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之实践能力分析

时间:2022-10-05 10:34:58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之实践能力分析

【摘要】地方本科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在就业压力现实面前还存在诸多问题,无论是院校层面还是个体层面,均需要树立范围开放、主体多元、内容灵活的就业实践能力发展理念,通过院校针对就业实践的教学改革、学生开放式实践能力的素养锻炼,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之实践能力。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

据调查,2010年大学毕业生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有可能达到700万。[1]学生就业压力对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更加严峻,客观上也对院校、大学生合力增强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别于劳动能力,主要指获得与保持工作的能力,借助知识学习与素质开发,包括求职能力、专业能力、创业能力、适应能力、职业发展潜力等方面。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各个环节,均以就业实践能力为核心,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有许多实践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机会与可能,因此无论是学校实践教学改革层面,还是学生个体实践能力建构层面,都有拓展、完善的空间。

一、现状与困境:就业实践能力的主要问题

1.院校层面

为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就业与发展的现实需要,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导的地方本科院校也逐步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但在就业实践能力培养上,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理念失当。地方本科院校不同于高职高专,从大学生培养目标及实践过程看,当前有一些发展理念影响到就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以学术性要求将本科大学生加以限制,延伸到各个课程体系,通过课程论文、学位论文使本科教学不断强化学生学术能力,另一方面,学校紧跟就业率,压缩专业理论课程,增加实践课程,甚至强调全程化岗位实践。这两方面本质是办学理念层面上学术主导与技能主导在大学生就业能力上的博弈,虽各有优势,但也容易混淆知识进步与技能培养的不同内容与差异,不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完善。

师资与投入不足。高职院校多以“双师型”师资结构为主,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由于综合性、多科性发展战略的影响,师资在学历职称门槛上却有不断提高之势,除部分特殊专业,师资配备仍以学术型占主导,甚至出现了非博士、非高级职称不进的现象,在人才队伍上高校并未增加“双师型”比例;在办学投入上,扩招背景下受办学经费制约,学校对于实践教学所需硬件设施投入并未相应调整,往往实践教学学时不足,硬件购置不能充分满足实践教学、对于需要其他部门提供就业实践机会的基地建设不稳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培养学时成为短板。公共课、专业课、通识课为地方本科高校课程设计的基本体系,直接服务就业的实践课程稀缺,大多体现为以就业指导为中心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但实践性并不突出。其他如实验教学环节、专业实习与见习、实践教学操作环境等方面,由于大班授课、教师岗位分配差异等影响,也难以起到促进实践能力的应有意义。

2.个体层面

当前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的欠缺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欠缺。就业环节一旦脱离教材,常无所适从,在实际情景中发挥专业才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不突出,而且对于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缺乏学习的欲求与动力,持续学习与创新精神不强;团队合作与实践能力欠缺。学生的社会阅历不足导致对社会的有效认识实践不足,对如何及时、适时融入工作团队缺乏应有的心理与能力储备,对耐挫力与竞争力有逃避心态;职业精神与职业个性欠缺。一方面不愿从事基础性、服务型工作,求职行为盲目,甚至虚化就业材料,诚信意识不足,一方面就业技巧不成熟,就业材料缺乏针对性,选聘环节储备不充分,应答技巧流于普通与表面,适度展现自我的个性不突出。以上大学生就业实践力的不足既制约了自身就业机会,又增加了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成本。

二、反思与建构:就业实践能力的发展理念

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不足是涉及多方面的系统问题,必须在理念上首先确认理性、全面的开放式就业实践观,以此指导高校实践教、学环节。

在范围上,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需要开放式的实践教学。高校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与拓展,是学生转化书本知识为行动能力的重要阵地,在实践教学形式上,一方面要关注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实验、设计、实习、研究等,另一方面必须重视“第一课堂”以外的综合实践活动,凡是利于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就业能力提升的实践活动,均可纳入实践教学的开放体系。

在主体上,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需要针对性、自主性的多元化教学者。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体,但非唯一主体。只要能引导学生的潜能发挥、学习主动,具有实践平台的主体,均可参与到实践教学环节中来,对学生进行针对强、激发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培养。

在内容上,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需要灵活性的培养环节。不同于一般专业教学、专业实践教学有较为固定的学分、课程、标准化考核流程,以提升就业能力为主旨的实践教学,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不断调整与更新,应采取常规与非常规方法结合的思路,体现丰富性与多样化,切实关联到个体与社会的组织要求,全程化、阶段化体现在大学生培养始终。

三、对策与建议:就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环节

1.院校层面:针对就业实践的教学改革

在办学观念与定位上,从学生、社会与人的发展需求定位本科培养,形成特色。本科大学生固然要通过课程与学位论文训练具备初步的学术能力,但这一阶段的学术力发展重心在后,更需要形成与就业相关的专业实践能力,需要具有适应社会多种岗位就业的交流、合作与创新能力,因此本科教学要实现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双重心”,学校管理者必须及时了解本科专业布局与社会需求前景,结合现实就业方向及问题症结,理性应对就业压力。

在师资队伍上,构建本科式“双师型”模式。一方面努力打破本科师资队伍纯学术化倾向,学校通过适度引进“双师型”教师,把有实践技能与一定专业基础的人员纳入教师系列,充实专业实践与就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加大教师持续学习与培训力度,通过短期访学、重点学习实验教学技能、走进职业现场等措施,有助于教师了解就业岗位的实际情况,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增加同就业岗位紧密相关的教学专题,提高学生就业实践力;同时,努力探索不同院校、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专业实践共同体组织,使不同类型、不同单位教育资源共享,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技术教学与就业实践机会。

在实践教学开展上,实施全程化就业实践力培养。由于就业实践具有明显职业针对性,而职业发展灵活性较强,因此就业实践能力必须从宽泛意义上理解并建构。在形成专业实验、就业教育、就业见习与实习、就业模拟与现场面试一体化的全程实践板块基础上,将就业实践力培养纳入常规教学与非常规教学两大层次,通过专职就业指导教师、企事业管理人员、成功校友的就业创业指导讲座,加大案例教学、实践体验比重,使学生针对性、全程化参与就业实践,以不同形式丰富就业课程类型,增加就业实践的课时总量,帮助学生增强就业信心、形成正确的就业心理。

2.学生层面:开放式实践能力的素养锻炼

首先,实现动力激发、拓展素质。积极的动机是就业实践能力的源泉,取决于学生对成才与就业的紧迫感与责任感,因此大学生本人必须树立学习意义的反思,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为日后主动参与持续就业指导奠定基础;通过积极思考、投身实践,积极参与课外科技与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勤奋学习、努力实践、勇于创新的个性与素质,这是就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

然后,主动出击,参与平台。大学生应抓住尽可能的机会,接触岗位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与工作环境,体验职业文化,学会将理论知识实践化,积极从来自就业领域的客座教师身上汲取社会经验与职业指导;同时锻炼自身择业技巧,借助学校就业指导平台与网络资源平台,收集择业案例,在课堂内外组织观摩、模拟就业双选会,及时将所学技巧“活学活用”。大学生通过主动与积极的营造,将自身努力打造为社会性与个性统一、理智与情感统一、人格与素养统一的良好形象,有利于随时接受社会与就业领域的检验与挑战。

参考文献

[1]搜狐就业频道learning.省略/20100325/n271094568.shtml.

[2]张永祥.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新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3]姚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保障实践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8(4).

本文系2010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招标项目“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B635。

作者简介:王鸿政(1980-),男,讲师,许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常年兼任许昌学院招生就业处“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讲师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原理、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上一篇: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初探 下一篇: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一场思维范式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