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口语能力之我见

时间:2022-10-20 07:43:17

提高大学生口语能力之我见

摘 要: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学条件的制约等因素的影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要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必须正视现实,因势利导,找准突破口,摆正切入点,潜心探讨,科学训练。

关键词:大学生 英语教学 口语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加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政治,文化,贸易等各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而作为主要交流语言的英语对其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凸现出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再加上较落后的教学设施,教学条件的制约及考试机制的不完善,英语口语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另外,口语能力的提高相对而言周期较长且具有文化性,交际性,情景性等特点,因此,受主观影响大,不经过艰苦训练,没有坚定的信心和毅力,缺乏行之有效的训练手段与方法,结果极有可能会屡战屡败,无功而返。诚然由于应试教育造成师生对待口语能力态度上的错位,现行教学设置也未突出口语教学的力度,口语能力的提高必然会存在诸多困难同时也面临极大的挑战。然而,只要能正视现实,因势利导,找准突破口,摆正切入点,潜心探讨,科学训练。口语能力的提高就一定会水到渠成,实现其跳跃性发展。

提高口语能力,首先要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注重思维能力的发展,它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过程的连贯性。口语训练自始至终应突出连贯性表达的特点,以句子为单位,主题为核心,尽可能做到语言的流畅。要提倡打“机关枪”,避免“点射”。整体领先,局部完善。避免出现交流中的断层,保持语意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二、思维内容的丰富性。由于平时考虑问题思维单一的原因,在口语训练中往往会出现无话可说的局面。因此,要养成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说话,交流有一定的延伸余地。先不管有效与否,配套“预备方案”再说,学会打“迂回战”的策略。能够“见风使舵”,主动出击,从而摆脱其不利处境。

三、思维反应的敏捷性。缺乏一定的反应能力,不能及时捕捉对方的信息,甚至因为错误的断句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着口语能力的发展。所以,平时的口语训练应切实重视速度要求,加大密度,扩充容量,提高单位效率。必要时可用“闪电”战术即以速度为目的的练习来加以强化。

四、思维方式的预测性。口语表达具有交互性的特点,说话者除了给已接受的信息迅速做出反应外,还必须根据对方的口吻,表情及语气,通过分析判断对接下来要进行的部分有一定的预测性,具备了这种能力,口语交流才会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并不等于口语训练就畅通无阻了,口语能力的提高还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文化障碍(cultural differences)。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了在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如汉语表达更显谦逊,尤其对赞誉之词多有推委,而英语文化中人们往往比较直率,对此表现为大方的接受。汉语螺旋性的思维方式与英语线性的思维方式也大有不同。凡此种种,必须在口语训练中予以高度重视。语言是载体,其内容则更多地体现了社会与文化的成份,因此,孤立的口语训练只能是纸上谈兵,寸步难行。必须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不断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心理压力(mental pressure)。口语训练不仅仅是对语言的应用,而且也是对个人性格及心理的挑战。绝大部分大学生在口语训练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压力,或自卑,或羞怯,或消极。不可否认,自尊心、同伴压力、对方的态度及个人的情绪等等都会对口语表达的正常发挥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树立起自信心,培养知难而进。敢于面对各种局面的勇气在口语训练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鼓励开口讲话到大胆表达再到主动参与,做好每一阶段的引导工作使其顺利过渡,贯彻因人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最终消除各种心理压力,以积极轻松的心态投入口语练习。

三、基础薄弱(weak foundation)。目前,大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都比较低,而不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口语能力的提高将是一句空话。准确的语音,相当多的词汇,熟练的句型,过不了这些关,口语训练很有可能会成为无米之炊,事倍功半。因此,结合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学唱英文歌曲,跟读磁带,看原版电影,阅读英文著作,报刊杂志等各种渠道纠正错误发音,扩大词汇量,积累大量的句型结构及表达方式,切实把说与听,说与读,说与写之间的互补性重视起来,能使他们得到平衡发展,从而为口语能力的大幅度提高铺平道路。

口语训练还应讲究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一、对错误的淡化处理。对于在口语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小错误(minor errors)要视情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切忌“小题大做”。分清主次,权衡利弊,突出特点,灵活应对。否则,频繁打断学生的说话,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心理压力,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最后导致对口语训练失去信心。

二、重心的恰当定位。在口语训练的不同阶段应选择不同程度的口语题材,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开始阶段,重在趣味性与新颖性,以零生词,浅层次,生活化的题材为主,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口语兴趣,夯实基础。在中期阶段,应突出口语交流的连贯性和表达的准确性,强化口语技能。在后期阶段,则要以应变性和创新性为目标,全面完善听力能力。题材可上升到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对某一现象发表看法等较为深刻的交流活动。

三、活动的精心设计。口语交流互动性强,主观色彩浓,局势变化复杂,不做精心策划和准备,很容易会出现冷场或尴尬局面。因此,活动一定要量力而行,气氛要热情活泼,过程要主次分明,控制要运筹帷幄,导向要明白无误。因此,可按具体情况将独角戏(role play),双人活动(pair-work)及小组活动(group work)穿行,此外,教师也要针对不同的语境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伙伴(partner),指导员(instructor),引导员(guide)等,尽量营造出愉悦的环境,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过程的整体渗透。口语能力的提高不可一蹴而就,也并非几堂课就万事大吉,需要常抓不懈才能见效。因此,教师应将此项工作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强化训练。例如,通过对课文的“组装”、“改装”过程,让学生进行归纳、概括和复述练习,单词讲解中的释义,对相关主题的延伸都可给学生提供一些素材和机会去进行口语练习。再者,教师本人在课堂内外与学生进行交流,定时定期对一些热点话题展开讨论等套餐化的训练格局,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学生促进口语能力,

总之,口语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系统工程,再加上目前大学生普遍对口语能力的认识不足,为此既不可急功近利,也不能知难而退,一方面要以扎实的训练和由浅入深的过渡谋得口语训练的稳固效应,通过新颖丰富的训练活动来突出其灵活效应,依据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奠定口语能力的长期效应。另一方面,还应兼顾口语能力提高与听力、阅读和写作之间的互补关系,保证它们的平衡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扭转口语训练的不利局面,使他们的口语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如何提高基础院校英语“贫困生”的英语写作能... 下一篇:英语学习基本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