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工具的演变与汉字发展

时间:2022-10-16 06:32:37

书写工具的演变与汉字发展

[摘要]:从时代的发展入手,对各个时期汉字和各个时期的书写工具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最后得出书写工具对汉字的演变的影响以及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汉字;书写工具;字体

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至今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从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字,到今天的现代文字,汉字在字形上、读音上和字义上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之间漫长且复杂的变化过程里,影响汉字变化发展的因素颇多,而书写工具的演变发展对汉字的演变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古书上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在文字诞生之前,结绳是一种古人用来记录的方法。约定俗成,不同的绳结,或绳子的不同长短、颜色等,表示某种特定的含义。当绳子等事物帮助记忆没有办法满足需求时,人们创造了图画记录的方式。

我国的汉字起源于图画,在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开始繁荣起来,人们通过在陶器上刻画符号来记录事情。 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殷商时期,王室用龟甲和兽骨契刻进行占卜吉凶记事,而被刻在龟骨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之为甲骨文。甲骨文是汉字形成的早期文字,是中国最早形成系统的文字符号。甲骨文的形成受书写工具的制约非常明显,甲骨文是由石刀和青铜刻画的,刀和石头有锋利或钝,龟骨和兽骨有粗糙和软硬,因而甲骨文的笔画很少有圆转折,以直笔画和直转折为主,字体大小不一,长短不一。

甲骨文

到了商周时期,随着手工业的繁荣发展,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朝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最多,所以又叫“钟鼎文”,甲骨文也随着金文的出现逐渐被替代。金文的发展与青铜器的发展基本同步,各个时期的金文,在字形结构和用法上都有相异之处。钟鼎一般都是达官贵人祭祀所用,象征权利与地位,其制作及其精细谨慎,因而金文于甲骨文的笔画来说更加流畅,曲线也较多,字形相比较也更加工整。商代的金文较为简短,以图形为主,这是商代金文与其他朝代金文的最大不同之处。秦、汉时代以后,金文的形式逐渐开始出现变化。从汉字文化的内涵看,早期的汉字形成所选取的书写材料与当时的社会生活贴近,构字的内容涉及人与自然的各个层面,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社会性。

青铜器上的金文

秦汉时期,汉字由象形的图像表达发展为抽象的表达,这一重大的变革称之为“隶变”,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在隶变的过程中,汉字的图像性表达发展为抽象的线条。离图像性越来越远,字形开始变化,竖画变短,笔画删繁就简。隶书的形成是由许多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当时的书写工具毛笔的普及与书写载体简牍的广泛应用是隶书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隶书在汉代逐步发展定型,成为主要的书写字体,为后期草书、行书、楷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古代文字最早刻在甲骨、陶器上的都不能称之为“书”。书籍的起源因该追溯到竹简和木牍的出现。在纸被发明前,竹和木是最普遍的书写载体,并且在纸发明出来后的数百年间,简牍仍然被用作书写材料。竹和木作为书写载体的起源没有得到考察,但是起源必然很早,在古代典籍的记录中可以发现,竹、木可能是中国最早的书籍材料。

简牍

三国魏晋时期,出现了新的汉字书写载体――纸。纸张的普及丰富和精华了书写笔画,书写也变得更加轻松,提升了汉字新的艺术价值,也催生了流畅的草书和清新悦目的楷书。楷书又称之为正书,字体形态方正,笔画平直。楷书的出现统一和规范了书写笔画的特征和汉字的结构。楷书笔画清新,满足了大众的阅读需求,也是雕版印刷的早期通用字体。楷书是由隶书逐渐发展而来的,形式更加简化,楷书盛行于六朝,到了唐代成为通用的标准字体,一直到现在。

毛笔在各种书写工具材料之中是对汉字字形影响最大的。通过毛笔的柔软和弹性,写出的字体造型多变,创造了新的字形,丰富了汉字的笔画,推动了汉字从生硬繁复的象形文字发展成为易于书写记录的线条符号。西汉时期人类开始尝试各种纤维造纸,到了东汉时期蔡伦发明制造出来了可以使用书写的纸张,在汉魏时期与简牍同时使用。到了两晋时期,造纸术持续发展,纸张的使用也逐渐得到推广。虽然最初造纸的原材料和制作工具都很简单,但制造出来的纸相比较于竹、木更加轻便,相比较于缣帛的价格更加适宜。

蒙恬制笔是由来已久的故事传说,但是并未得到证实。学者研究表明毛笔产生于在商周之前的新石器时代,在商周金文中就有使用毛笔的痕迹。,彩陶上的图画和纹样也是由毛笔描绘在初胚上的,甲骨文也是先用毛笔写出,然后再用力气刻出的,但是最早的实物是在2500年前战国中期楚墓中发现的。

毛笔和纸张的出现,推动了汉字笔画的完善于丰富,形成了书法中丰富的笔画,使新的汉字笔画在变化中日渐成熟与完善。

汉字的记录有着多种多样的载体和工具,有坚硬耐久的甲骨和兽骨,以用尖锐的石刀和青铜进行篆刻;有便于书写的竹、木、帛和纸,用笔墨来书写;汉字字体有许多以材料命名,如甲骨文、陶文、金文等。汉字的发展与书写材料和书写载体的配合是离不开的。

汉字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断变化,我们为了获得更高的书写效率,对书写工具不断的进行着改良,而书写工具的不断变化也影响着书写方式的改变,因此汉字的字形和笔画也在不断的进行改变。 现今,我们已经进入了屏幕字体的时代,汉字的书写也发展成为了电脑输入,随着时代的发展,“书写”也被现代技术慢慢取代了。每一次汉字的变革,都伴随着书写工具与书写载体的更新,所以要研究中国汉字的发展过程,就不能忽视书写工具和书写载体对汉字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1]钱存训,书与竹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3.1

[2]蒋勋,汉字书法之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任平,说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曹昱阳(1992.01.20),女,籍贯(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2010级硕士)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上一篇:面子文化对我国居民消费意愿的影响 下一篇: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