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过程探析

时间:2022-10-19 06:06:19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过程探析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过程,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述了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概况,及其分析各个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优缺点,为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3-0104-01

1 西方人力资源的管理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根据美国学者的研究,早在古埃及和巴比伦时代的家庭手工工场对工人进行技能培训时就已经开始。13世纪西欧手工艺培训流行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手工艺制度阶段”,但多数人认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起源于产业革命以后,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主要受到工业革命、科学管理运动、行为科学理论、产业关系学、人力资本以及组织文化等理论发展的影响。

1.1 产业革命阶段(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产业革命阶段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萌芽阶段。该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被称为人事管理,其特点是一切以工作或生产为中心,把人看成机器,忽视人性的存在,绝大多数的劳动者被迫接受恶劣的工作条件与廉价的劳动报酬,对人的管理方式是强权管理为主。

1.2 科学管理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19世纪末直至20世纪30年代都处于管理学术界中的主宰地位,以欧洲的法约尔的古典组织理论、韦伯的古典组织理论以及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运动为代表。法约尔认为管理者必须发挥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并且提出了统一指挥、最佳幅度、权责相当好等14条“管理通则”。韦伯强调要在企业中建立非个人化的行政层级系统式、按既定的规章办事的组织结构。泰勒则倡导科学管理,主张在工人和管理者之间发起一场彻底的精神变革,通过“时间-动作研究”,使生产过程井然有条,以及实施计件工资制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泰勒的管理方式把人看作机器,忽视了人性价值的存在,使员工对工作产生不满情绪。

1.3 人际关系阶段(192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国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和他的助手于1927年到1932年在美国一家工厂进行了所谓的霍桑试验,结果发现人际管理的重要性,即人性的相互尊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归属意识比原来人们想象的要重要的多。试验证明生产率的提高是因为工人对工作态度,由于请求他们的合作,员工感到自己是被公认重视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己帮助和建议对公司有重要意义。

霍桑实验研究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研究与工作有关的社会因素的作用。这些研究的结果导致了人际关系运动,它强调组织要理解员工的需要,让员工满意并提高生产效率。

1.4 行为科学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70年代)

行为科学阶段是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发展阶段,行为科学时期以人际关系为出发点,对组织的认识管理进行全方位的开放式管理,使组织中人事管理由员工的监督制裁转到对员工的人性激发;有消极的惩罚到积极的激励;有独裁式的领导到民主式的管理与领导;有惟我一家之言到意见、信息的沟通;由权力控制到以德能感人;由只重视对员工的索性使用到培训与开发和使用相结合;由劳资或劳动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到协调、和谐,以求人与事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理想的协调。总的来说,人际关系和行为科学学派开创了管理思潮发展的新阶段,使人的需要开始受到重视,这时期是人事管理的发展时期。

1.5 人力资本管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

20世纪70年代开始,管理理论进入了多学派林立的“管理丛林”阶段。这一时期理论纷呈,各有侧重,但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理论被广泛地引用管理中来,而对人的研究相对较弱。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发达国家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方法出现了新的飞跃。其一人力资源管理中心不断转移,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的转移。其二人力资本理论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开始全面介入企业管理。大约经过50年的变化,“人事管理”最终被代之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人力资源立体管理”时代。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和观点是;

第一,企业文化成为重要的企业经营理念。

企业的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第二,人力资本经营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价值的发展和深化。

人力资本经营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使得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得到最佳匹配,挖掘人力资源的潜能。“人力资本”的提出使得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也就应运而生了。

2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历史阶段: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2.1 旧中国的劳动人事制度:(19世纪末―1949年)

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开始兴建了一些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家的工厂,管理方式也逐渐向资本主义大工业的管理方式转变。在劳动人事管理方面,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浓厚的封建色彩。二是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2.2 新中国劳动人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新中国的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时期人事管理工作的传统和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劳动人事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依据宪法规定的原则,结合实际,在各级各部门建立了相应的劳动人事管理结构,废除了很多不合理的制度,让工人当家作主人。

2.3 时期是劳动人事制度遭到严重破坏时期(1966年―1976年)

1966年至1976年我国经历了“”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劳动人事制度遭到严重破坏,整个劳动人事管理工作受到极大的摧残。从1968年起,中央到地方各级劳动人事部门陆续被撤销,建国以来的劳动人事管理成绩和各项劳动人事制度被全盘否定,整个劳动人事管理处于混乱状态之中。

2.4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时期(1976年至今)

从1976年粉碎“”反革命集团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劳动人事制度管理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各级劳动人事管理机构得到恢复、加强和发展。劳动人事管理再次纳入正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改革中迅猛发展。

目前,国内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如郑晓明博士提出的“5P”模式:“识人Perception、选人Pick、用人Placement、育人Professional、留人Preservation”,为企业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网络经济时代产生的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3P模式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即职务分析和岗位(POSITION)分析、绩效(PER-FORMACE)考核与工资(PAYMENT)分配,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的发展,逐渐改变人力资源管理的落后状态,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3 结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的进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逐步的完善,促进了企业管理者对人和事的合理分配,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理论、方法及其优缺点可以提高管理者对人员的管理能力。

上一篇:重庆市发展高尔夫旅游的SWOT分析 下一篇:项目融资模式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