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角下英汉存在句的比较研究

时间:2022-10-21 09:16:01

认知视角下英汉存在句的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以英、汉语中表达物体空间关系的存在句为研究对象, 进行跨语言对比研究。主要运用“射体――界标”理论,“意象图式”,“象似性”原则分析了英汉存在句典型句型、生成规律和深层机理,以此为基础总结了英、汉民族的认知特点及异同。

【关键词】存在句 认知 “射体――界标”理论 “象似性”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154-02

引言

存在句是世界上几乎所有语言都具有的一个普遍语法现象,存在句同时又是一种特殊而又复杂的句式。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名词短语的无定性或称为定指限制、动词的不及物性和存在动词的语义限制、存在句表语限制、句子的方向性以及存在句的实指虚化等等。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学界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和语言实践相结合开展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有关存在句的认知研究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相关成果不断涌现,从生成机制、认知心理等视角对存在句进行了系统的描写和解释,努力做到使现象分析为理论探索服务。

综观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是从句法、语义、语用等三个平面来分析和探讨英、汉存在句,并且成果斐然。另一方面,英、汉存在句的认知研究还没有建立科学系统的理论架构,还远远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很多问题亟待深层探索。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能为存在句研究提供一个非常恰当的理论框架,能更好地解释存在句中的相关问题。鉴于以上原因,本文将以认知语言学中的代表理论为理论框架,对英汉存在句进行对比研究。

1、理论基础

1.1 “射体――界标”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体现了人类的认知过程。空间中的两个不同物体相对于人的认知系统往往具有不均衡的显著度。当人们感知两个物体的空间关系时,总是把一个物体当做目标,即“图形”,它是我们所要感知的直接对象,而把另一个相关的物体当做参照物,即“背景”,以确定感知目标的空间位置和方向。Langacker(1987 & 1991)主张在一个关系侧面中图形就是射体,其它突显的实体就是界标,界标是射体的参照点。他以“射体―关系―界标”的认知原则,来论述分句的“主语―动词―补语”。

1.2 意象图式

“意象”常作为心理学术语,多指一种心理表征。指人在某物不在场时在心智中还能想象得出该物的形象,这是在没有外界具体实物刺激输入的情况下,人在心智中依旧能够获得其印象的一种认知能力。意象图式是一种概念结构,是体验性在认知上的体现。基本的意象图式植根于日常的生活体验中,如感觉、运动、发力、受阻等。这些图式与我们身体的构造和姿势、及其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对其他事物的操控等密切相关。在与世界的交互中,我们赋予世界秩序和模式。

1.3 语言的“象似性”

所谓语言的象似性是相对任意性而言的,是指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也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联系,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的。语言结构的象似性就是语言结构直接映照人的概念结构,而不仅仅是一般地体现概念结构(沈家煊,1993:3)。王寅(2001)认为象似性是符号在音、形、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映照相似的现象。总体而言,象似性指的是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之间的自然联系。

2、英汉存在句的认知对比分析

2.1 “射体――界标”、“意象图式”理论对英语存在句的解释

英语存在句的典型句式为:

( A) There be + NP + Adverbial

Eg: (1) 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2) There are some apples in the basket.

( B) There be + NP + VP-ing + Adverbial

Eg: (3) There is an old man sitting on the beach.

(4) There are some children playing in the ground.

从表层语法上看,存在句中的 there 做主语,是名词性象征结构,它事实上指明的是一种抽象场景。这种抽象场景和其它述义中的主动参与者一样,是首要的单句水平上的图形,即射体;动词后的名词成分是次要的单句水平上的图形,即界标。当场景成为射体时,从隐喻的角度看就是一个“容器”,其后的界标就是容器中的“内容”,“容器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个过程侧面的主要识解内容。book”为射体,”desk”为界标,整个空间为后景。例(1)中突显射体,即”book”,同样”apples为突显的射体,“basket”为界标。两个例句均显示出射体与界标的空间关系,因而英语存在句体现的是“容器”图式。

(B) 句型中多了 VP-ing 成分,也就是存在句中NP 的 动 作 或 状 态。综合分析例(3) 和例(4),其中射体”man” 就是参与者,状态为”sitting”;而”children” 的动作为”playing”,射体及其动作和状态就是舞台上的演员和表演,也就是应该突显的部分,而界标则是舞台布景,并不突显。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英语介词丰富,它的空间位置关系由介词 + NP 表示,在存在句(A)中,NP 作为“图形”,“射体”先于Adverbial“参照物”,即“背景”出现,突出了图形在认知上的显著性;图形作为主体,成为认知的焦点。There be 结构强调了认知主体,即需要认知的事物,而参照物只是起到感知目标位置的辅助作用。在句式上,以 there 开头,作为已知信息出现在句首,承上启下,继而引出需要认知的目标,符合人类从已知到未知,从熟悉得事物到陌生的事物的认知过程。

2.2 “射体――界标”、“意象图式”理论对汉语存在句的解释

原型范畴理论下汉语存在句的典型句式为:

( A) 方位词语 + 存在动词(VP) + 存在主体(NP) 例:(5)墙上挂着一副画。

( B) 存在主体(NP) + 存在动词(VP) + 方位词语 例:(6)船停在湖上。

(C) 方位词语 + 是 + 存在主体(NP) 例:(7)门口有棵树。

(D) 存在主体(NP) + 存在动词 + 方位词语 例:(8)一棵树种在门口。

汉语存在句中存在动词除可以使用单纯表示存在意义的“有”、“是”之外,还可以使用大量不同词义的动词,如表示姿势和方位、存在方式、运动方式的动词等。例(5)的“墙上”表示处所,是一个具体空间;又位于句首被赋予首要突显性,所以就是射体;“一幅画”是名词性成分,根据认知语法也是一个区域,其突显性仅次于“墙上”,因此是界标;动词“挂着”表示一个过程,勾画的射体和界标之间的关系持续的时间侧面。可以说汉语存在句体现的是一个容器图式,突显的就是处所对存在客体的包含关系。而例(6)之类的存在句中,“船”获得了首要突显性,变成了射体;“湖上”只获得了次要突显性,成为界标;“停在”仍表示一个二者关系的持续过程。从认知图式的角度来看,汉语“船停在湖上”之类的存在句突显的是链条,体现的是“起源-路径-目标”图式,代表着能量从链首到链尾的正常流动方向。

例(7)中,“门口”作为射体,是首要突显的言语事件参与者;存在客体“树”作为界标,为次要突显的言语事件参与者;存在关系的“有”表示射体和界标之间关系的一个过程,勾画时间侧面,即强调持续。当这三个象征结构复合成更高一级的象征结构后,构成了一个相对于时间的复合空间,强调包含关系,如同一个“容器”图式。例句(8)中,“树”这个施事就获得了首要突显,变成了射体;“门口”这个方所词只获得了次要突显,成为了界标;“种了”这个存在动词仍表示一个关系的持续过程。当这三个象征单位进一步复合,构成更高一级的象征单位后,就形成了动作链。从认知图式的角度看,汉语这一类的存在句也体现的是“起源-路径-目标”图式,表示能量从链首到链尾的流动。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汉语存在句和其对应句的射体和界标可以相互转换,取决于突显的视角选择。如果选择处所为射体、存在客体为界标,整个存在句就突显了处所对存在客体的包含关系,体现的是“容器”图式;反之,如果选择存在客体为射体,处所为界标,整个句子就突显了动作链,意味着能量从链首向链尾的传递,体现的是“起源-路径-目标”图式。

2.3 “象似性”理论对英语存在句的解释

英语存在句分为基本形式和有标记形式。基本形式是”There+VP+ NP+(PP)+(其他)”,有标记形式是”PP+VP+NP”。

Eg: (9) There arrived some guests.

(10) There came to his mind her beautiful and intelligent face.

英语存在句结构同样映射了人们对瞬间动作发生的心理感受过程。There是一个虚化了的语法词,不仅作形式上的主语,还保留了虚化之前的某种意义,表大家共知的地点、方位等。因此英语存在句的基本形式就可以在认知语法理论中获得汉语存在句一样的解释,它们都是对人的瞬间感觉过程的映射,体现了句法象似性中的时间象似性特征。这一点还可以从人称代词作主语时主谓不能倒装得到佐证,例如我们可说例(11)但不能说例(12)。

(11) There comes a bus. (12) *There comes it.

当There不具有表大家共知的地点、方位意义时,There是个标志语,这点与It做形式主语相同。这时表具体地点、方位的介词短语就必须出现在句中的某个位置。从语义和语法结构上讲,谓语动词与施事的关系是最密切的。原则上表地点、方位的介词短语都必须放在施事之后,但当介词短语与谓语动词关系非常密切,组成一个它们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的联合体时,整个联合体可看作一个动词短语,施事就必须放置其后。为平衡主谓结构,特别是当施事较长时,可将介词短语移到动词之后施事之前,如例(10)所示。

事实上,汉语中的“名词+方位词”结构所体现的地点含义就相当于英语中的“介词+名词”结构所表现的地点含义,只不过汉语中地点结构的一部分含义已包含在VP中或通过VP表示出来。由此看来,汉语存在句表地点、方位的“名词+方位词”结构与英语存在句有标记形式中表地点、方位的“介词+名词”结构的意义和作用是一致的。因而英语存在句的有标记形式与汉语存在句结构完全一致,这种一致是时间象似性动因造成的。另外,英语存在句中的主谓一致现象,是因为英语存在名词有复数的语法曲折,体现了数量象似性;动词和名词要一致,体现了数量象似和标记象似的结合。

2.4 “象似性”理论对汉语存在句的解释

汉语存在句的表达形式是NP1+VP+NP2,在结构和用词上有四大特点:1) NP1表方位或处所,具有有定性;2) 不管VP的构成形式如何,VP必为表运动的瞬间动作动词词组;3) NP2表施事,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为无定性词语;4)VP+NP2表示主谓倒装。

例:(13)树上飞出一只小鸟。 (14)家里来过小偷。

根据句法象似性理论,汉语存在句的“VP+施事”结构实际上是句法象似性理论中的时间象似性原则的映射反映,映射的时间象似性是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发生、出现和消失等行为的瞬间心理感受过程。在此情况下,人们肯定是先感觉到瞬间发生的动作,再感觉到这个动作的发出者,所以其语言表达式为“VP+施事”,而且VP必须是表示瞬间动作的词语。比如例(13)“树上飞出一只小鸟”所反映的感觉过程。按常理,人在乡间小道散步,路旁有树,树上有鸟,他应先发现、注意到的肯定是树,因为与树上的小鸟相比,树是大目标、突显目标,更容易引人注意,成为感知活动的起点。随后他会先感觉到“飞出”这个动作,后感觉到“一只小鸟”这个施事,而汉语表达式“飞出一只小鸟”正好反映了他的这一感觉过程。他对整个事件的感觉过程是“地点+动作+施事”,这类感觉过程中,动作与施事之间的时间距离是非常小的,所以表这类动作的词语应是瞬间动作动词短语。

汉语从“已知”描述到“未知”,完全反映了人的心理感知过程。而英语在“主一谓”框架的束缚下,通常在谓语动词的前而补上虚义的there,把表地点的介词短语放在动作动词之后,这样英语这类出现句在表达瞬间感知事物出现这一过程上多了一道手续,象似性程度是不及汉语的。此外,汉语数量词也有一定程度的数量象似性。部分数量词的笔划和长度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数量象似性,如一本书、一摞书、一堆书,一大堆书、后者数量大,笔划数也多或长度长。但也有例外,如一车书,笔划虽少,但数量巨大,因此不如英语明显;汉语存在名词没有复数的语法曲折,“们”没有普遍性,但数量词弥补了这一表达功能。汉语的存在动词不随存在名词的数量变化而变化,但数量词有一定程度的变化。结语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探讨了英语存在句结构的认知特点,发现英汉语存在句之间的同和异都是显著的,具体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图形――背景”、“射体――界标”、“意象图式”理论的阐释下发现英语存在句的主语 there 为射体,是一个复合空间;存在物体为界标1,具体地点为界标2,都位于射体空间之中,这种视角选择强调了射体对界标的包含关系。所以,英语存在句的结构是图形―背景的关系,体现了“容器”图式,但可用于存在句的动词数量相对较少。在详细的例证分析之后发现汉语的存在句式有两种结构,一种是空间作射体、存在物体作界标的“容器”图式,突显的是包含关系;另外一种是存在物体作射体、处所作界标的动作链,体现了“起源-路径-目标”图式,突显的是能量从链首向链尾的正常流动。由于人们感知不同物体的突显度不同,英、汉语体现出来的表达空间关系的存在句式也不同。英语体现由个体到整体的认知顺序;汉语体现出由整体到部分的认知过程。但是英、汉语都体现出人类从已知到未知,从熟悉到陌生的认知过程。

(2)象似性理论发现英语和汉语民族的名词概念化方式是不同的,英语名词概念化时数量具体化,缺少量词;汉语名词概念化时数量不具体化,但往往用量词体现。英语是形合语言,汉语是意合语言。这种不同的语码编码方式是不同的概念化方式决定的,但他们在事物范畴化图式、基本意象建构能量流两方面有认知的普遍性,两种语言都有共同的语义和语法认知内因。

本文对英汉存在句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认知研究,丰富了英汉存在句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案例,对英汉存在句的认知解释揭示出了两种语言背后隐藏的认知动因,更接近我们的心理真实性。英汉语存在句语义功能和话语功能上的相同是本质的,结构线性序列上的不同以及包容度的差异则反映了两个民族语言文化之间以及思维模式之间的异质性。

参考文献:

[1]Lakoff, G. & Johnson, Mark.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Langacker, R.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 (Vol.1).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Langacker, R. (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 (Vol.2).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4]沈家煊(1993),句法相似性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1):2-8

[5]王寅(2001),《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王菲菲,女,1990.6.15,汉,江苏丹阳.硕士.研究生在读 二语习得.应用语言学 。

上一篇: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课堂增添新活力 下一篇:小昆虫能做出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