历来体现了欢乐祥和的特点,在众多的节日中也有许多流传至今为人所喜的娱乐活动,例如元宵佳节,舞龙耍狮,赏灯猜谜。据有关资料介绍2009年元宵夜,台湾由北到南沉浸在五光十色的花灯和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在台北,夜幕刚刚降临,台北灯会的主灯“哞哞牛”就在现场观众的欢呼声中点亮。在高雄,灯塔、烟火、水幕电影秀、花灯竞赛、冰灯展、祈福灯廊等精彩活动一一上演;码头上,聚集了灯会最具特色的宵摇火车、观光船;灯车游行则包括了学校的旗鼓乐队联合表演。台北县平溪放天灯祈福是台湾元宵夜的传统节目,今年元宵夜的主题是“让天灯照亮两岸”。台南的“盐水蜂炮”很出名,蜂炮像蜂窝,可以高达十几米,装填成千上万的炮仗。放炮时参与的民众需要身着防弹背心和戴头盔,可在轰鸣飞蹿的蜂炮中穿梭体验“万炮穿心”的感觉,对喜欢冒险刺激的年轻人有很强的吸引力。“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扣人心弦,在台湾,划龙舟活动已成为锻炼体力及团队精神的运动,观赏龙舟赛也成为合家参与的休闲活动。2007年,祖国大陆宣布中华民族传统民俗节日也予以放假,两岸同庆中华佳节,在这些节日中常有连线两岸时空的文娱节目播出,让两岸人民在放松的心态下增进了解,加强交流,共度佳节。

3.开发节日的经济社会效能。台湾地区的法定民俗节日都有一至三天不等的假期,节日体系的制定表现出政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与重视程度,这一点对于保护传统民俗尤为重要,另外假期的自由时间及人们可以自由出行也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实际上”台湾这四个重要民俗节日(除夕与春节实际上是合并的)成为台湾地区民俗活动最活跃的时间点。“[5]11台湾在与祖国大陆的交流中,从2005年开始首先利用节假日实现了两岸包机及至2008年的直航”三通“,在两岸共有的传统节日中,大陆与台湾人民也共同举办参加了一些文化活动,如2007年厦门就在端午节前夕举行”嘉庚杯“和”敬贤杯“龙舟赛,台湾的6支代表队也参加,在此期间还举行首届海峡两岸端午文化论坛和舞龙、舞狮、秧歌、腰鼓等民俗表演。因此,利用节日文化加强两岸沟通,实现社会效能不仅可能而且确实可行。

参考文献:

[1]高丙中。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2.

[2]张羽,张彩霞。近十年台湾节日变迁与文化认同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2008(5)。

[3]孙小贞。浅析传统文化在台湾地区的发展[J].船山学刊,2007(2)。

[4]宋淑玉。台湾春节习俗记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01-23:(03)。

[5]钟宗宪。民俗节日氛围营造与文化空间存续———以台湾民俗节日与商业性文化游乐园区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07(4)。

[6]刘还月。台湾人的节时与岁俗[M].台北:常民文化,2000:114.

[7]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266.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传统节日;经济效益;波罗诞

“波罗诞”是为纪念南海神诞辰而形成的独具岭南特色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经久不衰,也是岭南民俗节庆对外宣传的品牌。其节庆活动的模式、经营方法等都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经济效益。通过拟从经济效益研究入手,对广府传统节日下波罗诞的经济效益提出探讨建议。

1多角度深入探究广府传统节日的经济效益

1.1对社会劳动力的维护有重要作用

波罗诞除了经典的仿古祭海、五子朝王、花朝节等活动,还增加了中国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展演邀请赛,省内优秀的非遗表演项目在南海神庙广场同场竞技。除了精彩纷呈的活动外,不得不提的就是波罗诞举办过程中,大量的宴会摆设,这些都是需要聘请劳动力去完成的。而当广州市内的劳动力无法满足当地用人单位需求时,便会向外聘请更多丰富的劳动力作为补充,此时就在无形中建立起一个劳动力的转移及补充关系,对社会劳动力的维护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1.2对经济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广州市民俗文化与波罗诞“联姻”10年,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10年来接待游客数量“翻两番”,近三年均超过150万人次。据组织方统计,为期三天的第12届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累计接待游客66万人次。游客数量的激增将带动当地的消费,消费将带动经济的发展。由游客数量趋势可看出,波罗诞品牌经过10多年的打造,已成为岭南民俗节庆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诞会期间人定必山人海,游客数量的激增意味的消费的增长,对当地经济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可从游客作为切入点,若因服务欠佳,游客体验差,对消费推动经济将造成一定影响,但若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从“吃、住、行、游、购、娱”相关资讯等方面进行完善,相信将带来莫大的经济效益。

1.3文化为载体下的经济发展

波罗诞是广州的民俗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最初的民间祭奠,企拜,到现代成为广州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中间蕴藏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国家一直倡导加强文化教育强化文化氛围熏陶,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保护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目前,“波罗诞”已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省特色。文化品牌、全省群众性文化活动优秀品牌,并被纳入《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在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颁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了将增强广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立,强化广州国际枢纽机场功用。这是南海神文化传承发展的契机,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机遇。正如南海神庙伴随海外贸易港口而存在,一直是港口的组成部分,与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难以割舍的联系。依托广州现有亿吨级吞吐量的国际化港口,继续夯实已有的制造业基础,加强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广州南海神庙海丝传统与现代经济贸易精神前后传承,古今辉映。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在南海神庙前所说:“中国的迅速发展正给瑞典企业带来新的商机,未来两国间的联系必将更加紧密。”

2波罗诞经济效益数据分析和市场需求

传统民俗的发展应该结合市场的需求和文化的精髓。“波罗诞”作为一种地方特色活动,已经形成了一种成熟的祭祀模式,同时也需要融入新的社会发展因素,才能促使一种文化创新,形成一种地方品牌经济活动。民俗祭祀活动是起源于地方民众的需求,因此在发展上,也需要适应地方的民众需求。民众对于活动关切度,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出这种民俗活动在当地的需求程度。游客得知波罗诞的渠道从网络的占总人数的51.36%,从电视广播的占总人数的12.45%,从报纸杂志的占总人数的8.37%,从宣传广告牌的占总人数的13.13%,从朋友亲戚介绍的占总人数的6.71%,住在附近,所以熟悉占总人数的7.98%。游客从网络渠道得知的占的比例最大,说明网络于当代人而言有较高的影响力及普及面,若经济效益从该方面入手,相信将有一定借鉴意义。购买门票是游客必然的花销,而其次就是购买波罗诞吉祥物,如菠萝鸡、特制工艺品等,占总人数56.61%,最后便是美食摊档,如波罗粽等,占总人数55.35%。上述数据说明门票是游客们去波罗诞的必需品,要尽可能快捷多渠道购买到门票,消费者的体验提高,使波罗诞口碑更佳方可推动经济增长。此外,同理在特色纪念品购买方面,应开设预定,专门的网站及公众平台邮购等便捷服务,让更多足不出户的人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节日氛围。在民众的关切程度和消费额度的数据上,“波罗诞”存在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这种发展空间主要来源于一种当地信仰的需求和民俗品牌效应。传统民俗应该既要继承原有的文化精华,同时也需要融入新的文化元素,才能促进民俗的创新,才能在现有的市场上,争取到发展的空间,同时也能促进当地的品牌特色。由表3所示,游客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宴会摆设环节的占总人数的61.87%,居民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创新性的传统文化展厅的占总人数的14.30%,居民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节目表演的占总人数的13.03%,居民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波罗诞文化推广的占总人数的10.80%。游客认为波罗诞中缺乏的宴会摆设环节明显占比最大,若注入宴会元素,人们在观看传统祭祀活动后,便可欢聚一堂,除了从传统美食中增加大家的文化情感,宴会的摆设背后是对劳动力、生产资料的购买,从而对经济有重大推动作用。居民认为把“互联网+”因素注入波罗诞中支持者占总人数的84.53%,居民认为“互联网+”因素注入波罗诞中不支持者占总人数的15.47%。支持者居多,说明人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注入,在“互联网+”因素融入波罗诞中,除了可以方便人们的购买,更可以使民众从中感受到传统节日中的文化魅力,由此深受熏陶,所以可行性很大。

3“波罗诞”的持续发展战略和品牌战略地位

“波罗诞”已不仅仅只是传统文化节日的象征,同时也反映出很多社会经济效益问题。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利益与消费需求的驱动,从内在上对中国传统节日提出改革的要求,只有使中国传统节日与时俱进,在保留其原有的深入的节日内涵的同时不竭创新,有效地将经济效益与文化节日严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完成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并以此带动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文化产业永葆活力与生机。

3.1打造市场品牌战略,实行“互联网+”

经营对“波罗诞”的产品,如“纪念品”、“工艺品”、“食品”等先进行类别分类,再进行“波罗鸡”喜气洋洋的形象包装,可采用手绘或漫画等多种形式。然后建立网购平台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推广宣传,可打造品牌App,人们可直接在平台上下单特色产品,无需等候,足不出户便可直接寄送到家中,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也提高了人们的购买欲,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南海届庙会除了保存原有的海丝、祈福等元素,还可增加了“互联网+”庙会活动。传统宴会与线上办事相结合,可扫描二维码或网上订购,即可完成电子门票及纪念品置办,在线虚构旅行,语音向导导览,阅读“吃、住、行、游、购、娱”相干资讯等便捷服务。利用现代科技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智慧旅游相融合,扩大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3.2对传统运营模式进行创新

为了扩大游客的参与面,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到传统文化传承中,在形式上要紧扣年轻人“爱玩”的特点。对“波罗诞”的注入崭新的血液,如:筛选优秀的文化创意公司承办此届活动,让公司设计波罗诞的吉祥物,并制作成公仔,可供游客拍照。文创公司提供APP的线上地图,使游客出行更方便。多运用新媒体方式,吸引不同全体。如门票秒杀、门票朋友圈集赞免费送、与电视台合作,邀请知名主持人与群众互动,玩游戏赢取奖品等方式使大家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结合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微信”,在南海神庙广场现场设置了公众号大屏幕,关注波罗诞公众平台,把自己游庙会的图,心情发到公众平台,可直接上墙,进行屏幕互动。此外,公众号上还有摇一摇、数钱等线上互动游戏中奖活动,吸引大家关注。还可以通过区内官方微博“@黄埔新闻中心”与广州市官方微博“@中国广州”联手宣传信息,进行直播等环节。波罗诞的创新性突破将为传统民俗节日树立一个良好的标杆,也对人们关注传统文化,推动当地乃至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3.3以传统节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3.1传统节日建设的基本原则

文化自觉原则、传承创新原则、适度扶持原则。只有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取得事态的良性发展。

3.3.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首先,使群众逐步走向传统文化自觉。其次,创新发展传统节日现代化产业,改变传统的过节模式与思维,提升自信实行走出去的文化战略,全面促进传统节日的现代化转型。最后,政府要通过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加大对传统节日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传统节日建设的管理力度;调动学校、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保障体系。最终力争多层次、全方位的促进波罗诞等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思增.论假日经济中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承[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13,(4):53-56.

[2]谭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J].统一论坛,2012,(5):26-28.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洋节;中西方文化;碰撞;融合

一、洋节盛行的现状

不知从何时开始,圣诞节等洋节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并日趋流行。每当圣诞节来临,电视、电台、报刊、网络被各种各样的圣诞信息充斥着;人们乐此不疲地转发着各种表达祝福的短信以互祝圣诞快乐。平安夜里,当教堂的钟声敲响时,年轻人如潮水般蜂拥至大街上、广场上,聚众狂欢;教堂里一片嬉闹声取代了原本应有的肃穆,圣诞变得似乎和宗教无关。

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父情节,愚人节等洋节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追捧,可他们对这些承载着西方文化的洋节却缺乏一些基本了解,不知道起源,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庆祝,但是却一味盲从。

针对洋节在青年群体中盛行的现状,寇福明曾对某高校20-25岁本科在读生做过调查

98%以上的热衷于过情人节和节圣诞节,87%的有过愚人节的习惯,7%的人有过感恩节和母亲节的习惯,其它的节日,如:万圣节,过的人几乎没有。93%的人认为他们逐渐淡化了对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节日庆祝气氛,但他们依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庆祝这些节日。可见洋节已经逐渐走入中国人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

二、洋节盛行的原因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作为文化身份认同仪式的传统节日。作为各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中记录下的自己民族生存、发展和变革中最有意义的日子,尽管它们起源不一,涵义不同,人们庆祝的仪式和活动也各式各样,但都体现和传承着各自民族文化特有的价值观。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西方的洋节均体现出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社会变迁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农事有关,并依据自然节气的变化或民间传说而设定,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春节等。受中国文化两千五百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影响,这些节日都与伦理息息相关,反映出尊重先贤、孝敬父母、全家团圆的特点,折射出重伦理、守孝悌的传统价值观,在情感方面多具含蓄委婉的特点。

西方的洋节多起源于宗教仪式或祭祀活动,如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等。这些节日多具有人文的内涵,主题鲜明,很适合表达自己的特定情感,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公众性,很适于人民的情感表达情感宣泄,有较强的娱乐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城市生活为基础的西方节日与反映农事的中国传统节日相比,更注重社会性与人文关怀,它以娱乐、狂欢为特点,这恰恰迎合了在新的社会关系结构下的中国人寻求情感宣泄,放松精神的内在需求,因而洋节在中国的土壤上能够大行其道。洋节中的母亲节、父亲节符合中国传统的敬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思想;圣诞节、情人节中的狂欢”、“浪漫”则契合中国人的喜庆、团圆的精神内核。正是有了这些能使中国人情感上产生共鸣的东西,洋节才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进而形成一种流行文化潮。

(二)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

文化的渗透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西方强势强文化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入侵;借助广泛的载体,如:英语、麦当劳、迪斯尼、微软、好莱坞大片等堂而皇之地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进行渗透。正是这种强势文化在中国的渗透和扩张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正遭遇空前的冷落和尴尬,这也是圣诞节等洋节越来越多受到中国青年人热捧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本,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商家和媒体对洋节的盛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了创造最大价值的节日经济,商家和媒体联手对各种洋节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一方面,铺天盖地的广告不断被投放在报刊、杂志、互联网、电视等多种媒体中,将消费洋节等信息强制灌输到都市人的神经中,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商家根据洋节的特点装扮卖场,以营造出异域节日的气氛,给喜欢新奇的人们创造出欢乐购物的环境。洋节就是这样在商家与传媒的共谋下逐渐为国人们所接受,并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洋节折射出的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一)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碰撞

现在的“90后”习惯于过圣诞节,都知道圣诞老人,也会唱“jinglebells”;而鲜少有人知道过春节时要祭灶、扫尘、贴对联、送门神;也不知道元宵节要、放花灯、扭秧歌;更不了解端午节得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这些传统的节日和习俗在“90后”看来是苍白的,没有质感的。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过圣诞节的现状,2006,来自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十位博士就发出联名倡议书抵制圣诞节,并号召“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二)西方节日的融合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西历)元旦”、“五一”这些舶来品也早已融入国人的节日单中,被人们所广为接受。在元旦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亲朋好友互致问候以庆祝新年吉祥如意;五一节则是劳动者通过顽强不屈的斗争为自己争取到了合法权益,代表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今天,当举国上下与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共迎新年钟声庆祝元旦时,当与世界各国人们共同庆祝“五一”劳动节时,有谁会提出要慎过这些“洋节”?

(三)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地区文化间的冲突和交融不可避免

在全球一体化加剧的今天,存在着巨大差异的东西方文化发生碰撞是必然的趋势。就节日而言,不同的节日文化是不同的民族文化的载体,都有其合理的因素在里面,没有孰优孰劣的可比性,当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沿着各自的轨道发展时,并没有冲突和碰撞,一旦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碰撞和交融的时候,就如同文化融合一样,人们有了选择的余地,价值判断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吸取和扬弃就不可避免。

四、提升自我文化以应对以洋节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文化从来都是一种需要交流的东西,在当前全球化的趋势下更是不可避免。文化如果要“守”,那么就失去其生存的意义,缺乏包容的文化本身就不具有吸引力,终将难挡社会进步的车轮。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的盛行认同于“国人接受了该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因为研究调查表明,很多年轻人过洋节只是为了赶时髦,并不了解洋节本身的内涵。他们对洋节的追崇,更多的是愿意接受其互致祝福、放松心情这种休闲化、娱乐化的形式。我们应以海纳百川、包容并蓄,去其糟粕,存其精华的态度对待各种文化。

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洋节的甚嚣尘上至少是该文化外在形式的一种蔓延。意识形态上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年轻人、特别是中小学生缺乏深厚的传统教育的根基,自我文化底蕴薄弱,在被浓厚的传载西方文化的洋节所包围的氛围中很容易迷失于这种表象下,久而久之很容易在外来文化面前丧失自我。

因此我们迫切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文化。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时下的“国学热”积极配合,助推中国传统文化的上升。商家和媒体也更应充分挖掘中国诸多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的文化走出去,诸如在法国、俄罗斯等国开展的“中国年”等活动就是弘扬我国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很好途径。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有效途径

财经类院校主要担负着培养和输送满足经济管理和社会事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以经济、管理类为主的院校,其课程本身注重逻辑性、实用性、工具性、功利性、近期效益,传统文化教育一直是财经院校的薄弱环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传统文化底蕴相对单薄。但是,现代经济的发展对财经人才却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不仅专业上要精,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如整体意识、敬业精神、开拓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等等。财经院校应如何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应是正确的方向。那么财经院校应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呢?本文试图加以阐释,以期对财经院校的教育有所帮助。

一、课堂教学

(一)面向财经类学生开设《大学语文》

课堂教学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就大学课程而言,虽然各门学科都有丰富的德育教育的内容,但相比之下,文学作品中浓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道德因素,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材料。语文课特殊的篇章作品教学,又使它具有不同于伦理道德和哲学教学的形象可感性和审美情感性;《大学语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赏鉴能力为主要目标,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大为减弱,这使得它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功能更为突出。“语文教育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1]。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2006 年9月,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与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这使大学语文教学有了明确定位:发挥语文的传统文化传承的“近缘性”功能,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古今中外的一篇篇经典作品为切入点,归纳、整理课文所涵盖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文化、行为文化,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适时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做精到、得法的引导和点评,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博学思想和厚德品质,帮助引导大学生完成他们从成人到成熟再到成功这种递进进程的铺垫。

(二)开设以经典导读为主的通识教育选修讲堂

仅靠一门《大学语文》来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文化自觉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开设以经典导读为主的通识教育选修讲堂。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部和许多高校都在推动“素质教育”,主要就是想改革目前的大学本科教育,特别是想改革中国大学中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区分的状况,许多大学都在开始探索本科教育体制逐渐转向通识教育的方向。通识教育的意义何在?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说:“通识教育不仅是为了扩大人才概念的外延,强化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也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一些良好的文化趣味。其根本意义乃是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形成和思想感悟力的提高。”[2]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何谓文化自觉?按费孝通先生的阐释:“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人们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古’,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3] 一所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学生走向社会之后,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竞争中的实力,根本上就是可疑的。事实上,专业学习、研究的推进与学习者、研究者文化思想底蕴相辅相成。1937年,玻尔访问中国,中国的道家思想使他意识到东西方文化的互补性,以至他以太极图作为自己族徽上的图案,还在上面刻了“对立即互补”的铭文。建筑大师贝聿铭说:“我时常读老子。我相信他的著作对我建筑想法的影响可能远胜于其他事物。”这些事例证明了中国的专业院校在自己的专业研究和教学的活动中,不应当忽视中国思想和中国智慧的深厚基础。通识教育的任务在于“在课程中寻找一种思想传承的途径,以便对专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形成一种范式渗透作用。”[2]很多高校口口声声强调学校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新功能的发挥也必以传承功能为基础,通识教育主要就是承担传承功能,因此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我们对广西财经学院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状况的问卷调查中发现,60%的学生认为,“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相关课程的课时偏

少,应该增加课时。”可见,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抱有极大兴趣的。作为新兴的本科院校,广西财经学院也开设了许多有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比如《中国经济思想与传统文化》、《中国民族器乐欣赏》、《古典诗词欣赏》、《中国经典小说欣赏》、《书法》、《旅游与中国文化》等等,这些选修课也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从课程数量看,可谓不少,但是这些课程的设置总让人觉着少了点儿什么:一是没有一门直指学生精神层面的核心课程。所谓核心课程,是所有本科生都必须修的基础课,也就是通识教育的主干。二是课程杂多而缺少系统性。三是课时太少,绝大部分课程只开半个学期,学生只能得到一些蜻蜓点水式的指导和学习,难有深度的提高和广度的拓宽。

有鉴于此,广西财经学院目前通识课程的开设应着眼于吸引学生阅读经典,以文化的经典导读作为核心,引导学生自觉地、持之以恒地,根据个人气质、爱好有选择地去阅读一本本、一篇篇涵盖中华民族基本文化理念与做人、明事、安身、立命智慧的经史子集,诸如四书五经、《左传》、《战国策》、《史记》、前后《汉书》、老庄、古诗十九首、汉乐府、三曹诗文集、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等,学生在阅读时将个人阅历、精神气质融入其中,在愉快的阅读中体悟出生命与生活的大智慧,在克服心胸褊狭、目光短浅、精神偏枯、处事功利种种弊病的同时也改善了他们的知识结构。

二、校园文化

课堂教学并非培养素质全面人才的唯一途径,事实上,学校育人的方式应是多方面的。因为学生不仅仅从正规的课堂教学中接受教育,而且还不自觉地受到自身所处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校园文化即是大学生每天处于其中的一种人文环境,它的好坏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素质有很大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以某种特有的潜在作用影响制约着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水平,改造着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大学生牢固的道德观念,崇高的思想品德,积极向上的人格精神。”[4]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学习、娱乐和兴趣、爱好进行正确引导,将传统文化寓于校园文化中。诸如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文化月、文化周活动;邀请知名学者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专题系列讲座。比如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与传播系开设的“文化大讲堂”,先后开讲了如《民族文化传承的政府责任和市场分工》、《传统文化与民族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热点透视之一:中国龙文化解读》、《中国古代的孝文化》、《用心品读〈红楼梦〉》、《经济人与艺术人之间》、《文苑奇葩、文化瑰宝——谈谈中国名联》、《文学的作用》等等专题,受到学生的高度赞扬和热烈欢迎。除此之外,学校还可组织学生观看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电影、电视、录像,并引导学生对有关问题开展讨论、辩论,进一步深化认识。同时还可以指导兴趣小组,比如文化与传播系成立的书法兴趣小组、民族乐器欣赏兴趣小组等等。在校园自然环境建设过程中添加传统文化元素,这是比较明智和有成效的举措。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高等院校应把自然环境建设和人文环境建设有机融为一体。以优美的自然环境给人心旷神怡的靓丽的视觉效果,给人美的享受,又通过丰富环境的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育人的潜在功能。广西财经学院自从2005年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一直致力于校园软件硬件设施的改善。先后在教学楼前改造建成了仿明清式荷塘假山小景,使学生在学习途中感受一丝清新绿意;并建成了文化广场;改造了学校大门;树立了寓意“和谐、创新、发展”的大型铜制雕塑;确定“诚以修身、信义立业”作为校训广为宣传并镌刻在大门侧面的影壁上。这一系列举措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宣扬了传统文化精神,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学校的传统文化底蕴,然而仅有的这些举措是无法全面体现和传达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在调查中不少同学认为学校文化内涵不够,仍需要添加。由于学校场地有限,所以同学们提出的添加建议主要是集中在教学楼、教室、实验室、各系部办公楼、宣传栏增加经典诗文、名人名言警句、孔孟等古代圣贤画像、开辟文化长廊等。

总之,校园文化氛围是一种潜在的第二课堂,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可以使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下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不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古迹

文化古迹是指含有一定文化历史意义古代的遗址。中国的文化古迹非常多,有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平遥古城、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敦煌莫高窟、大足石刻、秦始皇陵、苏州古曲园林、武当山古建筑群、拉萨布达拉宫、丽江古城、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庐山风景名胜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龙门石窟、青城山—都江堰、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明清皇家陵寝、云冈石窟、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

安阳殷墟、开平碉楼及村落等。世界文化古迹更多,有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印尼婆罗浮屠、柬埔寨吴哥窟等等。

文化古迹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它往往又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更是以一个无声的教育者的形象对人们起着作用。因此,学校的人文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不应仅仅局限在校园,而应把它延伸到社会,根据需要不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古迹,从一处处文化古迹中亲身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和价值,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广西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地区优势,组织学生参观靖江王陵、友谊关、归龙塔、孔子牌坊、湘山寺、民族文物苑等区内的文化古迹,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甚至世界的文化古迹旅游。

四、重视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是活的传统文化。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文化渊源、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节俗、节日中的民间文化活动,以及附加其上的审美情感、趣味,其精神影响力是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是民族认同的象征和载体,也是培养民族意识和文化自觉的最好教材。费孝通先生在其人生的最后几年,着力强调和呼吁“文化自觉”,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节日文化的非自觉状态深表忧虑。费老的这种自觉,并不是现在一般人所单纯理解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简单的文化回归,而是对本土文化进行合理的传承与重构,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即在顺利进行“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达成“生活方式”、“人际整合”和“社会治理”等层面的节日预期,以维护和重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2005年6月,、文化部等中央五部委联合发出《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意见》指出: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对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对于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意见以国家立法形式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日。作为承担文化传承主要任务的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觉。可以在校园内办传统节日文化展,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深刻文化内涵;同时还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如春节游艺、上巳雅集、清明追念、端午竞渡、中秋走月等等,让学生广泛参与进来,提升民族节日认同感与文化自觉;在传统节日里,还可以组织学生做义工,来唤醒社会的爱心。

中国传统文化之于学生(包括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如同水与鱼、树根与枝叶的关系,如果学生缺少传统文化的滋养,如同鱼儿没有水的濡润,枝叶没有树根的扶持。无水之鱼如何得以活下去,更别说遨游江河湖海了,而无根之树如何得以枝繁叶茂?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缺失产生的后果有两个:一是学生自我情志调适能力低下,生活弄不好,不尊重生命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导致学生思想无根,限制了他们创新能力的发挥。现代高校教育,包括理工、财经等专业院校教育只有承担起文化传承功能,保证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基业不断裂且亘古常新,只有扎根于民族文化深厚的土壤里,我们才能实现不断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王松泉,王伯勋,王静义.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8.

[2]王德峰,熊思东.通识教育与中国大学的文化自觉——王德峰教授在复旦大学的讲演[n].文汇报,2009-01-14.

[3]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190.

[4]刘飞.校园文化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存在问题浅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8).

上一篇:花卉鉴赏与花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文化强国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