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具企业在美诉美国商务部获胜

时间:2022-10-24 12:12:53

中国家具企业在美诉美国商务部获胜

2010年5月14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下称“联邦上诉法院”)就中国木制卧房组出口企业瑞峰家具诉美国政府案(下称“瑞峰诉美国政府”案)作出裁决,宣布美国商务部《反倾销条例》中有关确定非市场经济国家工人平均工资率的条款违反美国《反倾销法》,应予撤销。这是中国企业通过美国司法程序挑战美国政府的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此案最早源于2003年底美国对中国木制卧房组家具反倾销调查案件。在这个因涉案企业众多和涉案金额巨大而备受关注的案件中,瑞峰家具(含其关联公司)被美国商务部确定为强制应诉调查企业之一。2005年1月4日,美国商务部反倾销税率,对中国出口企业最高征收198.08%的反倾销税(其中瑞峰家具为7.87%)。对于这一结果,瑞峰家具不服,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出上诉。2006年10月31日,国际贸易法院作出裁定,部分支持了瑞峰家具的诉讼请求,要求美国商务部重新审理和作出裁决。2007年5月,商务部公布重审结果,将瑞峰家具的税率降低到2.87%。不过,瑞峰家具仍然不服,向上诉法院要求二审(另一方面,美国国内生产企业也就其他问题提出上诉)。上述提及的裁决就是双方上诉的结果。

在诉讼请求中,瑞峰家具除了质疑美国商务部确定替代国和采用部分原材料等替代国价格的方法之外,还反对美国商务部确定中国家具工人工资水平的计算方法。在公司工资方面,国际贸易法院部分支持了瑞峰家具的观点,认为美国商务部确定中国家具企业工资水平的方法不合理。但是,在重审中,尽管美国商务部将瑞峰家具的工人工资率从0.85美元/小时降低到0.77美元/小时,但美国商务部坚持认为其所采用的“回归分析方法”是合理的。这也正是瑞峰家具继续上诉的理由之一。

美国商务部确定非市场经济国家工人工资水平的规则和方法

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美国商务部仍然将中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因此,在确定中国公司是否构成倾销时,采用“生产要素”方法确定。采用这种方法时,不考虑中国公司的生产成本并以其与销售价格比较。不同的是,美国商务部只接受中国公司生产被调查产品的要素(耗用的原材料、工人工时和能源的“数量”,而不是实际成本)。对于每一个要素,再根据其所确定的某个市场经济国家的替代国价格计算成本。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个中国企业生产某种钢铁制品需要耗用1吨钢材,美国商务部就只是根据1吨钢材的数量和替代国(如印度)的钢材价格来确定该公司的原材料成本,而并不考虑中国公司实际的原材料成本。在计算工人工资时,也采用同样的方法:美国商务部不考虑中国公司实际支付的工资成本是多少,而是根据中国公司报告的生产被调查产品需要耗用的工作小时数和替代国价格确定工资成本。

美国《反倾销法》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反倾销调查的规定并不详尽。在选择替代国价格方面,它只是原则上要求美国商务部应尽可能地选择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市场经济国家:(1)经济水平与相关非市场经济国家具有可比性;(2)是被调查产品或者其可比产品的重要生产国。首先,寻找与被调查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水平具有可比性的5-6个国家;其次,根据各方提交的评论,再确定一个涉案产品的重要生产国,并将该国作为确定替代国价格的主要来源。

在过去的实践中,美国商务部优先采用从某个主要替代国获取所有的替代国价格。但是,1996年,美国商务部宣布其准备采用不同的方法工人工资的替代国价格。美国商务部认为,根据世界上一些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和国际劳工组织报告的工人平均工资率为基础,采用“回归分析计算方法”每年确定一次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工资率更好。美国商务部的理论为,所有国家(不管其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国民收入和平均工资率的关系可以形成一条线性图。基于此,根据一些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可以计算得出此类非市场经济国家应有的平均工人工资水平。2008年,美国商务部正式推行该方法,并将其正式写入1998年《反倾销条例》第351.408(c)(3)节。

中国企业司法挑战美国商务部

在一些反倾销调查和复审案件中,中国应诉企业反对美国商务部的所谓“回归分析计算方法”,但是美国商务部拒不改正。在2004年美国对华暖水对虾和木制卧房组家具案中,中国应诉企业再次提出质疑。在反倾销调查阶段,中国应诉企业提出 “回归分析计算方法”不适当,因为其在计算时采用了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具有可比性的一些国家的工资率,这违反了美国反倾销法律的明确规定。由于美国商务部在裁决中坚持使用“回归分析计算方法”,中联食品随后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出上诉。2006年6月12日,Timothy C. Stanceu法官判定商务部的“回归分析计算方法”违反了《反倾销法》,因而将该案件发回商务部重审。

在其他一系列涉及非市场经济国家反倾销调查的案件中,相关应诉企业多次挑战商务部确定工资率的方法。但是,商务部坚称其《反倾销条例》合法,并且认为它采用的“回归分析计算方法”是确定工资率的最合适的方法。2006年,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在“瑞峰诉美国政府”案中也审查了该问题。不过,该案的主审法官并没有得出美国商务部的《反倾销条例》违反美国法律的结论。

2008年,国际贸易法院在暖水对虾上诉案件中再次审查了美国商务部确定非市场经济国家工人工资率问题。在该案中,原告中联食品重点强调 “回归分析计算方法”违反了美国法律,因为美国商务部没有努力地从具有可比性的国家寻找替代工资率。基于这些抗辩理由,法院明确裁定美国商务部的相关规则条款无效,因为其违反了法律规定的确定市场经济国家工资的法律标准,即“与相关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水平具有可比性”和“是可比产品的重要生产国”。法院就此要求美国商务部重新审理,采用符合美国法律明确设置的条件的新工资率。

尽管国际贸易法院在中联诉美国政府案中认定美国商务部的工资率规则违反了美国法律,但美国商务部在此后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倾销案件中仍然坚持采用该方法。在十多年的时间里,美国商务部在确定中国产业工人的工资水平时,既没有考虑经济水平是否具有可比性,也没有分析所参照的国家是否为被调查产品的重要生产国。以美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2007年平均工资计算为例,美国商务部参考了61个市场经济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其平均值高达20743美元(其中有若干国家超过7万美元,比同期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410美元超过30倍)。其中,在绝大多数对华反倾销案件中采用的替代国――印度的人均国民收入只有990美元,平均小时工资只有0.47美元。此外,人们很难相信这61个国家都是相关调查或复审产品或其可比产品的重要生产国,而美国商务部也从来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分析。

2009年,瑞峰家具诉美国政府案被上诉到联邦上诉法院。对于工资率问题,上诉方瑞峰家具认为美国商务部的工资率条例违反了美国法院关于选取替代国价格的明确规定。6月14日,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作出裁定,了此前国际贸易法院在该问题上的裁决,认为美国商务部的相关规则条款违反了美国反倾销法,因而判定其无效。

瑞峰诉美国政府案裁决的效果及其对涉华反倾销案件的影响

除非联邦上诉法院全体法官重新听证该案并Donald C. Pogue主审法官的裁决,或者美国最高法院审理后作出相反的裁决,美国商务部必须接受联邦上诉法院5月14日作出的裁决,即废止确定非市场经济国家工人工资率的回归基础工资率方法。从目前迹象来看,重新听证或者上诉的可能性都很小。另一方面,美国商务部至今还没有宣布在其他案件中将采用何种方法确定工资水平,但联邦上诉法院的判决明确无误地告诉美国商务部,在可行的情况下,必须采用经济上具有可比性同时又是被调查产品的重要生产国的替代国的数据。由于大量的国家的平均工资率都已经公告,因此从其中找到具体个案中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替代国数据应该不是太难的问题。

上一篇:挑战低碳 挖掘商机 下一篇:中国过世贸三审,改革开放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