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适应自然

时间:2022-10-05 09:31:56

教育适应自然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曾因文章和戏剧获奖而成为巴黎社会上层人士家庭沙龙的座上宾;也曾离开都市,隐居在乡村闭门著述;最终因学说触犯教会正统教条而遭到通缉,在颠沛流离之中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他的主要著作如《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新爱洛伊丝》《爱弥儿》等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一系列著作中,《爱弥儿》,卢梭20年思考的结晶,称得上是“最伟大、最优秀的著作”。[1]起初,他本是应好友德•舍农索夫人之邀,写作一篇如何教育子女的文章,但下笔之后感觉文思泉涌,最后竟写成了一部几十万字的巨著。卢梭在书中以一个名叫爱弥儿的男孩的成长过程为主要线索,从他对人的自然本性及其历史发展的认识出发,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他曾说,这部著作系统性很强,浑然天成,不可分割。因此,要全面理解卢梭在《爱弥儿》这部教育著作中论述的观点,必须从其思想的整体性出发。现将卢梭《爱弥儿》一书中核心观点大致介绍如下。

一、理想的教育应是消极教育

卢梭提出,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消极教育(negative education),其作用在于保护人善良的自然本性免遭破坏。其核心命题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在文明社会中却遭到破坏。他认为,在人的自然本性之中只有两种元素:自爱和怜悯。自爱是推动我们关心自身幸福和生存的情感,它单纯追求最基本的身体欲望的满足;而怜悯则是看见有其它生物尤其是我们的同类死亡或遭受痛苦时产生的一种天然的厌恶之心[2],人类一切美好的道德品质都从这两种原始的情感中成长而来。但是在人类步入文明社会过程中,原始的自爱之心转变为自尊――不再追求单纯的自然欲望和需要的满足,而是寻求他人和社会对自我的肯定。有害的自尊带给人类永远无法满足且没有止境的欲望,人类将因此陷入柔弱之中。现代文明的祸根在于将自然状态下的自爱转化有害的自尊,而恰恰是这一环节使人类脱离了自然的道路。因此,卢梭认为理想的教育首先不是在儿童的心灵中添加新的元素,而是保障其自然情感免遭外界因素的破坏。教育的过程应该尽可能减少人为和社会的因素,阻塞一切社会罪恶乘虚而入的可能空间。正如卢梭在《爱弥儿》开篇不久所说:“趁早给你的孩子周围筑起一道围墙,别人可以画出这道围墙的范围,但是你应该首先给他安上栅栏。”[3]

为了限制爱弥儿的自爱过早的转化为有害的自尊,卢梭将15岁的爱弥儿严格限制在“物”的关系而不是人的关系之中:学习一系列关于“物”的知识及如何占有“物”,即便对他行为的惩罚和限制也是来自物的必然性;爱弥儿不会和他人或社会发生真正的关系,既不会受到任何他人意志的强迫和控制,也不会养成支配他人的习惯。卢梭创造了一个“真空”的世界,将年幼的爱弥儿完全隔绝在社会的一切道德观念和礼节习俗之外,一切动机都是出自其自然的真实的需要,而非人为制造的虚荣心。这正是卢梭所讲的“良好的教育应该纯粹是否定性质的”的具体体现。

二、理想的教育应依据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

卢梭认为,教育应该依据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保证儿童的欲望和能力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卢梭关于欲望(desire)和能力(faculties)关系的分析是贯穿其道德心理学的核心线索。他认为欲望和能力之间的平衡是幸福的条件,而由于欲望超过能力所造成的柔弱则是痛苦和邪恶的来源。自然人只有原始的自爱之心,其基本的身体欲望很容易得到满足,因而自然人生活在幸福状态之中;而文明人的自尊带来了无穷的欲望,远超过其自身所拥有的能力,他们为了追求欲望的满足而陷入无休止的斗争之中,丧失了真实的自我,因而陷于痛苦中不能自拔。卢梭还强调,柔弱状态的产生与绝对能力的大小没有关系,而仅仅取决于能力和欲望之间的对比关系。[4]在爱弥儿的成长过程中,他的能力不断增强,欲望也相应地增长转化,二者之间的对比关系不断发生变动。在不同的阶段保持爱弥儿欲望和能力的平衡状态便是卢梭教育计划的中心目标之一。

在婴儿时期,爱弥儿几乎没有任何能力,因而必须在父母和保姆的帮助下才能满足基本的需求。卢梭一再强调,成人的作用应仅仅局限在弥补婴儿能力缺陷的范围之内,帮助他满足基本的需求即可。假如成人对婴儿的哭泣不加以辨别就轻易地施以援手,必然会助长婴儿任意支配他人的欲望,导致其欲望和能力之间的失衡。

当爱弥儿进入幼儿期之后,卢梭提出了另一种导致儿童欲望和能力失衡的因素――想象力。他认为,自然人是一种孤立和愚昧的存在,其思维内容仅仅是当下自己的身体欲望以及满足欲望的具体对象,它们都不会脱离其感官而存在。这种没有想象力的状态使自然人没有任何多余的欲望产生,其基本的身体欲望完全可以通过其本身的能力得到满足。在文明社会中想象力的萌生给人类制造了无穷无尽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彻底打破了欲望和能力之间的平衡,将人类带入永恒的痛苦之中。因此,在对爱弥儿的教育计划中,卢梭尽力遏制爱弥儿想象力的萌生,将其一切活动都限定在感官活动之内,甚至不允许年幼的爱弥儿去阅读任何书籍――他认为书籍的阅读将使儿童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有使其脱离真实世界进入充满幻想的人为世界的危险。

儿时的爱弥儿处在一生中相对体力最大的时期,因为十二三岁的孩子体力的增长比需要的增长快得多。[5]依据自然的法则,这个阶段正好将多余的精力用于学习知识。[6]卢梭引导爱弥儿去认识物质世界,但他一再强调学习的动力必须是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不是虚荣心,因为虚荣心产生的欲望将再次破坏能力和需要之间的平衡:爱弥儿只有在迷路时才学习天文和地理知识,只有在需要搬运物品时才学习杠杆原理,只有在辨别劣质酒还是优质酒时才学习化学知识。卢梭通过蜡纸小鸭子的故事教训了爱弥儿,将虚荣心堵在了心灵的大门之外。[7]

三、理想的教育应保证儿童享有充分的自由

自由是卢梭思想的关键词之一。他认为,原始的自然人享有充分的自然的自由,但文明社会中人们陷入了相互依附和利用的状态中,败坏了人的自然本性。依照这个原理,爱弥儿不应遭到任何外在的人为的命令和要求。他的成长应完全遵照自然规律,他的任何行动都应源于自己的需要。首先,他获得了身体和四肢的绝对自由:处在婴幼儿阶段的爱弥儿没受到襁褓的束缚,也没有使用学步车,只穿宽大的衣服。当爱弥儿的思维有所发展时,他还应获得意志的自由。没有任何人能够强迫爱弥儿不能做或必须做任何事情。卢梭把“服从”和“命令”这两个词从他的词典中取消了,甚至“责任”和“义务”也不能够存在。[8]

爱弥儿虽然被免于任何人为的束缚,但并不意味着他不会受到任何限制,物质世界的自然规律和柔弱的体力将对他的行为加以约束,例如,他必须毫无怨言地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需要承担自然规律带来的一切后果。因此,当爱弥儿由于顽皮打破窗子之后,导师和父母并没有给他任何惩罚,而是让他去承受没有窗子带来的寒冷之苦。总之,应由自然而不是人对儿童加以约束,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爱弥儿不会沾染文明社会的恶习。

爱弥儿在不同年龄阶段所接受的教育的侧重点和具体方法有所不同,其依据是卢梭对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能力和需要二者对比关系变化的分析。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目标是维持二者之间的平衡,具体准则可归纳如下:第一,成人需要弥补儿童由于能力不足而无法满足的身体需要;第二,成人的帮助必须限制在他们真实的自然需要的范围之内;第三,必须阻止想象力和虚荣等能够产生无穷的人为欲望的因素,它们将永久地破坏能力和欲望的平衡状态,将人类抛入柔弱和痛苦之中。

四、结语

综观以上三点,可以得出卢梭在《爱弥儿》中阐述的核心观点:教育适应自然。在《爱弥儿》一书中,“自然”在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在秩序和结构。卢梭认为,正是文明社会破坏了自然赋予人类的自由、完整和善良状态,将人类抛入相互依附和奴役、自我分裂和邪恶的深渊之中。因此,良好教育必须依照自然的法则进行,尽可能地消除任何人为因素,不灌输任何社会道德观念;教育必须适应儿童不同成长阶段的年龄特征;儿童必须享有免于他人权威的自由。卢梭铲除了儿童成长过程中一切外在的文明社会的限制,将教育的核心任务交给自然,人的教育只是自然教育的助手。

卢梭的《爱弥儿》是教育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卢梭所阐明的教育应该适应自然的原则开启了主观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源流,影响和启发了诸如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蒙台梭利等在内的一批教育家,为提倡儿童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奠定了基石,卢梭也因此被称为“现代教育之父”,享有“教育史上的哥白尼”的美誉。

需要指出的是,卢梭所阐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非来源于实践观察和应用,而是建立在其独特的哲学观点和社会学说的基础之上。从这个角度而言,他的教育观点带有一定的偏激和空想的特色,尤其是他关于儿童成长应该除去一切人为和社会因素的观点并不具有可行性。不过,这并不妨碍《爱弥儿》成为教育思想史中具有永恒价值的经典名著。

参考文献:

[1]卢梭.卢梭评判让ˉ雅克:对话录[M].袁树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0.

[2]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71-73.

[3][4][5][6][7][8]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上一篇:回到教育的原点 下一篇:微博 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