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11 11:51:56

情感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数学,在人们眼中历来都是冷冰冰的数字,这里面充满了理性,没有感情。以至于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人的感觉是除了老师念经式的滔滔不绝,再有的就是学生在纸上“沙沙”的演算声。诚然,数学需要严谨的态度,不能有一丝马虎。而新的课堂要求开放式教学,这里就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挑战。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一群充满热情的求知者。较多学生对学习难以形成愉快的体验,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即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得不到体现。这样的课堂就是死气沉沉的课堂,没有半点生气。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把一个个冰冷的数字在历来比较严肃的课堂上变得生动,变得有感情?这确实需要一些技巧。

适当的情感对人的认知过程具有积极的组织效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课堂可以化有型为无形,甚至还可以用到诗歌。把人的情感或者美的因素注入单一的演算中,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生是可塑的,学生有感情,也有热情。他们渴望被关注,被理解。于是我提出了爱数学,先要“爱人”的观点。我是数学老师,在我曾经当学生的眼里,数学老师就是最严肃,最严谨的。不善言谈,课堂沉闷。我必须要改变学生对数学课的认知。而我提出的“爱人”就是激发学生的感情,让他们先“爱”上我。我在课堂上同样可以“天南地北”,幽默风趣,他为我用。如果一个学生一看见你走进教室就唉声叹气,不欢迎你,你这堂课还有什么效果呢?喜欢也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那么,你要教授的知识也就被学生乐于接受。喜欢你这个老师,也就会喜欢上你这堂课了。幽默和风趣,是上好数学课的法宝。我们在生活中也有这种体会,喜欢一个人也就愿意接近他,喜欢听他说的话。反之,我们看见一个自己讨厌的人,我们往往连他说的什么都不知道。在课堂上,我们同样可以做到让学生喜欢自己,拉近彼此的距离。这就需要用心注入我们的情感,来浇灌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以班级授课形式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已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发挥了积极作用,或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学生一定是喜欢看最好看的表演。注意:我说的是表演,不是单单的演算和说教。教师只有投入满腔的热情,调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能够互动。自觉地,或者无意识地参与到课堂中,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单一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了。现阶段的数学课程也逐渐与生活接近,或者已经联系越来越紧密了。任何数学知识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来,又反过来为现实生活服务,数学知识的背景往往蕴含有浓厚的感彩。讲解数学为什么就不能声情并茂呢?数字也有感情,一个大圆圈可以是太阳,一个小圆圈也可以是地球。它们也可以是有生命的实物。让数字会说话,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数学的严谨性、抽象性与应用性注定了它不能够像其他课程那样把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数学内容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因素一般是内隐的、不显露的,这种情感因素只能靠学习者本身的心理体会、感受。而学生要有这种体验,就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数学知识的背景往往蕴含有浓厚的感彩。今日的中学生已经不再处于我们那个封闭的时代,他们获取信息的机会和容量要比我们那时多得多,他们的情感要比我们丰富得多。教师在这些方面为什么又不能多花点心思呢?难道我们只教学生明白1+1=2,就不能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了吗?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具的准备,教学效果的预估,这都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什么不能放下身段走近学生呢?读懂学生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情感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

总之,数学教学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我们总能找到适合自己和学生最优的结合点。

上一篇:“互联网+养老”的乌镇试验 下一篇:国家安全贴近每个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