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探究”式政治课教学学习的兴趣培养

时间:2022-10-19 08:04:15

谈“探究”式政治课教学学习的兴趣培养

【摘 要】善于和巧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顺利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兴趣。二、巧设疑问,增强兴趣。三、讨论质疑,提高兴趣。四、精练作业,保持兴趣。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创设情境导入 巧设疑问 讨论质疑 精练作业

在“自主合作控究”式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启动学习思维,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自主合作探究”式政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歌德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教育学家斯卡特金也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和巧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这是启动学生积极思维、锐意进取的催化剂,是推动学生探索掌握知识的动力,也是顺利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

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活泼、形式多样的导入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思维方向,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明白本课时的学习主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深刻钻研教材,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框架和逻辑层次、逻辑关系,创造一个有生活特色的、别出心裁的导入。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小品、漫画、图片、录像、实物等形式,创设生活情境,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政治生活》中的“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时,教师先播放宋祖英的MTV《爱我中华》。学生听到熟悉的、富有激情的歌曲,不由自主地跟唱。结合歌词,教师提出如下问题:“在民族问题上,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是什么?”“现阶段,我国的新型的民族关系是怎样的?”“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我国坚持哪些基本原则从而使各民族成为一家?”通过视听效果,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学们踊跃发言,这样顺利地导入新课。

二、巧设疑问,增强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没有疑问就等于没有学问。”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当一个学生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思维发动起来了。思维能力因问题而发动,因问题而深入,并以问题的最终解决为目的。新课标也提出教师要“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善于和巧于设置疑问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在“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一些既有启发性又有实用性的问题,以满足学生求知欲和成就感,从而科学地、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

三、讨论质疑,提高兴趣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设置的疑问应得到解答和疏通。当学生的疑惑得到解决,学生的知识便增长了。讨论质疑的作用在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师生间交流提供了场所,使各有特点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在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产生共鸣。其具体做法是:第一,学生分组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这一思维的交流尤其利于解决后进生的思维疑惑问题,一些在全班同学中不敢讲,不敢问的疑惑,在交流中得到解决,极大地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第二,教师巡回辅导,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并针对学生讨论中迸发出的新问题给予点拨,答疑解惑。教师要本着“抓中间,促两头”的原则,拓展先进生,鼓励后进生,提高整个班级的教学实效。第三,教师要将讨论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结合教材核心原理加以有机整合,形成一个中心问题,找到重点、难点知识的突破口,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四、精练作业、保持兴趣

作业训练是对一节课学习知识的再检查,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运用政治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作业训练,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为今后教学有的放矢地进行补缺补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当学生顺利地解决了问题,学习的信心更足了,这样就保持了继续求知的欲望。特别是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保持其继续探究知识的兴趣。要达到练的目的,教师在作业内容的筛选上要紧扣课本,注重基础;在题型设计上,要利于能力培养;训练的题目应由浅入深,要有梯度、有层次;对学生容易错的知识要反复训练,直至熟能生巧。同时,训练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笔试、社会调查、主题活动、走访专家、智力竞赛等。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在“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只要勤动脑筋,精心设计,善于引导,耐心点拨,学生就会积极主动、轻松自如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徐贵权主编. 走进高中新课改:政治教师必读.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上一篇:创造优质阅读环境 激发儿童阅读兴趣 下一篇:东西方礼仪教育特点比较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