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越美国并非必然

时间:2022-10-12 11:03:39

中国超越美国并非必然

当前的美国衰落论过于武断。我们必须将经济的周期性变化与结构性竞争力的消长相区分,尽管美国在这轮金融风暴中损失惨重,它的国际竞争力依然存在;而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崛起,则取决于生产力的提高。

在1890年前后,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曾经有过一次邂逅,其各自的经济总量分别相当于当时全球经济总规模的13%,不过两个经济体此后的走向却截然相反。晚清时期的中国经济已经千疮百孔,支撑古厦的柱子早已腐朽,只等外力的最后一击;而美国作为19世纪下半叶蒸汽技术(火车、轮船)的最大得益者,经济却在交通革命之下蓬勃兴起,对内铁路联贯东西海岸,对外货品倾销欧洲市场,开始向挑战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迈进。

美国登上世界一哥宝座之路并不顺利。过度的信贷扩张、产能扩张,带来了近代史上罕见的1929年经济大萧条,GDP收缩了1/4,并有1/4的工人失业。从地域政治上看,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才顺理成章地成为世界的盟主。

这轮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经济与金融业打击甚大,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公信力大幅度下降,美式市场资本主义不再被世人奉为经济发展的圭臬。美国经济似乎踏上了盛极而衰之路。

在过去的100年中,美国曾经历过五次银行危机、四次石油危机、三次萧条、两次世界大战、一次疯狂的核军备竞赛,曾经历过大政府、小政府、无政府和白色恐怖的政府。在此期间,美国衰落的预言曾一次次兴起,不过最终都被证明是不正确的。大国由盛至衰,也许是历史的周期现象,也许是最终的宿命,不过这种经济势力的此消彼长,取决于盟主的竞争力和挑战者的实力。

笔者认为,美国衰落论过于武断。我们必须将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发生重大的经济危机)与结构性竞争力的消长相区分。尽管美国在这轮金融风暴中损失惨重,它的国际竞争力依然存在。美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世界一流的。美国将科技进步转换成企业盈利模式的能力,是世界一流的。美国企业及社会应付商业环境变化的能力,是世界一流的。另外,经过十多年的布局,美国跨国企业的利润中有半数来自海外。哪怕美国消费市场在未来十年增长乏力,美国精英企业依然能屹立不倒。至于美国在人才输入上的优势,这里就不赘言了。

日本GDP曾经在1970年占到世界GDP的13%,“Made in Japan”的产品也开始全方位地挑战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但是,日本冲击世界第一宝座并不成功。石油危机等周期性变化对日本的长期竞争力影响并不大,但是结构却阻止了它的进一步上升。上世纪90年代资产泡沫破灭后,日本政府迟迟不愿推进银行改革,令信贷收缩长期化、板结化,窒息了经济发展的动力。人口老龄化,使得内需长期不振,公共负担日益沉重。日本已经失去了两个十年,正在进入第三个失去的十年。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十年前又重新回升到13%。全球化与生产外包,令中国成为了世界的加工厂,经济得以起飞。加入WTO与银行改革,又使内需日渐强大。近5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超过了美国、欧洲、日本的总和。在这轮金融危机中,中国的银行没有受到直接的冲击,加上及时、有效的刺激经济措施,中国的经济率先复苏,似乎有了挑战美国一哥地位的资本。然而,如同当年美国的曲折成长,中国崛起之路上也并非没有障碍。

首先,我们必须将周期性因素与结构性因素相分离。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几乎全部靠信贷扩张来实现。从重化工业产能扩张到房地产产能扩张,再到地方基建产能扩张,令经济出现一次次高潮,资产价格一涨再涨。资产负债表出现了惊人的扩张,但是生产力的提高却不大。信贷扩张是周期性因素,如同橡皮筋,拉得越长,最终的反弹必然越大。

中国经济最终能否持续地崛起,不取决于放贷数量的多寡,而是取决于生产力的提高。在过去30年中,中国的生产力提高基本上依靠体制改革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滞后,商业模式上的改变也有限。如果科技创新能力和商业盈利模式没有大的改善,笔者认为,目前的资产价格上升势头难以维持,中国挑战美国也只能说是一种梦想。

人口结构,是中国经济长期崛起的又一大障碍。独生子女政策,曾经对减轻社会的经济负担起到过一些积极作用,但是也制造出一个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断崖式劳动力供应缺口(战争、疫病原因除外)。劳动力短缺现象,会在今后十年全面浮现(假定经济能够维持8%以上的增长),不仅对出口产业构成打击,甚至会对中国的增长模式形成威胁。人口结构上的缺口需要数十年时间(甚至更长)才能修复,因此它对中国增长模式、财政负担、社会保障上所带来的冲击无可避免。

经济发展的短周期中,政策因素往往具有主导作用。但是,人口因素在长周期中显得十分重要。过去30年的经济成就与改革开放分不开,也与中国社会的人口红利密切相关。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婴儿潮人口进入就业市场、结婚生育、进入消费旺盛年龄的时间,与中国的出口起飞、房地产起飞、消费起飞的时间基本吻合。这批人还有十年左右的消费旺盛期,随后便会因退休而陆续放缓经济活动的步伐。

解决人口结构变化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人均生产力水平。中国经济不仅要由出口主导向内需驱动转型,同时必须由靠人力、资金投入拉动发展向科技创新拉动转型。这个转型是可以做到的,不过前提是全面改善教育质量和尊重知识产权。中国超越美国并非必然。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请发邮件至。

上一篇:中国应该“城镇化”还是“城市化” 下一篇:低碳经济,低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