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富差距合理边界

时间:2022-10-06 02:34:43

中国贫富差距合理边界

理论上讲,一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过大,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消费萎缩,社会经济失衡,最终引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那么贫富差距的临界点在哪里?

贫富差距合理与否的规范分析

实践上看,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贫富差距的临界点亦不同。即便一个社会的贫富差距十分悬殊,理论上已处于贫富差距的临界点,但是,实际上可能并没有发生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其中,社会对贫富差距的心理容忍度或接受度成为判断贫富差距合理与否的首要依据。

1社会基本福利或兜底性保护的提供。社会对贫富差距的容忍度或接受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对贫困人群和低收入者提供的基本公共福利或兜底性保护。如果贫困者在基本生活资料、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方面能够得到基本的保证,其基本的生存问题不至于恶化到难以为继的地步,贫困者对社会贫富差距的容忍度和接受度尚可,不至于变成激烈的力量。反之,如果社会对贫困者和低收入者缺少兜底性保护,多数的贫困者和低收入者对自身的基本生存状况恶化到什么地步,向下变化的空间有多大缺乏明确的预期,贫富差距的负面效应就会进一步放大、加重。

2社会成员对平等与公平的感受。社会成员对“平等”、“公平”的感受,包括参与社会权力分享、现金收入对比、收入的流动性、社会福利、对未来的预期,以及社会对不合理、非规范、非法取得的非正常收入的态度和规制力度等。

3社会成员对贫困的度量。福利主义者与非福利主义者对贫困有不同的度量方法,或通过个体效用与个体偏好来评价贫困的改善,或通过对衣食住行等个人消费能力和子女抚养承受能力的提高来评价贫困的改善。不同的国家、国际组织规定了不同的贫困线标准,随着收入的提高,贫困线与收入的比例随之下降,绝对贫困指标随之改善,而相对贫困是建立在将穷人的生活水平与其他较为不贫困的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相比较的基础上的,对相对贫困的判断影响社会个体对贫富差距过大现象的接受度和容忍度。

4社会成员对贫富差距容忍度或接受度的简单模型。上述关于社会成员对贫富差距容忍度或接受度的分析可用如下函数表示:

Y=(X1,X2,X3,X4,X5,⋯⋯)

其中,Y代表社会成员对贫富差距容忍度或接受度。

X1代表收入水平,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主要通过人均GDP指标反映)、人均可支配财力等指标。

X2代表一个社会的贫困程度。主要通过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城市贫困人口的比重反映。

X3代表消费水平,主要通过消费能力和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率两方面的指标反映,消费能力主要取决于物价水平、人均可支配财力、人均基本支出、收入的流动性等指标;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率主要选取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小学、中学、大学入学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指标反映。

X4代表对公平和平等的主观感受,具体通过基尼系数、公共事务民众参与度、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率、基本社会福利或公共服务的可及性、社会对不合理、非规范、非法取得的非正常收入的态度和规制力度等。

X5代表对未来的预期。该指标对贫富差距容忍度或接受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对未来的预期越好,对社会贫富差距的容忍度和接受度较高。反之,对未来的预期差或者极不确定,则对社会贫富差距的容忍度和接受度较低。

评估贫富差距的实证方法

在理论研究中,通常运用无权重的和以人口加权的基尼系数法(Gini)、变异系数法(CV)、泰尔(Theil)指数等多种指标判断贫富差距,特别是收入分配差距。此外,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及贫困指标也被用来分析贫富差距。

1.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描述人们收入分配差距的一项统计学意义的常用指标,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贫富差距小,在0.3-0.4之间贫富差距一般, 0.4-0.5贫富差距较大,进入警戒状态;0.5以上,贫富差距大,达到0.6则属社会动乱将随时发生的危险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尼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测算并公布的数据,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仅占全部收入和消费份额的4.7%,而占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全部收入和消费份额却高达50%以上,财富正在以1.83%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向少数富人集中。按照世界银行的测算,中国的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31提高到2001年的0.447,目前已经上升到0.47,大大超过了国际上0.40的警戒线,高于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2.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

基尼系数虽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衡量收入不平等的指标,但该指标不适合用来进行子群体的分解或分享收入分解,而泰尔指数可以用来进行子群体的分解。表1中列示了1988、1995年城镇、农村、全国居民的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可以看出,无论采用哪种指标,收入差距都在不断扩大。

3.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指食品支出金额在生活消费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例。其指标值在60%以上反映生活水平处于贫困状态,指标值在50%―60%之间生活处于温饱状态,在40%―50%之间生活状况属于小康水平,在30%~40%之间生活状况属于宽裕水平,在30%以下生活属于富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2000年以后城镇居民家庭全国平均恩格尔系数一直处于30~40%之间。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恩格尔系数为36.5%(表2)。

实证度量方法是利用统计学中分布的分散程度推导出的收入分配不均等的指标。各种指标虽然形式和度量的角度不同,但导出的基本步骤类似。其不同在于选择了不同的基准收入水平和定义了不同的差距。在判断我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时,不能简单地运用某个指标如基尼系数的具体状况来得出整体性的评估。

贫富差距带来的公共风险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个体在资产禀赋占有、相关政策、市场准入机会等外部环境基本相同的条件下,仅是由于主观努力程度、资金投入规模、机会捕捉能力、领导决策水平等主观因素形成的差距是合理的贫富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有以下特征:(1)贫富差距问题不是单纯的某个原因引发的,而是包括市场的、权力的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所以问题更为复杂;(2)贫富差距是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形成的,贫富差距可谓急剧扩大。(3)“富人”中因非法的、不合理因素形成的高收入比重大,影响极坏;(4)“穷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不到位。农民缺少起码的最低生活保障,部分城市居民仍享受不到足额的、政策所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一些社会成员的生存条件脆弱。他们对未来前景的不确定预期往往会使其心理出现焦虑不安。在社会心理的层面上,这种社会焦虑会加重、放大贫困者以及低收入者对贫困问题的感受,加剧其对贫富差距问题的不满和恐惧。

上述因素使得我国的贫富差距比起其他国家来问题更加严重,我们绝不能轻视可能引发的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和国际风险。

上一篇:宝鸡构建“大社保” 下一篇:把脉收入分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