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生数学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时间:2022-10-19 08:53:30

探究小学生数学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优化课前预习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预习是指学生运用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在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下,去开展观察、记忆、联想、辨析、比较等思维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为了优化课前预习活动,教师需加强预习指导,首先要改变那种让学生记下学习目标,把新知识标题变成问句的简单做法,而应将思维焦点定位在学生的疑惑”上,切合学生实际水平及承受能力的问题,设有启发性的、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的问题。因而教师需要优化课前预习活动的设计。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1、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需立足于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牢固确立“学生第一、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摆正教师,服务主体、为学而教”的课堂教学地位,以突出主体,发展主体。

2、营造良好氛围,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供环境保障。在民主、和谐,开放的氛围中,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创造灵感才得以发挥,提问得到鼓励,不同的见解得到重视,学生自然会勇于质疑。长此以往,学生必将养成多思、质疑、求真的习惯。

3、创设情境,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供契机。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创设课堂教学最佳学习情境,能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契机。创设问题情境能触动学生主动地思考、探索和讨论。教学中,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或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不一致的问题能起学生的兴趣、悬念、疑虑;恰当的问题,能使学生展开联想;合适的问题情境,能触动学生反思,触发学生开展讨论。

三、开展专题性学习,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学习习惯的养成,关链要让学生多实践,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保证。在这一方面,开展专题性学习为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提供了机会。在专题性学习中,教师要坚持把提出问题的权力让给学生,把自主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互相探讨过程中质疑问难。让学生通过搜集材料,观察特征,并具体地进行思考,分析和探究,并发扬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以解决间题。研究性课程的开设,使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惯从课堂延伸到了专题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之中,为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提供了空间。

四、个案研究,加强分类指导

学生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个体。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特征、个性品质因人而异,学习习惯也各不相同。因而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必须以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基础,以个案为线索,寻找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途径和方法,并帮助学生校正学习中的不好行为和缺陷,通过对个案的分类指导来形成方法。为此应进行两类个案研究:一是有特征的个案:主要指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突出,或处于落后地位的个案;二是突变的个案:指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有明显改变的个案。通过对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积累个体资料,为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提供素材,以个体发展带动群体发展。

上一篇: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战略决策 下一篇: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