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对高职院校运动会改革的研究

时间:2022-10-12 01:55:21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对高职院校运动会改革的研究

【摘要】 阳光体育运动是提高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举措。运动会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才能更好的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就高职院校的运动会现状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运动会中,让运动会更好的为阳光体育运动服务,让阳光体育运动更好的在高职院校得到实施和发展。

【关键词】 阳光体育运动;运动会;改革

针对近年来学生部分体能素质指标持续下降的现象,在2006年12月23日举行的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中决定于2007年4月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运动会作为展示学院体育成果的窗口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学校运动会出现了学生积极性不高,只有少数人参加比赛,而大部分学生无事可做的现象。本文就运动会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试图给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1 运动会开展的现状分析

1.1运动会的举办周期长,比赛时间短,任务重

高职院校的运动会一般采用每年一次的田径运动会。比赛时间集中在2-3天,比赛时间紧,任务重。学生方面:由于比赛项目以个人项目为主,集体项目很少。所以运动会的项目设置和参赛办法就会受到限制,使得参与率不高;运动会前参加锻炼的学生明显增多,运动会后又很快减少,这就说明运动会对学生锻炼有刺激作用,但作用时间短,这和阳光体育要求的参与性和持续性是相违背的。教职工方面:高职院校的运动会一般是由学院体育部承担的,裁判员也是由体育老师和少数的非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大多数教师都没有任务,成了变相的放假。结果是:一方面体育教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另一方面学院领导和广大师生对运动会漠视。现有运动会模式的弊端是教师的作用太突出,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性、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都没得到调动和锻炼。

1.2运动会的项目设置单一、与教学脱节

田径运动会的项目设置单一。虽然近几年,运动会的项目也在调整但还存在和教学脱节的问题。比如说标枪和铁饼项目,现在的教学中基本不涉及,为了保证安全,课外也没有练习机会。学生因为好奇而报名参加比赛,目的只是为了来见识和体验一下。现实情况是:在比赛开始前裁判员变为讲解员,先要给大家讲解技术和规则,但因为时间有限,所以学生在是懂非懂的情况下就进行比赛,标枪翻转,铁饼横飞现象时有发生,当然也就出不了好成绩。尤其是标枪,往往到最后拿名次的不是成绩好的而是有成绩的(大多数都因为犯规被判出局)这样的结果是尴尬的,是不允许出现的,当然和我的初衷是相去甚远的。所以一定要改革。

1.3运动会的规模:形式浩大,实际参与率低

高职院校运动会的比赛规则和项目设置基本上是套用了竞技竞标赛的模式,框架和组织机构都很健全,但参与人数不多。竞赛规程一般规定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报名,且每单项限报2名,每人限报两项,可兼报集体接力项目。这样就使得多数学生成了局外人,运动会的参赛率不高。2-3天的运动会成了大家放假回家或是外出游玩的有一个小长假,即使强制不让学生离校,也会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从大的角度来考虑还是不完善的。其次、学生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定势,认为运动会就是体育好的学生的展示平台,和自己关系不大,这是一种思想误区,要从观念上进行改变。

2 运动会的改革措施――体育文化节

2.1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理念、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改革要想成功,理念必须先行。新理念的形成需要正确理论知识的学习,这就需要加强宣传力度。要利用一切资源对阳光体育运动进行宣传,比如广播、校园网、学生论坛等等,使“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让广大师生了解体育、关注体育、热爱体育、参与体育,使阳光体育精神得到认同。要抓住运动会这个号时机做宣传,要求每个参赛单位都有体育知识展板,加大体育文化气息,提高学生体育文化修养。还可以找出专门的时间组织体育理论知识竞赛和讲座。

2.2优化比赛项目、提高参与率

运动会项目改革应遵循重视大众体育,突出竞技体育,将竞技与群众体育有机融合的原则。竞技项目鼓励的是公平竞争意识,群众体育鼓励的是贵在参与意识,两个是互补作用,缺一不可。运动会内容组成和项目设置应从体育竞赛类、健身类、体育游戏娱乐类、创造性体育文化活动类和体育与健康知识类几个方面考虑。

2.3参赛及组织形式改进

比赛方式要改变过去的所有参赛人员都在同一场地和相同时间段进行比赛的现象。体育文化节推行后活动可以这样安排:各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比赛项目,现在自己内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比赛。比赛结束后,向体育部汇报比赛情况并申报2―3个项目参加全院性的运动会比赛。各系内部比赛主要由自己的体育部、学生会等学生组织负责,每个系分配1-2名专业教师协助完成。全院性的运动会项目由传统的规定项目和各系申请通过的项目组成。每个项目每系限报2―3个队参加全院比赛。院级比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由体育教师和在系内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负责。在系部比赛前,体育教师要对学生会组织的成员培训裁判、组织、编排等理论知识。体育部作为学校体育的主要角色要做到统筹组织规划,学院各个部门通力协作、高度重视,使学院体育活动多而不乱,有条不紊的进行。

2.4奖励机制的改进

随着运动会项目的改革和体育文化节的引入,奖励机制也要改进。奖励的宗旨是鼓励竞争和鼓励参与并存。所以在保留原有奖项的基础上,增设参与奖、创造奖、特色奖、组织奖等。不管是系内的还是全员性比赛,每个项目都要对优胜者予以奖励,集体项目双倍计分,并以各项目的累计积分设团体奖。根据项目的改进,各系都有自己的拿手项目,都有得冠的机会,在团体奖的竞争上就跟公平,更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体育文化节真正成为大家的“节日”。

参考文献:

[1]李艳.论高校运动会的现状与改革发展模式[J].科技信息,2009,(33):212-213

[2]韩捷.对高职院校运动会改革的若干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2,(9):8788

[3]谢迎霞.高职院校体育运动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1920

[4]陈利新,郭风兰.阳光体育背景下新疆高校运动会发展模式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2,(9):119121

[5]董永利.高校运动会的现状与改革构思[J].丽水学院学报,2012,(2):6165

上一篇:口译工作坊对传统口译课程的补充作用 下一篇: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