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预习指导策略

时间:2022-10-16 09:24:00

农村小学语文预习指导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语文 预习

【中图分类号】G?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A-0066-02

预习与提高课堂效率的关系显而易见。但目前农村小学生的语文预习情况不甚理想。圈生字注音、抄几个词语解释、读读课文,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是同样的要求;有的教师干脆放任自流,学生根本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怎么做。如何在教辅资料少、课外阅读量少、无网络查阅、少有人监督的状况下,指导学生预习,使之为课堂教学服务呢?笔者认为,用好手中的课本,根据学生现有水平,按照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具体指导,能推动学生进行有效预习。

语文S版教材课后习题编排一般是:读的要求―关于课文重点句段的思考题―生字书写―词语积累―课外链接。下面,笔者以语文S版教材为例,按学段谈如何指导学生预习。

【第一学段】步子小,重趣味,细指导

刚开始的预习要放在早读或授课前,以课内指导为主。教师要及时表扬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课文《演一棵大树》为例。

(一)朗读课文。

首先是班级齐读课文,然后是个人自读,最后是读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

之后是评价。个人自评以“朗读遍数、声音响亮”为基本评价标准,在题目后用“正”字记录;他评以“读书姿势端正、声音响亮、不错漏”为基本评价标准,用“笑脸”的个数(五个是最高分)来评价,记录在题目后,并有同学签名。

【分析】朗读课文是低学段预习的重点。教师要讲清评价的尺度,学生才能较好地使用评价办法。在第一学段就开展自评,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到二年级课后习题就开始有默读的要求,应当在课堂上先进行计时练习。因为从朗读过渡到默读,需要一个更复杂的心理过程,默读的速度和质量会影响到高年级“浏览”和“概括及把握”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说说为什么大家都说阿海演得好。如果班里表演“小红帽”的故事,你愿意演一棵大树吗?为什么?

读读题目,在心中想一想。然后根据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用“?”记录在课题旁。

【分析】在第一学段,农村小学的孩子课外阅读量和见识甚少,因此刚开始鲜有人能解答。朗读和思考,目的是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例如本课从课题可以质疑:谁演大树?为什么要演?在哪里表演?演得怎么样?教师在授课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检查预习情况,表扬学生在预习时提问的学习行为。

(三)比一比,写一写。

直 直直的 笔直

真 真好 天真

(四)描描写写。

想一想上面的题目,也可以试着填一填。在课文中把这两个生字圈出来。然后根据生字表,把其他“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也圈出来,并把带有这个字的词语用横线画出来。最后,把这些词语读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

【分析】以上题目是形近字的比较,对教学有一定的提示。根据字词的提示,让学生在文中标注出“我会认”和“我会写 ”的字,这样的预习,能提高学生在朗读时对生字词的关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也为文后的“词语花篮”作准备。一年级下册开始,还可以指导学生预习时把生字的部首在生字栏中圈出来,并将个别少见的汉字结构写在旁边。如本课在生字“还”旁边写上“半包围”。生字词的预习是学生比较容易操作且感受到学习快乐的,对这一环节要作重点指导和检查,还要及时表扬学生在预习时个人的努力。

【第二学段】教方法,小组帮,教师扶

经过第一学段的指导,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并养成习惯。第二学段的预习延续“读”“疑”和“字词”的过程和方法,但是程度会有所加深,同时增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积累的预习项目。以《庐山的云雾》一课为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根据“姿势端正、声音响亮、吐字清楚、不添字、不少字、 不重复、很流畅”的要求,用“”自评和他评。

【分析】读的评价不但是具体几遍的要求,还有细化的评价标准。对于难读的部分,教会学生划分节奏来读,这样引导学生一步步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同时互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表达的机会,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督促,只有多提供开口说话的机会,农村的孩子才会克服羞怯的心理。到四年级上册,对默读的自评还应计时。读的速度,三年级每分钟大约为130字,四年级150字左右。

(二)你发现第二、第三自然段各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吗?想象一下庐山云雾的样子和变化,然后跟同学交流。

1.在文中用“ ”画出中心句:“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2.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描写云雾样子的词语:白色绒帽、玉带……

3.根据提示给课文分为三个意义段,抓住每段的第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写在段末。

4.根据提示可在课题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5.对文中的具体词句质疑或是不理解的地方用“?”标记。

【分析】以上提示了教学的重难点――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段落的中心句)了解庐山云雾的样子和变化,并学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写作方法。根据课程标准对中年段阅读的学习目标,根据题目挖掘预习点:在文中划出答案,并进行分段、概括主要内容的预习。中年段的预习要挑选典型的课文来指导,教给学生归纳课文段意及划分逻辑层次的方法。概括的方法大致可有:提要式概括(从文本中提取要点、提炼小标题等)、提取式概括(寻找中心词、中心句等)和归纳式概括,其中归纳式概括难度最大。中年段重点学习运用前两种。以上关于阅读题的预习,着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三)圈画生字词、使用字典给生字组词,写在本课生字表旁。理解生词,并在文中作批注。

(四)完成“词语采集”,并在自己的积累本上摘录本课优美词组。

【分析】语文学习重在积累、理解、运用,积累是基础。学生自主阅读并摘录精彩的语句,既有助于丰富语言的积累,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初步的审美鉴赏能力。农村小学课外读物少,词汇积累应紧扣教材,从字词预习入手。在预习中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查词典、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同学”等理解词语的方法。

【第三学段】用方法,独立做,广思维

中年级已经养成较好的预习习惯,到了高年级,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发挥空间,如预习可基本按“浏览―提问―阅读―解疑―浏览(回顾)―积累”的步骤进行,同时指引学生学会留意课文的插图以及旁边的简短说明,这可能是文章段落中没有的信息。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继续学习课文的自信心,对整个预习过程还须有限时要求。以《永远的歌声》为例。

(一)导读《温暖的回忆》。

阅读第三单元导读,抓住“感受一段段故事中饱含的深情”和“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的重点。浏览本单元的五篇课文,了解“一段段故事 ”是哪些。完成以上任务共花了( )分钟,记录在导读题目后。

【分析】到了高年级,学习一个新单元的课文,从“导读”掌握本单元读写训练的要求,并浏览或略读整个单元五篇课文,整体感知各文内容。阅读整个单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题阅读能力,让学生发现同一单元多篇文章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设计限时,是为了增强学生的速度意识,提高学生浏览的速度,这应视个体情况逐步练习和提高。这是一个训练学生阅读速度的好办法,培养了学生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的信息的能力。

(二)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自评、他评。以“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为评价参考,并用“”来记录评价。

【分析】朗读评价有自评和他评,但以自评为主,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珍视自己的朗读情感和培养语感。

(三)当“我们”委屈地向老师献上草药和小鱼的时候,老师为什么一下子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你对文章的题目是怎么理解的?跟同学交流交流。

对于本题,学生在独立思考之后,在跟同学交流中学会质疑,学会从伙伴那里收集信息,并在文中批注。

(四)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老师生病( )( )( )我们向老师献上草药和小鱼。

【分析】根据本单元导读了解学习的重点和方法,对文中重点句段质疑并批注自己的观点。第三学段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可抓重点词语或词组,通过表格、卡片、问答、填空等形式来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梳理,进而训练学生归纳课文大意的能力。高年级要注重培养学生批注的习惯。

(五)读读写写。

将“词语采集”积累的词汇抄在自己的积累本。

【分析】运用前两个学段的多种方法识字,还可增加给生字找形近字或音近字并组词的环节,来进行字词自学,可完成同步练习册的字词部分的作业。学习使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给不理解的字词作注解。词汇的巩固重在循环反复,因此每课的听写以这些词语为主,并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所积累的词句。

总之,农村小学的预习指导应删繁就简,紧扣教材,预习的过程要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重视反馈,多鼓励,应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语文能力,以及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责编 黄鸿业)

上一篇:浅谈阅读教学中朗读的指导 下一篇:应用几何直观开展自主学习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