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生感恩意识缺失归因与对策

时间:2022-10-13 01:21:27

职校生感恩意识缺失归因与对策

摘要:懂得感恩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具备的基本道德,针对中职生的感恩意识缺失现状,提出中职生感恩教育的若干途径,实现校园人际关系和谐,促进学生学业成功。

关键词:中职生;感恩意识;教育

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自古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训。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一种做人的道德,是一种处世哲学,是做人起码的支点。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善待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反思现在,许多人缺乏感恩意识,让我们把视线聚焦到今天的职业学校校园,你会发现感恩已离一些学生越来越远。

一、职校学生感恩品质现状

在一些职业学校里,能够清楚知道自己父母收入的同学只占少数,多数的学生对此毫不在乎,认为零花钱的数量和自己父母收入没有关系。在问及是否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时,学生即使能回答出来,但是却很少想到问候一声,给父母买礼物的人不多,为父母分担家务的学生更少,能与父母促膝长谈的就寥寥无几了。

有不少学生不但不体谅父母的辛劳,反而无休止地索取,他们不顾家庭生活状况,盲目攀比,过分讲究吃穿,泡网吧,进迪厅成了生活必需。在他们的人生观里,“我”永远是第一位的,其他人为“我”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于是便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社会的财富、他人的关爱,对他人的感受,表现出来的却只有冷漠。更有甚者,还有的学生只是遇到一点点不顺,就一蹶不振,怨天尤人,大呼命运对其不公,以致心生仇恨,走上极端……

当然,在今天的职业学校校园,我们也会发现感恩的影子。很多学生也会说谢谢,也会在不同的场合说关于感恩的话,但是这些话说过就被风吹走了,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学生能够感知他人的友善,但他们往往自私地认为,老师、同学、朋友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也有学生也曾希望回报,但是在紧张的学习压力却总是让他们疏于关心别人,懒于用一颗感恩的心表达情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这种传统美德正面临丢弃的严重局面时,我认为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起来。试想连跟父母谈心,给父母做家务都很吝啬的人,对别人给予的帮助和关爱无动于衷的人,你能奢望他去爱别人吗?去关心别人吗?不懂感恩,小而言之,是道德的沦丧和缺失,大而言之,将可能威胁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二、职校生感恩意识缺失归因

当前,一些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问题较为突出。他们面对别人的无私付出,却感觉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被爱,不知回报。虽然表现各异,但都是“要求和索取”大于“感激和报恩”。实质是感恩意识在逐渐淡化,极端利已主义、个人至上思想乘虚而入。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学生道德理念的严重缺失,失去了感恩之心呢?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难辞其咎。

(一)家庭教育问题。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大多数父母毫无原则的溺爱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差的孩子。孩子根本不了解父母到底为子女付出了多少,心里除了自己再无别人,他们会因为自己的要求没能满足就又哭又闹,想出种种借口达到自己的目的,做父母的往往心一软就答应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你那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也很难体会到受挫折的滋味。中国的父母很少意识到自己教育方法和方式上的不当和过失,孩子不知感恩也在情理之中。家长如果不能尽快改变这种教育方式,那么他们的辛劳反而会造成可悲的结果。

经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孩子不愿意相信父母,父母已经在孩子那里失去了威信,现在一些孩子的父母本身不孝敬老人,孩子就不把父母放在眼里。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古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试想,你滔滔不绝地要求孩子,而你自己一有时间就看电视打麻将,从不摸书;你千叮咛万嘱咐地要求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而你自己趁没人的时候闯红灯,怎么可能期待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呢!可见,家长是学生学会感恩的第一责任人。

(二)学校教育问题。

学校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阵地,教师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引导者,“知恩图报”、“投桃报李”。让每个学生都学会把感恩放在首位,真正体会家长、老师以及社会的关爱,教育孩子懂是非、明事理、敬长辈、尊师长,引导他们认识做人的真正道理,是学校教育应尽的职责。学校应当通过一些活动让感恩深入人心,让学生学会感恩。可是,在一些职业学校中,旷课、上课迟到、早退,完不成学业、追求享受、放纵消费的现象屡见不鲜,开展类似的感恩教育的学校仅仅是凤毛麟角,有关于感恩教育的专门教材也是少之又少,感恩教育在学校的教育中还几乎是一片“处女地”。学生在校只注重技能的提高,但是没有获得应有的感恩品质,很多人认为自己和老师的关系就是“一方缴费,一方服务”,对老师和学校不存感激之情。可以说,“感恩”教育的路还很漫长。

(三)导致感恩意识缺失的社会因素。

当前,社会处于转轨换型时期,一些基本的人之常情在道德缺失下遇到挑战。人们普遍太关注自我,不在意与别人的关系,也不在意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生活优越,中西文化碰撞,传统新潮交绘,其中一些不良现象、无德行为,对中学生起着无形的浸染作用,久而久之使之人格素质降低,感恩意识丧失。随着人们精神生活领域不断扩大,各种媒体、网络给中学生提供的思考问题的参照与过去大不相同,于是在他们心中觉着优秀传统是老古董了,没有价值了。此外,社会上各种腐败之风、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消极思潮,不断侵袭与冲击中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辨别能力受到极大影响。

三、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

学校是感恩教育的重要阵地,实施感恩教育的具体途径很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宣传发动。

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电视台、阅读栏、学校网站、橱窗等阵地,全方位地进行感恩教育的宣传发动。

(二)活动开展与意识强化。

1.以班级为单位,召开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推荐优秀的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在全校集中展示。

2.学会经常问候父母。古人云:“言为心声”,鼓励学生经常对父母说说体贴或感激的话。如“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

3.学做父母,体验辛劳。如:冬天洗衣、洗菜等洗理活动。

4.结合节日,开展活动,让青少年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如:国际“三八”节、母亲节,通过这些节日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

5.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正确认识师生关系,珍惜老师给予我们的一切。

6.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珍惜你的朋友,不要因为自己的鲁莽和任性给对方造成伤害。

7.将“感恩”迁移到爱社会,爱党爱国上。开展“团旗在我心中”的文明活动,为孤儿院小朋友们送温暖,课余时间清扫“白色垃圾”,清除非法广告纸等等。以此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社会、爱党爱国的情怀。

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去体会和实践。学校关注道德教育,但道德教育都是一种唯理性教育,常常停留在简单的认识和知识层面,而感恩教育的最好方式是从生活的细节开始。

当然,开展感恩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的事,家庭、社会也是施教的重要因素。

首先,家庭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培养、品德形成、个性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要和家长通力合作,指导家庭教育,使家长了解并配合学校实施感恩教育,改进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其次,各级政府和社会部门也应支持和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来,逐步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社会力量为辅的教育网络,共同营造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教育环境。

感恩教育是一项细雨润无声的系统工程,学生学会感恩,才会懂得孝敬父母,才会懂得尊敬师长,才会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学会包容,赢得真爱和友谊,他们也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就会明白事理,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样,世界必将充满爱。

上一篇:“孔融让梨”:“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博弈 下一篇:浅谈化学教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