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01:57:05

中国式教育论文

中国式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12-01

1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根源

近年来,政府和高校加大了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力度。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并在北大、清华等十所顶尖高校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试点。虽然我国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改善,但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我国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培养思路同时也存在着一定问题。

1.1 教师创新意识薄弱,制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所在,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则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2]我国高校在人才的培养上很大程度上沿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创新的文化环境得到制约,学生的个性得不到施展,创造力逐渐减退。

1.2 科研条件缺乏,拔尖创新人才不能有的放矢

与我国相比,美国更加注重科研的投入力量,在科研条件、科研经费、科研人员数量上,均占主导地位。同时,美国政府十分注重与企业间的密切合作,产学研资源的整合度较高。而我国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却迫在眉睫,经费的短缺、设备得不到更新换代、技术的落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等都是导致资源得不到优化的症结。

1.3 理论与实践脱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建立专业理论体系,培养专业人才,寻求知识创新,但专业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于实践。而在我国的教育模式中,过分的强调了对理论知识的继承和传授,忽视了理论结合实践中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径

2.1 着眼选拔,引进推荐入学制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华民族是蕴育着丰富文化的民族,中国拥有大量的优秀人才,缺乏的是善于发现人才、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伯乐。在本科阶段,导师应注重寻找有志于做学术研究的拔尖创新人才,重点培养,推荐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机制。善于并且能够投身做科学研究的人才往往是专才、奇才,而中国式教育往往希望培养的是全才、通才,无论是搞科研的还是经济管理的,都需要有很强的沟通协调与组织能力,可是许多专心搞研究的人并不擅长沟通与组织,只是专注于科研工作,这样,抹杀了很多投身于科研事业的拔尖创新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形成导师制与学分制相结合的双轨制教学培养模式,导师主要关注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做学术科研的能力,努力发现拔尖创新人才,借鉴美国高校以调查书、推荐书来权衡新生是否被录用为标准,这对于全面了解学生,特别是对发现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极为重要。引进美国的学分制,专业教学计划按照一定的比例安排必修课和选修课,各校开设数量众多的课程供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这样可以加强不同学科同学间的交流,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2.2 以学生为主导,兴趣与学术研究并存

中国式教育过分地强调知识传授的重要性,专家学者在讲台上讲的津津乐道,听者则感觉事不关己,更多的是填鸭式教学,误以为学生学的知识越多,能力就越强,创造力也越大,殊不知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的是自由、宽松的乐土。在高校的教学中,应更多地引进演讲、讨论、试验、辩论等多种各具特色的教学手段,以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自由思考,激发讨论激辩的氛围,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2.3 淡化对研究生的要求,重视论文质量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均规定,研究生阶段需要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才可获得学位。这样的规定一方面培养了学术研究能力;一方面也给研究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学术的数量多了,但质量却下去了,研究生一味地追求完成论文,不注重创新意识,写论文只是为了毕业学位,导致我国数量居世界之首,但是能在世界顶尖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却少之又少。因此,必须加强的质量,重点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创新拔尖人才。

2.4 高校与研究院交叉培养,加强国际交流

拔尖创新人才一方面需要有独特而新颖的创造力,同时,还需要有广博的跨学科知识、洞悉国际学术前沿的敏锐性,这样才能不受知识和思维的禁锢,将创新精神发挥到极致。在夯实学校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高校还应加强与中科院研究所之间的学术交流,这样学生们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真伪,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此同时,开展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非常必要,开展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可以开拓学生的全球视野,在不断的讨论与实践中碰撞出新的思想的火花。

学校还应该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重点发展领域,围绕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需求,大力加强与国家部委、大型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加快培养技术紧缺人才,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2.5 提高科研人员待遇,改善教育体系功利性价值观

与各省高考状元争相报考经济、金融类专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潜心投入科研事业的创新人才少之又少,搞研究的人才少,并不代表着有科研能力的人才少。大量擅于科研创新、学术研究的人才,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就业,而不是投身于研究事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科研人员在物质基础上得不到保障,从而放弃自己喜欢的科研事业,投身到毕业就业形势好,薪酬高的行业。这就无形中给科研事业带来的很大的隐患,因此,提高科研人员待遇,改善教育体系功利性价值观势在必行。

科研创新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研究人员长期致力于科研岗位,在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过程中,不仅耗费时间久,补助相对于就业薪资也只是九牛一毛,因此,即便是对科研很有热情的学生在本科毕业时也选择了就业,而非考研、考博。在这种情况下,提升研究人员福利待遇亟待解决,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给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学术研究土壤,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便有了成长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叶赋桂,罗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维[J].复旦教育论坛,2011,9(4):19-23.

中国式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式教育 英式教育 教育理念 福利制度 竞争环境

1.引言

英国BBC播出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纪录片中有“严苛死板”的中国教师与“捣蛋调皮”的英国学生,他们之间的“摩擦碰撞”,引发世界各国对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异同的大讨论。中式教育素来以“勤学教育”闻名中外,而英式教育则以“欢乐教育”著称全球。对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孰好孰坏的激烈争论历时已久,与其在发扬光大哪种教育的问题上争个“你死我活”,不如冷静下来,好好地做到脚踏实地,认真分析它们的优缺点,以便能够更好地扬长避短。我们应该学会反思和借鉴,不断融合中英教育优势,为中式教育的推广化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从而使得中式教育的未来发展得更好。

2.相关概念的界定

2.1中式教育

中式教育,也被称为“中国传统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教师都非常重视传授学生基础知识。“中国传统教育是指从中国历史上承袭下来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即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并得以流传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体系”。它总是指一种旧的教育体系,但这并不是说不好。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教育本身不能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要学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统教育中存在有好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也存在有不好的或者是过时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有些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的认识规律,那就是好的、优秀的教育传统,就会世代流传下来,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中式教育,一直被认为是以教师为中心,只注重分数。其实它是在不断地进步发展的,逐渐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纪录片中可以看出,中国课堂不仅有语文数学英语,而且有体育手工烹饪,引入中国式的教育,培养英国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2.2英式教育

英式教育,也被称为“英国传统教育”。英国传统教育强调“绅士教育”。“绅士教育,一方面,使英国培养了大量社会精英,并在英国社会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另一方面,这种英国绅士教育成为英国经济长期衰退的主要原因”。所以,现如今的英国强调绅士教育、欢乐教育,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3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家乃至整个民族长期蕴蓄和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映、体现和追求,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精神性、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范型,具有导向性、前瞻性、规范性的特征”,纪录片蕴含着此理念。

3.中英教育现状

3.1相同之处

在BBC纪录片《中式学校》中,老师都很认真地教授学生知识点,也都认为学生能弄懂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才是最重要的。中国式和英国式的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尤其是在制定大纲、编写教材、水平测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应该看到,中国式和英国式的教育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思想观念上的偏见还有待澄清。比如,周期长,效果差;师资水平亟待提高。

3.2不同之处

中式教育注重基础教育,英式教育强调创新教育。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制约,普遍认为孩子在早期就应该认真学好基础知识,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为此,学校只好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机械地死读书,读死书。不加思考,死记硬背,因为只有背书,他们才能有机会考上重点小学、初高中及重点大学。而西方学校在教育上则主张采用“融合式”教育方法,教师从学生小时候就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而不是培养学生把各科的基础知识简单死记硬背,牢记在心中,考完试便会忘光的、枯燥乏味的学习方法。英式教育关注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独创性。对他们来说,孩子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

3.2.1原因分析

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基础与创新各有千秋。导致二者之间在教育理念上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文化传统的差异。博厄斯认为,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方教育的差异与其各自的文化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即儒教在中国根深蒂固,其核心是道德和伦理。它以人伦为出发点,以礼义为核心。在学校里,要尊师重道,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要严格遵守纪律,强调对学校教育权威和老师的绝对服从。西方的文化以人文主义为出发点,以理性和科学为核心,重视个人的发展。受此文化的影响,在西方学校里,老师的角色就是一个咨询者或者顾问,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2)社会环境的差异。中国教育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和前苏联教学模式影响,所以教育在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权制。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有所改善,但在实践中学校的自仍然有限。在西方,历经文艺复兴、光荣革命、工业革命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很多国家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人们对自由、民主、人权、科技的追求十分重视,西方教育在此观念的影响下,注重个性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发明。同时西方的教育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学校有很大的自限。

3.2.2求同存异

英式教育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信、自主、创新精神,而中国教育重视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严格、严谨、勤学精神。所以,从创新能力的角度看,中国的学生容易自我约束、迷信权威,以及因为害怕出错而会习惯于墨守成规。因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我们要充分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的优点,重基础,同时要吸取英式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重创新。

4.纪录片《中式学校》中教育融合问题的提出

纪录片《中式学校》的热播给中国与英国教育方式的融合带来了新思考。中式教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的有教无类,其中,孔子被后世奉为圣人,其教学思想至今仍在广为流传。儒家教学思想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教育,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意识,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繁荣。英式教育一直处在一个不断演变与变革的过程中,这种演变与变革伴随着对中式教育文化的引进、学习和融合,这种融合一直到现在的现代社会中还在一直潜移默化地发生。纪录片《中式学校》中,英国博航特中学大胆尝试引进了中式教育,这是中西方教育融合的典型案例。引入中式教育后,英式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对英国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所培养出来的英国学生在考试中更容易名列前茅、取得好成绩。这与传统西方教育中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性与创造性的初衷格格不入,纪录片中校长表现得很不满中国教师自顾自讲课的方法,学生也相当明显地表现出抵触和不理解的情绪。同时,毋庸置疑的是,中式教育下培养出的学生在对知识的掌握上有明显的进步。但是,在纪录片中,也有学生表示自己的创造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压制。他们觉得中国人喜欢死记硬背,太枯燥乏味了。所以从独立性与创造性方面,可以引发对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的优缺点及教育融合问题的探讨。

4.1从纪录片《中式学校》看英式欢乐教育

“英式教育,大体可称之为,欢乐教育,其推崇的观念在于:教育的艺术,是唤醒孩童天生好奇心并且在未来不断地满足它的艺术;而好奇心本身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成正比”。所以,BBC纪录片中的英国博航特中学的学生总是笑意盈盈地在上课,很少见英国学生在课上是眉头紧锁、满脸严肃的,他们都是在享受上课的过程的。中国老师觉得他们是在嬉皮笑脸、嘻嘻哈哈的,一点儿也没有在认真上课,可是其实他们也是在专心学习,只是看起来似乎是不用心而已。但是,他们确实会容易在碰到不懂的知识点就直接放弃不听老师讲课,纪录片中有一位学生(卢卡)就很直白地说,他要是觉得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或者是遇到什么不会做的题目,就会分散注意力,然后就会分散别的同学的注意力,虽然他自己也觉得这样很不好,但是他好像控制不住。要想他们放弃学习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啊。其中,有一位中国老师犀利地评论道,要是没有英国的福利制度,或许英国学生会比中国学生更“拼命”学习。在这部纪录片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英国学生上体育课时的情景。首先,英国学生在听到体育课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必修课而不是选修课的时候,倍感惊讶;其次,当他们听到体育课成绩是要算入考试总成绩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已经是在迅速抓狂和崩溃中了,他们说,自己完全是无法想象中国的学生到底是怎么“熬过来”的,而且无法相信这在中国是事实情况,并且早已是司空见惯、小巫见大巫了。由于体育课成绩是要算入总成绩的,因此要测试学生的运动能力。在体育测试课上,一位小男孩(乔)因为跑步能力不行,远远落后于其他同学,坐在操场上伤心地哭了。让中国老师惊讶的是,英国体育老师的鼓励方法与中式教育理念完全不同,形成鲜明对比。她鼓励乔说,他应该为自己坚持跑完了全程而骄傲,记住自己并没有放弃就好了。如果在体育上不出色,你一定会在别的领域表现得很出彩。她认为,中式教育的体育与英式教育的体育的主要区别在于,英国体育课上是鼓励学生要战胜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而在中国的体育课上,由于要达到规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就会感受到压力,开始拿自己和他人比,成绩很不理想的学生就会感到很伤心。中国老师则只会站在一旁,“冷漠地”拿着计时表,说两句象征性鼓励话语:“加油!你行的!”可是,有些同学就是天生的运动细胞不发达,即使是给他们加上“几千吨油”也照样跑不及格。中国的学生,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号啕大哭,会被视为是丢脸、软弱、没有能力的表现,会被同学瞧不起。然而在英国,情况有所不同,他的同学并没有看不起他。在纪录片中有个女孩“霸气地”说,就算是史蒂芬・霍金的体育能力也不行啊。这充分说明,英式教育认为,拥有才华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因为某人某方面不“牛”,就完全抹杀了某人的别的方面的天赋才能。刚谈到的那位跑步不及格的小男孩,乔就在接下来的纪录片中就表现得相当优异,比别的同学在“中国九连环”方面都学得快。他还很热心地教别的同学怎样学会它,片中体现英式欢乐教育。

4.2从纪录片《中式学校》看中式勤学教育

中式教育,也可以说是“勤学教育”。中国式教育一向倡导学生勤奋学习,坚信“勤能补拙”。纪录片中的中国学生都是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面前也是堆满了一叠厚厚的课本。在中国,由于人口众多,而且没有福利制度保障,就业形势严峻,竞争环境异常激烈。学生从小就非常清楚要好好学习,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纪录片中,虽然最终考试结果证明是中国教师胜出。可是,这意味着中国式教育的胜利吗?我们应该思考:中国式教育能否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如果不能,应该如何改进?从哪里突破?要心中牢记:千万不能盲目乐观。

5.中西方教育差异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首先,完善培养体制。从单单重视基础教育向注重基础和创新转变。其次,深化办学体制的改革,落实学校办学的自。最后,要加大教育领域投入。

6.结语

中式教育也好,英式教育也罢,最终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否则一切都只是空谈。教育理念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模式。“欢乐教育”与“勤学教育”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英式教育重视启蒙,发掘潜力,倡导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关注人文精神,培养创新精神,但是基础知识非常薄弱。中式教育注重基础,埋头苦干,勤奋学习。但是可能会过于机械化,被西方讽刺为“工业化教育”。不过,凡事有利弊。中英教育理念还是存在调和的空间。二者各有所长,应该相互借鉴。教育者应该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得教育改革最终以学生为本,在做中学。研究中西方教育差异,有利于我国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伊丽莎白・劳伦斯.纪晓林,译.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37-52.

[2]韩延明.大学理念探析[M].厦门大学高教所2000届博士研究生论文集,2000.

[3]黄培昭.当“中式教育”遇上英国土壤[J].基础教育论坛,2015(08).

[4]田铁杰,赵士谦.中国传统教育与现代大学理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5).

中国式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 语用能力薄弱是现代英语学习者的现状。而中式英语是许许多多中国英语学习者一直很难以跨越的困境。语际语用学的研究起始于本世纪80 年代初新兴的学科。它涉及到两种语言又与第二语言相关,这个学科主要特征是第二语言的语用研究,这对我们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引言

语际语用学(interlanguage pragmatics)是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学生语际语言中的语用现象和特征以及这些现象和特征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由于学生的语际语言(interlan guage)使用体现为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因此语际语用学的目的是要对学生使用语际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时所出现的种种现象和特征做出语用学等阐释,涉及到跨语言和跨文化的诸多因素。语际语用学的理论属纯语用学和跨文化语用学,其研究范围主要是言语行为。一方面,语际语用学的研究可以从静态的角度描写学生如何在母语语用知识的影响下理解、表达和习得第二语言的语用知识;另一方面,从动态的角度描写学生的第二语言语用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研究内容

语际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Kasper & Blum Kulka,1993;何自然,1995;洪岗,2000):1. 研究如何理解语际语言中的话语,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语学习者对间接言语行为言外之意的理解以及礼貌手段的识别,外语学习者在目的语知识缺乏时对礼貌手段的识别常常借助于识别母语礼貌手段的方法;2. 研究语际语言中的语言行为,同一言语行为在不同语言中能表达的言语功能以及使用范围可能不同;3. 研究语际语言中的语用迁移,语用迁移包括语用语言迁移(pragmatic linguistic transfer)和社交语用迁移(social pragmatic transfer)的问题;4. 研究语际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效果和语用失误。

三、母语迁移理论与中国式英语

(1957:12)母语迁移(mother tongue transfer)即母语对第二语言或外语习得所产生的影响。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征不对应时,而学习者若还试图借助于母语而学习目的语,母语对目的语的掌握会产生很大干扰,称作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中国式英语,也叫中式英语或汉式英语,是指中国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汉语的影响和干扰,硬套汉语的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符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李伯利,2001:93)。中国式英语不同于学习者的本族语,也不同于目标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习得过程中的一种中介语,其构成和使用范围既不稳定也不广泛,在对外交际和交流中起阻碍作用。

四、语际语用学和汉语负迁移视角下的高职英语的中国式英语分析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母语干扰是导致高职生英语学习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高职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对英语的语音、词汇、句式等规则以及英语文化不够熟悉,常把母语规则移植到英语学习过程中,从而产生母语干扰现象,给英语学习带来困难。

英语和汉语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无论是表达方式还是思维方式,都有较大的差异。由于英语水平有限以及对英汉语言差异的了解不够,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经常模仿汉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在选词、造句以及谋篇布局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和印记,产生了大量的中国式英语。下面结合语际语用学理论与汉语的负迁移对高职英语的中国式英语进行分析和探讨。

例1:

A: Hello, this is Wing speaking.

B: Hello, could I speak to John?

A: There is no John here.

B: Oh, maybe I dial the wrong number. Sorry.

A: You’re welcome. Good bye.

这是老师安排学生每人两组进行的一小段英语对话,情景是拨错电话。从例1我们可以看出B 的第二次回答带有很明显的中文色彩:“这里没有这个人。”语际语用学也要遵循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是关于单语会话的一种理论,可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却常有“短路”现象发生。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这段对话里学生在遵守礼貌原则时出现的“失误”现象。在电话英语中打电话的人B在接电话人A 接电话后应该自报家门,即This is Willy speaking.而后才开始找目标人物John接电话,即 Could I speak to John? 此时在发现来电人B可能拨错电话后,A应该很委婉有礼貌地提醒对方有可能打错电话, I’m afraid you dialed a wrong number.而不是直截了当地像中文那样说出“这里没有这个人。”在对方发现打错电话而道歉之后A的回答也是不妥的,这个学生显然对于感谢 “Thank you.”和道歉 “Sorry”的回答仍然处于混乱的状态。所以对这段对话可以做出这样的改变:

A:Hello, Wing speaking.

B: Hello, this is Willy. Could I speak to John?

A: I beg your pardon? John? I’m afraid you have the wrong number.

B: Oh, I’m going to dial 423-6681.Isn’t it right?

B:No.It isn’t.It’s 423-6631.

A:I’m sorry to have bothered you.

B:It’s ok.

礼貌是各社会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但对礼貌的认识却因文化不同而不同。英国人的礼貌讲究绅士风度,穿着不整会被视为失礼行为。中国人讲究“客气”,不客气的直接接收他人的馈赠、邀请或恭维则被看成是没礼貌的表现。在礼貌准则的应用上,中国人讲究“卑己尊人”的“谦虚”准则,而西方人重视“平等取向”的“得体原则”。将母语的礼貌策略迁移到目的语文化中,势必会造成语用失误,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请看在宴会上的对话。

例2:

A:Nice to meet you.

B:Me too.

A:You look so beautiful tonight.

B:No, you are flattering me. You look more elegant.

这样的对话显然很有中式英语的味道。面对他人的褒奖中国人表现得都很谦逊。但是这样的回答却违背了英语的礼貌原则。语言学习者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必然受到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影响。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受到母语谦逊的影响,于是做出了自贬的答复,而以英语为母语的回复则是对别人对自己的赞扬表示感谢。得体的回答应该是”thank you.”而不是“No, you are flattering me.You look more elegant.”

五、培养语际语用能力策略

(一)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二)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并重,提高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把语言技能的传授作为教学的中心,将语言的准确性作为追求的目标,而忽略了学生语言的得体性的培养,致使学生语用能力低下,语用失误频频。因此,外语教师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必要性,将文化知识、语用知识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与负语用迁移现象,帮助他们在增进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语用能力,减少语用失误。

(三)注重跨文化语言教学,传授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

然而语言和文化学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紧紧联系在一起,离开文化单独教学生语言无法消除母语对学生的第二语言习得所造成的影响。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看英文电影,以此来增进跨文化语用知识,减少语用失误。

(四)重视情感因素,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外语教学中,动机、态度、自信心及情感状态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积极的学习动机由于学习的成功往往能强化这种学习态度。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强劲的动力和自信心才能使学习者积极参与创建和谐和语言学环境,进而达到真正、全面地具备语用能力的目的。

(五)重视语言输入质量

应适当地提高目的语的输入质量,即趣味性、多样性。增加趣味性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并使暂时的、不稳定的兴趣转化为永久的、牢固的学习动力,使学习在更长的时间内处于自觉的、兴奋的状态中。语言输入的多样性既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又可以从心理上缓解学习者的疲劳感,让他们有机会不断地接触新的刺激方式。

六、结语

母语对于外语学习者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而我们高职英语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来就略逊于本科学生。高职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时刻注意御用的负迁移现象,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帮助我们的学生克服这一困难,提高自身的语际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常志勇,李文.语际语用学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职业时空,2008.

[2]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育部高教司,2000.

[3] 郭芳. 语际语用学视角下的跨文化语用能力提高初探[J].剑南文学,2010.

[4] 黄青,付翠霞.外语学习情感策略与语际语用能力发展的研究[J].考试周刊,2009.

[5] 姜丽伟.论语际语语用能力的发展[J].素质教育论坛(上半月),2010.

[6] 李平.导致语用失误的母语语用迁移现象分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

中国式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口语教学 解决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学生运用语言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社会对他们学以致用的语言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就业和升学压力越来越大的大学生来说,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无疑会为大学生求职、升学增加一个重要的砝码。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以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去教好学生的英语口语,并在课时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影响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提高的问题

(一)语音不标准——方言的影响

大学生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很多学生的普通话都不是很标准,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因此从他们嘴里讲出来的英语同样也具有地方特色,这其实也与他们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英语教育有关,大部分基础英语教育的老师由于轻口语重语法忽视了学生在讲英语这一能力上的培养。因此,这样的学生,即使语法掌握得很扎实,也还不能和外国人交流。小到单词、音标,大到句子、段落,都受到他们方言的影响,而说不标准。

(二)表达不地道——母语思维的影响

几乎所有的学生在用英语说话时,都会经历这样的思维过程:听到英语——翻译成汉语进行理解——用汉语思考要说的话——翻译成英语表达出来。很明显,这样的思维过程,一定会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如果始终以这样的逻辑思维来讲英语,说出来的英文永远不会是地道的英文,而是中国式英语,即使学习英语多年,词汇量很大,在口语表达上也难以达到让人满意的效果。

(三)羞于开口——缺乏信心的影响

尽管学生们已经意识到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并且知道提高口语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张开嘴,勇敢地说出来,但还是有很多学生由于缺乏信心而羞于开口。其实在这些学生的内心深处是很渴望有锻炼的机会,但由于基础较差,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怕发音不标准,表达不准确而被人嘲笑,因此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总是沉默是金。所以,这些学生直到大学毕业,英语口语水平仍然没有得到提高。

二、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解决方法

(一)纠正学生的英语发音即语音语调

在大学英语的第一堂课,向学生阐明正确发音的重要性,即标准的发音是一个人英语口语素质的基本体现。并且督促学生积极纠正,在课下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同时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总结一些极其容易出错的发音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指出,让学生引起足够的注意和重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下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原声材料模仿练习并要求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例如,电影对白,演说词,诗歌朗诵,英文歌曲等。学生通过模仿不仅可以纠正每个单词的准确发音也可以有意识地去学习纯正英文中的语调及地道的表道方法,从而增加对英语的语感。长此以往,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论\文\网 LunWenNet\Com]

(二)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1)鼓励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词组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单词的学习,不能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而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项主要内容。传统教学中比较重视的单词的掌握,并配以一定的例句,但在实际生活中,词组才是人与人交流的最小单位。因此,学生应以词组为单位,尽可能多地掌握词组。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地加入词组接龙竞赛之类的游戏,要求学生按顺序将自己所掌握的词组写到黑板上,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记忆词组的积极性。

(2)地道英语/固定表达法的学习

有些地道的英语表达法可以猜出他们的意思,却很难在说的时候想到这些固定的说法。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看些纯正的英语阅读材料,地道的英语影片,并有意识地积累这样的句子,比如用一个小本子把平时看到的这样一些纯正地道的句子记下来,有空时就多拿出来翻一翻,读一读,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随时地向周围同学朋友“显示一下”,来帮助自己记忆。这样,久而久之,在很多情境下,学生们就可以按照英语的模式来表达意思了。

(3)背诵文章讲故事,培养语感

学生通过背诵短小精悍的文章,可以缓解畏难情绪,激发他们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语感。在跟读——朗读——背诵这三步曲的练习中,学生们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断句能力和理解能力。其实,无论是什么材料,只要是地道的英文,难度符合学生的水平,内容是学生们所感兴趣的,坚持背诵,都能提高学生的语感。例如,教师可以在每节口语课上安排一个学生讲故事的环节,要求学生们把课下收集的或者自己写的感兴趣的故事或者笑话在课上讲给大家听,其实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他们都能在课堂上勇跃表现。

(三)因材施教,营造轻松氛围,激发信心

作为教师,要尽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水平和需求,给大家发挥的空间;在课堂上营造轻松的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在练习的过程中,难度从易到难,尽量把问题按照学生的水平有意识地区别开来。当同学们不再羞于开口,都敢于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时,教师应格外注意给学生纠错的方法。对每个人不同的错误,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提出,学生必然能够改正;对于学生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应该注意到,并及时地予以鼓励,老师的认可最能激发学生的信心。

总之,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技能和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正确策略,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手段与其最终的目的即为交际的目的而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紧密结合起来。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程序要 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等。只有这样,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论*文*网]

参考文献:

[1]庞继贤,吴薇薇.英语课堂小组活动实证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

[2]彭金定. 大学英语教学论.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

[3]王瑜生. 试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 1.

中国式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李俊玉(1990―),女,汉族,籍贯:江西赣州,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摘 要:对于大多数国内的中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是他们唯一学习外语的途径,外语教师是他们唯一获得二语的来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和教科书的编写变得尤为重要,而负迁移现象使学生在学习和使用外语时造成语用失误。本文旨在从教师的课堂用语和教科书的编写中找出其中可能会引起二语习得者语用失误的原型,对今后的教学和教材的编写以及测试和评估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外语教学;迁移;语用失误

一、前言

一般情况下,外语学习者是在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一般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外语的。母语交际能力对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必然会产生重要影响。传统外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就是所谓的PPP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是所有课堂教学步骤的决定者和主要执行者。同时,教材的编写方面,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在举例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迁移现象而引起一些失误。二语学习必然经历过渡语阶段,此阶段语用失误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系统地组织教材,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迁移

迁移作用是心理学的概念,是先期学习中所获得的东西迁移到后期学习中。对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相同和相异之处,会造成两种语言中的迁移,并对二语习得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蒋祖康认为迁移即是“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詹蔚,2010)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其中负迁移指学习者将母语里关于某个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搬到了目的语里来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但这种从母语里迁移到目的语里的语用知识不同于目的语里已经存在的理解和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因此,负迁移又经常被理解成学习者语言和目的语里都同时可以找到的、相互不同的语用知识。(Kasper,1992;1995)

三、语用失误

自英国语言学家Jenny Thomas在1983年发表的论文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中给语用失误下定义为“听话人不能从说话人的话中理解其真正用意”,她声明当说话人的话语为听话人所误解时,语用失误就产生了。(李悦娥,范宏雅,2002)本文重在研究语用语言失误。

卡斯帕尔(1981)提出教学误导的错误,我们很容易发现,外语教师和教科书编写者有时或多或少地忽略了极易导致语用失误的各种语用知识的培养。初级教材中大量出现以下例子:

1.负迁移现象下的询问年龄

中学时期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总是会听到两个很相似的句子”How are you?”,和”How old are you?”,这两个句子对学生的初级阶段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从语用失误上来看,第二句是非常不礼貌的询问,可是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及教材中却多次提到并使用了这个句型。几乎所有中学教师的母语都是中文,不同于印欧语系的英语表达方式,于是负迁移现象便产生了语用失误,中文里询问一个人的年龄远不如英语中那么忌讳。

2.负迁移现象下的询问人数

传统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在讲解How many句型时会出现:

T:How many children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S:There are two children.

因为在中国的文化里,问人数或者一个家庭的孩子数量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但在英语国家的文化里,这是非常私人的事情。

3.负迁移现象下的问候

在问候时,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形:

T:Where are you going?

S:I’m going to the library.

外语教师在讲解一般将来时时常用到的句型。同时在中文里面,在遇见认识的人时,母语是中文的人进行问候通常是“你去哪?”“你吃了吗?”但是,这个句型在英语中的迁移却会让英语国家的朋友感到费解。

4.负迁移现象下的询问动向

T:Where have you been?

S:I’ve been to Beijing.

中文里问动向时“你去哪了?”是很让人接受的,可是对于英语国家的朋友来说,这也是隐私的范围。

5.负迁移现象下的询问职业

T: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S:He is a doctor.

这是七年级下册里的“重点句型”。在中国人看来,询问职业也没有什么难以启齿的,因此在教材编写方面便把这个句型让学生多加练习,同样,这也是英语国家的朋友的隐私。

6.负迁移现象下的祈使句

在讲解祈使句的用法时,教师经常会让学生把肯定的祈使句改成否定的祈使句。

T:Drink too much.

S:Don’t drink too much.

违反英语国家交际方式的情况表现在所谓的“中国式关切”上。我们常常用各种劝告来告知西方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Put on more,or you’ll catch a cold.”“Don’t drink too much.”等等。但英语国家的朋友对这种“关切”并不领情,反而会感到不高兴,认为自己被当作孩子看待。

四、建议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文化意识,通过各种手段不断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社会交往模式等。教师跨文化意识的强弱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语用能力是否具备及高低程度。(闫海英,2012)

其次,语言的使用脱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语境规范制约着语言的恰当表达。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视频、录像、电影等多种手段将学生置于具体情境当中,传授语用知识。

最后,应改革我国英语的考试制度,这涉及到外语测试和评估。考察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再把笔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国家和考试机构应多角度,全方位地检验学生的英语能力。

五、结语

汉语与英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它们之间的差异远远大于相似,本文综合分析了负迁移现象在教学用语和教科书中引起的语用语言失误,旨在抛砖引玉。希望从教材和教师的角度上认真比较汉英双语,引导教师及学生多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语言习惯以及感知世界的方式,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观察、勤思考、促进他们善于发现英美国家的人们和中国人之间在言语行为以及非言语行为等方面有何异同。大量的目的语输入有助于学生建立目的语系统下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争取将语言的负迁移转换为正迁移。(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Kasper,G.Pragmatic Transfer[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1992(8):203-231.

[2] Keith Johnson,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2002.

[3] 李悦娥,范宏雅.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选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5]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6] 王得杏.跨文化的语用问题[M].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4):7-11.

[7] 闫海英.语用失误分析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英语广场,2012.

[8] 詹蔚.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作用与影响[J].教育论丛,2010.

中国式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法学案例 教学方法 借鉴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作为主要的判例法国家,其丰富的司法实践带来了汗牛充栋的案例。美国法学院的教育活动长期以来围绕着理论学习与实例分析展开,并深入发展。迄今,在美国仍然盛行三大教学理论:一是案例分析法;二是法律现实主义方法;三是诊所式法律教育方法。有美国学者指出,这三种普遍流行的法律教育方法到底是理论的还是实践的,不可一概而论,应当要看观察者的视角在哪里、强调的重点是什么。我们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法律现实主义的教育方法必然涉及对实际案例的剖析,必然要解剖个案,也就是要与案例分析方法和诊所式教育方法发生融合关系。因此,我们希望在对美国成熟的法律教育方法中吸取有益的经验,以利于开展我国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法律教育工作。

二、美国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与批判

一般而言,“理论”意味着一系列的命题和假设,可以用于解释和解说特定的对象。理论应当足够的抽象和一般化,使之具体包容所有个性化的情形。“实践”通常含义指的就是“做某事”。实践也是与“重复”或“反复”这个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实践也就是指技能的获得。因为一个人通过重复而获得技能。我们在澄清了理论与实践的概念的基础上,才可能对上述三种法律教育方法进行比较。

我们希望在比较分析三种教育方法的前提下,发现能够为我国法律教育所用的经验。据考证,美国的法律教育并不是起源于哈佛法学院和克里斯托弗・哥伦比亚・兰戴尔。自兰戴尔开始,大学制的法律职业才正式诞生,由此确立了案例分析方法的主导地位。“案例分析方法”的发展在理论方面得益于兰戴尔的一个著名的论断――“法律”等于“科学”。按照兰戴尔的说法,“法律可以被视为一种科学,包含着诸多学说和原理。”据此,人们对法律的研究就属于“理论性的”,因为法律研究涉及对基础性的一般原理的学习。

既然如此,为什么选择案例分析方法作为法律教育的手段呢?假设法律有某些基础性的原理且正确的学习如何成为律师的路径是研究这些原理,那么为什么不通过聆听讲课、讲义、阅读论文和博学的书籍获取呢?这里,与“科学”的第二个方面的联系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因为科学的概念不仅涉及隐含在一个学科底下的基本原理,还涉及方法论。而“案例分析方法”,按照兰戴尔的理论,就属于模仿科学方法的一种方法论。

兰戴尔解释了案例分析方法与科学方法论的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兰戴尔认为,案例属于法律的原始的经验数据。他解释说:“关于那门科学(指法律)的一切可得的原始材料均藏于书本中。图书馆对我们所有人开放,正如同大学的实验室对所有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开放、自然历史博物馆对所有的人类学家开放,如同植物园对所有的植物学家开放一样。”二是从案例中学习原理,兰戴尔认为,需要运用类似于科学推理一样的归纳推理。兰戴尔关于法律和法律教育与自然科学实质等同的观点未被广泛接受,不久便无人问津了,但是,他所描述的方法论上的联系却流传了下来。然而,现在流行的案例分析方法不再是利用这种方法论通过考察“实验性”的案例数据去探寻和找到法律的真实的原理。相反,现代的案例分析方法是教学生们去像律师一样的思考。

这种转型――将案例分析方法视为学习法律科学原理的路径转向视之为分析方法的传授――旋即实现了。在兰戴尔先生创建哈佛法学院之后的第20年,他的弟子们在验证他的案例分析方法的正当性。因为他们教的是分析方法。比如,吉尼尔先生第一个将案例分析方法引进哥伦比亚法学院,在其著作中写道:“借助于这种方法,学生们的推理能力,不断地得到发展。”奥美斯先生,作为兰戴尔在哈佛的继任者,也不无感慨地称赞道:“哈佛方法”传授的不是法律知识,而是“法律推理的力量”。到了1913年的时候,约瑟夫・雷德里奇和“卡内基基金会”合作对“案例分析方法”作了仔细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的发现是:“法律科学教育的真实目的不是要传递法律的内容,也不是传授法律本身,而是激起、强化或传递最高程度的完美,也即特定的法律思维方式”。

尽管“案例分析方法”的正当性基础的转型――从“发现原理”到“学会分析”,可以被视为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向。但是,案例分析方法仍然被视为科学的和理论的。雷德里奇批评案例分析方法的狭隘性,不过,他仍然深信“它强调的是法律思想的科学特性,要求对法律的教学正如它是科学一样,要以科学的方式传授”。再者,按照雷德里奇的说法,兰戴尔对“学徒制度”的伟大超越在于他将此种早期的训练代以“真正的普通法上的理论指导”。

A.Z.雷德在1921年与“卡耐基基金会”合作进行了有关法律教育的项目研究。与雷德里奇一样的是,雷德也批评案例分析方法的狭隘性,但是他关注的是“哈佛模式”在所有学院无歧视地适用的情形。因为他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上的――所有律师都是同质的。他也把案例分析方法看作是理论性质的――尽管他也承认现在的案例分析方法不再是为了传授基本原理而设计的,而是为了以后掌握“法官造的法”。

当前的情形与过去有巨大的差异吗?对案例分析方法的狭隘性的批评意见仍然不绝于耳。令人质疑的是:现在人们是否会把案例分析方法的方法论视为科学的事物?然而,对于多数法律教育工作者而言,一个发展趋势是将案例分析方法看作是理论性的。有关法律教育的文章持续地将“案例分析方法”视为理论性的方法。虽然没有一个学者明确地界定理论及其与“案例分析方法”的关系,但是他们对这个术语的使用就显示了“案例分析方法”为理论性的概念属于背景性假设,无须澄清。

基伊和杰克逊教授对法律教育作了一个综合性研究,提供了较好的例证。两位博学的美国教授撰写了一篇历史回顾性质的论文,探讨了案例教学法是如何回应人们对学徒制度的抱怨的。他们进一步阐明道:案例分析法有助于满足这样一种需要――提供前后一致的法律理论教育和分析工具。按照他们的理解,兰戴尔所取得的成就在于确保理论重于实践的主导地位。

费尔南德・都提尔在一次法律教育论坛上发表意见说:“大学法律教育应该继续保持其理论性质吗又或者大学法律教育应该将重点转向训练学生使之为当时代的职业生涯作准备?”这样的提问反映了他对法律教育方法的担忧。维利尔・佩德里克在其论著中将美国的法律教育描述成为“大学的法律教育,很大程度上属于理论性质的”。考虑到案例分析法在当前法律教育中持续占据的支配地位,我们所谓的“大学法律教育”事实上指的就是“案例分析法”。

甚至像卡尔文・伍德和普雷・斯多尔兹这样的法律教育批评家有时也会将案例分析法视为理论性的。伍德在讨论案例分析方法时指出,“这样纯粹理论的教育的确变得十足的象牙塔了”。斯多尔兹写道:“我们不必完全接受兰戴尔的观念和信仰,无须同意理论是更有效率的学习方法”。法官、学者都将案例分析方法视为理论性质的。比如,麦格万法官曾经说过:法学院未必就一定要教学生实践的东西,特别是不得以牺牲法学院本可以提供的基本指导为代价。他通篇把案例分析方法与基础指导等同;他认为现在对案例分析方法的反对就如同兰戴尔时代对理论指导的反对一样。然而,有人从一个角度描述了案例分析方法。同样令人信服的说法是:既然兰戴尔将法律等同于自然科学是立论上的错误,那么,基于此类假设上的方法论当然也是不科学的了。再者,既然案例分析法与科学的等同使这种方法论成为理论性的,那么,案例分析法被加贴理论标签的做法同样是错误的。从这个视角来看,案例分析方法不过是一套系统的教人以重要的实践技能的方法而已。

自一开始,在案例分析法中的“实践性”为赞成派和反对派所认可。科尼尔是极力支持案例分析方法的,通过强调其实践性的一个方面而赋予案例分析法以正当合理的基础。他说:“学生被要求去分析每一个案例,在相关的和不相关的因素之间作出区分,找出实际和可能的判决理由。如此探讨案例,学生就会有所准备并且要求进行此案与彼案的比较。换而言之,学生实际上所做的就是他们将来出学院后作为一个律师所经常要做的事情”。另一位批评家指出:“支持以案例为教学资料的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太过看重对案例的研究,忽视了对理论法学的研究,也即脱离实际的法律的学习,纯粹的研究法律。”如今,美国法律教育家威廉.特卫宁教授指出,案例分析法,归结为一句话――“案例分析法的引入涉及一个关键的转向:从强调知识转向强调技能。”

我们认为,案例分析方法在美国的法律教育历史上是对学徒制度的一种革新,顺应了法律职业教育的时代需求,也与美国的判例法传统一脉相承,具有相当的正当性与合理性。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案例分析方法的侧重点不同,从重视法律知识的传授、法律原理的挖掘到重视法律分析方法的掌握与法律思维的塑造,但是案例分析法作为对象牙塔内的法学院学生的思维训练、技能养成,不可或缺。

三、我国大学法律教育对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借鉴

1.正确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训的关系

我国传统的法律教学方法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较少注意培养学生的技巧与技能,不可避免地出现“眼高手低”的不平衡现象。另外,我国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法律渊源上几乎是制定法占据支配地位,判例不是法律渊源。即使是最高人民法院定期公布的典型案例,也不过是指导意义上的,并无实际的先例价值。因此,这样法律传统和法律体系影响了我国法学院的教学方法与对教学资料的使用。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大学法律教育更多的是传授法律本身的知识,而较少注意通过实际的案例启发学生像一个律师那样去思考法律问题。因此,我国法律教育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应该是引进案例教学的比重,重视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塑造。

2.有步骤地实行中国式案例教学模式

上一篇:中学生诚信论文范文 下一篇:德育毕业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