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职教育发展趋势

时间:2022-10-16 01:54:25

地方高职教育发展趋势

一、上海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1.形成了多果道、多模式的发展格局。上海拥有比较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存量,它为快速发展高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三年来,上海确定了高职教育“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面向基层,办出特色,积极试点,逐步规范”的发展方针,并将其纳人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目前,已有43院校举办高职,其中普通本科高校的二级(职业技术类)学院有17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有17所,高等专科学校有5所,职业技术学院有4所(其中民办职业技术学院2所),形成了多渠道、多模式的高职发展格局。

2.初步形成了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职专业结构。1999年,上海全市共有130个高职专业点招生,其中分属第一、二、三产业的专业点各占总数的3.9%、46.9炜、49.2%;而同年上海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35亿元,第一、三、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48.4%和49.6%。2000年全市高职专业点总数增加至272个,其中第一、二、三产业类专业各占3%、42%、55%。可以看出上海高职的专业点构成,能基本反映全市国民经济的产业分布现状。与上海信息产业增长率20.6%相对应,高职的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点也已达20%左右,显示了上海信息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特征,这将有力地支持上海信息产业的发展。

3.基本具备了高职发展初期的教学设施条件。目前全市用于高职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0亿元。其中,有5所院校用于高职的教学仪器设备原值在4500万元以上。近年来,各院校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改善办学条件,如中国海运集团为上海海运职工大学装备了大型仿真全天候船舶驾驶模拟实验室和以第四代集装箱船为母船的国内领先的船舶轮机模拟实验室,技术达到国际90年代后期水平;还建设了国内一流的散装液化汽船操纵模拟实验室。又如,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筹资1000多万元建造电子电工实训基地,并计划再贷款2000多万元,建设其他项目的实训基地。

4.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专、兼任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上海全市各类高职院校拥有教师三千多人,其中专任教师与兼任教师的结构比为2.4:1。高职教师总数中,具有高校工作经历的比例为68.7%。不少院校重视高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如:东沪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选送教师到企业技术岗位挂职锻炼,以提高实践能力;立信会义高等专科学校积极做好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选拔工作,在职务评聘、科研项目申请、进修提高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开始受到普遍重视,如:上海建设职工大学的兼职教师中,既有本市重点大学教授,也有建委系统中青年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积极吸纳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有较强专业技术能力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校的一系列专业教学工作,并创建和调整了一批特色专业。

5.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特色已经初步显现。在各级政府和有关行业、企业的支持下,各院校正在努力改变实践环节不够落实和实训基地建设较差的状况。一方面,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强化实践环节,有29所院校(占举办高职的院校总数的三分之二)高职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占教学计划总课时的比例均在40%以上;另一方面,学校充分依托行业、企业和社会资源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强化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有31所院校(占举办高职院校总数的72写)。其一半以上专业具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6.本科高校举办职业技术学院,初步显示了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功能。全市17所普通本科高校建立了职业技术学院,较好地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使高职的资源得到必要的补充和优化组合。在本科高校二级学院的21个校外办学点中,依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有17个,其高职专业八成以上与行业、企业有明确合作关系。这样一是发挥了中职的资源作用,一批名牌中专学校已成为本科高校二级学院的办学点,可发挥其依托行业、企业办学的优势,提高其实训设施的使用效率,探索中高职衔接的新途径;二是促进了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如一些区县政府在投人资金进行校区改建时,也对区属中职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三是充分利用了普通高校的品牌资源,因长期以来人民群众对普通高校的教育质量比较信任,普通高校举办高职,对生源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7.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成为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力量。上海成人高等学校已积累了相当可观的教育资源,并在举办高职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具有比较稳定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与兼任教师之比为3.5:1;70%的学校具有与行业、企业合作背景,90%具有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具有较高的办学积极性,肯积极创造条件办好高职。目前,在全市39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中,有22所参与普通高职教育,其中1所已正式转制为职业技术学院,17所正在举办高职教育,另有吐所成为其他院校举办高职教育的办学点。这些学校的高职教师数占全市高职教师总数的40%,高职专业点占专业点总数的30%。

二、上海高职教育在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上海高职规模的快速增长,为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的毕业生创造了更多的升学机会。然而,由于这一发展的超常规性,在思想认识与办学条件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足。部分院校对什么是高职,为什么要发展高职,怎样发展高职等基本问题,认识上还不足,导致实践中存在较多问题:部分院校把高职作为增加收费和扩大招生的权宜之计,忽视了高职特点,高职教学延用普通高教模式,存在脱离社会和生产实践的倾向;高职专业设置不注重发挥学校已有的学科优势,三产类专业发展过快;高职招生规模扩展过急,校外办学点的条件较为简陋,教学、办公及生活设施不足,现代化管理手段缺乏等。

2.发展规模超常,办学条件不够。按照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我们在调研中采用了13个量化指标进行测评,发现各项指标全部达标的院校还不足5%;达标项目在9项以上的也仅为50%左右。其中,专任教师队伍,教学、实验、行政用房建筑面积,校园占地面积等指标问题较多,达标率不足50%,反映了上海高职的投人水平难以适应规模超常发展的需要。

3.教师素质还难以保证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上海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的比例为86.9%,许多院校未达到专任教师数70人以上要求。更为突出的表现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明显落后于高职的发展要求,仅有10余所学校初步具备“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多数院校既未达到上述标准,也没有较好地制定师资建设计划。有的院校对教师培养还停留在单纯提高学历层次上,只是采用传统的师资进修方式。

4.教学计划难以体现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要求。目前多数教学计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职的特色不明显,难以适应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新模式的要求,具体表现有:有10余所院校的实践教学课时占教学计划总课时的比例较低,未达到《标准》所规定的40%的要求;部分院校的教学计划基本还是“本科压缩型”或脱离不开原来传统的普通专科的影响;较多院校没有考虑根据不同生源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缺乏对中职情况的了解,不能很好地统筹安排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衔接;一些院校的教学计划从内容上看不够完整,而大部分院校未能提供与教学计划配套的实习、实训大纲。

5.缺乏特色教材,难以适应高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目前,上海高职教育的专业课教材基本上是借用本科教材或者自编讲义,自编的特色教材不多(不足10%),有的院校还在借用中专的教材上课。另外我们从现场调研中还了解到,已经制定教材编写规划的学校数不足20%,加上经费缺乏,专业课教材建设明显跟不上高职教育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要求。

6.高职实训基地不足,实践教学条件缺乏。《标准》规定,“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但上海高职院校中符合这一标准的不足50%。例如,每个专业至少应有一个实训场地,这是实施高职最起码的条件,但三分之二的院校还达不到这一最低要求,而有7所院校竞有一半以上的专业无实训场地;能够完整地提供与各专业相应的实训规划的院校仅有3所,其余的院校均不完整,更有19所院校根本没有实训规划;有的院校虽然考虑到了建立与企业合作的实习基地,但匆忙间刚刚联系上马的五、六个点也无法满足一下子开设十几个高职专业的需要;教学设备、仪器设施和实验室的配置情况相对好些,但在完整性和先进性方面都能达到高水平的也仅有4所;还没有明确的符合各专业设置要求的设备配置计划的院校仍有6所,而在已有了这方面规划的院校中也有6成还不够完整。

三、实现上海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建议

1.坚持高职设置《标准》,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高等教育资源,是国家的一项既定方针,也是上海发展高职的一项基本原则。目前上海各类高校都在举办高职,正是贯彻了这条原则。但是必须指出,无论是哪类高校都必须在正确理解高职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认真地进行改革和调整,使之办成真正意义上的高职。因为培养目标、方法、条件上的差异,一所再好的普通高校也未必能够培养得出合格的高职人才。因此为了保证上海高职教育的质量,必须坚持在发展中逐步规范,特别要坚持高职设置《标准》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建议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的有关文件要求,从上海的实际出发研究制定上海高职院校设置标准的实施意见,规范高职院校的设置评审工作,并根据高职的规范严格审批;加快建立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调研评估制度,逐步规范各项量化指标及其测评方法,因势利导,促进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对办学条件好、办学能力较强的院校适当扩大高职招生规模,对办学条件差的学校则作限期整改。

2.加快教学基本制度建设,保证教学质量。鼓励各高职院校针对本行业和地区的实际需要来编制教学计划、开发专业课程,进行多种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以求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目前,教学基本制度的建设工作还不够规范、不够完善,教学实施过程中更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针对这一现状,建议尽快组织高职各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指导和审定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快制订加强高职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有关文件,指导和规范建设工作;加快教材建设步伐,用2一3年时间推出一批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初步形成优化配套的高职教材体系。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无疑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方向。培养“双师型”教师也并不是说都要同时具备两个不同系列的职称,而是应同时具备两个方面任职的基本素质。我们认为当前的重点应落实在有计划地对在职的教师进行轮训上,改变以往只讲学历、只讲论文的考核标准,强化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议2005年以前完成对高职院校教师全部轮训一遍的工作;对新进人高职院校教师岗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拟先派到企业实习1至2年,提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今后还应建立起一个保证专职教师定期到相关企业中更新知识与能力的制度。

4.促进企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建设实训基地,既要模拟实际的职业岗位,又要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实训内容和手段,还要考虑到可供综合运用、反复训练,从而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投人。为积极鼓励企业投资合作建设好一批具有高职特征的实训基地,建议:市政府出台减免税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建立高职实训基地,使企业能够在提供基地的同时得到应有的经济利益;吸引企业更多地参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尤其是实践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企业实训基地开放式、多功能的特点,开展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活动。

5.加大经费投入与提高效率并重,控制高职生收费标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市场机制向社会筹集办学资金,是高职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这并不是说既然可以向学生和家长高额收费,政府在投资方面就可以坐视不管了。因为高职教育,尤其是制造业类专业的培养成本较高,加大投人是促使其健康发展的保障。建议政府采用转移支付政策,重视对高职的投入;高职院校在运作过程中,应简化管理体制,加强成本核算,提高运行效率,避免高职生的收费标准不断提高。

6.加快高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根据预测,2006年以后上海的高等教育将面临适龄人口逐步减少的趋势,建议现在就加快高职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使上海的高职院校以培养制造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兼顾社会服务业的需要,强化整合功能,重点支持25所左右高职院校的发展;本科高校二级学院要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任教师队伍,重视校外办学点的教育教学管理,探索一体化的办学运作机制;根据经济发展对更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开展技术本科试点,并加强对高学历人才的就业培训,逐步构建起高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并重的上海高职教育体系。

7.加强高职教育的理论研究,提高院校管理水平。在进行广泛的国际比较和深人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及时地对当前高职发展中的经验和问题进行系统的总结,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高职的科学研究和理论建设,以形成对高职的规律性认识。近年来,上海市教委深刻认识到高职的发展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的支持,积极促成了行政、科研和办学机构多方合作开展高职研究工作的良好态势。今后除继续深化研究外还要更有力地宣传和推广研究的成果,推动高职的可持续发展。建议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用2年至3年时间,对高职院校管理干部进行高职理论和有关业务的轮训工作。可以采用高职院校校长协作会的形式,定期举行高职理论与实践研讨活动,吸收各类高等院校、经济界和社会研究机构参与高职的发展研究,解决高职发展过程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重大问题。

8.坚持办好并积极改革中职教育,做好中、高职教育的衍接工作。我们强调职业教育层次高移,决不是说办了高职就可以不要中职了。相反正是由于高职的大力发展而对中职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切实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已成为确保高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上海确定在本世纪初期初步构建起以高新技术、深度加工和合成组装为特征的工业新体系,但目前的技术工人队伍素质却难以适应需要,而目前中职生源文化基础水平下降,已直接影响了中职教育的整体质量,今后必然给上海基础技术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带来隐患,也使高职的重要生源渠道受到极大的限制。我们建议上海今后五年高职阶段的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应高于40%,同时积极调整三类中职学校的目标,加快中职课程改革的步伐,使之适应高职的发展需要;高职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比例宜占到30%左右,在此基础上扩大高职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的人数,争取近年内使中职毕业生的升学比例逐步达到10%;积极探索建立中职的会考制度,使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的文凭等价,并试行中职学校优秀毕业生推荐保送制度,使高职院校招生的主要面向变“高考落榜生”为中职优秀生;扩大中、高职相通的办学模式试点,使中职与高职可以直接衔接起来,由此吸引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报考,并可根据市场需要配套提供中、高级人力资源。

上一篇:员工教育培训转变研究 下一篇:大学教育引导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