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的隐喻分析

时间:2022-10-23 08:59:36

英语翻译的隐喻分析

【摘 要】以邓颖超写给宋美龄的一封信件的英译为例,对英语翻译的隐喻进行分析。

【关键词】英语翻译 隐喻分析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

0128-02

一、理论背景

(一)隐喻的识别。一个隐喻是“显式或隐式的比较,这实际上就是假的”。语言学家艾伯特卡茨表明当谓语违反“文字类”的成员关系时,隐喻就发生。例如,在“我的房子是柠檬”这个比喻中,“我的房子”不是“柠檬”类别的成员,这是一个隐喻。如果这句话从字面上是正确的(如“我的房子是别墅”),那么这是一个分类,而不是一个隐喻的比较。

赫伯特・克拉克提出了三阶段模型,这种模型要求注意一个隐喻的文字虚假:推导出话语的字面意思;测试话语文本中对衍生的意义;如果没有字面意思,寻找文本中可替代的非字面意义。参考上下文是这个模型的主要特点。语境线索可转换字面上真实的话语成为一个隐喻,例如话语“约翰是鳄鱼”, 起初似乎是一个隐喻,将概念域“约翰”和“鳄鱼”联系起来,显示出约翰的野性或恶。在美国东南部,这种显然字面虚假的比较被认为是一个字面上真实的分类,即约翰属于鳄鱼队。

多伦多大学马撒尔教授和保罗教授提供一个正式的模型,该模型能说明作为一个复杂符号的隐喻的结构,其中的目标和源域特征如下:

(二)隐喻的单向性。卡维斯指出隐喻可以帮助人们通过具体的例子理解抽象的概念。如果从结构隐喻的形式看,A是B,发现B是更清楚地界定经验并且比A更具体。这方面的具体或抽象的二重性是隐喻映射单向性的原因:与物质世界的经历是理解抽象域的基础。

(三)隐喻的相似性、相关性和连贯性。为了解释和揭示源和目标的基本相似性,约翰逊发展了图像模式理论:一个动态的认知结构,功能有点像一个抽象结构的图像,从而将不同的经历连接在一起,显示相同的周期经历。他还建议可以将相关隐喻经常性地和相关经历关联。这些相关的经验可归纳为感性、生物或文化:(1)知觉的相关性。(2)生物相关性。例如,愤怒是热(“满身愤怒”)。这个隐喻提供了一个在愤怒时体验身体热量的场景。(3)文化的相关性。例如,生命是一种游戏(“我会把握机会”)。这个隐喻将生命的行动和联系在一起,无论这些行动的后果定位输或赢。

二、隐喻分析

翻译是一种把ST中大量存在的隐喻转移至TT中去的过程。译者的翻译过程也就是文化移植过程,是用译语重构源语文化模式,将一种语言文化所表现的认知方式用目的语传递到另一文化中去的过程。语言是思维认知的载体。人类语言整体上是一个隐喻性的符号系统,隐喻是人类构建其概念系统的共同基础。同时,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民族而异,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哲学渊源,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式、认知方式和表达这些思维认知方式所需要的语言表达形式。因此,不同语言文化的隐喻既有同质的一面,又有异质的一面,直译或意译、归化或异化就是理解隐喻,并实践于翻译。本文以1988年5月邓颖超写给宋美龄的一封信为研究对象,英译文版本以齐方炜所翻译的为例,探讨英语翻译中的隐喻问题。

隐喻的实质在于以另一事物理解和体验某一事物。在邓颖超写给宋美龄的信件中,庐山、山城、金陵是源域,而所对应的目的域就是离别之情。隐喻实质上就是源域―目的域的对应。在体现隐喻的语篇里,目的域都必须由语篇以某种方式提供。信件中用了初识、离别来交代目的域。此外,信件中多次提及别后、怀旧之情等词句,这是目的域的成分,有提示目的域的功能。通过此类隐喻,显得写信人语气诚恳,将真情付诸笔端,措辞严谨,于平白简单之中见深深的离别之情,于心平气和之中透露出相思之情。下文从几个方面对此篇英语译文的隐喻进行分析。

(二)隐喻推理。该信件的隐喻推理比较明显:回首当年,国难方殷,夫人致力全民抗战,促成国内团结,争取国际援助,弘扬抗日民气,救助难童伤兵,厥功至伟。今夫人年事虽高,犹时时关心国家之强盛,民族之再起,于海峡两岸有关系之缓和,亦多所推动。对应的译文为: Looking back in the past, I remember that national calamities plagued China at that time. You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by devoting yourself to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the unity of all forces in China, by working hard for the international assistance and the morale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fighting against the Japanese aggressors and by helping to rescue the refugee children and wounded soldiers. Despite the fact that you are getting on in years, you still have our national prosperity and prosperousness in mind, which helps to ea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此译文用了连续的几个by来连接,隐喻中体现的气势能一气呵成。这方面的具体或抽象的二重性是隐喻映射具有单向性的原因,更能体现与物质世界的经历。此译文采纳了迂回的说理法,使对方有一个心理改变的过程,由历史转至现实,逐渐打动对方,使之最终付诸实践,信件对对方的感召力是不言而喻的。

(三)隐喻连贯。拉卡夫指出:日常的隐喻连贯对于理解诗学具有中心作用。人们需要常规隐喻的知识来理解绝大多数诗学的隐喻连贯,理解隐喻连贯有助于理解整个语篇意旨。该信件中的隐喻连贯是:环顾当今世界,风云迭起/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历时弥久,相知愈深。直率陈言,尚祈谅察。海天遥隔,诸希珍重。临颖神驰,期待回音。这个隐喻是建立在连贯基础之上的。这在译文中的表现为:The present world situation being so turbulent, the future of Taiwan has become a worrying matter / A noble-hearted man retains his high aspiration even in his old age/ The passage of time has deepened our mutual understanding. Please do forgive me for my straightforwardness/ We reside poles apart, and I sincerely wish you to 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 .I will always be thinking of you and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从这个译文可以看出,中文和英文翻译之间有明显的隐喻相关性和连贯性。在译文中,“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番心境通过隐喻化逐步投射到目的域(环顾当今世界,风云迭起)上,而目的域又在语篇展开过程中逐步引出一种忧国忧民的人生观,所以整个语篇就体现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番心情的概念隐喻。隐喻总是突出源域的一个方面,当这被突出的方面被投射到目的域上,就形成了语篇的中心思想,在语言层面上检验这些分析结果并用于翻译可使得译文更加突出原文的特色及作者当时的思境,更能了解作者是如何心平气和地透露出忧国忧民的感情,其中“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隐喻连贯更是让人垂泪。

三、结论

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式的。隐喻是语言现象,也是思维想象,还是文化现象, 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和认知世界必不可少的工具。隐喻翻译是一切语言翻译的缩影, 因为隐喻翻译给译者呈现出多种选择方式:要么传递其意义,要么重塑其形象,要么对其进行修改,要么对其意义和形象进行完美结合,而这一切又与语境因素、文化因素密不可分。因此,应熟悉两国文化,利用源语的隐喻化认知过程有效传递信息,继而高效率高准确度、高传达度完成翻译这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对隐喻工作机制的研究,一方面需要对传统的隐喻理论进行分析和综合,同时还应挖掘在隐喻理解过程中起作用的其他因素,尤其是相似性、相关性和连贯性,从而比较完整地描述隐喻工作的内部机制。这样,才能在翻译中有效传达作者当时思考的境界,提高翻译的层次。

【参考文献】

[1]Clark Herbert, Peter Lucy. Unde-

rstanding hat is meant from what is said: a study in conversionally conveyed requests[J].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Behavior,1975(14)

[2]Danesi Marcel,Paul Perron. Anal-

yzing Cultures: An Introduction and Handbook[M].Bloomington: Indiana Uni-

versity Press, 1999

[3]Glucksberg Sam, Boaz Keysar.Un-

derstanding Metaphorical Comparisons: Beyond Similarity[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0(1)

[4]Katz, Albert. Figurative Language and Thought[M].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5]Kovecses, Zoltan. Metaphor: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6]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

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7]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

ory of Metaphor [A]. Metaphor and Tho-

ught[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

ity Press,1993

【作者简介】滕 锋(1984- ),男,广西灵山人,南宁学院外语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责编 苏 洋)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关于大学生自我价值追求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