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和平发展与海上安全环境

时间:2022-10-22 11:38:12

中国的和平发展与海上安全环境

《中国的和平发展与海上安全环境》

冯梁等 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0年6月第1版

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作为一个陆海复合型大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安全环境,特别是海上安全环境。随着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中国的和平发展对海上安全环境的和平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家海上安全环境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处海上空间各要素之间彼此影响和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客观状况,通常包括海洋战略区内自然地理状况和国家间政治、军事、经济相互作用情况。海上安全环境是国家面临的国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国家的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要素之一。从历史上看,海上安全环境对中国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历经了一个从弱到强、从小变大的过程。古代中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来自陆上方向,海上安全环境总体稳定,对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影响有限。从明朝开始,倭寇与欧洲殖民者不断骚扰入侵,中国开始面临海上方向的安全威胁,及至晚清以鸦片战争为起点,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从海上入侵中国,中国海防危机频发,最终在甲午战争中彻底崩溃,海上门户洞开,海上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软肋,海上安全环境恶化,成为中国一步步地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有海无防的屈辱历史宣告终结,但海上方向仍然是中国面临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侵略和威胁的重要方向,海上安全环境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比较紧张,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因海上通道不畅而受到严重制约,不仅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也禁锢着国人的战略思维解放。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艰苦的外交努力,海上安全环境得到了重大改善,成为国家安全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然而,制约和影响海上安全环境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岛礁被侵占、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的现象仍然非常突出。国家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上,决定了海上安全环境的稳定对中国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影响中国海上安全环境的内外因素出现了新的变化。首先,21世纪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海洋世纪”,海洋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增大,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国际间围绕海洋利益展开的竞争和斗争也极为激烈。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中国也面临着同样问题。其次,中国在海上方向的国家利益进一步拓展,不仅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和安全等领域,而且范围也突破近海,向全球海域拓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1996年对中国正式生效后,中国可管辖海域范围扩展至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乃至200海里至350海里的外大陆架海域,海洋权益较为集中的近海海域,成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依托。中国在世界公海、国际海底、北冰洋也享有相应的权利,需要进一步维护。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深度融入世界,数条通向贸易对象国和资源能源产地的海上战略通道需要保持畅通,不断增大的海外投资亟待保护,海外侨民利益也需要维护,国家利益所涉的海外区域,已成为中国海上安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解决内涵日益丰富、范围空前扩大的海上安全诸课题,事关21世纪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

然而,受海洋地理条件的局限和复杂历史因素影响,中国近海海洋利益频频遭到侵犯,并在特定时期诱发程度不同的海上问题,而在远海,中国安全利益风险增加,挑战和威胁前所未有。这些都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中国海上安全的筹划已不能囿于近海区块,而应基于全球范围;不能囿于眼前目标,追求短期效益,而应基于未来发展,谋求长远利益;不能短视局部,而应着眼全局,谋取未来。以这一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谐世界”理念,高举“和谐海洋”旗帜,推进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为内涵的新安全观,用符合时展需要的理念来指导战略筹划和具体行动,成为中国迈向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紧迫要求。

中国正在不断走向世界,海上安全环境涉及的空间范围也在向全球区块推进。作为宏大的战略理论问题,中国的和平发展与海上安全环境也成为动态演变的现实课题。本书主要选择了周边海域安全环境作为重点,尝试探索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期待学界同仁有更多力作问世。

(本文为该书前言,有删节)

上一篇:财经剪贴 第20期 下一篇:文化播报 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