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探索

时间:2022-10-20 10:51:19

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探索

通过对中国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指出了目前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存在四个不足之处。根据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多年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经验,提出了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方面四个切实可行的建议。最后,向所有从事高职教育的同行们发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高职教育道路奋斗的宣言。

高职教育 高等数学 现状 教学改革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已达到相当的规模,高职院校数、每年招生数、在校生数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均占很大的比重。目前,全国有高职院校1000多所,然而高职教育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教育体系,本质上还是沿用本科学习型的教育模式,高职教育也没有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而是作为本科教育的一种补充。高职教育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真正被社会广泛认可,成为一种独立的、无法替代的高等教育类型,必须从根本上切实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方向,努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育部高教司[2006]16号文件提出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由此,我们必须对当前的高职教育进行创新改革,课程作为教育的一个实施主体,必然处在这次改革的风口浪尖。高等数学是高职各个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工具课和素质课,应该和学生的专业紧密结合,其地位跟其它专业课程一样都应受到重视。但事实并非如此,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多年的高等数学教学工作基础上,笔者对目前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引发出对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思考与改革设想。

一、目前我国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的生源复杂,数学基础比较薄弱

当前,高职的高等数学教学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一个班级学生的数学基础存在着巨大差异。高职各专业学生的来源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对口职业学校的学生,这些学生又分为对口专业与不对口专业两种;另一类是普通高中学生,这些学生又分为文科与理科两种。有许多专业(如数控应用技术、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电子电工、光伏、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物业管理等)都是文理兼收的。这样就导致了同一班级既有文科生又有理科生的现象。另外,随着近几年中学课程改革的深入,高等数学中的一些知识已放到中学去学。而各高中学校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不尽相同。这样,即使某个专业班级的生源都是理科学生,也会因为他们毕业学校的不同而导致数学基础的巨大差异。

另一方面,班级学生的数学基础大部分都比较薄弱。根据各个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来看,很多学生高考只有200多分,他们是被高考录取线筛选了好几次留下的那部分基础较差的生源,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高中所学数学基础知识,作为教师反映学生基础太差,教学过程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无所适从。

2.教学手段单一,授课方法落后,学生学习方法比较枯燥、被动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仍然沿用着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或者单一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既没有抓住高职学生的形象直观特点,也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致使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同时高职教育中“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仍然占主导地位。过分强调“循序渐进”,过分强调反复讲解与训练。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但却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惰性”,不利于独立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难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不多,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调节重视不够。课堂上,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关注不够;“结果”与“过程”的平衡把握得不够好;直接给出概念,然后对概念进行验证、演绎的现象比较普遍。而未能重视引导学生经历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验证结论的正确性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这不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缺乏高职教育特色教材,教学内容“陈旧”

纵观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高等数学教材,基本上都是在原来大学专科或成人专科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删减,还是原有的学科理论体系,理论部分面面俱到,只是降低了难度与深度而已,缺乏高职教育的特色。尤其不能很好地与高职专业相结合,没有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重理论,轻实践,只强调了高等数学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没有体现到高职的专业性特点,缺乏与其他专业学科的相互渗透,消化吸收专业知识的能力,运用数学原理与方法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难以实现。例如,理工科很多专业如电子、计算机、机电、模具、建筑等,同时使用统一高等数学教材,而教材本身与各专业的联系并不强,学生体会不出高等数学对专业的影响,感觉不到其重要性。同时,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强调同一类型专业(一般分为文科类型(如财经类专业)和理科类型(如计算机类专业、机电类专业等)使用同一种教材,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教学要求,造成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一成不变。

4.教师知识结构单一,评价体系比较传统

高职院校大多数是最近六七年新建或转轨形成的,师资力量较之前虽有提高,但整体水平还是偏低。特别是高等数学教师,大都是过去从事数学基础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或者从师范本科院校刚毕业没多久的新教师,习惯于学科式教学,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必要的高职相关专业的知识,授课时不能将高等数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只能讲授纯粹的高等数学知识,教学枯燥乏味。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体系陈旧,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对高等数学的评价仍然沿用传统的闭卷笔试的方法,不能体现职业特色,这与高职人才的培养应走“实用型”的路子这一高职教育思想也是相悖的。

二、对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1.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从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入手,找准高等数学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正确把握整门课程的发展方向;教学内容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把培养学生应用高等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素养放在首位。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的方方面面必须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2)“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这与1999年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和《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相一致,它们也都强调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专门应用型人才。

2.注重高等数学的思想,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从应用角度讲,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根本不同在于高等数学处理对象为一般的、不均匀的、变化的量、复杂的不规则几何图形;而初等数学则是处理特殊的、均匀的、不变的量、简单规则的几何图形。这是高等数学思想得以广泛应用的根源。根据各专业数学课程内容,针对高职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五阶段”教学模式。第一阶段,问题的提出(通过设置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有关实例或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入新课);第二阶段,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运用启发性的讲解,相似知识的类比,讨论展开问题,进行分析,得到结论);第三阶段,例题的讲解与知识的运用(通过细致讲解,精辟的分析,让学生体会知识运用的乐趣);第四阶段,课堂练习(通过典型的练习,重现知识、方法的过程,形成能力);第五阶段,归纳总结(通过讨论、归纳、进行知识的总结,让知识系统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通过实例引入讲解概念的引导发现法,在讲解运算时的讲授法、类比学习法、练习法,最后知识归纳总结时使用讨论法。为了更好满足课程教学内容需要,在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有利于教师用恰当的节奏形象生动地展开教学内容。

此外,我们还可建设数学网站。可由教师个人或学院基础部组织创建,交课堂教学的电子教案、典型习题解答、单元自测练习、知识难点解析以及往年试卷、教学大纲、数学史有关资料等全部放到网站上,让学习自主学习。可开设与数学有关的特色专栏,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开办交流板块,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学生对教学方面的一些建议都可在此及时得到回应,增强师生课下交流,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3.淡化理论,增强与专业课程的紧密结合,注重应用与实践

我们在高等数学课程的内容设计理念上可以坚持“立足素质,发展能力,强调应用,服务专业”。根据学生基础和各专业后继课程所需数学知识,再结合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我们将各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按照模块细分。比如,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我们可将其分为三大模块:一元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数学实验。一元微积分模块:有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五部分内容。用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为工程造价专业的建筑制图与视图,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资产评估等课程提供微积分知识和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模块:有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数字特征,统计初步,3部分内容。为工程造价专业的统计学,工程经济学,测量学等课程提供概率和数理统计知识与方法。数学实验模块:有数学软件入门、函数、极限部分数学实验,导数、微分及其应用部分数学实验,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部分数学实验,概率论和统计初步部分数学实验,4部分内容。用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4.加强数学教师的跨专业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

目前,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不应局限于本数学专业,而应该加强其他专业的教育与学习。例如,讲授经济类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的教师应接受经济类专业知识的教育与学习,了解和掌握必要的专业背景知识。只有通过加强数学教师的跨专业教育,才能彻底解决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进而改变目前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数学教师的跨专业教育可以有多种形式,如自学、校内培训或校外进修等。其中,校内培训可以组织本校相关专业的教师给数学教师培训,这样还可加强数学教师与专业教师的沟通与联系,从而更好地实现高等数学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数学教师只有对专业(如经济专业等)相关领域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把握好“必需、够用”的度。

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考试应该依据高职的培养目标采取多方位全面评价的方法来考核学生的数学成绩,可以按照学生的具体实际和不同专业对高等数学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将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方法来考核学生本门课程的成绩。终结性评价是最后的期末考试,在这里可以采取闭卷或开卷笔试的方式;过程性评价是学生的平时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各占50%,平时成绩的考核包括作业、课堂练习、课堂问答、出勤、数学实验报告、学生互评、网上留言互动等。

三、结语

当今,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怎么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不仅是高职各专业教师需要面临的紧迫问题,也是我们公共基础课程教师需要面临的艰巨挑战。本文对目前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笔者在多年从事高职数学教育的基础上,对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做了积极的探索,给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希望我们都能积极行动起来,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道路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数学教育经纬(第一版)[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9.

[2]朱成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导论[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1,4.

[3]钟启泉,崔允.新课程的力量与创新(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

[4]顾静相.经济数学基础(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5]侯风波.高等数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6]姚芳.高职高等数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大众科技,2010,(3).

[7]钟艳林.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改革初探[J].长春理工的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9).

[8]王咏芳.高职机电专业《应用数学》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7).

[9]邢春峰,陈林珠.关于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4).

上一篇:工科院校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对我院医学专业大学生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