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归阅读原点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时间:2022-10-28 06:40:48

关于回归阅读原点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于回归阅读‘原点’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笔者申报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该课题已获准立项,批准号为:C-c/2011/02/112,现介绍如下。

在数学上,座标系统的原点是指坐标轴的交点,引申开去,原点可指事物的源头,也可指事物最本质的内容。“阅读‘原点’”有两层意思。首先,它强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本根地位,回到“原点”就是要把语文阅读作为一个最根本的任务。文学,始终把刻画和探究人性作为永恒而深刻的主题,语文课的目的便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这门课从本质上看无疑是“立人”之课,它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基于这一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最重要的,读,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广泛的吸收,其目的在于充实精神生活、丰富人生阅历、提升道德境界。具体来讲,可以领略作品中的自然科学美、社会科学美。其次,它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阅读回归其本真的面貌,即阅读的原点。由此,回归阅读的原点意味着教学方法的改变,在教学中将阅读过程完整地还给学生,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两个层面是相辅相成的,对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推进了对当下阅读教学方法的反思;而在教学中回归阅读的原点将有助于确立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本根地位。

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感觉、体验、理解、察悟,包括语感,这种能力的获得不仅需要大量的阅读,而且需要对所读之物的深切领会。后者就是古人所说的“涵咏”。在中国数千年的语文传统教学中,“涵咏”一直为学人所强调,朱熹有云,“学者读书,须要致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咏,切己省察”,而这种对文本所表达内容的深切领会源自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和作者在情感上的共鸣。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没有个性化的阅读,就可能磨灭那种“涵咏”的会心之感。

目前国内对阅读的相关研究侧重于对各种阅读方法的分类和比较。阅读往往被分为闲暇性的、理解性的、积累性的、评点性的、探究性的、发展性的,如此等等。这些分类五花八门,使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解题技巧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方略,从而遮蔽了阅读的本来面貌,背离了阅读的原点。

什么是阅读的原点?什么是阅读的本来面貌?现代心理学和哲学表明阅读不是一个简单的对信息的接收过程,而是读者和作者、和读物之间的交流。认识心理学证明,阅读过程实质上是读者对信息的攫取、加工和重组的过程,因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操作、检索、提取、交换和使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已有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都发挥了重要功效。除了心理学,现代哲学,如诠释主义,也表明阅读是一个再度诠释的过程。读者并不是对作者的思想进行还原,而是通过阅读与之交流,进而达成共识;通过交流,读者往往能获得作者潜意识中的信息,从而比作者本人更了解他的作品。心理学和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给学生讲一篇作品不如学生自己阅读一篇作品有收获,给学生讲一课鉴赏技巧不如让学生探讨作品某一部分的收获大,所以,将阅读过程完整地还给学生是阅读教学回归“原点”的第一要务。

如果要将阅读过程完整的还给学生,那么就必须明确学生,即读者是阅读的主体。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心理学表明,学习不是灌输的过程,而是学生基于其已有的认知图式,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与他人的对话而实现意义的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是至关重要的,而教师只起到了辅助的作用。由此可以得出,学生处在整个阅读过程的中心,阅读是读者领会文本、发现问题、创造意义的一种思维活动。“文章未经阅读前,只是一个多层次的语言框架,其间的‘空白’,有待于学生去发掘、填补和阐析”。从发现的角度看,文章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因此,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学习经验来主宰自己的思维活动,建构新的知识和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

因此,国外把文本阅读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学生每天必须阅读,课堂教学是建立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的,师生双方对文本有了个性化理解然后进行对话,使教学过程不是单向的传输,而是以学生为主的双向交流。思想如果长期缺乏表达的机会,就会慢慢钝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很少看到精彩纷呈的创意和激烈的思想交锋,这源于中国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我们的教学遮蔽了阅读的本来面貌,使之成为单向的信息灌输,从而削弱了学生的能动性。

纠正当前把中小学阅读教学作为应试考题“拉练”的错误做法,急功近利的结果是事倍功半,使得学生阅读“缩水”、“远离经典”,阅读能力下降,甚至厌恶阅读。而回归“原点”,有助于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语文能力,为终身学习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奠基,同时能够内化阅读感知,提高内在修养。

常态下的阅读是阅读的初级阶段,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归“原点”,从思维上来讲,只是一种了解、大概,但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1.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改变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状况,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求理解、自致其知,这才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正如叶圣陶所说:“阅读是自己的事,……靠自己的力才能养成好习惯,培养真能力。”

2.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教育家一致认为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建立和强化语感的基本途径。语感能力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核心,语感能力的提高是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关键,因而语感能力在语文素质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多读、多用、多比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语感。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贯的语文教育思想,他认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是养成一种习惯,养成了这种习惯“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

4.鼓励并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的学习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课外。阅读原点的回归就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推动他们的课外阅读。

课堂上阅读的文本只是“一掬水”,课堂之外,还有大量可读的“江河湖海”。教学性阅读固然重要,但相对而言,它的阅读范围比较狭窄。而在课外,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经典、名作,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好书,或应读、可读之书等,有更充裕的时间阅读经典一流名著,和“大师”直接“对话”。

上一篇: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搞好高一英语教学 下一篇: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之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