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灌溉农田高效用水研究进展评述

时间:2022-10-16 03:36:10

我国灌溉农田高效用水研究进展评述

摘要:在农业水利灌溉领域,通过与其他国家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比较评价我国农业高效用水工程的可行性,并论述我国水资源现状和农业用水状况以及我国对于高效农业的研究进展。针对我国人口与水、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问题,提出因地制宜地农业灌溉方法。指出了在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的现状和推广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节水意识、加强国家引导力度、加强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应用等对策,以促进我国高灌溉农田高效用水的进展。

关键词:高效用水;节水灌溉;灌溉农田;研究进展

abstract:In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area, with other countries advanced by the comparative evaluation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ies agricultural efficient water use, and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ject in China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for agricultural water status and high-efficient agriculture in China were reviewed. According to China's population and resources such as water, land,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 of local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methods. Points out the agricultural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i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in promotion,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occurrence of problem, this paper proposes strengthening publicity, improve water saving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 national guide, enhancing the water-saving irrigation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promote high irrigation farmland efficient water use progress.

Keywords: high efficient use of water; irrigation; irrigation; research progress

中图分类号:S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而地球上适合于人类饮用的水量不到地球水资源总量的1%,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农业水资源利用不仅要实现节水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节水的前提下实现产出的高效益。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农业用水量开始由灌溉面积的增加而逐步增长,随着集约高效农业的发展以及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农业产出增加,灌溉用水量基本稳定[1]。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目前仍处在发展灌溉农业的阶段,节水灌溉还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能力,农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80%。农业是用水大户,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高效用水农业首先要发展节水灌溉。发展节水灌溉并不是简单的降低农业灌溉的用水量,而是一项综合工程,它依赖于现代灌溉技术的研究、推广应运和技术培训等环节,也涉及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用水管理体制的改革、水价政策的制定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领域[2]。

1国际上采用的农业高效用水技术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农业用水量由于灌溉面积的增加而逐步增长,70年代以后,随着集约高效农业的发展以及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农业产出增加,灌溉用水量基本稳定[3]。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目前仍处在发展灌溉农业的阶段,节水灌溉还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能力,农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80%。经济基础雄厚,技术先进,在农业灌溉方面普遍都应用比较先进的现代灌溉技术。以色列、美国、日本等国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改进灌溉技术,实行科学管理来实现节水农业。尤其是自动控制技术大为发展,如计算机监测风速、湿度、气温、土壤水含量、蒸发量、和太阳辐射等参数,从而指导灌溉。美国多数地区还采用激光平地后的沟灌、涌流管、畦灌等节水措施。节水技术使美国灌溉用水持续下降,大大提高的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且已经出现了可以在家里利用计算机对灌溉过程进行控制的农场,这些农场拥有的设备可以系统的对灌溉区域内的作物进行合理灌溉,极大的降低劳动力和水资源的损耗[4]。一些节水成效比较明显的国家及其措施主要有:

(1)以色列在农业方面有着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制度和先进而高效的农业水利灌溉技术,因此极大地缓解了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状况。以色列农业用水占总供水量的62%。为了提高灌溉水效率,所有的灌溉农田都采用了喷灌和滴灌等现代灌溉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使灌溉水平均利用率达到90%。不仅如此,以色列还采用水量计量、水价政策、灌溉过程的计算机管理和遥控、水肥同步施用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6]。同时国家还为供水提供一定补贴,更好的促进了政策的实施。以色列所采用的管理体制、法规、经济和技术等综合措施,对水的需求进行管理,提高农业和工业用水率,重复利用其有限的水资源。成为世界上对水资源利用最有效的国家。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加大使用循环水的力度,把工业与城市生活的污水,集中进行净化处理后二次用于农业生产灌溉。

2)不断增建集水设施,以最大限度地收集和贮存在降雨季节的天然降水资源,在农耕时用于生产种植。

3)推广普及使用压力灌溉技术和方法,包括喷灌和滴灌等。

此外以色列的国家输水管道工程也堪称国际一流, 全国除个别偏远山区外, 全部实现输水管网化。以色列全国的输水管道连接了大多数地区的供水系统, 形成一个平衡的网络系统, 可根据需要输水供水且避免了输水过程中因蒸发和渗漏引起的损失。输水管道不仅用于供水, 在冬季和旱季还是以色列北方地区的排水管, 使水重新进入地下水层, 提高了水的回归和再利用率, 加速了以色列引、输、灌水的自动化水平[7]。

(2)澳大利亚有1/3的地区不适于发展农牧业,另外1/3的地区只宜发展畜牧业,但其农用地面积仍然相当可观。其大部分国土(约70%),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国内水资源短缺为生活生产、农田灌溉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8]。其水资源特点是:1)水资源总量少,但人均占有量多。2)地区分布不均匀。3)降水年内、年际分配不均。

澳大利亚许多灌溉工程的建设年代较早,加上地广人稀,过去主要采用传统的地面沟、畦灌或大水漫灌。近年来,由于灌溉水源紧张及长期大水漫灌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他们结合自己的特点,下大力气推广节水灌溉,取得明显成效。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他们用激光机械平整土地,加快了田间灌水速度、减少了渗漏蒸发损失,田间节水效果与喷灌相近。此外,还有其它一些方法,如管灌技术:采用地下管道输水,给水栓上接上闸管,在闸管上有许多个出流孔口,每个孔口上都装有一个小闸门,出流孔口直接对准灌水垄沟,各孔可以同时放水,代替了毛渠,免去了人工扒口灌水的繁重体力劳动,既省地,又省水;渗灌:这是一种将滴灌带埋入作物根部,让水从孔口缓慢地渗向四周土壤进行灌溉的方法,它比滴灌能更有效地减少蒸发损失,其水、肥有效利用率几乎接近100%。喷灌、滴灌不但减少了灌溉用水,还减轻了盐碱地盐分对作物的危害,从改善生态环境角度看,这一优点特别受到当地人的重视。

政府从多方面扶持节水灌溉的发展。澳大利亚灌溉工程斗渠以上的部分由政府投资兴建,并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农场内部设施由农场主自己负责。各个农场的边界接水口多装有自动量水计,按预先分配的水量用水。澳大利亚的农牧场随处可见喷灌设施,喷灌是农牧场草地的主要灌溉模式,我们所参观的几个农牧场基本都是这种灌溉方式,采用的基本上是移动式喷灌机。滴灌是当今世界上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效率高。澳大利亚主要用于大城市的郊区和小城镇的蔬菜地及部分果园。近年来,滴灌带管推广使用量增大。目前,澳大利亚喷滴灌已占全国灌溉面积的20%,且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3)加拿大海岸线长达24.38万公里。加拿大水资源十分丰富,五大湖与美国接壤,河流众多,领土的7.5%由淡水覆盖,占世界淡水水面的15%。加拿大湖泊面积占国土的7.6%,湿地占14%。加拿大人口只有3000多万,因此其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位居世界前列。

加拿大耕地面积约680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农业灌溉发展历史较短,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较小,而且主要集中在较为干旱的中西部地区。而在东部地区,主要对高价值的作物实施灌溉,如蔬菜种植面积中有11%进行灌溉,水果种植面积中灌溉面积大约占35%,最高的是马铃薯达到80%的灌溉率。虽然加拿大灌溉面积只占全部耕地的2%,但已经全部实现节水灌溉,采取了喷灌、滴灌或渗灌,农业灌溉水利用率达到60%以上[7]。

加拿大农业灌溉输水方式主要是管道输水,排水系统也大多采用管道,基本上做到了输水管道化,而通过渠系等输水比例较小。例如在整个安大略省,唯一一处利用渠系输水的农业灌溉面积也只有7000公顷。主要的灌溉方式有:移动式喷灌、滴灌、支架式喷灌等。加拿大水资源丰富但仍注重节约用水。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日益增强,加拿大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节约用水越来越重视,普通居民的节水意识也越来越强。由于水资源丰富,加拿大曾一度存在着水价过低、水资源滥用和水资源污染等严重的问题,并由此造成水处理设施建设费用不断增加,政府财力难以承受等情况。近几年随着用水供求压力增大,水资源供给出现紧张现象,天然降水出现减少,而需水量逐渐加大,对加拿大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联邦政府及各省都在摸索高效的农业用水管理模式:

1)利用调整水价等经济手段促进节水;

2)试行用水许可制度;

3)建立科学灌溉制度;政府资助、指导开展地区灌溉潜力调查,明确土壤、作物、输水管道类型,依据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品种的需水情况,在地区和农户水平上提供灌溉备选模式和方案,经与农产或中间组织协商后,确定最佳灌溉模式和方案,地方政府依此制订有效实施计划,然后通过灌排控制系统(包括灌排体系、管理体系、生态因应等)来调度、分配和保护灌溉用水。

4)鼓励中介组织参与灌溉管理。加拿大中介组织全部是自发成立的,如技术咨询委员会、用水者协会、管理委员会等,主要功能是协调用水者(农户)之间的灌溉用水管理问题。

我国许多地区水资源紧缺而人口众多,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很多都是以超采地下水和恶化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我国一方面缺水,另一方面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故我国应多参考国外先进的灌溉方式和一些先进的农业高效用水方案以发展我国高效灌溉。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的主要因素为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尤其是农田灌溉的浪费极为严重。节水灌溉技术能极大程度上抑制水资源的浪费,改善作物品质。因此为发展我国灌溉农田高效用水,最重要的是大力发展现代节水灌溉技术。

2 我国的高效农业用水

全球淡水资源有限,然而对这一有限资源的需求量却在不断地增加。粮食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水,城镇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我国的各地条件差异很大,所面临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我国水土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十分匮乏,且分布在空间和时间上极端不均匀。我国对水资源的需求巨大,尤其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水资源供求矛盾的挑战[9]。

2.1我国农业灌溉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资源分布极端不均衡,干旱缺水地区较多。比如我国西部是主要的缺水地区。其干旱少雨多风,恶劣多变的自然条件导致西部生态综合承载能力较弱,水资源严重短缺。西部地区地表河流及地下水资源稀少,多为戈壁、沙漠。同时,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平衡,更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此外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加剧、农业基础设施差、生产条件恶劣、土壤有机含量不断下降都制约着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占农业用水量的90%。一方面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用水浪费现象又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1)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低,平均利用率仅为45%左右;(2)农田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低,仅达到56%;(3)水分生产率不高,仅有1.0kg/m3 左右,旱地农田水分生产率为0.60~0.75kg/m3。而发达国家灌溉水利用率达到80%以上,水分生产率达到2.0kg/m3 左右[10]。

除我国本身综合能力及技术水平较差外,一些人为因素也造成了中国农业灌溉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1)节水法规制度建设不健全,未形成水市场,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虽然我国近期大力推动节能减排,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包括节水在内的节能条例,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节水法规制度方面的建设很不完善,尤其灌溉用水的市场机制不健全。其次,农用水价偏低,未形成水市场,调节手段单一。再就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优惠措施不到位,都不利于节水灌溉工作的实施。(2)农民群众的认识程度低,不具备水资源危机意识。很多地方老百姓养成了大漫灌思想,认为“有河就有水,挖井就有水,水是用不完的”,对水资源缺乏认识不到位,没有水资源危机意识,节水意识淡薄,导致了抵触情绪。又由于节水灌溉将打破以往农作方式,这也给农民群众带来了新问题,因循守旧的思想促使着他们抵触此类工程。(3)地方政府支持与否是节水灌溉推广的瓶颈。很多地区借节水灌溉的幌子骗取国家资金,这些工程往往是形式主义,面子工程,往往是“领导来了放一放,领导走了盖起来”,甚至到最后不了了之,给当地的群众造成了很大的心理伤害[11]。

2.2 我国现行的农业高效用水技术

2.2.1传统的地面灌溉和节水技术

传统的灌溉方法水是从地表面进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所以也称为重力灌水法。这种办法是最古老的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灌水方法。按其湿润土壤方式的不同,主要可分为:

(1)畦灌。畦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分割成一系列长方形小畦。灌水时,将水引入畦田后,在畦田上形成很薄的水层,沿畦长方向移动,在流动过程中主要借重力作用逐渐湿润土壤。

(2)沟灌。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开挖灌水沟,水从输水沟进入灌水沟后,在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借毛细管作用湿润土壤。和畦灌比较,其明显的优点是不会破坏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结构,不导致田面板结,能减少土壤蒸发损失,适用于宽行距的中耕作物。

(3)淹灌(又称格田灌溉)。淹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划分成许多格田,灌水时格田内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层,借重力作用湿润土壤,主要适用于水稻灌溉。

(4)漫灌。漫灌是在田间不做任何沟埂,灌水时任其在地面漫流,借重力渗入土壤,是一种比较粗放的灌水方法。灌水均匀性差,水量浪费较大。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灌溉方法就是传统灌水方法,这种灌溉方式容易使水分通过蒸发或深层渗漏,降低水的利用率,造成对水资源的严重浪费。灌溉水源渗入田间的深度超过计划湿润层即为无效灌溉,容易引起地下水位上升、盐渍灾害等,十分不利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地面灌溉的节水技术是对传统的地面灌溉的改进,如平整土地,设计合理的沟、畦;改全部湿润为局部湿润;把传统的沟、畦一次放水改为间歇放水;改进淘、畦放水设施。明渠输水采用虹吸管、管道输水采用地面移动闸门孔管;地膜输水,将地膜平铺于畦中或沟中,通过作物的放苗孔和专业灌水入渗给作物供水等。常用的地面节水灌溉方法主要有:土地整平技术、闸管灌溉、水平畦田灌溉和波涌流灌溉等[13]。

2.2.2现代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是否节约灌溉用水,用水是否高效是以单位作物产量总耗水量的多少来衡量的,或者以单位耗水量所取得的产值多少来衡量。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高效用水农业首先要发展节水灌溉。发展节水灌溉不是简单的降低农业灌溉的用水量,它依赖于现代灌溉技术的研究、推广应运和技术培训等环节,也涉及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用水管理体制的改革、水价政策的制定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领域。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很低,同时节水潜力很大[15]。

农田灌溉将水源输送到农田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通过灌溉输配水系统,将水自水源引致田间;第二个环节是在田间地表水入渗到土壤中,在土壤中再分配转化为土壤水,而后被作物吸收;第三个环节是作物吸收水分后通过光合作用将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最后形成有机质。高效用水的目标是极大地提高这三个环节水的转化和产出效率,既节水又高产。比较典型的节水灌溉方式如下:

(1)喷灌技术,它是利用成套的动力机、水泵给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灌区,由管道上的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水滴,均匀地散布在田间进行灌溉,并且几乎适于所有的旱作物。其主要特点是省水、省工,不受地形限制、灌水均匀、增产明显。与明渠灌溉相比,喷灌节水30%~50%[16]。

(2)微灌技术也是一种十分节水的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脉冲灌、涌泉灌等。微观可根据作物的需水要求,通过灌溉控制、过滤系统及管道和安装在管道上的特制喷水器(滴头、微喷头、稳流器、分水器、滴灌带、喷水带等),将水和作物所需要的肥料、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的根部附近的土壤中[17]。微灌主要用于局部灌溉。现代化的滴灌系统都带有施肥装置, 并在田间设水分、养分传感器和测定计算水肥需求量的计算机,按时按量将水和肥料直接送入作物根部。这种全封闭式的配肥与灌水系统使水肥的利用率达到90% 以上,用水量减少30% ,节省肥料30% ~50%,有效地防止了土壤盐碱化和板结,增加了作物产量。此灌溉方法减少了水蒸发损失,节约水资源,使土壤保持良好的通气性,此外还减少了农药的用量,节省了资金和劳动力投入,最终降低了耕种的生产成本[18]。

(3)在节水灌溉的同时,有效地减少植株间水分蒸发,也可极大地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主要方法是地膜覆盖和低压输水管道。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农田水分的无效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地膜覆盖可使土壤水分垂直蒸发受到阻隔,迫使水分横向蒸发,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抑蒸力可达80%以上,达到保墒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具有综合生态效应[19]。

(4)在采用这些节水灌溉技术的同时,发展行之有效的灌溉制度,也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如调亏灌溉是在作物生长发育的某些阶段施加一定的干旱胁迫,有目的的使作物处于一定程度缺水的条件下,调节作物的光合产物向不同组织器官的分配,调控地上和地下生长动态,促进生殖生长,控制营养生长,舍弃有机合成物总量,提高经济产量,最终达到节水、高效、高产的目的[20] 。

(5)非充分灌溉(也称“限水灌溉”或“腾发量亏缺灌溉”)是针对水资源的紧缺性与用水效率低下的普遍性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灌溉技术。就是将有限的水科学合理(非足额)安排在对产量影响比较大,并能产生较高经济价值的水分临界期供水。在非水分临界期少供水或不供水。非充分灌溉作为一种新的灌溉制度,不追求单位面积上最高产量,允许一定限度的减产,并且与充分灌溉的对比试验中,证明在节水的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比充分灌溉的最高产量减产并不严重[21]。在水资源有限地区,建立合理的水量与产量关系模式,通过增加灌溉面积而获得大面积总量的均衡增产。非充分灌溉制度适用于干旱地区,不仅节约了水量,且有助于改善作物品质。我国是个严重缺少淡水的国家,特别是北方大部分地区都难以进行充分灌溉,研究和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可以缓解我国农业缺水的矛盾,节省水资源,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22]。

(6)控制性干湿交替灌溉是指人为的使作物根系半边湿润、半边处于干燥的土壤环境内,充分利用水分,避免干旱发生的一种全新灌溉方法。

大量的研究、试验表明,处于干燥区域内的根系吸水受到限制后,能产生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传输到叶片某部位后,发出受到水分胁迫的批示信号,使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减少叶片水分的蒸腾,从而减少水分的消耗,,且干湿交替灌溉对作物的生育和产量影响微小。

交替灌溉与地面全部湿润灌溉相比,可以显著减少作物株间水分蒸发损失和叶片水分蒸腾损失,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据梁宗锁等人研究,在灌水下限控制为田间持水量的55%~65%,根系分成相等两部分实施交替灌水时,用水量减少34%~36.8%,而作物生长、产量仅下降6%~12%,节水效果极为显著。

交替灌溉通过人为的控制,干燥与湿润区域交替出现,即上次灌水的区域,下次灌水时让其干燥,而上次保持干燥的区域,下次灌水,从而使不同区域的根系能够交替,接受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亏缺)。在常规沟灌的基础上,采用交替隔沟灌溉的方式,可实现交替性灌溉。利用滴灌、渗灌等系统,轮流交替着在作物的两侧供水,每次只让一侧的根系区域湿润,而另一侧的根系区域则保持干燥,也可以实现交替性灌溉[23]。

2.3对农业高效用水的几点建议

基于我国国情,在各个灌区大力发展喷灌、滴灌、低压管道输水等先进的现代灌溉技术,田间覆盖保墒技术,并加强田间用水管理等,是我国高效用水研究的重点。借以达到发展节水农业,高效用水的目的。但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找到灌区适合的灌溉方式。如西部地区由于气候干燥,日照强烈,且多风沙,故不适宜发展喷灌技术[24]。在缺水地区,发展耗水量小的工业和农业种植耗水小、效益大的经济作物,同时压缩耗水量大的工业及农作物的种植,从而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这也是当今世界节水工作的一大趋势[25]。

我国应在别国取得的节水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其经验,发展我国的农业灌溉高效用水研究。这些措施主要是:

(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节水意识

发展节水灌溉作为我国的一项国策,首先要在群众中建立起水资源有限和水危机的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节水,积极投入到节水灌溉的开展中去,有利于节水灌溉的快速推广,使农民节水增产增收[26]。

(2)政策配套改革,加强引导

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节水灌溉的效益主要体现在改善生态环境等社会效益方面,要求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发展节水灌溉是不现实的。从现阶

段的国情来看,除发展温室大棚或经济作物等高产出的节水灌溉,以业主或农民为主投入外,我国节水灌溉的投入应以国家为主[27]。

加快我国的节水法规制度的建设和健全,尤其加快水价改革措施,加强节水灌溉中的管理环节,逐步实现以水养水,达到节水的良性循环,通过管理降低成本,理顺体制,提高节水效益。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参与节水,加强引

导力度。在加快水价改革的基础之上,更需要加快研究建立水市场,用市场经济的杠杆来促进节水意识。而在水市场的框架内,建立合理、有效的补偿机制,带动农民群众节水的主动性,进而促进节灌溉工程的推广[28]。

(3)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切勿盲目

在发展节水灌溉采取的措施上,要打破常规,采取非常措施,改分散为集中、改小打小闹为战略安排、改单纯搞示范点、示范区为全流域综合治理,改以需定供为以供定需,改追求工程建设规模为出台重大管理举措,统筹安排,合理发展。

(4)加强节水灌溉相关技术的创新研究

对于节水灌溉设备而言,要组织力量进行技术攻关,研制低成本、使用环保材料、物美价廉的节水灌溉设备;此外还要发展一批以节水灌溉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具备咨询、规划、设计为一体的技术服务公司、营销与培训相结合的经济实体等多种形式组成的节水灌溉产业化技术支持体系。

总而言之,针对我国国情,并不适合发展大型水利工程用以灌溉,更多的应尝试现代灌溉方法。根据不同情况,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的灌溉田区,才是我国发展高效农业,节水农业的必由之路[29]。

3结语

我国农业灌溉历史悠久,很大程度上采用的是漫灌,沟灌等地面灌溉技术,这在造成水资源巨大浪费的同时更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发展农业灌溉高效用水,有益于对稀缺水资源的保护,有益于国计民生。而所谓灌溉农田高效用水,归根结底是对各种节水技术、节水措施的应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以获得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运作模式。节水灌溉工程和各类节水技术的推广,大幅提高了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和资源产出率。在节水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才能真正的发展高效农业[30]。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国节水灌溉的逐步推广使用,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开发,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我国的高效农业指日可待。

4参考文献

[1]薛志成.国内外田间节水灌溉新法[J].节水灌溉,1998,(6):36—37.

[2]国家环境保护局.工业节水减污[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科学出版社,1992.

[3]刘渝.中西部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

[4]王乐财.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4):220.

[5]雷波,刘钰,许迪,等.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09,20(5):732~738.

[6]古智生.以色列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节水灌溉,1999(6), 34~35.

[7]钱蕴璧,李英能等.节水农业新技术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8]李友生,高虹.参与式灌溉管理与我国灌溉管理体制经济,2007(09),45~52.

[9]陈芝键.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思考[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14(5)404~405.

[10]葛爱丽,许书刚,程红,等.发展高效用水农业的探讨[J].地下水,2009,31(4):115~116.

[11],蔡燕,王会肖.土壤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若干生理生态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10(10):5271~5273.

[12]李发东,李隆海.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节水灌溉,2001(4):1~3.

[13]许迪,康绍忠.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高技术通讯,2002,12(12):45~50.

[14]薛克宗.国内外压力管道灌溉发展概况[ J].节水灌溉,2003( 1) : 35~37.

[15]金永堂,余玲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

[16]余玲,刘群昌,程先军,等.塑料在节水灌溉中的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7]徐迪,龚时宏,高本虎.我国节水灌溉设备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研究[R].北 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6.

[18]高占义,杨继富,龚时宏,等.农村水利发展重点对策研究[R].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4.

[19]高占义,龚时宏,刘文朝,等.水利科技发展战略研究[R].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6.

[20]龚时宏,高占义,王晓玲,等.全国300个节水重点县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3,1(4):5~1O.

[21]李久生,张建君,薛克宗,等.滴灌施肥灌溉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3.

[22]钱蕴璧,李英能,杨刚,等.节水农业新技术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23]夏敬源.改革创新农技推广服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J].中国农技推广,2008,24(4):4~7.

[24]余根坚,李久生,龚时宏,等.喷微灌技术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节水灌溉, 2002( 5) : 1~4.

[25]李久生,张建君,薛克宗,等.滴灌施肥灌溉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3.

[26]许迪,李益农,程先军,等.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7]邢义川,李远华,何武全,等.现代渠道与管网高效输水新材料及新技术[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28]许迪,蔡林根,茆智,等.引黄灌区节水决策技术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9]许迪,龚时宏,李益农,等.农业高效用水技术研究与创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9]李立秋,刘万才.关于当前农技推广几个问题的辨识[J].中国农技推广,2008,24(8):4~5.

[30]王艳霞.农村人才开发问题及对策[J].经济论坛,2O04,

上一篇:关于潜水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 下一篇:浅谈桥梁加固维修方法及造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