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指导我们搞好集体备课工作

时间:2022-10-14 06:50:37

新课改指导我们搞好集体备课工作

摘要:坚持集备,整合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加强监控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大胆整合 优化教法 跟踪落实 监控质量 全面提高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高一英语集备组在整合内容,分层教学,质量跟踪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果,现将我们的工作反思总结如下:

1、落实集备制度,发挥集体力量。

新课改理念要求学生学会合作探究,首先教师要学会合作探究,教师也应是一个合作者、探究者,教师的合作是新课程提出的重大要求,课程的综合化也要求教师要进行合作。为了适应新课改形势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解决大家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制定出最佳的教学方案,我集备组利用每周二下午第五、六节的集备时间,开展积极、主动、生动的集备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每位教师主讲一个单元,周而复始.主讲内容是本单元的重难点,侧重讲解教材的处理,课时安排,每节课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并研究课堂设计等等,其他老师则补充有关内容,研究疑难,集思广益,最后制定出最佳教学方案.除外,我们还认真研究课堂小测,单元一测,期中、期末测试题目。我们认真组织学习最新教育教学理论及向福州八中、福州高级中学、福州格致中学等兄弟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改经验,不断充实自己。

2、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大胆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教学方法。我们现行教材上教学内容是按照知识体系的科学性、逻辑性、完整性进行编排。根据我校学情,若“照本宣科”,将脱离实际,不能取得最佳效果。广州市教研室林少杰老师的“非线性主干循环单元活动型”的实验课题给了我们启示。“非线性”实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实验将教学内容分为:(1)工具类内容(教学讲授为主);(2)非工具类重点内容(师生共同完成);(3)经验类内容(学生总结为主);(4)非重点类内容(学生阅读为主)。我们依照“非线性”的理念,打破教材的章节,重新组合内容,把Warming-up和speaking整合为一个部分,老师给予提示,让学生以两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对话,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把listening作为一个教学单位,让学生听,跟读,提高学生的听力;我们把Reading I部分作为学生阅读的重点内容; Reading II部分为经验类内容,强调以学生总结为主;Grammar 部分为工具类内容,以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为主;最后一个部分Integrating skills则注意培养学生的初步写作能力。在整合教学内容时,我们注重突出知识主干,在新整合知识之间给予适当的铺垫,让知识结构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让课堂初步形成“先试后学,先学后教”的新方式,课堂教学效益得以明显提高。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先进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提高课堂效率,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内容的整合是对整个单元体系的规划,但是把整合的内容运用到实际课堂,才是教学的关键。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中快乐、轻松的接受知识,并深刻地记忆,这个问题是我们探讨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集备组举办了 “智多星”活动。即由本周主讲老师提出本周的教学话题,大家发挥群体效应,全面挖掘教材,探讨教学方法,在下周集备时以主讲为主要发言人,大家各抒己见进行补充。譬如何蕾老师在 “智多星”比赛活动中针对听力这一教学内容提出的“先猜后听”的好办法,就大大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听力的积极性。她说听力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因为听力练习很枯燥,学生词汇量有限,还要注意辨别各种口音,因此他们不大愿意上听力课。让学生先看题,从题中找到信息,然后让他们在信息中猜测可能的答案,之后再听,这个方法大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它不仅使让学生养成先看题的习惯,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一石三鸟”的可喜效果。

在“智多星”活动中,宋思洁老师的“巧记单词法”也得到大家赞赏。这个方法大大提高了C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出现了“二多二少”的现象,即听课的人多了,参加学习活动的人多了;随意说话的人少了,趴在桌子上睡觉的人少了。

廖红老师在活动中提出的“先练后讲”的学习方法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她认为一味的“灌”达不到学习的效果,适当的“引”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做法是:把课文中的重点编成题目,让学生先思考,老师再讲解,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还达到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效果。

为了寻找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教法,我们发挥了集体智慧,制作了相关的教具、课件。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使教学方式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4、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强弱不同,认知水平高低不一,个性养成也迥然有别,若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练习用一种样式,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个标准,那怎能使差异明显的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提高呢?我们在统一备课的基础上认真讨论A、B、C三个层次应该如何因材施教的问题,并取得以下共识:在内容整合上,我们要求A层次的学生听、说、读、写按照福州八中模式全面掌握;而B层次的学生我们侧重于讲解Reading I 和Grammar 部分;对于C层次的学生我们则大大降Warming-up, Speaking, Listening 部分的难度,甚至删去Reading II部分。在练习和测试部分,我们进一步贯彻“分层次教学”,担任各层次的老师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的实际情况,分工合作负责编写相应的课堂学习卷和测试题。我们利用这些课堂学习卷供学生进行当堂练习或测试,这样做,让各层次的学生能攀着学习的“脚手架”,进行自主探索、合作研讨,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年级有层次,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会有高、中、低三个层次。在许居莹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集备组提出了 “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并注意选好突破口,以点带面,积小胜为大胜,目标由老师指导学生自主拟定;教学中,遵循“一主两兼,三必三选”原则,即根据教学大纲或课标的要求,授课以中等生为主,课堂辅导兼顾优差两头,教学内容为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当堂训练及作业乃至考试分为必做类与选做类,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科任教师、班主任、年段都建立学生了成长档案,指导学生分阶段制订进步措施,有进步的给予奖励,让绝大多数学生增强自信,感受成功的快乐;分层评价,矫正调节,在课堂教学的提问、练习、讨论、作业以及阶段测验,都及时反馈、评价。尤其是考试,更是以“小考小鼓励,大考大鼓励,跟过去比,只要有点滴进步,都要鼓励”的理念,对基本达到学习目标,特别是取得进步较大的学生加以褒奖。

5、跟踪落实,加强质量监控

新课改教学理念要求教师采取有效措施,跟踪落实,加强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与遗忘作斗争,只有不断地训练,才能巩固记忆。老师在课堂上讲30分钟,不如让学生练10分钟。为此我们坚持“一堂一测,一周一练,单元一考”的适度训练;强化记忆,跟踪落实,质量监控,形成习惯。在教学中我们还突出一个重点――当堂训练。没有这一环,学生能力的形成肯定大打折扣。有位老师课上得相当活,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可月考,她所任教的班级成绩不理想。这位老师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发现当堂训练不够是成绩上不去的主要原因。随即,她加强了课堂训练与小测,由于措施得当,跟踪有方,质检成绩就上去了。在此我们领悟到:教学要有机地整合“三维”教学目标,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师生互动,把讲、练、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发现问题,跟踪监控,措施落实,质量提高。

6、 取得成绩

一年的实践,我们初步获得了一些成果,表现在: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上课的人多了,学习的效率高了;作业上交的数量多了,正确率高了。

(2)早读以听力为主,老师下班辅导,并采取小测制,对取得优异成绩和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学生的听力成绩取得明显进步。

(3)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的实施,并对她们的成绩进行跟踪反馈。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以高一(6)、(7)、(8)、(11)、(12)班级为例,见下表:

7、 今后目标

一年来我们虽然在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离全面提高的目标还很远,我们不能固步自封,我们要与时俱进,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目标:

(1)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除了积极地参加学校,教研组组织的理论学习外,我们以自学为主,认真学习最

新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各地先进的教学经验,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时期新课改的教学需要。

(2)完善集备制度,提高集备质量

完善的集备制度,是集备质量的保证。在今后的集备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强调集备的重要性,加强集备的责任感。既要定时,定点,定人的集备,又要拓宽集备内容,要备目标,备学生,提高集备效果,并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去摸索出一条符合我校的英语集备路子。

(3)继续丰富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推广成功做法,积累经验。在过去一学年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今后我们还要坚持:

①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②认真评课,总结经验和教训,制定措施,以利再战。

③举行公开课,互相交流,切磋教法,共同提高。

④不定期举办说课、片断教学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⑤加强撰写论文训练,提高理论水平与总结教学经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学病理学[M]. 石鸥.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321.

[2] 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J]. 王策三.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

[3] 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 林华民 农村读物出版社 2003.8

上一篇:浅探高中数学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浅谈如何上好初中语文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