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校友工作普遍性与差异性的分析

时间:2022-10-10 12:59:19

地方高校校友工作普遍性与差异性的分析

摘要:结合校友工作实践,提出地方高等院校在借鉴国内外经验开展校友工作时,应重点分析高校之间在办学历史、办学地位、办学优势、发展目标及校友资源分布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以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校友工作具体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校友 校友工作 差异性

在校友工作中,普遍性和差异性如同其他规律一样,并不为我们所陌生,但怎样把握和运用,以高效地推动校友工作的发展,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试结合西安理工大学校友工作的有关实践经验作以讨论。

一、普遍性是校友工作立足的前提和运行的基础

1.普遍性是校友工作立足的前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校友工作在我国各高校被逐渐恢复起来,虽然各自运行模式、发展阶段多有不同,但是大家对校友工作的基本认识已经趋同,特别是随着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办学经验的传播,使得国内高校普遍意识到校友工作的价值和力量所在。现在对校友工作比较一致的认识有以下几点:第一,校友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第二,校友服务和校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校友工作的两个主要方面;第三,校友工作是学校建设发展中的一项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基础工作;第四,开展校友工作需要适当的组织机构。

基于以上对校友工作的普遍共识,各个高校才有可能相对标准化的界定校友工作的内容,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以组织运行的形式开展校友工作。行动比较早的高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都在民政部门注册了正式的校友会等社团性组织机构,有的高校则成立了属于行政序列的专门性校友工作部门,使校友工作得以摆脱以前的附属地位,以便能在当前情况下借助学校的行政资源和力量推动校友工作。

2.普遍性是校友工作机构运行的基础

在校友工作的日常运行中,普遍性被赋予基础性地位。第一,在界定校友的时候,我们应尽可能的使用广义标准,把在学校学习过的各种层次和各种类别的学生,在学校工作过的教师、兼职教授以及和学校有渊源的人全部纳入到校友的序列。此外,还应把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发展为荣誉校友。第二,在界定校友单位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国有和民营两个方面,特别要重视民营小企业的校友单位身份,在企业中普遍建立起认同度较高的校企关系。第三,校友工作组织体系的建立要有普遍性。校友工作涉及到每一位教职员工和毕业生,所以我们在构建校友工作体系时,不论是专职还是兼职工作人员,都要考虑覆盖面的问题,争取能把尽可能多的力量调动起来,参与校友工作。一般情况下,在校内,要建立校院(部)两级校友工作体系。在校外,则要针对校友分布情况在重点地区(经济发达地区)、重点城市(省会城市)、重要单位(校友比较集中的企业)成立地区性或行业性的校友分会。第四,校友服务要遵循普遍性原则,要提倡和尊重校友之间的平等性。日常性的服务工作要面向所有校友,公开公示服务项目及内容。

二、差异性是推动校友工作发展的关键

坚持和遵循普遍性原则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友工作环境和氛围,对夯实校友工作的基础不可或缺,而要保证校友工作的持续发展,谋求校友工作特色和实效,体现校友工作对学校、校友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则要针对学校及校友的实际情况,运用差异性原则开展工作。

1.对学校情况要做差异化认识

第一,清楚认识学校的办学历史,特别是学校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期和不同阶段。就国内历史较长的高校来讲,普遍经历过院校调整、合并、迁址、改名等发展变化,其中不乏重大事件,往往涉及到学校渊源、校友身份等。如果对此事先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在具体工作中就能避免陷于被动,主动采取一些灵活的策略,就能争取更多的力量支持学校的发展。

第二,准确认识学校的办学地位和办学优势。一所高校的办学地位和办学优势是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逐步形成的,在社会上,大家都有一个普遍的相对稳定客观的评价。所以我们在制定自己的校友工作方针的时候,就要实事求是,特别对非重点院校来讲,绝不能盲目地向名校看齐,有意拔高自己的学校地位,追求名校的校友工作效应。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引起社会及校友对学校的认同度降低。校友工作部门在与校友、企业、地方政府开展交流活动时,不仅要告诉大家学校目前在国家高等教育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学校的办学成就,同时要突出宣传学校不同于别人的办学优势和特色,以此来寻求切实可行的和校友、企业、地方合作的机会。

第三,准确把握学校的发展目标。对学校来讲,专门的校友工作机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开发和利用校友资源为学校的发展服务。目前,有许多常规的校友资源利用方式被各高校普遍的采用,例如校友捐赠、聘请客座教授、校企合作等等。但是如何把这些基本形式和自身发展紧密结合,发挥最大效益,就需要校友工作部门对学校中长期的发展目标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前面讲过,校友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基础性工作,许多校友资源利用方式对一个校友或校友单位而言,并不能年年使用。所以我们在开发利用校友资源时,要和学校的发展目标相配合,宏观考虑校友资源的价值,避免急功近利,保证校友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

2.对校友资源要做深入分析

校友是校友工作的对象和核心。广泛联系和获取校友信息,结合学校办学历史及办学优势和特色,准确把握校友构成,总结校友行业、区域、身份等方面的特征,是深化校友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

第一,校友行业分布和学校的办学优势及特色关系紧密。1956年院校调整的时候,国内大部分高校都是为了适应当时行业发展的要求而布局的,学校的行业属性非常显著,加之当时的统招统分政策,一所高校所培养的学生几乎全部都在一个或几个相关的行业就业,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期。就目前来讲,这一阶段的校友凝聚力强,影响力大,大多已成为行业的骨干,是我们开展校友工作的主体力量。具体工作中,不同的高校需要集中挖掘符合自己特色的行业校友,以在相关行业内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

第二,学校的隶属关系决定着校友的主体区域分布。在国家各部委主导的办学时期,大部分高校都隶属于相关部委。部委的院校面向全国招生,毕业生也分布于全国各地。而地方院校,招生多限本地,毕业生也多在本地就业。所以开展校友工作就要分清主次,首先要在校友集中的区域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保持自己的影响力。

第三,加强对校友身份特征的分析,对摸清可供开发利用的核心校友资源及地方校友分会的建设至关重要。校友身份特征的要分析要能够体校校友所拥有的财力、物力、信息、文化和社会影响力资源的要素,一般我们把重点放在校友的职务、职称和社会影响力三个方面。一个校友的职务、职称通常能集中体现该校友在本单位(包括政府部门、企业、事业等)的综合地位和资源优势。对各行各业具有高职位、职称的校友,我们一般视作知名校友,主要包括四类:一是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员;二是各级政府部门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三是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四是海外校友。其次,对某一地区或行业、企业知名校友的差异化分析,可以推动该地区或行业、企业建立起符合其校友资源特点、人员结构合理、代表性强、有利工作开展的校友会组织机构。通俗一点就是要做成“有名出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搭配格局。在一些省会城市,就着重考虑由在政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校友担任校友会主要负责人;在一些校友分布较广的经济发达地区,引导该地区校友会以某一大中型国企作为依托,动员一些担任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校友担任校友会的负责人。此外在一些校友集中的大中型国有企业里,还可以成立企业校友分会组织。

3.设计合适的合作、捐赠、资助项目

现在在社会上甚至一些校友工作者心里都有一种比较普遍的意识,认为开发和利用校友资源,就是要争取校友的捐赠。就当前的大环境而论,这种捐赠为主的意识如果成为一个高校校友工作的主线,常常徒增校友工作的难度,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所以我们在开展工作时,还应对校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具体形式做差异化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要树立校友资源利用多样化的思想和意识,以引导各类校友增强对母校的认同感,拉近校友和母校及校友工作部门之间的距离,使校友对校友工作的职能和任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使校友对自己都在哪些方面能够帮助学校发展有一个轻松的考量。

在校友工作开展的初期阶段,更多的要注重校友对学校无形的支持,特别是对学校声誉提高的支持。这就要求校友工作部门要大力做好优秀校友的宣传工作。通常可以采用校友刊物、校友网络等固定渠道进行宣传和报导,可能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校友资源,在各种社会媒体上对优秀校友及校友企业进行宣传。这样不仅可以较快地扩大校友工作的广度,而且可以较快地拉近校友和校友工作部门的距离,凝聚起一批骨干校友,为以后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拟定合适的校友支持母校发展和学校支持校友发展的项目。根据前面的论述,项目的拟定首先要符合学校的发展要求,也要符合校友优势资源的分布情况。对一般高校而言,大量的项目要以合作性项目为主。重点是发挥各行各业校友的影响力,争取校友在校企科技合作、学生实习就业等学校基础性发展发面给予支持,这些项目也会扩大学校在优势行业里面的校友力量和学校影响力。此外,合作项目要重实质,要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协议中在具体事项上的长期性和紧密性,鼓励和动员学校科研人员和企业直接对话。避免因校友工作变动对合作项目造成影响。其次,拟定捐赠或资助项目要大小合适,避免拟定超出校友负担能力的大型项目,而应以小型捐赠、资助项目为基础,重点发展教育发展基金的汇聚作用,集中力量完成大项目。

总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校友工作的环境将不断改善,校友工作的功能和效益将普遍性的得到增强。但随着各个高校之间办学定位的自然分化,校友工作的差异性也将越来越显著。所以,高校校友工作者在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时,有必要结合校情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

[1]郭军丽,贺文英.高校校友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韩丹.高校校友资源管理研究[D].南湖:中南民族大学,2007.

[3]黄文辉,刘敏文.一流大学建设中校友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3):148-151.

[4]闫祖书,张粉蝉,董平.关于高校校友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的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6):167-169.

[5]周健,洪蔚超.实现校友工作重心的转移[J].高教与经济,2008,21(4):10-12.

上一篇:独特而平实的教育思想 下一篇: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误区及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