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园林规划中的生态学理念

时间:2022-10-09 06:18:40

中国传统园林规划中的生态学理念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在缓解城市环境压力方面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生态园林成为人们的必然追求和选择,而中国传统园林恰恰集中体现了生态园林理念。那么中国传统园林规划中有哪些生态学理念呢?本文先阐述了生态学的概念、渊源、内容及其基本原理应用的思路,进而探究中国传统园林规划中的生态学理念。

[关键词] 传统园林 生态学 布局 山水 植物

我国的传统园林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造园活动见于文献记载。传统园林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造园艺术,到宋代就已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清代中叶以后,更是中国园林史上集大成的终结阶段,现存的古典园林基本上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纵观园林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时代的园林,生态学理念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其形式与风格正是取决于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取向及经济技术水平。

一、生态学理念的核心内容

(一)生态学的概述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物的生存、活动、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间、物质与能量。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周围环境某些物理条件和化学成分,如空气、光照、水分、热量和无机盐类等的特殊需要。各种生物所需要的物质、能量以及它们所适应的理化条件是不同的,这种特性称为物种的生态特性。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同种个体之间有互助有竞争;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改造环境,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人类。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多样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近代生态学研究的范围,除生物个体、种群和生物群落外,已扩大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几大问题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二)生态学的基本内容

生态学的一般规律大致可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的关系四个方面说明。

在环境无明显变化的条件下,种群数量有保持稳定的趋势。一个种群所栖环境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只能承载一定数量的生物,承载量接近饱和时,如果种群数量(密度)再增加,增长率则会下降乃至出现负值,使种群数量减少;而当种群数量(密度)减少到一定限度时,增长率会再度上升,最终使种群数量达到该环境允许的稳定水平。对种群自然调节规律的研究可以指导生产实践。例如,制定合理的渔业捕捞量和林业采伐量,可保证在不伤及生物资源再生能力的前提下取得最佳产量。

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任何物种都与其他物种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基本原理应用的思路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通常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统生态。

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在时间上能够维持它的组织结构和自治,也能够维持对胁迫的恢复力。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它们的复杂性同时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的应用思路,我认为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建立起人类社会组织,以自然能流为主,尽量减少人工附加能源,寻求以尽量小的消耗产生最大的综合效益,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危机。

从生态学中分化出来的产业生态学、恢复生态学以及生态工程、城市生态建设等等,都是生态学基本原理推广的成果。

在计算经济生产中,不应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或者无限的,而是用生态价值观念,应考虑到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影响,利用科技的进步,将破坏降低到最大限度,同时倡导一种有利于物质良性循环的消费方式,即适可而止、持续、健康的消费观。

二、中国传统园林规划中的生态学理念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自然观

人类按哲学观与文化传统去创造空间。中国古代强调“天人合一”,人类是自然中的一部分,因此追求返朴归真、向往自然。老庄哲学开起端,模仿自然山水营建园林成为一时风尚,形成了中国古代山水诗画与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这类园林中极力模仿自然,贯穿了天人合一,顺从自然的哲学观[8]。其立意多为清高隐逸、超世脱俗,反映了守土重农的意思。其中“三境界”观(生境、画境、意境)对植物造景的影响最大。反映在植物造景中则是要求仿照自然状态错落有致地组合成人工群落,与山石、水体等一同形成神似自然状态的环境,并要求园林建筑与环境协调。

这“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自然观体现了生态伦理道德观的生态学理念,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大量而随意地破坏环境、消耗资源的发展道路是一种对后代和其他生物不负责任和不道德的发展模式。新型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应该是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考虑这些人类行为不仅有利于当代人类生存发展,还要为后代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事实上造成当代世界面临的空前严重的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就是以往人类对自然的错误认识。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凭借自认为先进的“高科技”试图主宰、征服自然,这种严重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虽然带来了经济的飞跃,但造成的环境问题却是不可弥补的。人类是生物界中的一分子,因此必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二)中国传统园林规划中的生态本质

物质循环的正常运行,要求一定的生态系统结构。随着生物的进化和扩散,环境中大量无机物质被合成为生命物质形成了广袤的森林、草原以及生息其中的飞禽走兽。一般说,发展中的生物群落的物质代谢是进多出少,而当群落成熟后代谢趋于平衡,进出大致相当。

1.中国传统园林属于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

中国园林强调的“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就是要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与感受。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主体和构成要素。乡土材料的精工细作,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

2.中国传统园林突出营造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

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健康舒适、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是园林的物质生活基础。由于生活环境相对恶劣,中国传统城市与园林都十分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无不以光影、气流、温度、湿度等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子为依据,形成适宜居住生活的理想环境。

中国传统园林生态系统的代谢功能就是保持生命所需的物质不断地循环再生,其本质特征也说明中国传统园林实施了可持续发展,同时体现了生态伦理道德观的生态学理念,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协调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包括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最根本的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传统园林物种间的生态关系

中国传统园林模仿自然,做到了物种间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构成食物链,即居于相邻环节的两物种的数量比例有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捕食者的生存依赖于被捕食者,其数量也受被捕食者的制约;而被捕食者的生存和数量也同样受捕食者的制约。

植物间争光、争空间、争水、争土壤养分,物种间常因利用同一资源而发生竞争。在长期进化中、竞争促进了物种的生态特性的分化,结果使竞争关系得到缓和,并使生物群落产生出一定的结构。中国传统园林中既有高大喜阳的乔木,又有矮小耐阴的灌木,各得其所;其中的生物或有昼出夜出之分,或有食性差异,互不相扰。

地衣中菌藻相依为生,蚁和蚜虫的共生关系等,都表现了物种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达成互利共生的关系。

生物间的各种关系使生物群落表现出复杂而稳定的结构,即生态平衡,平衡的破坏常可能导致某种生物资源的永久性丧失。

总之,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年 .

2、庞万里.《中国古典哲学通论》.【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年05月.

3、蓝先林.《中国古典园林大观》.【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01月

4、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年10月. 第8页

5、杜顺宝.《中国园林》 .【M】. 人民出版社 .1997年. 全书

6、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苏州市园林管理局编印.《拙政园志稿》.【M】. 全书

7、曹林娣.《中国园林艺述论》.【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 全书

8、刘晓明,吴宇江.《梦中的天地》.【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1年. 全书

9、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 全书

10、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3月. 全书

11、王鲁民.《中国古代建筑思想史纲》.【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 全书

12、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11月. 全书

13、陈金印,王强.《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探讨》.【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12(4):70~72

14、陈卫元.我国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浅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7.14:22~23

15、成小英,梁伟,周青.城市环境绿化中的生态学原则.【J】.中国农学通报,2007,24(1):164~167

上一篇:“行”与“心”的碰撞 下一篇:学生更需要一盏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