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年”与年节民俗

时间:2022-10-06 06:18:23

汉字“年”与年节民俗

摘要:汉字是一种典型的表意文字,通过对汉字的构造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年”这一节日应当与人们的农事活动存在密切联系,通过对年节传统民俗进行考察,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关键词:汉字;年;民俗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2-075-02

一、“年”字的构造分析

汉字是一种典型的表意文字,由图画文字发展而来,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其形体上的象形特征逐渐减弱,但其原本的象形表意理据仍然相当程度地保留着,汉字的表意功能更加完善,更适应中国人语言与思维的需要。由于汉字的象形象意构造“是社会大众约定俗成的结果”,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知状况,“受到造字者和用字者文化环境和文化心理的影响”,因此它可以“映射社会文化的每一个细节,展示社会文化的多维层面”,被称为研究中国文化的“活化石”。通过对汉字的构形特点进行分析解读,我们便可以挖掘出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古代的社会风情。以“年”字为例,“年”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形状是“禾”字与“人”字的组合,含有人收割禾苗,抱禾而归之意。《说文解字》中对“年”字的解释如下:“年,谷熟也。”《谷粱传》中也有文曰:“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由此我们不难推断,“年”这一节日应当与人们的农事活动存在密切联系。我们现在所说的“过年”中的“年”,通常是指阴历年,也就是“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韵传统节日,大体上从腊八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以除夕和大年初一为高潮。本文通过对年节传统民俗的考察,来探讨年节与农业活动的紧密联系及其在农业文化上的重大意义,进而明了汉字“年”中蕴含的农耕文化内涵。

二、年节民俗的发展演变

“年”作为一个时间单位和时间概念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周代。新石器时代,古人发明了原始农业,中国步入了农业社会,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掌握了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规律,对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的循环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改变了以往蒙昧的“山中无历日,寒暑不知年”的生活状态,开始编排天文历法进而安排自己的耕作活动,指导农业生产。我国晟早的天文历法形成于夏代,但当时“年”被称为“岁”,后来商代改称“祀”,周代时才出现了“年”这一名称。当时人们在新旧年交替时举行热闹的祭祀活动,庆祝粮食的收获,酬谢神灵的保佑,并祈祷来年再狄获得大丰收。但当时“年”的日子并不固定,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节日。

秦汉时期,“年”作为一个节日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汉代创制了《太初历》,以夏时历法的孟春正月作为岁首,年节的日子固定了下来并一直沿袭到清末。当时人们把“年”称为“三朝”、“三始”等。人们在新年来临之际,举行一系列的庆祝丰收的活动,拜神祭祖,还举行巫术仪式,在家门口钉桃符,烧烤竹节,饮椒柏酒,服桃汤,驱鬼除瘟疫,期望来年能够免于自然灾害,风调雨顺,身体安康,农耕活动能够平安顺利地进行。

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后世大为流行的“新年”、“元旦”等词语,此外还有“元日”、“正旦”等词,用于指代“年”这一节日。这一时期,除了继承之前的年节活动,如饮避邪的屠苏酒、挂桃符、贴门神之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民俗活动,人们改变了传统以来的新年期间不杀鸡的观念,家家户户杀鸡宰羊,庆贺新春。这是因为,“按照五行的观点来说,正月土气萌动,草木生长,而鸡则以五谷为食,羊则喜啮百草,故应杀羊磔鸡以助草木生长”。由此可见,作为新春伊始,万象更新。播种在即的时节,“年”是广大农家祈祷来年五谷丰登的最好时期,祈求丰年也就自然成为了年节活动的主要基调之一。

唐宋元明时期,关于“年”的名称,基本趋向统一,称为“元日”。北宋王安石的七言绝句《元日》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很好反映了当时的年节民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人们燃放爆竹,饮屠苏酒,挂上趋吉避凶的桃符,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宋代时还兴起了过年时分“鞭打春牛”的风俗,又叫“打春”、“鞭春”,用土捏制成牛形然后手执柳枝将其击碎,相传土牛碎泥有利于农事,其实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先民对于孕育万物的土地的崇拜心理的表现。“有的地方以秫秸彩纸糊扎春牛,并且预先在牛肚子里藏入稻、麦等五古,当用柳条鞭打春牛时,纸糊的春牛立刻‘皮开肉绽’,五谷马上从牛肚内流出来,象征着五谷丰登、谷流满地”。可见,这种打春习俗,蕴含了深刻的劝勉农耕,祈祷丰年的象征意义。 清代,年节被普遍称为“元旦”,虽然此时也出现了“春节”这一名称,但其影响不大。《天津府志》(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本,华北卷)中清楚记载了当时的民俗活动:“元旦,夜半子时,长幼皆起贺岁,食饺子,亲友交拜,祭墓。元日阴晴卜岁丰歉,晴主丰,阴主歉。”人们通过观察新年第一天的阴晴情况来预测当年的农业收成。地处江南的苏州地区据说也有相似的习俗,每年的正月初一,农民有早起看天上风云的习惯,如果有风从东南方向吹来,则象征着“岁大稔”。在这新旧岁交替之时,人们对农事倾注着极大的关心,而气候条件又是决定庄稼丰收歉收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新年之际的天气情况通过占卜这一带有神秘色彩的行为被赋予了农事上的重大意义。清代流行民间的还有舞龙、社火等活动,这一方面是忙了一年的农家在农闲之时的娱乐活动,另外也含有期待来年风调雨顺,祈求土地神等神灵赐福之意。而此时流传的“老鼠嫁女”的习俗,更是表达了人们驱鼠禳灾,守护粮仓的美好愿望。

现代意义上的“春节”作为年节的名称定名于辛亥革命之后,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宣布国家改用阳历。旧历“元旦”改称“春节”。但由于当时的旧中国四分五裂,“春节”之名未能流行,民众仍然庆祝“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规定了一系列的法定节假日,“春节”取代了“元旦”,沿用至今,而“元旦”成为了公历新年的名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的春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气氛更加轻松愉快。人们欢天喜地,辞旧迎新,北京地区流传有这样一首过年的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年节时分的一些传统礼俗如祭祖、敬天拜神等至今在各个地区仍然存在,此外正月里还出现了更多的新兴的娱乐活动,如踩高跷、舞狮子、耍龙灯等,这些活动既有祈求丰收和祝福来年生活更加美好的愿望,又具有更多的娱乐性,增添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三、“年”与农耕文化

通过观察以上年节时分的民俗事象,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年”的庆祝方式在发生着一些改变,越来越丰富多彩,一些礼节规范也变得越来越倾向予娱乐性,但是长久以来,在这些年节民俗中,存在着一种永恒不变的精神,在中华民族中世代流传,那就是:“年”是一个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的时刻,人们结束了一年的辛勤劳作,在这一时节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尽情享受收获的快乐,感谢神灵的庇护保佑,同时衷心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再次丰登,生活更加富裕美好。与农业有关的习俗总是新年节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要想生存,必须首先通过农业生产劳动获得晟基本的生活资料。中国疆域辽阔,国土广袤,地理位置优越,季风气候发达,具有适宜发展农业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形成了农耕文明,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曾经在著作中指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产生的基础上的。”民俗作为一定区域内人们共同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是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它本身即是一种文化现象。尤其是岁时节令民俗,与自然、物候及生产活动等因素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先民将土地、风云、雷电等自然物神化加以崇拜,形成了最初的信仰,这些信仰与相应的各种礼俗活动相互交织便产生了一定的节日民俗,因此,“以农为本”的中国的年节民俗也必然充满了这种农耕文化的浓郁色彩,而这一点,恰恰就在富有乡土气息的汉字“年”中很好地体现了出来。

上一篇:浅谈艺术的本质 下一篇:乡土文学散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