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经济效益与员工素质企业文化因素

时间:2022-10-18 07:52:28

提高经济效益与员工素质企业文化因素

众所周知,企业经营的最大目标和最终目的,就是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以更加丰盈的财富服务社会,报效社会。那么,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呢?在目前上有国家的产业政策和逐步完善的市场机制,下有企业决策层运筹帷幄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只追求于纸上谈兵,而忽视了广大员工的作用。对企业而言,要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靠的是广大员工的努力,而员工队伍素质的高低,也直接体现在企业的经济效益之中。在我国有关法规法律中,都把企业职工称为主人,广大员工在劳动生产中,奉献智慧和体力,确实是主人。然而在享受待遇――也就是在政治教育工资、福利等方面,还远没有取得“主人”的地位。究其原因,有传统观念的束缚,有企业负责人的主观臆断,有各方对问题和矛盾主体性认识的偏差,也有泛“主人”化含义的问题,而这样直接导致的矛盾就是:企业职工把从事生产劳动看成是给别人干活,他们干多少活,就领多少薪水,至于别的,与己无干;而企业管理者则认为,企业员工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打工者,与企业就是雇佣关系,干好你的活就行,其他的没你的份儿。显然,这种在一些企业中存在的“两张皮”现象,严重影Ⅱ向了企业的经营发展,甚至会导致企业走向破产。

那么,在“中国式”的企业现实情况下,如何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提高广大员工的整体素质“规约”为一个大目标,这就要求真实地发挥企业的文化功能。必须强调的是,现在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有自己所谓的企业文化,可大多数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一些挂在墙上的标语或是汇报。我们所追求的企业文化是要在企业中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严律操守,提高效率的作用,最终在提高广大员工素质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

的确,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一个企业增效赢利和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有眼光的企业家都把员工培养工作作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一环。然而还有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创效心切,谋利心急,眼睛只盯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根本不关心员工队伍的建设,在员工培训上舍不得花一分钱,只靠员工队伍的“原生态”,以内在本质促进企业发展。这种短视行为,看似给企业节约了资金,少花了“银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则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另外,员工素质的低下,也会使得产品质量大打折扣,损失企业的声誉和信誉,甚至导致企业走向衰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舍得投入才会有满意的产出。一个有着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产品质量、企业信誉上都会显示出来。像许继集团、海尔集团等都是很好的例证。在一个“机体”健康的企业里,都会建设有适应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在其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员工队伍的建设成长,也就预示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大批劳务工走进了企业,使员工的队伍充实起来。而在一个企业中,有正式工,零时工,集体工,农民工等之分,尤其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劳务工的比率很高,在建筑业、纺织业以及石油天然气行业等企业的员工队伍中,劳务工的比率都在70%左右,像石油行业的华北五普公司,一线班组的劳务工就要占整个员工比率的80%。在这些员工成分“复杂”的企业中,很容易造成“等级”差别,不利于员工队伍的管理,也不利于员工队伍的培养。但是,只要企业管理层看清了问题,看透了问题,矛盾就不难解决,这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要“一碗水端平”,例如:绝不能让农民工多干工作,少得实惠,如果一味地鞭打“疲牛”,威逼“怨牛”,无异于杀鸡取卵。另外,就是让员工充分受到尊重,享受尊严,让大家在同一个企业文化大背景下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否则,如果引起他们精神上的抗拒与思想上的排斥,那么,这些有巨大抵触心结的打工者,能自觉自愿、心悦诚服地为企业做贡献吗?因此,只有平等、公正地建设员工队伍,才谈得上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水平。

农民工、劳务工数量的不断增加,是所有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些打工者来自五湖四海,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地域文化各有特色,操守品行人各有异,所以对这些“外来人员”的培训教育仅简单地流于形式主义的突击性培训,是不会让他们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因此,我们在这里还得重申一个准则,就是要遵循各自企业的企业文化,以企业之“大文化“,归纳和包容个人的”小文化“,逐渐找到和达到一个共同点。

在对员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方面,虽然我们过去有很好的传统,但目前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而予以创新,改变过去以严肃的说教和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更不能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而应从每个员工的实际入手,从关心员工的生活和解决个人的困难入手开展工作,让大家真切体会到他就是企业的主人,提高自身素质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大问题,让员工自我感觉到有责任、有义务为企业献智、献谋、献计、献策,让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在实现企业文化影响员工、教育员工的目标中,企业还要注重抓好典型,树立榜样,尤其要树立身边的同样是劳务工、农民工身份的先进典型,让员工们自己感到亲切、自豪,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这对企业的发展大有日益。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包括农民工、劳务工在内的广大员工的努力工作和积极奉献,而企业文化建设正好扣紧了培育员工、凝聚力量这一大环节,由此,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效益不可能不增,企业不可能不兴。

上一篇:司法保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作用 下一篇:加强思想建设 激发治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