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活动式教学策略新探

时间:2022-10-17 10:49:48

品德与社会活动式教学策略新探

摘 要:活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寓学于乐,提倡以学生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旨在充分挖掘学生内在兴趣和需求,以社会道德体验活动为教学主线,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正确的社会道德认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浓厚的道德情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活动式;教学策略

不同于其他的课堂教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目的不在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道德体系的构建和社会认知的形成,因此要提升《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质量,打造有效《品德与社会》课堂,就必须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活动来实现。而《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主要包含三个阶段:课前预习、调研活动――课堂道德体验活动――课后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道德认知,第二阶段升华和强化道德认识,第三阶段实践道德规则、进行道德评判。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前预习、调研活动,形成道德认知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毕竟比较琐屑,尚未形成体系,而《品德与社会》课程就是要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生活经验,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前预习、调研活动,让学生亲身获取第一手资料,形成初步的道德认知。课前预习、调研活动是《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第一步,在这一准备阶段,教师应该设计合理的课前活动教案,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前预习、调研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将生活体验与课堂学习有机联系起来,获得对生活、对社会的初步认知,而不是对课堂内容一无所知,这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意义重大。课前预习、调研活动主要包括两大类:实地调研活动和资料搜集、整理活动,下面初步探讨这两类准备活动的具体开展策略。

(一)资料搜集、整理活动方案设计

在课前,开展课堂相关资料搜集、整理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进行这项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第一手资料、积累直接经验,理解基本概念,形成对课堂主题的初步了解。但资料搜集、整理活动的开展不能毫无计划,应该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学生的资料搜集、整理是为了课堂做准备,因此活动开展必须围绕课堂学习主题,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以问题为脉络,学习任务为主线,广泛并深入地探索、研习《品德与社会》学习主题。

例如,在进行《花钱的学问》(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前,可以鼓励学生以“家庭”为课前活动场所,收集关于自己家庭的收支情况,包括经济收入来源、必要开支等信息,让学生对家庭收支形成初步的概念,并向父母咨询家庭中“花钱的学问”,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符合家庭实际的支出计划书的制定,然后整合资料分析一个合格的“家庭小管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关于这一单元的资料搜集、整理活动设计方案始终围绕“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主题,以教材中的问题为主线,比方说“父母是怎样赚钱的,赚的钱都花在什么上了”,再如“面对喜欢的东西,钱又不够,该如何做取舍”,围绕这些问题开展以资料收集和整理活动为主的课前预习活动,有利于课前准备活动效率最大化的实现。

(二)实地调研活动方案设计

人们的感性认识经验一般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课前进行实地调研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获取直接的感性认识经验。实地观察、调研活动是一种“亲知”活动,从“行”中得获取知识。针对《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主题,教师可以采用以实地调研为课前准备活动的主要形式,让学生实地考察,自己动手获取新的认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在主题选择上必须结合实际仔细斟酌。

例如,在进行《寻路和行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前,就十分适合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多次遇到寻路和行路的问题,积累了相关的一些经验,也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学生自己可能并没有意识到。纵观这个单元的四个主题:学看平面图、校外探路、出行的学问和马路不是游戏场,可以分析出这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系统地认识“路”的相关知识,掌握基本交通规则,形成对“路”的正确概念。对此,教师可以印发一些学校的平面图,让学生根据平面图去找到学校周围一些标志性的建筑,此项实地考察活动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给不同小组布置不一样的任务,再看看哪组任务完成得最成功。在寻找标志性建筑物的课前准备活动中,学生集中经历参与“寻路和行路”,可以帮助唤醒学生相关认知和经验,同时还让学生对平面图进行探索,在课堂学习中就可以减少学生的陌生感,为学生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道德体验活动,升华和强化道德认识

课堂道德体验活动可以集中所有资源构建学生的道德认知体系,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参与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学的关键。针对《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活动设计,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实施策略。

(一)营造道德情感体验氛围,唤醒道德情感共鸣

道德情感呼唤和道德情感培育是《品德与社会》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情感的培养和强化,不可能凭空而来,需要适合的背景情境进行教学的烘托和氛围的渲染,比如利用富有感染力的音乐烘托情感教学,或是教师进行富有感情、声情并茂的朗诵,让教学内容变得鲜活生动起来。神经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中有专门控制情感的区域,并不是所有思维活动都能触发这块区域,只有营造特定的体验式情境,创设具有感染力的真实情景,让学生进行情感式体验,激发学生脑子中的情感区域,才能培养和强化情感述求。

例如,在进行《不屈的中国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堂教学时,可以先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组织学生一起歌唱,烘托和渲染教学气氛,再鼓励学生谈谈对国歌词的理解、曲的感受,以增强和强化学生爱国情感体验。还可以组织学生观赏《火烧圆明园》等纪录片,将中国旧社会积贫积弱遭受欺辱的状态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脑子中的情感区域,从而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述求。

(二)创设真实社会道德情境,检验道德评判标准

引导学生构建道德评判体系、形成正确的道德评判标准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枯燥的知识点、道德准则讲解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并不能让学生真正获取道德实践经验,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社会道德情境,为学生检验道德评判标准创造机会和搭建平台。

例如,在进行《社会呼唤诚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时,就可以将引起国内外舆论一片哗然、造成巨大社会影响力的“三鹿毒奶粉事件”抛出,引导学生对该事件进行探讨,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三鹿企业行为的看法,再由教师发问三鹿企业这种行为属于什么性质,会对社会、对百姓造成什么样的恶劣影响等问题,从而创设真实社会道德情境,检验道德评判标准。

三、全面展开课后实践活动,实践道德准则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其开设意义就在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体系,以规范自身行为,在实际社会道德环境中实践道德准则。道德实践离不开生活,停留在说教、限制于校园的德育教学毫无意义。因此,《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与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展开课后实践活动,为学生实践道德准则创造机会、提供平台,具有现实意义。

例如,在进行《人类的家园》(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时,在学习完“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问题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尝试在家中进行垃圾分类,在家庭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四、结语

《品德与社会》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认知、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社会道德体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这门课程与其他学校开设的学科不同,重点在于社会品德认知的构建,而不在于知识的传输,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不适宜《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因此,要提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效果,就必须以丰富的学生道德体验活动为主导教学模式,将活动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强化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责任编辑:张华伟)

上一篇:“用教材教”让课堂充满“张力” 下一篇:我的老师 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