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贸易逆差浅析

时间:2022-10-20 12:09:57

中日贸易逆差浅析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3-048-02

摘 要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日贸易是关乎亚洲乃至世界经贸格局和未来趋势的关键,文章分析认为真正影响中日双边贸易收支逆差的因素是日本的国内需求和政治因素。

关键词 中日贸易 贸易逆差 汇率

一、中日双边贸易状况

(一)中国对日本进出口情况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发达国家,中日两国早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贸易伙伴。目前,日本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最大的进口来源地、第四大出口市场、第三大贸易逆差来源地;而中国在2004 年也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根据日本海关统计,2008 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为2667.8亿美元,增长13%,中国继续保持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02至2009 年中国对日本总体上维持贸易逆差的格局,且逆差幅度较大,呈逐步扩大的趋势。自2006 年以来出现了转变,特别注意的是,2007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为中国向日本进口1339.5亿美元,增长15.8 %;中国向日本出口1022.7亿美元,增长11.6%,到了2009年又出现了中日贸易的顺差。

(二)中日贸易结构性变化

1.中国传统的对日出口商品在对日出口中的比重有所下降

首先,初级产品的出口所占比重下降较快。以第一类(活动物及动物产品)、第二类(植物产品)和第四类(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烟草代用品制品)为代表的农产品出口增长较缓。1992年这三类产品的出口额为26.36亿美元,其中第一类商品出口9.38亿美元,第二类商品出口10.82亿美元,第四类商品出口6.16亿美元,到2009年,这三类商品的对日出口额只达到2.1亿美元,第一类商品出口1.06亿美元,第二类出口减少到可忽略,第四类商品出口0.95亿美元,三类商品的出口占中国对日出口的比重也从2003年的10.04%下降到2009年的2%。其次,以第五类(矿产品)为代表的矿产品的出口出现徘徊增长的局面,2003年该类商品的对日出口为27.53亿美元,占当年全部对日出口的4.63%,到2009年,该类商品对日出口20. 85亿美元,所占当年对日出口的比重也下降到2.7%。再次,第十一类商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的对日出口从2003年的144. 58亿美元下降到2009年14.77亿美元.其占中国全部对日出口的比重也从2003年的24.34%降到1.9%。

2.中日之间的工业制成品贸易额增长迅速,尤其是在中国对日本的出口中,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急剧增长,比重也日益增加

首先,第十六类商品(机器、机械器具等)在中国对日的出口中增长迅速,并且在中日之间贸易额中占重大比重。1992年该类商品的中国对日出口额仅为5.1亿美元,2001年就突破100亿美元大关,2003年这一数字增长到195.57亿美元,占中国对日出口的比重也从1992年的4. 36%迅速增加到2009年的41%,成为在中国对日出口中最多的商品。其次,第十五类商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和第十八类商品(光学、照相等器械及其零件、附件)在中日贸易的中国对日出口中的金额增长较快。1992年,中国对日出口的第十五类商品金额为4.84亿美元,第十六类商品为1.14亿美元,到2009年,这两类商品的出口额分别达到106.8亿美元和312.8亿美元,相应的两种商品在中国对日出口中的比重也分别从1992年的4.14%和0.97%上升到4.68%和3.62 %。再次,第六类商品(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和第二十类商品(杂项制品)在中国对日的出口中也有较大增长,在1992年,这两类商品的出口额分别为5.29亿美元和2.23亿美元,到2009年则分别增长到73.9亿美元和5.52亿美元。

3.从中国对日进口的情况看,在1992-2009年间,中国从日本的进口还是集中在工业制成品,排在进口前十位的商品基本上没有变化,并且从日本进口的前十类商品占中国对日进口的比重一直高达97%以上。其中,中国对日进口的第十六类商品(机电产品等)所占比重最大,1992年该类商品的进口额为58.55亿美元,占当年对日进口总额50.05%,2003年达到400. 87亿美元,所占比重也增至67.47%,然后到了2009年下降到328.18,所占比重降至37.3%。

二、形成中日贸易逆差的影响因素

(一)作为亚洲的两个经济大国,中日在产业分工与贸易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

从双方制成品的贸易构成来看,双方制成品贸易在总贸易中所占比重在入世后一直处于上升态势,2005 年已达91.69%。根据产业贸易指数的分析,中日两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比较低,两国之间的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同时存在相当部分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但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基于产品的差异,这说明中日两国贸易互补性主要是由于两国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正是由于这样的贸易结构特征,决定了人民币对日元贬值的情况下并不会改善贸易逆差。

(二)引进外资导致贸易顺差出现转移,中日贸易逆差与日本对华投资有着密切的关系

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初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日本对华投资曾经连续多年增长速度达50%左右,日本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地,大量用于投资的机械设备从日本进入我国,导致我国进口速度迅速增长;另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仍为对日贸易主体。2007 年前3 季度,我国外资企业对日进出口总额1228.5 亿美元,占同期中日双边贸易总额的71.4%。其中出口501.5 亿美元,增长11.2%;进口726.9 亿美元,增长17.1%。

(三)日本的贸易保护增加了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由于日本的经济持续处于低迷,使得日本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断的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由于日本的关税水平较低,在关税方面日本再没有更大的保护空间。因此,日本更多采取非关税壁垒手段,如农产品和纺织品的各种技术壁垒(“绿色壁垒”)。2004 年中国对日本的矿产品、农产品、轻纺产品出口占对日出口总额的43%以上,这些措施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中国产品的对日出口。

(四)除了日本的贸易保护以外,中日贸易逆差与日本对华投资有着密切的关系

日本对华投资曾经连续多年增长速度达50%左右,截止2007年10 月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累计到位金额已达607.8 亿美元,成为中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地。加工贸易出口的平均进口依存度大约为60%。也就是说在“中国制造”的加工贸易出口商品价值中,有六成来自日本的进口,只有四成才是真正的出口。因此,在中日经贸关系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经济增长、市场需求以及贸易逆差三者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动性。

(五)根据传统的赫克希尔―俄林资源禀赋定理,中国的自然资源和劳动相对于日本丰裕,而资本和技术相对稀缺

中国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进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这符合中日的比较竞争优势。正是由于这样的贸易结构特征,决定了人民币对日元贬值的情况下并不会改善贸易逆差。再者,中日贸易结算中,使用日元的比重并不很高,考虑到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高于日元,在日本进口的美元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中国从日本进口的人民币价格反而会下降,从而增加中国对日本的进口。

(六)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日本一些产品需求量不断扩大,促进了逆差的增加

中国从日本进口的主要是信息技术产品和机械设备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2004 年,中国自日本进口机电产品651 亿美元,占自日进口总额的69%。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口298 亿美元,占自日进口总额的32%。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可以看出中日贸易逆差很大程度上是制度性因素造成的,所以短期内汇率对中日贸易收支的调节作用相当有限,汇率变动对中日贸易逆差的调整作用较慢。

三、对中日贸易的政策建议

一是维持现行的中日汇率水平,促进中、日双边经济、政治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加强两国在经济政治领域的互惠合作;三是依据国际分工向优势产业转化;四是时值全球经济复苏的机遇,中日两国应该充分发挥两国贸易互补性的优势;五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下,中日经济合作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两国的范围。今后,积极组建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西太平洋经济区,加强已有的合作形式,研究和探讨新的合作可能性都应成为中、日两国工作和相互合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G.甘道尔夫.国际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李玉珍,孔慧珍.中日经贸关系探析.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05).

[3]严飞,候远朝.中国对亚洲贸易逆差的成因.改革.2005(5): 82-87.

[4]戴世宏.人民币汇率与中日贸易收支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6 (6):150-158.

上一篇:后金融危机时期农村耐用品消费需求分析 下一篇: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现状\原因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