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时间:2022-08-17 02:11:02

农村小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尤其是在广大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常常受到教师“主导性”的排斥、羁押而被架空,学生只是“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从而造成了学生不能“探究”、不会“探究”、不愿“探究”。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将数学教学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农村小学生也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有效情境

有效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本身的趣味因素,不断创设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并能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创设情境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讲究实效性。如果滥用情景教学,华而不实,思维肤浅,就失去了情境创设的意义。如,教学“年、月、日”时,给学生出示这样的情境:“王华今年16岁,但只过了4个生日,你知道王华的生日是哪一天吗?”问题一提出,即打破了学生的心理平衡,创设了“愤”与“悱”的思维情境,继而引导学生探讨“一般情况下,几年过一次生日?”“现在王华今年16岁,但只过了4个生日说明什么?”……这样层层递进,不断深入,真正唤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诱发“心求通而不达”的激情,从而使学生全心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二、凸现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催化剂,是探究活动的内驱力。探究性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围绕问题开展教与学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围绕问题开展活动。如,教学“圆面积计算”,先引导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1.圆可转化成什么图形来计算面积?2.转化前后图形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便自觉地投入下一步的探究活动之中。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自己发现了圆的面积公式,真正提高探究的实效性。

三、加强动手操作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指出,“数学知识能力的获得来自于学生参与数学探究活动。”因此,数学课堂要多给学生提供尝试、操作的空间,引导学生通过眼、耳、手、嘴、脑多感官参与探究活动,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克服“师代生劳”的现象,在实践探索中主动发展。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这个内容时,提供不同种类的三角形等材料,让学生用量角器先量出三角形的每个内角,然后相加,从而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用剪拼的方法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合在一起得到一个平角,从而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样,学生不仅得到结果,更收获了过程,通过动手操作,提高了探究的实效性。

四、注重交流合作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这对于学生实现认知上的互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增强合作意识,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不仅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与学生共同探讨,互学互动,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合作技巧和方法。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时,每个学生的学具不够,肯定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而在教学长方体体积时,一人肯定也不能搭成一个长方体,同样需要小组合作。合作探究不仅是形式上的合作,更是思维上的合作。因此,教师应在理解算法算理、探索规律、分析推理时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要善于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结论,更重要的是认知、思维、方发、情感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

五、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知识中负载和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归纳法、比较法、化归法等。教给学生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犹如教给学生一把开启数学智慧之门的钥匙,能大大增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快速有效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如,在教学“分类”时,首先让学生课前准备好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图片、水果等,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把带来的各种类型的东西进行分类,汇报、交流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

在数学探究过程中,我们要更新观念,努力为每一位农村小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提升探究的实效。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宝应县夏集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与对策 下一篇:以读为本,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