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1型糖尿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时间:2022-10-23 07:54:10

儿童1型糖尿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和健康教育在儿童1型糖尿病的治疗上的重要性。方法:总结临床工作中18名儿童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经验。结果:18例患儿血糖控制良好,接受了全面的糖尿病教育,能够熟练进行血糖自测及胰岛素注射,均好转出院。结论:正确的护理和全面的健康教育在儿童1型糖尿病的治疗上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 儿童 1型糖尿病 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293

儿童糖尿病中超过90%为1型糖尿病,但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在遗传易感性及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胰岛β细胞逐渐衰竭,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需依赖胰岛素治疗的终身性疾病。由于患者发病年龄小,依从性差,认知能力较低,饮食及运动控制差,自发酮症倾向明显,易受社会因素影响,较成人糖尿病有其明显的特殊性,不能完全照搬成人治疗方案,因此应给予专门的临床诊治、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措施。现就我科临床上1型糖尿病患儿的相关诊疗教育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儿童1型糖尿病患儿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4~15岁,平均904±231岁。18人均为初发患儿,15人发病前期有明显口渴多饮、多尿、多食症状,8人急诊为酮症酸中毒,其中5人因突发呕吐、发热或意识障碍收入消化内科或儿科后查血糖及尿酮阳性转入我科诊断为酮症酸中毒。

儿童1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或任意血浆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的血糖≥111mmol/L。胰岛素及C肽测定提示胰岛功能低下;糖尿病自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抗体、胰岛细胞抗体等多为阳性。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口服糖耐量实验葡萄糖量175g/kg,最大不超过75g。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血糖多高达168mmol/L,血pH值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了胰岛素降糖治疗,起始剂量05~10IU/(kg·日),若临床上患儿年龄

治疗目标:因儿童糖尿病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不宜强调严格的血糖控制。一般空腹血糖控制于4~8mmol/L,餐后血糖

护理及健康教育:①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目前饮食治疗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治疗。糖尿病儿童饮食计划原则是应该满足其生长发育和日常活动的需要,苛刻的饮食控制必然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告知父母在患儿饮食治疗方面的重要性。患儿每天所需热量=[1000+年龄×(70~100)kcal]。年龄偏小、较瘦的儿童应选择较高的热卡,而年龄偏大、较胖,应选择较低的热卡,运动量特大者可用较高热量。其中碳水化合物50%~55%;蛋白质15%~20%;脂肪25%~30%。按早餐1/5,午餐和晚餐各2/5合理分配热量。多摄入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养成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不能按时进餐时必须测餐前血搪调整胰岛素或进餐量。②运动护理及健康教育:运动是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同时可起到降糖,调脂,增强体质,减少肥胖发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作用,对糖尿病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防治有积极意义。运动对血糖带来两方面的影响:运动强度低,降糖效果不理想;运动强度过大,刺激体内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加,反而加重糖代谢紊乱,同时也加大了低血糖的风险。另外,糖尿病患儿在锻炼后还要注意一个潜伏的危险即延迟性低血糖,有时为无症状性。因此患儿应养成合理的运动习惯,必须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根据年龄、运动能力安排适当的项目,每天定时定量进行运动。行走、慢跑、爬楼梯、游泳、骑车等有氧运动都对患儿有益。建议:每天运动锻炼两次,要有规律,强度由低到高,循序渐进,运动以餐后1~3小时为宜,从10分钟逐渐延长到30分钟左右。运动时可随身携带软饮料,糖果等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以备食用。为防止意外,患儿外出运动时应佩戴胸卡,写明病情和家长联系方式。及时调整饮食及胰岛素,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不宜在酮症酸中毒时行任何运动。③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儿童糖尿病病程长,影响生长发育,日常生活存在诸多不便,故给患儿及家长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加上每天几次胰岛素注射,恐惧、焦虑使患儿及家长对治疗信心不足,情绪低落,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因此我们在临床护理上应给予其充分的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积极主动的与患儿家属沟通,介绍类似家庭控制良好的病例,并给予联系方式,让患儿家庭之间亲自交流,得到对方的帮助和支持,获得战胜疾病的信心。④监测血糖:儿童糖尿病患者经过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强化治疗,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能很好地达标,但尚存在血糖波动大、易发生低血糖,且低血糖症状不明显等缺点。因此,儿童糖尿病患者在家长帮助下的自我血糖监测尤为重要,在强化治疗时更应密切关注血糖情况,需要频繁监测血糖值。为了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必要时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以便及时发现血糖波动及低血糖,调整患儿的生活方式,以防严重低血糖的发生。⑤提高患儿及家长在医院外应急处理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等急症的能力。告知患儿及家长随身携带糖果、饼干、水果等,若出现突发饥饿、大汗、心慌、头晕、乏力等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食用高糖食物。低血糖严重时可出现昏迷、休克甚至死亡,需及时送至医院就诊。而当患儿不管感染或其他原因诱发明显“三多一少”症状,伴恶心、呕吐、皮肤弹性差,尿液可闻及异常气味时,应立即怀疑酮症酸中毒,查血糖或尿酮,证实后可适当补充适量胰岛素,并及时送至医院治疗。不可仅仅以为是胃肠道疾病而延误治疗时机。

结 果

18例患儿血糖控制良好,症状消失,接受了全面的糖尿病教育,能够熟练进行血糖自测及胰岛素注射,均好转出院。

讨 论

儿童糖尿病多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终身治疗疾病,需长期治疗和管理。因此,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使他们掌握有关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知识,坚持正确的治疗,减少对医务人员的依赖非常必要1,2。住院期间教会患儿及家长正确注射胰岛素和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当患儿身体不适时,要有测定血糖的意识,熟悉食品换算表及食品的大致分类,让患儿及家长努力做到定时定量,食品多样化。不挑食,不吃垃圾食品。适当的活动,建立乐观向上的心态,做好与糖尿病长期相伴抗争的准备。

父母和老师与患儿朝夕相处,对其养成健康的饮食及运动习惯、加强血糖管理、树立自信等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应加强患儿父母及老师与医院沟通交流,学习糖尿病知识及健康教育,为患儿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辅助患儿饮食、运动及胰岛素等正规治疗,提高其应急处理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的能力,减少患儿不必要的住院次数。加强自我血糖监测,每年查HbA1c 3~4次,控制

参考文献

1 邓尚平.临床糖尿病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8.

2 钟美容.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病人的认知与自控水平的效果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2):45—46.

上一篇:子宫脱垂手术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 下一篇:异位妊娠误诊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