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时间:2022-10-10 01:23:35

品德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037-01

品德课堂开展有效对话教学是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方式,通过语言交流、心灵交流,使双方在思想上真正的相互回应与相互碰撞,达成彼此认识世界的真正融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将开放的对话环境、愉悦的对话氛围提供给学生,将各自的情感、行动、知识与经验都时时展现在对方面前,在相互对话与理解中接纳对方,获得沟通和共享,体验也就在这样一种对话关系和情境中生成,实现师生的生命建构与人格成长。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认为:"源头"是课堂,对话是"活水"。要提高教学实效使"渠"清如许,师生对话有成效,那么,课堂提问就是关键。在品德教学中实施"提问"策略,让问题成为联系学生与知识的纽带,让问题成为营造氛围与情境的源泉,一个好的学习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言语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不断调控教学过程,进而有效落实教学目标。那么如何有效设计学习问题呢?我想,教师要做的就是巧设问题、适度点拨,引领学生有效对话的深入和精彩,大胆地展开对话,实现在对话中沟通、影响、碰撞,从而引领学生道德生命的健康成长。

1.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基点,关注问题难度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设计带有适度难度的学习问题,必然能促使学生获得"新的东西",真正建立起教学与学生发展之间的桥梁。

听一位教师的《春天来了我健身》一课,播放视频:病毒的自述

师:病毒是我们眼睛看不见,手摸不到,找一找,想一想,猜一猜,它可能在什么地方?

生:衣服上,身体里,鼻子里,空气中,手上。。。。

师:我们跟病毒对抗,有的小朋友赢了,有的小朋友却输了,输的小朋友就感冒了,这是为什么?

生:衣服穿少了,冷热不均,天气冷,上火了等。

生:多锻炼,吃防病药,讲卫生等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单一认知的水平,对于感冒,他们能感知患病时一些症状,但无法同时考虑诱发感冒的多种原因和条件。因此,这位教师就很好的体现了"最近发展区"原则。首先,把感冒病毒的形象人物化,以病毒的自述成功的带领学生进入童话情境,再以找、想、猜病毒会在什么地方,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寻找病毒的藏身之处。这样设计的巧妙之处即体现生活性又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 "为什么有的孩子感冒,有的却很少感冒"一问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调动孩子平时与感冒相关的饮食起居的表现,下一步"探寻预防感冒的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需求便在眼前了。这两个问题设计的就有梯度和难度。教师所提的问题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说对答案,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只要学生都想说,都会说,都乐说,教师才能倾听他们不同的声音,捕捉内心多变的信息。在对话中发现学生潜意识里存在的问题,在对话中带领学生寻找品德支点,进而引导他们将正确的想法深化,将错误的想法改正。这样的课堂问题,成为一把开启学生心锁的钥匙,打开他们的内心世界。

2.以知识的循序渐进为途径,关注问题梯度

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讲的: "先问一些易懂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学生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座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我们平时的课堂上,教师播放完一个课件或讲完一个事件,一般会设计如下问题:"看了这个事件,你想说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几句,这个环节就结束。显然这样的问题没有让学生深刻的了解这个事件,挖掘不透,体会不深,就如蜻蜓点水。怎么才能做到不让一个内涵鲜活、震撼人心的案例昙花一现呢?我认为:问题的设计可分三步走:第一问:你看懂什么了?(或你听懂什么了?)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个事件,引起心灵感应。第二问:"看到这个场景,你猜猜主人公是怎么想的?"这个问题,表面是猜当事人的想法,实质是让学生换位体验,表露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第三问:"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借题发挥的设想,自然而然的挖掘出现实应对的生活策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这种深度交流、步步为营中,逐层演讲式的学习问题引领课堂走进高效。

3.以学生的年龄特点侧击设问,关注问题广度

魏书生曾说过,我们在课堂上面对的不是五十多个学生,而是五十多个精彩的世界。我们要吸引这么多"世界"的注意,引领这么多"世界"的世界观,只靠单一的、重复的问题势必难以始终得到热烈的响应。所以,我们的问题设计要多角度、多形式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才有新奇感和吸引力。"旁敲侧击"的特点就是:间接地、润物无声地给人以启示、教育。

4.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适度追问,关注问题深度

国外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一英寸宽,一英里深"。对于品德课堂教学,我们要在课堂教学的深度上下工夫,向"一英里"深迈进。避免停留在表层的泛泛而谈的这种现象。怎么样向"一英里"深迈进呢?对话式教学是有效向深度迈进的载体。对话的双方总是在互相启发下使得内容层层递进,犹如"三级跳"甚至"多级跳"。而蜻蜓点水式的师生间的一问一答则像是"原地起跳"。适度追问是一连串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先后相继关系或逻辑递进关系,先易后难,层层推进,直至问题的本质。这样的问题,能够激起学生思考。目的是使对话随着问题的思考纵向深入,从而使对话的话题能够得以顺利地展开,切实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

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为了一点小事就和同学朋友起冲突,破坏了珍贵的友情是很不值得的,更是引导学生在宽容别人过失的同时,也应该善意提醒他人,帮助他人改正缺点。为了使学生弄清弄懂,在一问之后再问,直到学生能正确辨清为止。在动态的品德课堂中,往往会出现答疑、讨论等各种形式的追问契机,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契机进行适时、有效地追问,品德教学就会呈现出理锋,心灵碰撞,从而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处,使课堂走向精彩。

教师在整个对话交流中,要在问题设计上精心设计,通过问题驱动,促进学生有效对话。同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抓住讨论中最关键、最敏感的地方,巧妙点拔,引领提升,使学生的情感及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大和深化,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民办幼儿教师专业素养问题与策略研究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