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应试不等同于应试教育

时间:2022-10-10 04:14:32

教育的应试不等同于应试教育

摘 要:教育的应试与应试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的应试功能,是从有了教育这一行为就开始存在的,是教育的根本属性;而应试教育则是教育的应试功能畸形发展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这两个概念,切不可混为一谈。

关键词:教育的应试;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3-0012-03

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常常感到疑惑不解:为什么许多地方的领导,仍然是以高考上线人数兑奖惩?为什么许多家长仍然以分数高低论英雄?为什么许多学校仍然是“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应试教育做得踏踏实实”?许多教师也深深感到:没有必要的应试,学生怎能在中、高考中得高分,而没有较高的分数,哪儿还有较好的教学质量?是耶?非耶?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教育的应试”与“应试教育”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剖析,正确区别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还“教育的应试”以本来面目,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应试,教育的基本属性

教育的应试和应试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教育的应试”是指在考试存在的前提下,应试者针对将要考试的形式、考试的内容,在知识及能力等方面进行的有目的的准备和训练。它是教育的基本属性,是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正常行为。

所谓考试,在学校,它是经过一定的教学实践之后,为了了解“教”与“学”两方面的效果而进行的测量和评估;在社会,它又是根据某种需要,选拔具备某种知识或技能的特定人才的一种手段。

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不论是野蛮时代的口传身教,还是文明时代的“痒、序”,抑或是工匠艺人师徒间的传承,作为教育,其共同特点就是,为适应社会需要,适应生存的需要,前辈将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后代,从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正是基于此,教育从其诞生之日起,注定就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受教育者也就必须接受社会的选拔,能者上庸者下,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里的选拔就是考试,而适应就是应试。

学校的考试制度在我国也是由来已久。我国最早的教育文献《学记》,就有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学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力而不反,谓之大成”的记载。这种完整的考试制度,虽有理想描述之嫌,但也绝不是空穴来风,它至少可以证明,考试制度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由来已久。到了唐代,学校则对考试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旬给假一日,假前,博士考试。读者千言试一贴,贴三言,讲者二千言问大义一条,总三条通二为第,不及者有罚。岁终,通一年之业,口问大义十条,通八为上,六为中,五为下”。 (《新唐书・选举志上》)可见,只要有学校教育,就必然要有考试。而只要有考试存在,就一定会产生教育的应试,不然的话,人家考东你学西,人家考南你练北,你的学校肯定要关门大吉。

历代统治者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考试的内容,而历代的学子也必须依次调整自己应试的内容。唐代的进士科“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高宗朝,加进士杂文,因之进士试诗、赋及时务策五道、明经策五道。(《新唐书・选举志上》)宋代的进士科“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礼记墨义十条”。(《宋史・选举志一》)能否这样说,正是由于将诗赋列入了考试内容,才造就了李白、杜甫、辛弃疾等唐宋时期的一大批诗词巨匠,涌现出了散文史上的唐宋家,铸就了我国诗词艺术颠峰。而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仕制度。考试形式死板(只准写八股文),考试内容陈旧(严格限制在四书五经之中)。从而导致了我国文化史上万马齐喑的黑暗局面。

二、应试教育是教育的应试畸形发展的怪胎

所谓应试教育,是指严重违背教育方针和科学规律,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实际,以应付考试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主要目的的封闭落后的淘汰式的教育。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一切为了考试”。它是教育的应试在某个特定时期畸形发展所产生的怪胎。

应试教育也不是今天的发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当数最典型的应试教育的产物。那时学校就是为考试而设,“童生”们也只有科考这一条路可走,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除了会念些“之乎者也”之外,真正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考中了春风得意鸡犬升天,考不中则穷困潦倒落魄终生。结果虽有天壤之分,本质却完全相同,都是封建统治者愚民政策的殉葬品。

如果说古代版的应试教育,是由于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出于维护自身的利益,为了培养顺民,培养忠实的奴才,故意造成的话,那么当代版的应试教育,造成的原因就是多方面的了,有教育自身的问题,更有社会的问题。

许多年长些的人,望着今天学生背上那沉重的书包,看着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那种惨状,时常怀念起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学校教育,认为那时的学校宽松活泼,学生的学习轻松有趣,自主选择的余地大,其个性、特长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认为那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的确,那时应试教育的成分确实不多,但是我们仔细想来,那时的“素质教育”是否有些太原始了,不但水平较低,而且代价太昂贵。首先它并不是真的没有应试,因为那时的大中专考试,从形式到内容并不比现在好多少。如果真的能把它称为素质教育的话,那也是建立在大多数人辍学,或根本不能上学的基础之上的少数人的素质教育。因为那时许多适龄儿童甭说是中学,就连小学也不能毕业,有的甚至连校门都不能进。尽管那时一个县也就两三所中学,招生人数却是寥寥无几。由于生源不足,学校的升学压力自然也不会太大,加之初中毕业就是“小知识分子”了,在那个年代根本不愁就业,所以,学校也就能够安安稳稳的搞“素质教育”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社会用人的标准大大提高了,各个用人单位无不优先录用那些高学历的“人才”;另一方面老百姓富裕了,广大家长有了满足自己望子成龙的愿望和经济能力,必要时紧紧腰带也要供自己的孩子上学;再加上人口基数的迅速扩大,虽然我们的大学在不断的扩招,但仍然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所以我们那些勤奋的学生,就只能拼命去挤独木桥了。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基本属性――应试,就被无情的夸大、扭曲,变得畸形了。由此可见,造成应试教育的根本原因不在学校,而在社会这张大考卷。只有从根本上转变人才观念,改革用人制度,加大教育投资,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进一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灭应试教育。

三、应试是永恒的

应试是永恒的。没有不考试的学校,没有不应试的学生。任何时代、任何形式的教育,一旦取消了应试,就会成为无的之矢、无源之水,不但自身的发展会受到阻碍,而且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在我国的教育史上,大概只有“”那个特殊年代的教育,真正取消了考试、取消了应试,其结果就不用赘述了。所以,教育一旦离开了应试,也就不成其为教育了。

应试本无错。从某种意义上说,左右教育趋向的不是教育的实施者学校,而是教育的验收者考试――考试的形式、考试的内容,以及比考试更为重要的“考试”――社会的价值取向。毋庸讳言,考试就是教育的指挥棒。教育要发展就必须有较高的质量,当前教育质量的评价,最主要的就是国家各种各样的考试,哪个学校的成绩好、升学率高,哪个学校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哪个学校也就能争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所以,我们可以指责考试制度的不完善,可以批评考试形式、考试内容等方面的种种不合理,但我们绝不可能取消考试。同样,我们可以否定应试教育,可以否定某些应试的方式、应试的内容,但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应试的作用,不能取消教育的应试。

我们是否注意到,近年来高考以及中考命题的改革,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不就直接牵动了中学教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的转变吗?所以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制,在全社会确立正确的人才观,正确区别教育的应试和应试教育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彻底摒弃应试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应试的作用,素质教育才能健康发展,教育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现代化的教育,应该是大众的、普及型的教育。它的首要目的就是育人,使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能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它应满足全社会每个成员受教育的愿望,使每个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让他们各得其学,各展其能,各成其才。它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升学还是就业。现代教育应该是帮助人们渡河的工具,应让每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达到成功的彼岸。

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体制还相对落后,还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能充分满足人们受教育的需要,稍有不慎就会把教育的应试变成应试的教育。所以,要使应试教育真正转变为素质教育,就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更新观念,健全制度。

教育的应试绝不等同于应试教育。应试作为教育的基本属性,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存在是其必然,其功能无法替代,其作用不可忽视。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大胆地、理直气壮地进行必要的应试活动,切不能“在倒洗澡水时把孩子一起泼出去。”

上一篇:让幽默成为教师的帮手 下一篇:让嫩绿的小草萌发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