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广播评论

时间:2022-10-19 05:06:00

创新广播评论

在传统媒体中,评论一直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媒体表达思想、引导舆论的旗帜。近年来,随着广播业的快速发展,广播评论也迎来了新的春天,从记者现场口头评论到连线嘉宾的访谈评论,从纯文字评论到带音响评论,广播评论的天地豁然开朗。

但相对于报刊、电视,广播评论的发展仍然落后。由于对新闻节目配发评论的认识不一致,加之节目播出时间往往不固定,导致广播评论地位薄弱;许多电台编辑记者仍在按照报刊手法写作评论,形式上缺乏生气,内容上偏向轻、软,广播评论整体质量参差不齐。

由此可见,广播评论的创新还有很大空间,而广播评论的相对弱势,并不是说广播评论缺乏可听性、思想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广播评论的潜力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要做好这一点,就必须按照广播规律来创新广播评论。

今年两会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新闻联播”和“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推出了全新评论栏目―“两会时评”。这个节目新闻时效性强,内容紧贴两会热点,观点鲜明集中,更重要的是其形式新颖,结合广播媒体传播特质与评论语言、评论方式等因素所进行的探索,对于广播评论节目创新有启示意义。

“快、高、深”,抢占舆论制高点

广播的一大优势便是传播迅速,新闻快评更是一种适合广播特点的体裁。当今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广播媒体要取得一席之地,谋求长远发展,就不能在“显示媒体话语权”的评论上懈怠或失声,广播评论节目要发挥媒体优势,快言快语,显示实力和影响力。

在第一时间,充分利用广播媒体的快捷之便,先声夺人,成了“两会时评”创新的发力点。很多情况下新闻刚刚发生甚至正在进行当中,相关时评就已经在策划和组织中了。如3月6日,时任外交部部长李肇星的新闻会在下午5点10分左右结束,当晚6点30分开始的“全国新闻联播”节目中,“两会时评”就以“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旗帜”为题对会进行点评。这样的时评,做到了短、平、快,新闻时效性和现实针对性都很强,是深具广播特色的作品。

“全国新闻联播”与“新闻和报纸摘要”是中央台的名牌栏目,“两会时评”这种新节目先借助于成熟平台,借势而发,到定型形成品牌效应,再到相互借力生辉,大大缩短了评论节目的成长路径;再加上“两会时评”邀请的都是首都各大媒体的资深评论员,他们的观点透彻、到位,权威性强,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评论的质量。3月10日的“两会时评:以‘三项意识’清新政风”,便是凭借《人民日报》评论员较高的政策把握力,对“总书记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三项意识”这条时政新闻,做出了快捷、权威、准确的反应,占据了舆论的制高点。随后,“三项意识”成为各大媒体的议论焦点。

评论是对事件的深刻解剖,是对问题的深入解析。一度有研究者认为,单从媒体特性看,以听觉为主的广播,搞评论难度较大,效果有限。这一观点的依据之一是:广播有声语言稍纵即逝,受众接受的方式主要是伴随性理解,不具备反复收听和停下来思考的可能。但无数实践都已证明:广播评论节目只要和媒体的本身特点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完全能发挥良好的影响和效果。

借助于一个“深”字,“两会时评”完成了报道与评论间的相互搭配,即观点源于事件,又高于事件。在内容编排上,“两会时评”往往紧接在同一事件新闻之后。这种新闻与评论的关联,解决了听众印象不深和报道内容不深的问题。

说清事实,判明是非,解释政策,这是一般评论的特征。“两会时评”的“深”还体现在敢于触及听众瞩目的重大问题,其论题是两会进程中的热点,从住房、环境到耕地保护,往往事关改革、发展的大局,事关群众的生产生活。“两会时评”以权威的声音,为听众释疑解惑,这样不但增强了评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也有助于提高节目在听众心目中的地位。

“两会时评”以“快、高、深”的特点充分地发挥了广播快捷、便利的媒体优势,突出了广播时评短小精悍、内容扎实、精准锐利的尖兵风格,同时又通过对事件内容的分析“加深”,评论“增厚”,弥补了声音语言稍纵即逝等不利因素。节目轻装上阵,指向明确、先声夺人,迅捷抢占了舆论高点,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

口语化、音响化,突出广播传播特点

长期以来,广播评论基本上是报纸评论的声音版,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写作与播音工作是由不同专业人员承担的。于是一种尴尬的局面由此产生:要么时评以浅显明白为长,但深度挖掘不够;要么文章语言书面化,或者是播音员在二次创作时,对断句、重音处理等口头表达上与作者的意愿不符,导致收听效果欠佳。而“两会时评”的一大革新就是突破了写和读“两张皮”的现象,评论主体部分,由作者亲自说出,从而实现了写作者与播音者的两者合一。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有意无意间强化了评说的感觉,而且不同的人因为语言风格不同,还形成了各具特点的表达风格,不论激昂还是沉稳,都迥异于播音腔,更像生活中的朋友或师长,在发表观点,娓娓而谈,进而突出了广播口语化的特点,可听性更强。

另外,“两会时评”还有着新时期适合广播传播特点的节目形态,每一期节目都包括统一的栏目曲,固定的节目结构以及相近的节目风格,更为重要是其中的声音元素相对丰富,如大气的栏目曲、带有背景音响的引言部分(女声),各色口音的主体评论(男声),这摆脱了以往广播评论播音员声音一气到底的单一、纯粹声音语言的单调,节目整体性、品牌感更加突出,形式更加灵活,手段更加广播化,收听效果也更加突出。

以开放的理念打造大广播

在广播业内,以往那种“单打独斗”的办节目风格被称作是“关起门来办广播”,这其中存在着节目与社会和现实相脱离的风险。节目脱离现实,闭门造车,造成了内容的空泛;节目脱离社会,则容易陷入“力所不及”的窘境。因此本着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原则,“敞开大门,走出去,全方位合办广播”成了新创节目的一个重要理念,社会化也为节目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生机。

“两会时评”首先在解放思想、开拓评论题材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论题都是针对听众关心、关注的时事热点,题材涉及面广,宏观大论与微观细说兼而有之。这样的时评更加贴近现实,满足了听众需求。再者,“两会时评”在“开门办广播”上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其评论员全部来自电台以外,都是各方面的专家,因此在观点的把握上、内容的权威性上优势明显。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顺应了时展趋势,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开放的思维,加强与社会的合作,互相借重,在合作中求发展,而“两会时评”正是这种“大广播”理念下应运而生的产物。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视察两会报道时,对“两会时评”利用社会资源的做法进行了肯定,他认为这个栏目找到了多年困扰广播评论的突破口。借助社会的力量发挥了广播的特点,集思广益,凸现了新时代“大广播”的概念,是与时俱进的做法。

应该说“两会时评”的出现,意味着广播评论节目在遵循和发挥广播传播特点上有了新的改进和优化,在创办节目的形式以及理念上有了一定突破。面对媒体激烈竞争的态势,广播工作者应该在评论的题材拓展、互动性等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频率)

上一篇:泛娱乐化浪潮与主流价值观传播 下一篇:报头游移与版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