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观念变迁与公民教育

时间:2022-10-16 05:51:17

社会观念变迁与公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1)03-0156-0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使得传统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当代社会转型加速了社会观念的变迁,孕育了新的公民理念,对公民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为公民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与挑战。有鉴于此,2010年11月27日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学术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了两岸学者“社会观念变迁与公民教育”专题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香港以及台湾地区的公民教育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社会观念变迁与公民教育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富有洞察力的见解,也为拓展我国公民教育研究未来的方向提供了新思路。

作为一种观念意识教育,公民教育从来都是与一个国家、地区的社会文化观念息息相关的。公民教育问题的任何讨论如果离开了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就很难得出可靠的结论。目前的公民教育研究大多没有建立在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要的具体分析上,过分强调普遍价值而忽视了现实中具体的政治需求。因此,两个重要且相互关联的议题成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一是社会观念的变迁如何影响公民教育的发展;一是公民教育能为社会转型提供何种助力。

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有着不同的社会发展路径,因而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观念,但中国文化固有的传统都渗透其中,使得同样面临着普世的西方公民价值如何与传统文化价值融合的问题。这些复杂的文化观念往往借助课程政策、教科书文本以至教学方法渗透到公民教育中去,使学生内化为公民素养。洪泉湖《社会文化变迁与台湾的公民教育》清理了台湾光复后、解严前后、民主时期的社会文化与公民教育的关系,指出了台湾公民教育根据社会观念的变迁不断调整内容,发挥相应的功能。研究对台湾公民教育的局限性提出了反思,认为成熟的民主社会对道德判断与批判性思考的诉求在台湾目前政治文化格局下,学校公民教育难以做出呼应。谢均才《东亚地区的公民课程:发展、前景和研究议程》讨论了东亚国家和地区不同发展背景与文化对公民教育课程的影响,指出香港殖民地时期公民教育在学校课程中几乎隐而不见,有着强烈的非政治化和非国族化功能;回归后的公民教育转而强调国家认同和民族教育,而东亚其他地区的公民教育是官方主导的公民教育,强调培养服从国家意志的良好公民,缺乏公民批判意识的培养。王文岚在《1949年以来我国初中政治教科书中公民资格的变迁》中清理了过渡阶段、改造阶段、革命阶段、发展阶段以及改革阶段的政治教科书中的公民观念,研究发现改革开放前公民教育以政治输出为主,突出政治权威,强化个人崇拜,改革开放后的公民权责内容不断增加,强调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这些研究表明各个时期的公民教育都是当时政治文化观念的集中体现,但是学校公民教育受制度与课程体系的制约,受权威文化的约束,缺少灵活性和前瞻性。处于台湾的政治混局、香港的社会转型抑或是大陆的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之中,仅仅依靠学校来进行公民教育是不充分的。

与会研究者认为。要克服这一困境通过推进政治文化的转型,建立公民社会,形成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良好互动,民间社团、大众传媒等非政府组织有可能在未来公民教育中担当重要的角色。葛新斌在《公民教育:我国现代化历程进程中的深切呼唤》中反思了我国社会生活的泛政治化问题,提出了必须消除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和干预,建设健全自律的公民社会,这是改造落后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郁建兴、冯涛在《中国公民教育之研究》中分析了中国政府治理正向多中心、自主的、分工合作互为补充的方向发展,指出政府机制的转型有助于拓展公民活动空间,促进公民教育的发展。侯丹丹、欧阳文旭《在应急管理中非政府组织参与问题研究》以青海玉树地震救援为范例,揭示了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事件时所发挥的公民参与功能,并提出了建构非政府组织和政府间的沟通与合作机制的建议。上述研究表明,我国公民社会正在蓬勃、有序地发展,在培养公民积极参与意识方面,公民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未来需要思考如何形成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与政府良好互动的切实、有效策略。

这次研讨会还为我们带来了公民教育研究的新思路,研讨会荟萃了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伦理学等多样化的理论视角,为理解公民教育的内涵提供了广阔的视野。陶原珂《公民教育有关知识术语及其轮排探析――附术语轮排索引》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公民教育相关知识术语进行了清理,发现公民教育的术语以双音节词以及多音节词为主,反映出公民教育术语现代性特征:公民教育术语多以名词性为主,极少施为动词性词组,说明了公民教育目前还是知识型、理念型的学科,而不是教学型、实施型、操作型的学科;公民教育术语以基本概念为主,反映学术思想的术语较少,说明学科分支性较少,流派也不多。刘保刚《公德、私德――近代公民教育中关于公德的讨论》借助历史学、伦理学视角讨论了近代中国关于公德、私德关系之争,梳理了近代倡导的公德条目,包括民族意识、社会公共心、秩序、诚实等,并分析了近代中国人缺乏公德的原因。王颖《试论基于公民资格理论的公民教育》从社会学公民资格理论出发探讨了公民教育的内涵,提出公民意识是公民教育的基本目标。公民意识具体表现为公民对于公民身份的认同、政治共同体的认同、公民间的相互认同。宋建丽《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公民教育》从政治学视角考察了不同公民观念之下不同的公民教育理念,建构出多重美德辩证统一的当代公民教育理念。魏星河《论公民政治参与的主体性条件》从政治参与的视角提出,切实加强公民教育、鼓励公民参与社区活动、有序引导社会组织发展等等可成为提升公民参与主体性条件的通道。

这次研讨会的论题直面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力图将普世的公民价值与中国的当代国情相结合,寻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发展路径。郑航、查火云《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分析》以政策、文件课程以及教科书等为依据,通过对文本的话语分析,揭示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存在两种认同模式,即以中华民族为核心的民族国家认同模式和以公民为主体的公民国家认同方式,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以公民国家认同为中心、通过重建公共文化来重塑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王晓莉《国民公德教育与社会公德教育辨析――公民道德教育现代化》辨析了“以国为本”的公民公德教育与社会公德教育的异同,提出了消极不作为的社会公德要求更适合协调公共生活领域中个人之间的关系道德要求,更加便于践行和评价,应当作为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起点。高峰《公民教育的新理念与维护稳定的新思路》提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从斗争哲学到和谐思想、从行政单位到公民社会均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现代公民教育的新视角以权利为本位、以人为本的公民精神也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姚冬琳《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公民教育目标走向的探讨》分析了全球化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张力,提出中国公民教育的目标要从个体、国家、世界三个层面去思考其未来走向,应定位在培养具有世界 视野和人类意识的独立个人主体、具有独特民族性格的国民以及培养热爱和平与地球家园的世界公民。

这次研讨会在反思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方面,也为公民教育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提供了参照。

加强公民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这是公民教育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当前我国教育界对公民教育基本理论问题虽有所涉及,但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对公民教育的概念、涵义、内容以及特点等基本问题的分析尚不清晰,缺乏系统的理论阐释或明确的理论前提。事实上,公民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它所关涉到的既是个体自身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的需求问题,也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制度构架问题,更关照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制约与平衡关系。这种特性决定了公民教育产生和发展背景的广泛性和多元性。因此,只有重视与其他领域研究的结合,借鉴哲学、社会学、文化学以及心理学等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才能对公民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做全面、深入的探讨。

重视公民教育本土化问题的研究。公民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成员资格身份,由此而发展出来的地位、角色、权利和义务已为当今所有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认可。同时,公民教育又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反映出各个国家不同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因素的差异。因此,除了普遍的公民权责和道德要求之外,还必须把公民教育放在一个国家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去理解和思考,把握它所依托的特殊文化传统和它所应对的具体问题,才能构建出符合本国需要的公民教育体系。此次研讨会上,研究者尝试将现代公民理念与我国传统德育观念、爱国主义观念以及国家维护社会稳定的观念等结合起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体系拓展了新的思路。

开展元公民教育研究。元公民教育研究就是对公民教育研究本身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等进行深刻的分析和反思,以期开拓和超越原有的视野,修正和重建公民教育的研究架构与途径。目前,我国元公民教育研究匮乏,对公民教育研究本身的分析与反思缺乏自觉性,这也是我国公民教育研究理论滞后的重要因素。本次研讨会上,对于公民教育知识术语的分析无疑是颇具开创性的元公民教育研究尝试,审视了公民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学理问题,这一类研究应成为未来公民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

拓展公民教育的历史视域。历史研究对于公民教育的意义在于不仅帮助我们了解公民教育的过去,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公民教育变迁中的各种因素,诸如宏观背景、中观课程政策变化以及微观教育组织结构要素等等,从而动态地阐释了公民教育实施的可能性、必然性和适切性的问题。这对于公民教育理论的本土化建构以及公民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公民教育历史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代,忽略了1949年以来的公民教育政策、理论以及实践的演变分析,尚不能全面、多角度地展示公民教育演变的脉络。研讨会上,研究者的历史视野显著放大,对于1949年以来教科书中公民资格的发展、公民道德内涵的演变以及国家认同理念的变迁均做了细致、全面分析,揭示了社会文化变迁与公民教育的关系。

增强东亚地区公民教育的比较研究。现代公民的概念根植于西方民族国家制度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公民教育在西方国家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因此借鉴西方公民教育的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必要的。然而,西方国家的社会政治背景、文化传统与我国有较大差异,简单地搬用理念显然缺乏现实基础。相反,东亚地区具有相近的文化传统,也同样面临着现代政治文化转型的问题,加强对东亚地区公民教育的比较研究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次研讨会中,研究者探讨了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以及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公民教育政策和课程内容,发现东亚课程普遍具有非政治化和道德化趋向,并提出了一个重要和有趣的课题:探究西方公民价值观与当地文化如何共存。这类研究描绘了东亚地区公民教育课程、公民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和关键问题,既为我国今后教育政策的制订提供了依据,也可以在比较中修正我国公民教育的理想范型。

上一篇:在神话与历史之间――金斯密的中国文明雅利安... 下一篇:民初的法律广告与法律文化(1912―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