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手语的编制原则初探

时间:2022-10-22 06:42:26

数学手语的编制原则初探

【摘要】聋生在数学学习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手语,不仅决定其学习效率和效果,而且直接关系着其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构建适合聋生自身特点的聋人数学语言系统即数学手语系统。本文就数学手语的作用、编制数学手语的原则、数学手语表述的基本方法及表述的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聋生 数学 数学手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066-02

一 问题的提出

文化是自然力筛汰的结果。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去芜存菁,人类语言逐步形成了今天的风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同时,一定的语言又促成了一定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化,聋人也凭借这种自然力,在无声中完全依赖视觉吸收信息,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殊文化,也形成了以手语语言为中心的特殊思维方式。对大多数聋生来说,手语是他们的第一语言,也是他们学习所依赖的工具。通俗地说,手语是用手“说话”和用眼睛“听”的语言。

在国外聋教育中,从口语教学到全面交流法以至今日的双语教学(即手语教学),是聋教育的三种主要形式。实践证明,双语教学是进行聋教育的最佳途径。美国加劳德特大学用于教学和交际的第一语言是手语。英国已经形成了“聋人手语是一种语言”的共识。可以说手语对聋人来说是最好的语言,是聋人交流和学习知识的手段,也是帮助聋生学会语言的手段。

数学学习的实质是通过数学语言这一载体,把教师或书本上的数学信息传输给学生。因此,数学语言是数学逻辑思维的外衣和工具,在数学学习中,数学思维往往借助于数学语言进行。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语言不仅决定聋生的数学学习效率的高低、成绩的好坏,而且是发展聋生数学思维的第一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以探讨与研究。数学手语的发展关系到聋人的学习和发展,甚至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只有适合聋生自身特点的数学手语系统,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我国的数学手语目前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各地手语各行其政,千差万别,没有统一的标准;词汇量极其贫乏(《中国手语》中只收录了131个数学手语),缺少严密的语法系统和数学逻辑结构。上述问题,主要表现在:手势动作不够完整、手势概念含糊不清、个别基本词动作不一致、手势不符合聋人习惯打法。例如:用手势“等待”表示数学词语“等于”,没有“极限”、“导数”词语等。要改进这种状态,必须进行系统的手语研究,还手语以生动形象、确实能够传达概念真实含义的本色。

聋人学习高等数学,在我国还属于一个新生事物,因此,在学习中,可以借助一些与初等数学语汇相同的手势。但高等数学毕竟不可能完全借助初等数学的语汇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高等数学的词汇几乎全部需要重新创制。这就需要按照手语编订的一般原则和数学手语编订的特殊原则进行创新。

二 编制数学手语的原则

在通用的《中国手语》编订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统一基本词的手势;保留手势的形象化;同字异义动作有区别;适当使用手指字母等。在确定数学手语的过程中,上述原则必须作为编制数学手语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必须充分考虑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学习特点,特别是聋人学生的实际情况。据此,在确定数学手语时,有必要对数学手语特殊的原则予以考虑。这些特殊原则应当包括:

1.简练性

数学手语的简练性主要表现在数量上的“少”和质量上的“精”。如数学语言上常见“有且只有”“当且仅当”“若……,则……”等都是再精练不过的词了。相应的数学手语也应该是简练的。

2.准确性

数学手语的准确性表现在用词含义的确定性和不容含混。如我们不能用“除”代替“除以”,不能用“消去”代替“约去”等。相应的数学手语也应该注意用词含义的确定性和不容含混,准确地表达数学的含义。

3.严谨性

数学手语的严谨性指的是符合科学性。这是由数学的逻辑严谨性所决定的。

4.可接受性

数学手语的可接受性是指所制订的手势在不违反科学性、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的前提下能够为聋生认同。

5.创新性

数学手语的创新性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创制《中国手语》上没有的数学手语词汇,特别是高等数学词汇。聋人语言的创新是一个从来没有停止过的过程,但创制高等数学手语是一个新课题,其出发点仍然是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三 数学手语表述的特点和基本方法

数学手语的表述要建立在《中国手语》手势语和手指语的基础上,针对数学的特点,以手势语为主,辅以适当的手指语。

1.数学手语的表述特点

第一,符号化。复杂的数学语言可以通过简单的符号表示,即符号化,这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特点。例如,“对于任意的”可以用符号“”表示等。由于相当一部分数学语言可用符号表示,因而使它得以借助符号这种简单的形式向学生传递抽象复杂的信息,使学习过程简约化。

第二,专有化。除数字、字母和符号外,数学中还存在大量的数学专有语言。如除以、除、当且仅当、单调性、奇偶性、极限、积分、微积分、导数、求导等。数学语言在这里是以词的形式出现。由于词的多样性,因而用词来表达的数学语言在使用中必须注意:(1)一词多义:如“方程的解”与“不等式的解”中的“解”,其含义不同,方程的解一般指有限个离散的值,而不等式的解则限制一个连续的区间。(2)异词同义:例如“a的平方”、“a的自乘”、“a的二次方”是同一含义。又如“自然数”、“正整数”是同一含义。(3)词义相近:例如“扩大”与“增加”。(4)词义易混:如“增加了”与“增加到”、“除”与“除以”等。

在数学手势的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数学词语的多样性,正确区分其含义,并根据其含义打出具有正确意义的手势。

2.数学手语的表述方法

第一,象形(含仿字)。手势按照事物的外观进行直观描述,让聋生一看就知道指的是什么,即用直观、形象的手势去描摹事物外观形象的手势。如用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做出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就表示数学词语“三角形”。象形手势能逼真地反映出所要表达的具有特有符号的数学词语的含义,且手势简单明了,只要具有相应的经验,聋生就能理解其表达的意义,所以容易被聋生接受。但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词语无“形”可“象”,又由于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特征往往作不同的选择,因而同一事物常有不同手势。虽然这种差异并不影响交往中的理解,但会因此使手势的打法不统一。

第二,意表。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手势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思,属于抽象手势。如两个人前后相随的样子,就是当“跟随”讲的“从”字,数学手语的表示为两个食指前后相立,一起向前移动,表示“从”字。再如数字“6”的手势是用一只手的拇指表示数字“5”,用小拇指表示数字“1”,合起来表示数字“6”。这种手势的表意性质最为显著,能表示更多的抽象概念。意表手势词的符号与事物形象并无联系,聋生只有正确理解词义才能掌握其内涵。由于聋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渐加深,语言词汇日益丰富,单用象形、意表的方法不能满足数学的需要。

第三,形声。用现成的两个手势,一个表示意义(形旁),一个表示声音(声旁),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字词——形声手势,属于抽象手势。如“极限”,先打出手指语“J”表示“极”,再打出“限制”的手势语,用这一复合的手势打出数学词语“极限”。但由于以手指语“J”为第一个字母的词语有很多,所以对这类手势的理解需要按照具体情景,联系上下文,才能判断其准确的含义。由于每个字母都可以作为若干词语的声旁,因此手势所表达的意思可能含糊。

第四,音表。用两个手指打出构成词的每个字母,即手指语。如“若……,则……”。这种手势能帮助聋生借助指式大大提高其看口的效果;改进并丰富手势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可适当地运用手指字母拼打数学的虚词和手势不易准确表达的抽象词语。但由于打的字母较多,聋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故这种手势不宜太多。

第五,约定。按照数学语言的科学内涵进行规定,使其成为教学双方都认可的既定语言。如数学的“倍”的手语是用手势“双手拇、食指相对,相距半寸。一手拇指叠于另一手食指。叠一次表示一倍,两次表示两倍。依此类推”。

第六,借用。用音相同的手势代替另外一个词汇。如数列中“项”的数学手势用“像”的手势代替。同形声手势一样,对于这一类手势的理解也需要按具体情景,联系上下文,才能判断其准确的含义。借用手势表达的意思可能导致数学词语内涵的模糊。

用手势来表现丰富的客观和主观世界,本身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这样在制订一些词目的手势动作时,不可避免地出现难以同时贯彻几条原则的情况。当以上原则难以同时兼顾时,以贯彻科学性、形象性原则为先。当然,在能够兼顾的情况下,制订手势动作仍须注意同时贯彻各条原则。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对于聋人这个有着自身特点和特殊需要的群体的教育更要充分考虑其特殊的因素。只有语言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数学教学才能得以顺利进行,数学知识才得以在语词的基础上形成概念系统,思维能力才能跃上更高的抽象概括水平。正如林宝贵在《听觉障碍儿童语言沟通法与语文教学法之研究》中所指出的:“要解决听觉障碍者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为他们解决语言沟通的问题。语言沟通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教育问题、学力问题、情绪问题、社会适宜问题、就业问题等自然迎刃而解。”①

注 释

①林宝贵.听觉障碍儿童语言沟通法与语文教学法之研究[M].台湾:教育部教育计划小组,1994

参考文献

[1]中国聋人协会编辑.中国手语[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2]吴海生、蔡来舟.实用语言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

[3]祝士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李宏泰.聋校康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5]张宁生.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上一篇:《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探讨 下一篇:如何做好灾后的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