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性实践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6 14:38:17

认知性实践报告

认知性实践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实验;软件开发;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0-0015-03

1软件工程实验教学的意义

软件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工程化方法、技术和思想。软件工程从工程意义上讲是指软件开发、维护、管理等活动的总体,从学科意义上讲包括软件开发相关的理论、原理、方法、技术[1]。

软件工程课程一般安排在本科三年级开设,此时的学生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和实践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编程能力,但分析解决复杂软件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化软件开发的意识还比较弱。而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软件工程及软件管理的过程、方法和工具,为学生将来从事软件的研发和管理奠定基础[2]。软件工程教学内容中的需求分析、设计和软件测试等软件开发技术以及工程化的开发过程(例如软件过程、配置管理、项目管理等)必须通过实际软件问题求解过程以及团队合作进行体验,而综合的软件开发能力更是需要通过一个完整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进行锻炼和培养。因此,软件工程课程实验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培养学生软件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2总体思路

作为研究工程化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的学科,软件工程课程的课程实验主要以课程实践项目的形式进行,从实验目的看主要分为三类:方法性实践、实现性实践、创新性实践。其中,方法性实践是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讲述某种软件开发方法后安排的实践,主要目的是加深对方法的理解。实现性实践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软件项目的开发全过程,一方面将学得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包括软件工具的使用)和团队协作精神。而创新性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在实践项目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引入开放性问题和不确定问题,启发学生在探讨中寻找合理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2.1三个实验阶段

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以及教学目标,软件工程课程实验可以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分为三部分,即:认知性导入实验、方法性实验和综合实践。而方法性实践、实现性实践、创新性实践三类实践内容又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在这三个实验阶段中。

认知性导入实验通过一个很小的程序开发案例完成认知性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和原则,体会规范化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的意义和必要性。方法性实验紧贴软件工程教学内容,以结构化分析设计和面向对象分析设计为主要的实验内容。综合实践以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和统一软件过程RUP为基础,引导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以及测试等基本步骤,同时强调数据库、网络等开发技术的综合运用以及相关CASE工具的使用,在此基础上还鼓励学生尝试一些新的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

三个课程实验阶段具有各自明确的目的和定位:认知性导入实验完成认知导入,方法性实验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而综合实践则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的能力。此外,三个阶段的课程实验中还穿插着创新性实践要求,通过各种开放性问题和不确定问题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寻找合理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2.2课时安排

三个实验阶段中,前两个紧密围绕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而综合实践则是对学生工程化软件开发能力的全面训练。因此在课程安排上可以将认知性导入实验和方法性实验穿插在一个学期的软件工程课程中进行,而在后续的软件实践类课程中安排第三个阶段的综合实践性实验内容。

3认知导入、方法性实验和综合实践

3.1认知性导入实验

通过软件工程课程之前的程序设计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编程和调试能力,但分析解决复杂软件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化软件开发的意识还比较弱。认知性导入实验的目标是从软件工程实践的角度完成认知导入,引导学生完成从程序设计到软件开发的第一次跨越。

认知性导入实验通过一个算法小程序(例如日期到星期的转换等)开发案例完成认知性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和原则,体会规范化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的意义和必要性。认知性导入实验一般可以在一学期的第一次软件工程课上布置,要求学生用1-2周时间独立完成一个算法程序的规范化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过程并提交实验报告,内容包括问题分析、数据结构、算法及界面设计、完整的程序清单、测试过程及结果记录、心得与体会等。

本次实验采用简单的算法程序作为题目,是为了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并且通过规范化开发与以前程序设计时的对比加强学生对软件工程基本思想和原则的体验。实验以开发过程的规范性、个人体验和开放问题的思路为主要评价指标,不以算法和程序本身的正确性为主要的评判标准。

本次实验一般安排在一学期第一次软件工程课上布置,与之配套的课堂教学内容是 “软件工程概论”。课堂教学通过对软件工程基本思想和软件开发基本过程的介绍,使学生初步理解软件工程和工程化软件开发的含义,特别强调本次实验与程序设计作业的区别,即强调开发过程的工程性而不是算法和实现本身的正确性。此外,配套教学内容还对系统可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测试自动化等开放性问题进行了铺垫,希望可以引导学生在完成基本功能之余能够加以思考和探究。

3.2方法性实验

软件工程的课程教学内容覆盖了完整的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以及测试过程,对本科学生而言,主要讲述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两部分。因此,这部分课程实验与相关教学内容同步进行,分为结构化分析设计和面向对象分析设计两个部分。方法性实验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分组完成,每组3人。每个小组从候选项目中选择一个完成结构化分析设计和面向对象分析设计两部分实践内容。本阶段实验可在导入性实验结束后布置。

本阶段实验以结构化及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UML基本表示法的掌握为主要评价指标,同时考查学生理解实际问题需求、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本次实验与教学内容中的“结构化分析与设计”以及“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配套。为了保证本次实验的顺利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需要着重强调以下内容:明确软件系统分析(做什么)和设计(怎么做)的区别,体会数据流图、系统结构图以及UML各类图的含义;在具体的系统分析和设计中需要综合各种具体要求和约束(例如可复用性、物理分布等)以及各种指导性原则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

3.2.1结构化分析设计部分

这部分实验要求各小组使用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方法完成实践项目的需求分析和设计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实验报告(包括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文档)。结构化分析阶段要求学生按照结构化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步骤完成实践项目需求分析过程,将分析结果表示为相应的描述形式(主要包括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加工小说明),并根据相关原则和判定方法保证数据流图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结构化设计阶段要求学生在结构化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运用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步骤完成实践项目的结构化设计,包括初步的结构图映射以及后续的结构图优化。要求提交的结构化分析文档的内容包括总体需求概述、分层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加工小说明等,结构化设计文档的内容包括总体设计说明、初始结构图、改进的结构图以及各模块说明等。

在完成基本实验要求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一些开放性问题进行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实验中加以体现:数据流图中文件的识别;对于数据流图分解程度的把握;对于系统模块物理分布的考虑;模块之间的交互设计,例如通信协议、数据格式等;对于系统可复用性的考虑等。

3.2.2面向对象分析设计部分

这部分实验要求各小组使用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方法完成同一个实践项目的需求分析和设计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实验报告(包括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文档)。面向对象分析阶段要求学生按照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步骤完成实践项目需求分析过程,将分析结果表示为相应的描述形式(包括领域模型、用例模型以及用例的详细描述等)。面向对象设计阶段要求学生在面向对象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完成实践项目的面向对象设计,包括系统体系结构、结构设计、面向对象类设计等。

在完成基本的实验要求上,要求学生对一些开放性问题进行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实验中加以体现:层次体系结构等体系结构风格的运用;面向方面(Aspect)、关注点分离的设计思想;系统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的考虑、面向对象设计模式的运用;对于系统边界之外的外部接口的设计考虑等。

3.3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一般安排在软件工程课程后进行,此时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软件工程、程序设计、数据库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而且即将走出校门参与软件开发实践。因此,综合性实验突出强调贴近实际软件项目的实践性以及相关软件开发能力的综合运用。实践性实验一般安排在软件工程课程后续的软件开发实践课程中,成绩评定完全根据课程实践情况。

综合实践以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和统一软件过程RUP为基础,引导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以及测试等基本步骤,同时强调数据库、网络等开发技术的综合运用以及分析、设计、测试等CASE工具的使用,在此基础上还鼓励学生尝试构件技术、AOP、Web Service等新的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学生自由确定项目团队组成方式,每组设项目经理1名,项目组成员3~5人。每个小组从候选项目中选择一个完成整个开发过程,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与测试三个阶段提交文档、代码等实验结果,并提交最终的可运行软件系统进行检查。

与前面几个软件工程实验阶段相比,实践性实验具有以下特点:

1) 完整的软件开发过程。整个实验以一个实际项目的完整开发过程为主线,覆盖了需求获取、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到实现和测试的整个开发过程。

2) 综合性与真实性。实验中要求完全实现所选择的实践项目,因此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数据库设计、网络编程等知识,同时相关需求都来自于真实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真实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外部交互接口、第三方软件构件等)。

3) 开发过程的规范性。强调每个项目组的开发过程都应该遵从软件过程规范,同时在开发过程中引入基本的项目管理机制。

4) 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更见明显。实践项目的开放性更强,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自由发挥,例如学生自主参与需求调研确定详细需求、自由决定项目组组成模式和管理方式等。

4软件工程实验教学实践

我们在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软件工程相关课程体系建设中对这套三阶段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实践。我们在第六学期安排软件工程课程,而在第七学期安排配套的软件实践课程,这样就使得软件工程实验教学具有很好的延续性和系统性。三个实验阶段中,前两个与软件工程课程配套进行,两个实验阶段作为软件工程课程配套实践占学生总成绩的40%。其中,认知性导入实验持续1~2周,另外安排1个课时进行讲解,方法性实验持续15周左右,另外安排3~4个课时进行讲解。综合实践安排在软件实践课程中进行,持续16周(共48个课时)左右,其中18个课时用于课堂教学、讲解和点评,30个课时用于实践(需求调研、项目讨论等)及上机,成绩评定完全根据课程实践进行。

这种三阶段的软件工程实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条从编程序到软件项目开发的渐进式发展之路。通过这种系统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各种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转化为综合的软件开发和管理能力,同时也对软件开发的一些现实困难(例如需求的不确定、测试覆盖度和效率、构件化开发和集成的困难等)有了初步认识,这些都为他们今后参加软件研发和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复旦大学软件工程课程已经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在此基础上我们正在进一步推进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朱三元, 钱乐秋, 宿为民. 软件工程技术概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王志英. 实践教学: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重头戏[J]. 计算机教育,2004,(9).

作者简介

彭鑫(1979-),男,博士,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构件技术、软件产品线、软件维护与再工程。

赵文耘(1964-),男,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与电子商务。

钱乐秋(1942-),男,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通信地址:上海市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软件工程实验室200433

认知性实践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习题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0-0139-02

一、重视认知性(或开放性)习题的设计

所谓的认知性习题,就是学生对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思考和选择的余地,甚至可以表达自己见解的题目。问答题、材料题如果设计得不好,或者为了评分标准的需要,就难以实现认知性习题的功能;相反,只要不是选拔性考试的特殊要求,选择题一样可以设计成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认知性习题。如习题:加速一战结束的原因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摇 B、苏俄退出战争?摇

C、交战国双方发生革命?摇 D、美国对德作战

本题只要学生不选A,其他三个任意一个都算对,从而增强了学生答题的信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认知性习题具有两个特殊的功能。

第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种习题对于学生来说,都具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唯一的答案,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给老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感觉,这样学生觉得新颖,容易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思考心。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利用这种不协调,组织学生实践探究——深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一步步地引向深入,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这也是现代课堂之要求,即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也就是说,教师通过寻找材料,设计一些新颖而且具有一定开放性的习题,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种“不协调”的感觉,然后鼓励学生去探究,进而使学生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凝聚在一起,以达到课堂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实现课堂问题的解决。在此,课堂上的“不协调”,是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诱因,促进着历史学习的过程;而问题的解决,又反过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课堂模式。

第二,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认知性习题由于不是唯一的答案,于是思考的方向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客观上有利于各抒己见和“标新立异”,扩大了他们的思维广度,有利于学生以课堂设置问题为出发点,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灵活地思考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历史问题。这种情况,在教育心理学上叫做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克服学生原有的惰性心理,使原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地参与到当前的教学活动,这就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如华东师大版世界历史(下)《科学的长足进步》一课,第18页思考题:同学们通过学习这几位科学家,你从中得到哪些成才的启示?这时学生就可以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经验各抒己见,在课本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挥。

二、习题体现多样化和生活化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历史习题应向着多样化和生活化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

首先,从这种作业的呈现方式来看,已经不在于局限于传统的书面作业,既有学生的书面作业也有师生课堂活动。如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下)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8页作业。课外绘画:1949年公布的《国旗制法》规定:国旗为红色长方形,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红旗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其中一颗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的十分之三,居左。四颗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的十分之一,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请据要求画一面国旗。这道题实现了历史课堂与美术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学史的兴趣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其次,从习题的内容上,应加强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作业回归到生活世界,实现历史课堂的生活化。如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下)第6课《》第38页作业:采访自己的长辈,请他们讲述本地期间的民主法制和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事实,写一份采访报告。

三、史料习题创新,有助于学生养成探究历史的习惯

史料(材料)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在历史学科的各种习题中,由于确立了“能力立意”的考查方向,而习题测量学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只有在新的材料和新的情景下,才能考查出学生的真实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如果重复课本中的材料和情景,只能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正因如此,在近几年来的各种历史习题包括中考习题中,史料被应用于几乎所有题型,不仅用于材料解析题,也被应用于选择题和问答题等题型中。材料解析题自不待言,习题的设计上如何应用史料?我试以两个中考试题为例加以说明。

(选择题)“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首美丽动听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国儿女的心声,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发生在哪一年的什么重要历史事件?

A、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B、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问答题)从国际上看,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平安家园,是把握复杂的国际形势,应对来自于国内外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潮流,但国际形势依然严峻,世界政治多元化格局没有改变。随着世贸组织的成立,经济的全球化不断深入和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产业加快,经济全球化已成定局。

依据以上材料,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回答:

1.二战之后,国际关系并不和谐,西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这冷战开始于何年何事?以此为起点,美国在经济方面实行什么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什么组织?

2.“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和潮流,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和平”与“稳定”的因素,结合你所知请你谈谈有哪些因素?

认知性实践报告范文第3篇

组织即兴生长模式

本来,组织这个词,与生物机体的组织一词并无二致,其词根organic本是有机的意思。早期的组织学理论曾经花费很多笔墨辨析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型组织之间的优劣。不幸的是,这种辨析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被突飞猛进的社会化大生产浪潮所淹没,机械式的组织模式甚嚣尘上,有机的组织只能在象牙塔里偶尔被当做乌托邦一样怀念一下而已。

传统的企业组织,离不开三大基石:泰勒制、韦伯的科层制和法约尔的指挥链。这三大基石来自于现代企业管理的规律性总结,乃指导企业管理实践和推动商业进步的功臣。然而,人和人结成的商业企业组织,在这三块基石之上,竟然不知不觉被异化,变得越来越模式化、分化,乃至僵化,在机械主义组织模式的窠臼中越陷越深。

最近十年来,特别是最近三五年,移动互联时代扑面而来,颠覆式创新和层出不穷的蓝海商业模式,给管理学者和企业经营者们带来了新的思维刺激。未来的企业组织应该是什么样?如何转型才能适应未来?这显然是管理实践的新课题。相比于很多勇于探索的新型的小微创业企业来说,传统产业的大型制造业企业,思考者多,行动者少。

全员的组织即兴,要求组织中的所有人都重新改变认知。人,不再是泰勒制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不再是韦伯科层制下的一个职能,不再是法约尔指挥链上的一个环节。每个人都需要重新思考如下问题并须得出共识:为什么工作?为什么这样工作?与谁工作?为谁工作?

组织即兴这个问题之所以值得讨论,因为在今天有无数的企业组织,包括经过创业期发展开始做大的企业,都有极大的可能正走在去往昨天的海尔的路上。而在那个路上,即兴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能力正在消失。即使是非制造业企业,随着组织变大,变得越来越正式化,组织的即兴的能力也日渐退化。

组织即兴之歧义

自从维克等学者借喻爵士乐的即兴,把即兴的概念引入到组织管理学研究中以来,对组织即兴的研究和讨论越来越多。但歧义也相伴而生。简要言之,对组织即兴的歧义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彼此或有关联的)有局限的认识上。

歧义一:过于在意“短时间”,即把即兴局限地定义为类似于“一边演奏一边谱曲”的即思即行和即行即思。

歧义二:过于强调突发性,强调未经筹谋的应对决策和行动,所谓临场发挥和随机应变。

歧义三:与前两条歧义一脉相承,把即兴看作是深思熟虑的反面。

歧义四:过于看重即兴对秩序的打破和对控制的突破,以至于将即兴等同于打破常规。

上述这几点理解,都有合理的一面,但也都失之于片面。就第一点而言,管理学者最初从爵士乐所获得的启迪就是“一边演奏一边谱曲”的即兴,以至于维克把即兴定义为“创作与执行紧密相连、创作者与解释者紧密相连、设计与生产紧密相连”的组织过程。

这个看法束缚了人们对组织即兴深入理解的思维。它让人们只敏感于时间的长短和“思”“行”或者说“谋”与“动”的前后关系,而忽略了即兴背后的组织特征。更何况,时间是相对的度量,谋与动,行与思,孰先孰后能否分开或者如何分开,取决于在多宽的时间窗口上审视。

以此推之,对于有限理性的人类来说,到多深的程度算是深思,多熟的程度算是熟虑,也没有定论。如果说张瑞敏先生自2005年以来推动的人单合一转型是深思熟虑的,应该是可以的,但假若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把这个过程都看成是具有试验探索性的即行即思的过程,也完全符合实际。至于说常规,即兴本身为什么不可以属于常规?

在现有理解中,把即兴与计划对立起来,固然不全错,但是我们这里不妨结合组织层面进行一些辨析。本质上,计划与即兴作为两个维度可以概括任何个体(包括个体企业)的决策和行为倾向特征。极端地说,在任何一个微妙的瞬间,每个个体的决策和行为倾向要么是有计划的,要么就是即兴的。

以此观之,在任何一个企业组织中,在每一时刻,每一个体成员都在计划和即兴这两个倾向上做出“选择”:要么计划地“做操”;要么即兴地“跳舞”。这里对“选择”打一个引号,是因为这个“选择”―即使是对计划的选择并非一定是理性的和有知觉的。

如果一个企业组织是一个人的组织,那么前述四种理解都无妨。一个人“跳舞”,怎么跳都不失一试。可是,一个企业组织不是一个人的组织。在这样的企业组织里,在每一个时点,有很多人在“跳舞”,那么“很多人同时跳舞”所带来的问题就超越了“一个人的跳舞”问题。尚且不说跳舞者与做操者是否协调,跳舞者之间所组合在一起的效果,是让人喜闻乐见的相得益彰,还是让人烦恼的群魔乱舞?

通过这个小小的辨析,我们就很容易明白了,为什么天下大多数企业都奉行或者坚守以计划和管控为主导倾向的管理风格,不欢迎即兴,甚至是不允许即兴。

这个辨析,有助于我认识前述四种常见的对组织即兴的歧义理解。这些片面观点的根本误区在于对即兴背后的组织―有机的“组织”的严重忽略。故而只看到了表面形式,而忽略了组织的本质。

组织即兴四要素

全员的组织即兴,强调作为组织动态能力的即兴,不是个别的,也不是一时一地的。这既是最初从爵士乐队所获得的启示,也是新近从海尔案例所见的道理。

本质上看,组织即兴有四大基本要素包括:默契协作、知性灵动、参与精神和共享成果。

1.默契

默契是组织即兴的根本基础。此处强调默契,若问什么是默契?则只须看什么关系中存有默契,即明其义。知己之间有默契,夫妻之间有默契,母女之间有默契,爵士乐手之间也有默契。所以,不难理解,默契是一种心灵的契约关系,是保持心思敏感和体贴入微的善意,并能随时付诸于关照和支持行动的心照不宣。

有时在临时组织的场合,参与者亦可以在短时间内建立默契。比如在一个企业的战略规范评审会上,被邀请参会的专家们事前并不相识,但他们通常会在圆桌讨论中找到共识点,然后互为补充增益,致力于达成一个大家都感到满意的结果。这是典型的默契促成的即兴效果。

但这种默契有时会掺杂妥协甚至取悦的心态。显然,这种默契在企业组织内也会经常表现出来。这种默契,是世故的默契,不是本文这里所提倡的默契。世故的默契所促成的即兴,是敷衍的即兴,恰恰是企业成长之大忌。

默契需要三个条件支撑:技能的匹配性、彼此熟识和配合经验。没有这三个条件支撑,一个爵士乐队是无法发挥即兴的合作表演的。配合经验和彼此熟识都暗含着“时间”的变量。时间也意味着耐性和“心向往之”的发展的积极心态。其中,熟识更强调社会交往。在战略学理论中,知识基础观对企业内部社交状况的强调,暗示了默契乃隐形知识传递之关键机制。

在实践上,熟识这个维度意味着企业文化在促进全员组织即兴的重要性。至于技能的匹配性,则报告技术层次的和理念层次的。技术层次的,容易理解,故而毋庸赘述;理念上的,则是强调包容心和认同感,而不是因为固有的成见而生排斥。要知道,很多时候这种固有成见恰恰是技术性的。前面提到的敷衍的即兴,有时候就是因为固有成见在作祟。

2.知性

克罗森教授曾提出一个4I模型阐释组织学习机理。4I模型中,直觉是组织学习的端口。新的信息、信号、刺激和启迪从这个端口进入到组织学习的循环通道中。保持直觉发挥作用是知性组织的重要特征。

当计划和被计划成为习惯,直觉逐渐被抑制。这样的企业组织,自然会失去灵动性。毋庸讳言,今天的很多国有企业,都陷入到这样的困境中不能自拔。

就个体而言,缺乏知性,则缺乏灵动;缺乏灵动则不可能产生个体之间的默契。所以,知性是默契的认知基础。但反过来,唯有默契才会产生群体的知性。组织的知性才能保证组织的灵动。组织知性和灵动,表现在对专业技术上的知性和灵动,表现在对商业机会上的知性和灵动,表现在对环境的知性和灵动,更表现在组织内人与人之间的默契的知性和灵动。

要做到全员即兴的组织知性与灵动,必须通过设计和实施一系列企业文化活动,让企业全员保持热情和积极。这里所说的热情和积极,更多的是指认知模式。最新的企业战略研究(Hodgkinson & Healey, 2011, SMJ),把企业决策与行动的模式和风格与认知学联系,借喻人脑的热认知区和冷认知区来讨论动态反应能力。冷认知区重于分析和审慎的决策。而热认知区则是直觉发挥作用的区域,与灵活的行动更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热认知区和冷认知区。每个企业而言,也有热认知区和冷认知区。如何激活每个人和全体组织的热认知区,并使之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全员的组织即兴,是一个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3.参与

参与精神与前面提到的默契和“诚”字是一脉相承的。参与并不排斥分工。但它要求弱化或者消除韦伯科层制的上下级和法约尔的指挥链。参与精神,是一种平等的精神,是全员的组织即兴具有可持续性的重要保证。参与的理念是自我驱动的价值创造,促使组织成员能够主动、自发地寻求协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因为人的局限而产生的问题,诸如人问题。

在一些企业组织,比如英特尔,我们看到所有员工都是在敞开的大开间下工作,仅以简单低矮的隔板间隔开,保证人们彼此之间的可视性,没有人有独立的办公室,消除不平等的格局和感觉。这种形式在创业企业和小企业也越来越常见。当然,这是形式。流于形式固然毫无意义。但是连这个形式的意义都不同,连这样的起码的形式都没有,或许更意味深长。在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确实见不到这样的形式。

我认为,参与是未来商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和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协作的驱动力。参与甚至有可能超越经济与商业效果指标成为对协作的重要评价参数。

4.共享

理解了参与的道理,就不难理解共享的含义。共享成果,与其理解为果,不如理解为因,一种驱动追求和投入的激励。因共享,而参与。

从心灵契约的角度去理解,那么,所共享的成果,完全不限于济层次。每一次即兴的“演出”都成为一次美好的记忆,储存和调取,成为经验积累与临场发挥的桥梁,也反复强化默契和巩固真诚。

当我们看到,共享经济模式正在我们的社会上蔚然成风,应该深思,每个企业组织的内部是否要及早地植入共享精神的芯片,使之成为企业员工积极进行创新的新驱动力。

认知性实践报告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文章从员工的工作价值观和员工承诺之间的关系研究出发,重点分析了不同维度的工作价值观和员工承诺的相关关系,并引入组织支持感(POS )和主管支持感(PSS)作为调节变量,构建模型。

1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持续增长,文化多元发展,尤其是年轻人的思想、价值观、工作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人们重视对物质利益的满足,工作力求稳定;如今,人们越来越看重工作所带来的心理和社会效应,如个人的自我发展,成就感,以及工作的挑战性。以前传统的观念如无私奉献、忠诚、责任感等也发生了转变,取而代之的是人员的高流动性和高离职率。人们正在为实现自身价值而选择自己的职业,选择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5年了《中国企业员工敬业指数2005年度调查报告》。调查共回收3 400份问卷,1970年之前出生的占10% ,1970年一1980年之间出生的占50% ,1980年后出生的占40%。报告用“敬业指数”来代表员工工作投人程度。结果显示,与其他年龄段员工相比,1980年后出生的员工,敬业指数最低。而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往往选择“跳槽”或“消极抵抗”,极大的影响了工作效率。可见,以1980年后出生为代表的新一代员工已经给跳槽和离职下了一个新的时代定义。如何看待新时期员工频繁的流动性,如何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新时期员工,已经成为摆在理论界和实物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在验证员工工作价值观和员工承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重点引人员工组织支持感(POS)和主管支持感(PSS)两个调节变量,来深层次的研究POS和PSS在工作价值观对员工承诺预测过程中的影响作用,进而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操作性更强的理论工具。

价值观是了解员工态度和动机的基础,它直接影响人们的知觉和判断。个人对工作价值的判断会显著的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对价值观的研究有助于管理者掌握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各种需求因素,进而根据员工的需求设置出符合个体心理特征的激励模式,从而保证合理的员工流动率。

员工承诺是组织行为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体现员工对公司或主管的认同程度和对相关业务的投人程度。理论上关于员工承诺的相关研究虽然已经很多但能否找出有效影响员工承诺的新变量,或变量的组合,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2组织支持感

组织支持感(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简称POS)首先由Eisenberger, Huntington, Hutchison和Sowa在1986年提出,它是指:“员工感受到的组织重视自己的贡献和关心自己福利的程度”,与前面两个变量不同的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组织支持感只有这一种定义。

3主管支持感

主管支持感(Perceived Supervisory Support简称PSS)由POS理论发展而来,是影响POS三大要素(程序公平、工作条件、主管支持)之一。它是指:“员工感受到的主管珍视自己的贡献和关心自己福利的程度”。

4 POS(PSS)相关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且

POS和PSS的相关性研究,见图1。学者们认为产生PSS和POS的客体包含组织和主管两类。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者对变量的不同作用机理。关于POS的前因变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性特征和组织特征方面。个性特征包括个体的年龄、教育背景和情感,组织特征包括公司的工作,程序公平和主管支持感(PSS)。结果变量的研究集中在态度、绩效和行为几个方面,研究最广泛的是工作满意感和组织承诺,其中对组织承诺有直接(预测变量)和间接(调节变量)的影响,相关的文献甚多。

本文将从主管和组织两个角度,考虑员工所产生的PSS和POS如何影响工作价值观对员工承诺的关系。着重剖析POS(或PSS)作为调节变量对员工承诺的作用机理。

根据工作价值观、组织承诺、员工支持感的概念,可以构建出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其中主管支持感(PSS)与组织支持感(POS)相对应分别作为调节变量影响工作价值观和员工承诺之间的关系。目的是探知组织、主管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匹配性。同时为了全面的反映员工承诺的内容,与PSS相对应加人了主管情感承诺,见图2。

模型中,不同变量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尚有部分研究结论。认知性工作价值观与组织承诺成正相关性,与组织的情感承诺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认知性的工作价值观属于内在性的工作价值观,同时Stingl(2003)清楚地揭示出POS部分调节内在工作条件(体现内在价值观要求)作用于组织情感承诺。而且IkushiYamaguchi(2001)运用“Person-Environment fit”更进一步证明认知工作价值观中的“自我管理”受POS作用强烈影响员工的态度。结合社会交换理论思想和文献的相关结论,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POS越高,认知性工作价值观对组织情感承诺的影响越大。

由于Stin梦(2003)已经证明PSS完全调节内在工作条件对主管的情感承诺,根据当时Stingl对内在工作条件的划分依据于内在工作价值观的界定方式,而之前文章已提及Elizur(1984)三纬工作价值观分法中的认知性工作价值观与情感性工作价值观

同属于二纬分法中的内在工作价值观,所以本文大胆从工作价值观对主管情感承诺的影响角度提出假设20

假设2:PSS越高,认知性工作价值观对员工的主管情感承诺影响越大。

工具性工作价值观主要表现为员工重视外显性物质回报和

支持,如工资、福利、股利、工作基本条件等,由于这些均是由组织统一决策,员工产生的应该是对组织的承诺,特别是对组织的情感承诺。而主管对物质性回报的影响力极其有限,难以形成较高的主管情感承诺。这样可提出假设3和4。

假设3:POS越高,工具性工作价值观对组织情感承诺的影响越大。

假设4:PSS在工具性工作价值观作用于主管情感承诺的过程中无显著作用。

在Elizur(1991)的研究中,情感性工作价值观主要包括自尊、同事关系和主管关系。任建华(2005)发现情感性工作价值观显著影响医生的规范承诺(p<0.01),对情感承诺和继续承诺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P<0.05 )。显然,员工与主管关系会影响员工产生主管情感承诺,而作为另一个利益交换体,组织为员工提供除主管情感关系的其他情感关系,如同事关系等等,会影响员工产生组织情感承诺,故我们假设如下。

假设S:PSS越高,情感性工作价值观对主管情感承诺的影响越大。

假设6:POS越高,情感性工作价值观对组织情感承诺的影响越大。

员工的承诺主要分为组织承诺和主管承诺,而组织情感承诺和主管情感承诺又是研究组织承诺和主管承诺的重点。已经有大量文献证明这两类承诺是解释员工忠诚度以及跳槽离职行为的主要变量( Sting1,2003 ),它们在以往研究中出现的频率较组织继续承诺和组织规范承诺都要高。所以本文提出的六大假设首先要以组织情感承诺和主管情感承诺为结果变量进行研究。

认知性实践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

一、研究背景

目前,全国有320多所高校设立社会工作专科和本科,6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每年培养2万余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另外,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六大人才队伍并且制定了发展目标: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

但是面对如此好的发展局面,社会上又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局面。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了解很少,不少人根本不知道社会工作是怎样的一个专业。而且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一开始对本专业的了解也不够,很多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填报的这一专业或者是在录取时调剂到该专业。据统计,由于缺少社会认知、发展环境和使用平台,自1988年至2003年的15年间,8万余名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基本流失。

这种反差就带来了这样的疑惑,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真的认同自己的专业吗?他们会认真学习社会工作专业吗?他们以后从事社会工作的可能性有多大。本研究就试图对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做一些探索,以更加深刻的了解社会工作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状况,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最后找出一些可以帮助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途径。

二、研究过程

(一)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界定

社会心理学家艾尔克森对认同的纬度进行了界定(见表1),认为认同形成和确立从理论上可以分为个人的、相互的、集体的三个因素,每个因素又包含了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四个方面。

国外对专业认同地界定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专业认同认同被定义为一种职业认知、态度和情感的移入过程最终实现同一性,在这一过程中并试图对职业的价值观、技能等产生一致感。代表学者有Twiselton(2004)、Flores(2006)。第二种是从静态角度界定专业认同,他们认为专业认同是一种同一性状态,是从业者与职业在目的、利益、认知倾向等方面的同一性状态,代表学着有Maclure(1993)。除了这两种比较主流的认识之外,Sara Alves、Nicola Gazzola(2011)的观点也对专业认同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从系统层面界定专业认同,认为专业认同分为三个系统层次,第一个是中心区,它主要包括自我认同感;第二个是基础区,它包括工作经验和角色等;第三个是辅助层面,它包括认证。

表1 认同三因素模式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界定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度其本质上就是社会工作学生对于本专业的态度。因此按照霍夫兰和罗森堡的态度三要素说,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倾向。这种预先反应倾向由三种要素构成:情感、认知和行为。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国内Z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共217人,其中男生77人,女生140人。样本选取符合国内社会工作专业男女的基本比例。

本次研究编制了问卷,利用spss19.0对问卷的各维度和整个问卷的信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专业认同信度分析表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问卷的三个维度的克隆巴赫系数都在0.7以上,特别是行为性认同维度超过了0.9,而且整个问题的克隆巴赫系数也达到了0.93。因此可以说整个问卷的信度还是相当高的,测量的稳定性也有很好的保证。

三、研究发现

(一)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总体状况

本次研究的量表采用的是李克特5点量表,在记分时1代表非常认同,2代表认同,3代表一般,4代表不认同,5代表非常不认同。通过分析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在各维度和总分如下表3所示。

表3 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总体状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专业认同总分均值为2.793,得分相对中间水平偏高,总体上认同度一般偏低,而在各维度来说,专业认知性认同最高,专业情感性认同次之,专业行为性认同最差。

(二)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差异分析

通过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对各年级社会工作学生在专业认同上的差异进行研究,在情感性认同方面大一与大四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F=3.536,df=216,p

在进行不同选择方式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得专业认同差异分析时,发现选择社会工作方式不同的社会工作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差异,特别是高考第一志愿和被调剂的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认知性认同(F=3.666,p

综上可以看出,在专业行为认同上不同年级以及不同选择方式的学生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专业认知、专业情感认同维度以及专业整体认同,仅高考第一志愿和被调剂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

(三)专业认同不同维度的关系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研究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三个维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如表4所示。

表4 专业认知性认同与专业情感性认同的相关情况

注:*表示p

总结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三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相当强烈,而且彼此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为了更加明确社会工作专业认同三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好专业认同方面的预测,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各维度进行了线性回归性分析。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出专业行为性认同(beat=0.44,sig

四、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果

1.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偏低。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偏低,最主要的表现为对专业价值认同低,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低。本次研究选取了217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进行了专业认同方面的调查,结果发现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总体水平偏低。而过往许多研究发现,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在专业学习、实践过程的心理状态,更有可能对以后的择业和在专业上的深造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势在必行,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和未来。

2.专业行为性认同过低。在前文曾提到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严重,仅在1998至2003年间就有8万余名专业人才流失。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学生虽然能在大学期间学习该专业,但是最后留在这个行业的人少之又少。而本次研究发现,在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中,最低的一个方面是专业行为性认同,平均得分趋向于不认同状态,这也印证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严重这一现象。

3.学生的意愿和兴趣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有很大影响。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第一印象对以后对事物的认知和学习的态度起比较关键的重要。从研究发现,第一志愿填报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和被调剂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如何进行宣传提升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兴趣,尊重学生的志愿选择对提高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有很重要的影响。

4.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各维度之间相互影响。从研究中我们可以看见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三个维度之间是存在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专业认知性认同对于剩余两个维度的专业认同的预测性很强。因此在需要把发展专业认知性认同放在核心地位,进而提升社会工作整体的专业认同水平。

(二)建议

1.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的宣传,尊重学生的志愿选择。前面的研究发现社会工作学生的兴趣和意愿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在高考志愿填报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可以通过组织校园社会工作专业参观日,在网络上开辟专家平台,实现专业专家和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为他们解答关于专业办学、师资队伍,就业状况等各方面的问题,让他们对社会工作专业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另外,现在高考录取时,应该尽量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尽量少调剂学生到社会工作专业,可以适当放宽对第一志愿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的分数划线,让更多志愿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能被最终录取。

2.发挥高校对提升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主体作用。研究发现高校的专业氛围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起主体作用。因此高校应该从社会工作的发展出发,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优化。首先是应该营造一个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学术氛围,例如课堂学习氛围、导师交流氛围、学术讨论机制等。其次是进行专业创新发展,不断通过创新有效的教学和实践方法。最后应该鼓励学生在专业方面的自我发展。

3.提高行为性认同,减少专业人才流失。笔者认为可以从学校的实践教育和就业前景两方面来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行为性认同,减少专业人才流失。首先,学校应该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课程的内容和质量,可以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提供比较多的而且有价值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社会工作的价值,为社会工作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指导。另外,国家也应该更加完善社会工作就业方法的政策和制度。例如规范社会工作职业化考试,合理设计社会工作者的薪酬和福利体系等。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选择社会工作相关职业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课题组.学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及社会工作专业学科建设研究报告[R].2007 -6-28.

[2]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盛若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支撑[N].人民日报, 2010-5-24.

认知性实践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优化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 组织 管理

专业实习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育教学活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至关重要。通过专业实习,增强学生与社会和生产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保证实习教学规范化和有效运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必须要不断地优化专业实习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本文结合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特点,针对优化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组织和管理进行了研究。

一、阶梯式实习模式的提出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理论、概念等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技能,并具有较强的服务应变能力。社会工作专业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将实习贯穿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过程的始终。所以要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在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中实施“阶梯式实习”模式,即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由浅入深,由单项到综合的循序渐进规律,设计出认知性实习(探访、观察)―――上岗性实习(参与)―――顶岗性实习(综合参与)等环节,培养和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立起符合本专业特点的、并贯穿全学程的实习新模式。

认知性实习:探访、观察。认知性实习是为了解行业的工作方法或岗位技能而进行的实践活动,是实习环节的初级阶段,即认知性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机构参观、行业调查等方法,了解社会工作,使学生对社会工作的服务与管理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也使学生了解到本专业的人才规格,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巩固专业思想奠定基础。

上岗性实习:参与。上岗性实习是使学生熟练掌握职业技能而在真实的社会工作岗位进行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社工机构专业社工和学校老师的督导下,协助社工机构专业社工开展个案工作、小组活动、社区活动等工作。学生在上岗性实习中,面对不仅仅是业务问题,而且还有人际关系问题,应变能力问题。如如何处理同事关系,如何协调工作,如何正确评价自己,如何看待毕业生就业问题等。在此阶段,社工专业学生较好地内化社会工作价值观,对于特殊服务对象具有良好的专业态度。并初步形成从社区漫步、探访社区、社区调查、收集资料、需求分析、设计服务,协助实施等专业服务技巧。

上岗实习既是认知性实习的深入,又是毕业顶岗实习的基础,在整个实践链条中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整个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

顶岗性实习:综合参与。顶岗性实习是以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为基础,以能独立承担和胜任本职工作为条件,在真实的社会岗位上进行的实践活动。此阶段实习设在第三学年,与前两年的实习不同,有很强的就业针对性,因此定位于顶岗性实习。

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强化产业服务能力

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对搞好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1、主动为社工机构服务,赢得社工机构支持,加强双方的交流合作,实现共赢。

我校利用教育资源主动为社工机构提供专业技术培训。例如我校社工教师先后应邀天河区民政局、南海扬帆社工服务中心、广东省流浪儿童救助中心、三水/南海福利中心等实习单位进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讲座和培训。主动为机构提供服务,赢得机构的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先后与凤阳街/梅花村街道办事处、市老人院、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逢源人家服务中心等多个社区、社会福利机构、NGO机构确立了关系稳固的20多个实习基地,并保持着稳定的合作关系。广东省假肢康复中心主动提出与我校订单式合作办学,接收学生专业实习、就业,接收教师到中心实践技能锻炼等合作意向。

另外,我校还积极采取“请进来”的教学方式,先后邀请了香港台湾资深社工、NGO社工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经验丰富的专业社工、专家到我校进行业务指导和讲座。

2、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责权利

签订合作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制订双方认可并能够执行的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校企合作的双赢。单位协商签订实习协议,实习协议包括双方权利、义务、实习期间的待遇及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等,必须符合劳动法律、法规规定。要求实习单位能提供适合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岗位;实习单位能够安排现场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检查;能为学生实习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学生实习期间能有一定的报酬,能解决基本的生活开支等。

三、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管理制度,优化组织和管理工作

由于专业实习是具有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体验的综合性等的特点,所以专业实习能否有效地开展,学校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1、在专业实习准备阶段,由教学部门制定实习方案,主要包括确定实习带队教师、联系实习单位等。再由专业负责人组织编写实纲、实习手册、专项实习指导书等教学文件。在实习前召开实习说明会、实习动员会等会议,主要从适应实习的思想、心理、态度、行为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们做好吃苦耐劳、适应环境、学会沟通、主动学习的思想准备。

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加强实习过程的监控。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工作专业从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和学校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规范管理。

(1)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方面,为规范学生在实习工作有序进行,制订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安全教育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协议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申请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报告》等规范性文件,保证学生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下顺利开展实习工作。

(2)实习指导教师方面,第一,紧密结合教师与学生的专业实践。根据教育部关于“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的文件要求,将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与学生的专业实习结合起来。制定《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要求在学生实习的机构中,专业教师同时进行专业实践,并同时兼顾了对学生实习工作的督导。将教师专业实践折算成一定课时以保证专业教师的工作量。第二,明确实习指导教师责任和指导任务。制定《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管理办法》《老师指导工作记录》《指导工作鉴定》等文件。要求实习指导教师按照文件要求进行指导工作。

(3)学校方面,组织有关领导每个月去一次实习现场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抽查,除了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之外,还向学生和实习单位了解带队教师的工作情况,学校对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要求指导教师每月初制定书面的实习巡查计划、每月提交书面的实习巡查总结,介绍当月的实习带队情况。学校根据指导情况给予折算课时量。

3、科学制定专业实习考核项目,综合评定实习成绩。

在实习过程中,由社工机构专业社工督导根据项目对学生的服务态度与价值观、服务过程与服务方法、知识与技能等方面进行考核。另外,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平时的实习巡查情况、学生实习日志、学生的个案访谈记录、小组活动/社区活动策划书、实习报告等完成情况给出相应考核成绩。

四、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安全、顺利地开展实习工作

由于学生到机构实习时间长,实习地点分散,劳动时间段复杂,住宿、交通不便等方面的因素,出现偶发性突发事件的可能性非常大。学校除了给学生购买实习意外伤害保险以外,为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知识,在实习前组织学生参加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和考核,并与学生签订《实习安全教育责任书》。同时与实习机构达成安全管理协议,协议内容主要包括:

(1)学生实习中出现人身事故,企业有关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救援,并通知实习指导教师和学校领导。事故发生后,学校领导、老师第一时间赶赴事故发生地,抢救学生,做好调查取证和协调工作。

(2)学生无故不到实习单位,机构应尽早与实习指导教师联系,查清情况,酌情作出相应处理,原则上12小时内应查清情况,若24小时情况不明应向家长、学校领导汇报处理。

3)学生实习期间突发疾病,机构有关负责人应立即将学生就近送正规医院治疗,并通知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实习期间如发生集体发病、中毒等突发事件,事故发生后在稳定事态的同时,要及时通知学校领导处理,积极与企业、家长协商,依据《劳动法》和《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办法》解决善后事宜,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五、进一步优化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管理模式的思路

1、 学校利用平时文化和实践授课、就业指导课、讲座等教育机会教育引导学生,使他们正确理解顶岗实习的作用和意义, 从而端正态度、理性对待专业实习时的工作和学习,更好地避免实习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取得更好的效果;

2、增加专业实习资金投入,并进行合理配置和提高其利用效率只有经费足额到位,才能有力地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必须保证专业实习专项经费的落实,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同时,要建立合理的经费使用与管理机制,并不断提高其利用效率。专业实习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应该比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课时支付教师酬金,并给与指导老师在指导过程中的交通补贴费用或差旅费,以提高专业实习组织管理的积极性。

3、树立专业实习的人才培养理念,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学校与机构必须有人员、信息和物资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学校要加强教师为机构服务,并把机构的能手请进来。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发适合本校教学需要的顶岗实习岗位群,进行校企共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等。精心和慎重选择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的就业岗位,并进行岗位轮换以改善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问题,通过岗位轮换给学生较多的实践机会,积累多方面的工作经验。

社会工作的实习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手段,只有不断地创造专业实践场景,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树立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培养出实务型的社会工作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幼群;职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问题的调查及对策研究(1);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2、沈澄英;化工专业顶岗实习的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3、何南平;基于民办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思考;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认知性实践报告范文第7篇

>> 社会资本、制度环境与环境治理绩效 农村环境社区治理模式初探 社会资本与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浅谈社会资本与创新的研究综述 社会资本和关系视角下农村社区治理绩效问题研究 农村社会资本对乡村治理的影响机制 浅析社会资本理论与中国乡村社会治理 认知性社会资本、结构性社会资本构建与城市基层治理 体育与社会资本研究述评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的研究路径分析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的研究路径分析 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公共品农民合作供给模式研究 创新农村环境治理新路子 认知性社会资本与城市社区治理绩效:基于杭州的实证研究 城市治理视野下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研究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公司和谐治理研究 社会资本视域下的社区治理研究 社会资本、社区建设与有效治理 社会资本参与医疗投入的创新模式研究 当前农村环境治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所用数据均来源于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及整理。

(4)国土资源部.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 http:///xwtzgg/jrgengxin/123194.htm.

(5)详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http:///jgjs/.

(6)新华网. 我国正式向农村垃圾宣战. http:///politics/2015-11/13/c_1117139545.htm.

参考文献:

[1]Arthur Cecil Pigou.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 [M]. London: Macmillan Press,1920.

[2]R. H. Coase.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60(3):1-44.

[3]Ostrom E.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4]余克弟,刘红梅.农村环境治理的路径选择:合作治理与政府环境问责[J].求实,2011,(12):105-107.

[5]郑开元,李雪松.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农村水环境治理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12,(3):162-165.

[6]李丽丽,李文秀,栾胜基.中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探索及实践研究[J].生态经济,2013,(11):166-169.

[7]Putnam, R., Leonardi R and Naetti, R.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8]宋言奇.社会资本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J].人文杂志,2010,(1):163-169.

[9]王春荣,韩喜平,张俊哲.农村环境治理中的社会资本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17-219.

[10]张俊哲,王春荣.论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创新[J].社会科学战线,2012,(3):232-234.

[11]赵雪雁.村域社会资本与环境影响的关系――基于甘肃省村域调查数据[J].自然资源学报,2013,28(8):1318-1327.

[12]颜廷武,何可,张俊飚.社会资本对农民环保投资意愿的影响分析――来自湖北农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1):158-164.

认知性实践报告范文第8篇

2012年9月16日-29日,我有幸地参加了有芜湖市教育局组织的上海方略教育承办的政治、历史、地理学科骨干教师名校访学活动。为期两周学习培训,让我教学上得到了开阔和启发,心灵深处有些触动和震撼。

文化气场感知篇

无论从市教育局精心组织,还是本校对培训期间教师校内工作的安排,感知到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是自己的事,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感知到关注的力量;无论从上海方略教育对培训活动的设置,还是其工作人员组织效率,感知到务实的力量;无论从专家讲坛,还是名校访学,不仅感知个性的风采,更感知到创新的力量;无论从课堂教学的观摩,还是名校校长对本校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的介绍,不仅感知课堂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尊重,而且感知到和谐的力量;无论从名校的打造,还是学科组的建设,感知到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团队的凝聚力和融合力。

专业理论和实务开拓篇

一、现代社会师生平等关系的理论依据及启示

后喻时代(信息社会),教师的中心和权威的地位受到挑战的原因有:一是师生共同面对信息社会知识成倍增长,同时来源多样化,教师、教材只占学生信息、知识来源百分之二十五;二是社会的变化促使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冲撞的加速。启示:面对这样的客观实际,教师应走下神坛,平等探究这样的信息社会,向年轻人学习已属正常;教学过程中,过程与方法比单纯获取知识更重要,教师完成的是理解性教学。

二、布兰尼的知识结构理论及启示

布兰尼认为人的知识结构由百分之九十的默会知识和百分之十的明确知识构成。教师的默会知识包括教育思想知识(格物)、本体知识(致知)、教学实践(力行)构成,无指导意义。而明确知识对未来行为具有指导和纠正作用。启示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从默会知识到明确知识不断循环往复,获得专业成长。

三、金字塔学习方式理论及启示

金字塔学习方式理论认为学习方式有主动和被动之分。被动学习中,听讲方式能获学习内容的百分之五,阅读方式能获学习内容的百分之十,视听方式能获学习内容的百分之二十,演示方式能获学习内容的百分之三十;主动学习中,讨论方式能获学习内容的百分之五十,实践方式能获学习内容的百分之七十五,教授给他人方式能获学习内容的百分之九十。该理论给我们教学改革的启示是推进主动学习方式,探究学习,主动合作学习,摒弃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一言堂,满堂灌。

教师境界提升篇

一、教师专业成长内驱力的提升

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出现倦怠、停滞是较普遍现象,对此本人还算不在昏睡状态,本人也有使命感、责任感、成就感,也想有一个专业提升。两周来,通过听专家报告、观摩课堂教学,不断受到各种观念的冲击、教学策略的冲击、教学组织程序的冲击,不断觉悟,寻找自己的哪些教学观念需要重塑?自己哪些教学策略需调整和变化?自己哪些教学组织程序需要新的设计?在冲击中不断反思,自我超越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

二、教师自身价值观和幸福感的提升

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同时是人的成长。看重自己和自己工作,教师自身精神的激发和重塑很重要。教师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教育性,价值引领作用。没有战争、没有自然灾害、没有疾病就是幸福;能做自己喜欢且对社会有益的事、能有空看看书、能有家人和他人的爱就是幸福;享受课堂、享受学生、享受生活就是教师的幸福;让学生因你而幸福。

三、对课堂各要素观念的提升

课程是教师、课程内容、学生三者形成的对话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引领、调度、拔高作用。教师的工作是唤醒学生自我认知,知识只能自我认知。把学生当作人,让学生成为人。课堂上每位学生需要有存在感,课堂中学生安静的思考也是种存在感,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和前提。学生课堂幸福感表现为掌声(学生有感悟、学生感受到教师点拨深刻和精辟)、笑声(课堂教学兴趣、生动、精彩)、辩声(每位学生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合作中受启发)。课堂教学需尊重学生经验更要改造学生经验,使学生从不成熟到成熟。课堂就是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释放和实现、诱发完善学生的天赋和潜能。

四、课堂教学价值观的提升

认知性实践报告范文第9篇

一、核心素养是人的综合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九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表现,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技能更广,它不仅仅有能力上的要求,还包括品德上的要求。

二、作文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1.作文教学现状。

在关于作文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相关讨论中,一些教师指出,尽管近年来各地都在M行课程改革,但高考的指挥棒功能依然强劲,只不过是旧的指挥棒换成了新的指挥棒,甚至有人认为只要考试还在,核心素养就只是一纸空文。由于时下许多教师的作文指导都是“请君入瓮型”,三段论盛行后便成了令人生厌的模式化高考体,导致很多高中生写作模式化倾向严重,有很多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思维僵化,作文内容空洞,分析问题不透彻。

2.核心素养与作文写作的关系。

广东省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评卷组有关负责人根据去年广东考生在作文方面出现的问题,提醒广大教师:“思维训练很重要,审题需要有思维能力。”由近几年的作文写作要求来看,材料作文已成为作文写作趋势,尤其是这两年尤其注重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这就要求考生能看懂作文材料内容并理解含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分析问题进而提出解决对策。作文写作不仅是积累一些名篇名句及典型事例那么简单,作文质量的优劣反映出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低,言为心声,素养不同的人,写出的文章就水平不同。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一个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了,写出的文章必然是好文章,反之则无法写出好文章。

三、核心素养是衡量作文写作的标准

1.核心素养是衡量学生写作水平的标准。

用核心素养来梳理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的基础素养,是其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学生的核心素养建构其基本品格、修养及能力,它的意义在于指导、引领、辐射作文教学,是确保作文写作中万变不离其宗的“DNA”,它是衡量学生写作水平的标准。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

2.通过提高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写作水平。

高考作文分为两个等级,分别从基础和发展提出要求。发展等级要求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深刻;(2)丰富;(3)有文采;(4)有创新。核心素养包括的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正是高考作文要求学生必备的素养。因此,通过提高核心素养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了,就有了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能够透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应以身作则,起榜样示范作用。教师的责任心、人文底蕴、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对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核心素养高的教师在举手投足之间能带给学生智慧的启迪和美的感受。所以,教师要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增强自身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文教学两分技巧,八分思想;两分课堂,八分课外。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广泛阅读经典著作感受语言的魅力。在阅读中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启迪,提高其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增强自身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阅读是有效的丰富作文内容的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阅读可以增长学生的阅历,从而充实学生的作文素材,使其写作内容充实,表达流畅自然。阅读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阅历,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

认知性实践报告范文第10篇

1.1高校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1.1.1学校对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据了解,目前高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重点放在防火、防电、防化学危险品、防止交通事故、防溺水以及防震减灾、管制刀具等方面,而对学生在食品安全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少在食品安全教育方面见有真章,校园内几乎听不到也看不到关于食品安全教育的宣传。学生对食品的安全意识有多高,对食品的安全理念是否正确,在生活中是否能自觉有效地预防不必要的食物中毒等事件的发生,是我们应该去关注的问题,更应该落到实处。

1.1.2校内外摊贩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令人堪忧。

据调查,高校学生在校外街边小摊就餐的人数数不胜数。比如大学新校区校门口经常有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以烧烤类和油炸类食品为主,学生及社会人士对其是否使用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是否使用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的食品一无所知。对于烧烤类食品,尤其是肉类在烧烤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质苯并芘,人们如果经常食用被苯并芘污染的烧烤类食品,致癌物质会在体内蓄积,有诱发胃癌、肠癌的危险。美国一家研究中心的报告说,吃一个烤鸡腿就等同于吸60支烟的毒性。常吃烧烤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要比不爱吃烧烤食品的女性高出2倍。因此,为了让学生远离此类食品的危害,我们需加强食品安全教育。

1.1.3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性差、杜绝“危险食品”的自觉性不高。

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我们设计了“食品安全知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以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大学新老校区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在大学新校区校内外就餐的个别学生做了现场采访。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食品安全理念、食品安全常识、食品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等方面。问卷调查及现场采访结果表明:大学绝大多数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性差、杜绝“危险食品”的自觉性不高。部分学生根本就不关心食品安全问题,在日常饮食生活当中,几乎很少考虑过某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已知某些食品如烧烤类含有苯并芘、腌制类食品含有亚硝胺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情况下,依然经不起该类食品特有的“色、香、味”的诱惑,忍不住要去吃。采访中,居然有学生透露,每天一到吃饭时间就想到校外吃油炸类或烧烤类食品。比如,问卷调查中问题之一:当学生在已知烧烤类食品往往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苯并芘的情况下,选择偶尔吃的人数达到68%,选择不吃的人数仅占到28%,还有4%的学生竟然选择常吃。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性差、杜绝“危险食品”的自觉性不高。

1.2高校学生开展食品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高校缺乏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及宣传工作,未能使食品安全知识在校园内得到广泛的普及,致使学生在饮食安全问题上成为“盲人”和“瞎子”。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及认知性以及杜绝“危险食品”的自觉性,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保护学生切身利益,促进高校学生安全工作的开展,在校园内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2高校开展食品安全教育的对策

2.1在校园内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各校可根据校园内现有的宣传设施如:LED显示屏、校园内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对食品安全知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宣传。内容可涉及以下方面:①食品安全的定义以及食品质量主要有哪几项基本要求;②什么是食源性疾病,如何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③如何预防食品中毒,突发性食品中毒应如何进行急救;④常见的饮食误区有哪些;⑤如何鉴别食品的真假及品质的优劣;⑥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有哪些;⑦食品安全烹饪;⑧保健(功能)食品与药品的区别;⑨常用食品安全选购、食用与保存方法;⑩食品安全的消费保护措施等。另外,可有效利用早、中、晚校园之声广播将每日发生在国内外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在校园内进行选择性宣传。通过上述途径可有效加强师生对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学生杜绝“危险食品”的自觉性。

2.2开展食品安全教育专题讲座

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邀请校内外熟悉或精通食品安全常识的专业老师或专家定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教育”专题讲座。就2.1中提到的食品安全知识做深入浅出的讲解。为了使讲解的内容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穿插一些跟食品安全相关的动画或动漫或播放近年来发生在国内外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等视频。通过开展诸如此类的食品安全常识系列讲座,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学生对自己生活当中的饮食安全意识,可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2.3开设食品安全教育交叉课

为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建议各高校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跟食品安全有关的通识课或公共选修课,如:《食品安全与卫生》、《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等课程。这样,一方面学生可根据个人学习兴趣或爱好自主选课,使得学生自主选课的空间及知识面有所扩大。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该类课程的学习,可以对跟食品安全及营养学方面的相关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进而保护自身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2.4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竞赛

结合上述食品安全知识讲座、通识课或公共选修课等的开设,建议各高校以“学生社团活动”的形式在全校范围内组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对在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取得好成绩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彰及奖励。这样,一方面可突出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起到宣传的作用;另一方面,可有效了解学生对食品安全常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2.5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无论是校园外还是校园内,食品安全隐患将始终威胁着学生的健康及生命。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对校园内的学生食堂及校园周边的餐饮店的食品、饭菜、食用油的来源、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在使用前是否经过消毒、清洗干净以及炊具、用具用后是否做到洗净、保持清洁等方面进行不定期地抽查,以保证其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卫生、无毒无害。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食品卫生安全的食品及餐饮店在校园内进行通告,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面临的饮食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

3结语

总之,为了学生的健康,要做到合理饮食、科学饮食、安全饮食,在高校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从高校抓起、从自我做起,认真学习、实践食品安全常识,真正做到杜绝危险食品。

上一篇:调查与实践报告范文 下一篇:毕业生实习小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