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禁忌语看中日禁忌意识

时间:2022-03-30 08:56:56

从禁忌语看中日禁忌意识

摘要:通常,禁忌语被认为是迷信的产物。当下,中日两国的年轻人知道多少禁忌语呢?中日两国年轻人在禁忌意识上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呢?笔者通过对比两国禁忌语分析中日两国年轻一代的禁忌意识。

关键词:年轻人 禁忌语 禁忌意识

中国有句古话“祸从口出” ,它警示人们不要随意说话,一定要谨言慎行。由此,世界上出现了许多不能说的话,即禁忌语。

现在的年轻一代了解的禁忌语有多少?他们为什么认为这些语言是需要禁忌的?中日两国的年轻一代所知道的禁忌语有何异同点?本稿旨在弄清这些问题。

中国在禁忌语方面的研究较多,而日本对禁忌语的研究则相对匮乏,中日对比的研究则更少。此次通过收集年轻一代所熟知的禁忌语,进行中日禁忌意识的对比研究,相信对日语学习者了解中日文化有着一定的意义。

一 .先行研究

日本的M垣实(1973)在《日本禁忌语》中,详细地记述了日本禁忌语的分类,产生原因。通口清之(2003)在《禁忌与日本》中记述了日本人的禁忌语言及日本人的禁忌风俗。以上的先行研究列举了大量的禁忌语。但是,年轻的一代人对此了解甚少,许多人认为禁忌语只是迷信的产物。因此,本稿想通过研究以上的先行资料,明确禁忌语的定义,分类,产生原因。

1.1 禁忌语的定义

M垣实(1973)在《日本禁忌语》中写道,禁忌语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因为禁忌而不使用的语言,第二是不使用某些词汇会引起不便,因此使用替代语。本稿以第一个定义为基础进行研究。

1.2 禁忌语的分类

M垣实(1973)在《日本禁忌语》中,根据禁忌语的内容分类,分为以下六类。

①黑不净

日本人的禁忌多是来源于对死亡的恐惧,将关于死亡的禁忌语称之为黑不净。表现了人们对生命的一种敬畏。

②赤不净

赤不净是对血的禁忌语。多指妊娠,女性生理上的禁忌语。后来也泛指女性本身。

③山言~

指在山上生活的人不能使用的语言。猎人们认为动物有灵性,提到动物的名字,动物会吓跑。

④_言~

指以海为生的人不能在海上说的语言。渔夫们认为说了不吉利的话,会得罪海神,从而大祸降临。

⑤正月言~

农民在春节不能说的语言。这一信仰起源于人们对春节时降临人间的神明的尊敬。

⑥夜言~

夜禁忌语是商人在夜里禁忌说的语言。这是因为商人们认为夜里会发生许多恐怖的事情。

⑦游锛嗓哐匀~

对动物禁忌的语言。这是由于人们认为动物对自己的生命构成威胁。

1.3 禁忌语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会产生语言的禁忌,李莉薇(2010)在《关于日本禁忌语的现状及成因的考察》中进行了详细论述:宗教的影响;日本人的自然观;人生礼仪的重视;吸入异文化。

二. 闻取调查

为了了解现在的年轻一代知道多少禁忌语,分别对两国的年轻人进行了听取调查。

2.1 闻取调查问卷

问题:与有关的禁忌语有什么?替换的内容,进行调查。

替换内容有死,结婚,节日,动物,数字,入学,就职,怀孕,食物,海上,探病,名字,生理等。

2.2 调查分析

①从表1中可知

通过表1可知道中日年轻人知道的关于结婚的禁忌语是最多的。

另外,对就职,考试,生意,怀孕,数字,探病等方面了解的禁忌语也很多。而对动物,山,海,神,名字,生理等方面的禁忌语了解则较少。

中日两国年轻人中都没有知道关于神的禁忌语。古时,人们万不可提及众神的名字,因为直接称其名讳是对神的不敬。而如今却没有这一说法,年轻人也不去遵守这一禁忌。

日方说出了6个关于食物的禁忌语,而中方只说出了一个。这是因为谐音的关系。如日语中的“刺身”,其读法与“刺杀”的意思相似,所以成为了禁忌语。

②禁忌语的认知度

为什么人们所了解的禁忌语多少有不同

进行调查时,发现被调查者所知道的禁忌语的多少是不同的。有一部分的人知道很多禁忌语,而有一部分人知道的却很少。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从被调查者的回答中,可以知晓原因主要在于家庭的影响。

中国的一个知道很多禁忌语的学生解释说,她在考试时,母亲不允许她洗头,因为怕洗头会洗去知识。自然地,她知道的禁忌语也就多了。

而知道较少禁忌语的学生说,她自小就与父母分离,一直过着寝室的生活,所以知道的禁忌语很少。

由此可见,家庭因素对禁忌语的了解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禁忌语的知名度

整理调查问卷时,发现有些禁忌语是被所有进行被调查的人知晓的,而有些禁忌语只是被少数人知晓。

日本方面,所有的人都知道“死ぬ、落ちる、4、9、13”等禁忌语。由此,可以了解到关于死亡,考试,数字的禁忌语的知名度较高。

而关于山和海的禁忌语,在25人中只有1人知道。可以说山和海的禁忌语的知名度低。

中方,所有人都会道出“死、分、离、落、挂、4、13”等禁忌语。由此,可以了解到关于死,结婚,考试,数字的禁忌语的知名度较高。

关于海的禁忌语,节日的禁忌语在25人中只有1人知道。可以说海的禁忌语的知名度低。

三.中日两国禁忌语的比较分析

3.1 中日禁忌语的共同点

①在中日两国的禁忌语中,所有人都回答出了死,挂,数字4,13是禁忌语。不说“死”这一词已成为了两国的常识。数字4在中国两国都因与死谐音,所以都视为禁忌语。把数字13视为禁忌语,是因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②通过调查,中日两国年轻人所了解的关于结婚,考试,数字的禁忌语很多,并且认知度也很高。而了解关于节日,山的禁忌语,海的禁忌语很少,认知度也很低。

③中日两国年轻人知道的与结婚有关的禁忌语最多;知道关于神的禁忌语最少。

3.2 中日两国禁忌语的不同点

①日本的年轻人回答道9是禁忌语。在日本,9与苦的发音相近,因此成为禁忌语。而在中国,9是帝王的象征。如九五之尊。

②关于动物的禁忌语,中国的认知度更高。

③日本的年轻人了解的关于食物的禁忌语很多,而中方了解的较少。

综上可得,中日两国的年轻关心与自己密切相关事情的禁忌语。并且,可以了解到中日两国均受到西方的影响。但是,日本受到西方影响的程度更深。

四.结论

本稿为了了解现在的年轻一代所知道的禁忌语有多少,了解中日两国的禁忌语有何异同点进行了调查,经过分析了解到以下结果。

①现在的年轻一代关心与自己密切相关事情的禁忌语。

②中日两国的年轻一代最熟悉关于结婚的禁忌语。

③知道禁忌语多少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环境的因素。

④中日两国受到西洋文化的影响,都认为13是禁忌语。但是,两国在接受异文化影响的程度上有所差异。日方受到的影响更大。

现代社会中,不知道禁忌语的年轻人逐渐增多,甚至有被人遗忘的倾向。但是,本稿认为禁忌语不会被年轻的一代完全丢弃。因为,年轻人在意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不会口无遮拦,无所顾忌。

注释:

{1}日文中4同死,9与苦谐音,14,42,4279让人联想到死,3396与散散苦苦谐音,4989与四苦八苦谐音。

{2}此处的禁忌语是指不能对丈夫,官员及死者等说的语言。

参考文献:

[1] M垣g 『日本の忌みことば[M] 民俗民芸双77 岩崎美g社 1973

[2] 靠谇逯 『禁忌と日本人[M] 株式会社v社 1982

[3] 林四郎 「人の史にめぐる言Z行印[J] 『言Z行婴沃T相 明治院 1978

[4] 李莉薇 『日Z学と研究[M]2010- 2期 47 2012

作者简介:金银玉,日语口译 。

上一篇:精心描绘孩子们的数学天空 下一篇:探析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