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的影响

时间:2022-10-03 01:36:46

心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有目的的、系统的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填写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结果 观察组术后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心理干预;脑血管介入;焦虑;抑郁

脑血管介入术是治疗脑血管病的一项新的微创技术。尽管其创伤小、痛苦少、疗效确切,但多数患者对此缺乏了解,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预后。2010年8月~2013年5月我科对50例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行脑血管介入术患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58.5岁。行脑动脉瘤栓塞术13例,脑动脉支架植入术35例,静脉窦血栓溶栓术2例。平均住院19d。

1.2方法

1.2.1分组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9~67岁,平均48岁,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结合各阶段的治疗方案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有目的的心理干预;对照组25例,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51.5岁,给予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2评价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心理调查[1]。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d焦虑、抑郁状态。二次调查由护理人员统一指导语,向患者说明,共发放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为100%。

1.2.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P

1.2.4心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常规进行术前治疗、护理,交代手术的时间、手术后的不适及注意事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收集患者资料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性格特点,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压力和感受,了解患者不良情绪的根源,有目的的解释和安慰,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等抑郁情绪[2];②由专职医护人员与患者交谈,建立充分的信任关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脑血管病的相关知识和脑血管介入术的方法、目的,手术的必要性和疗效以及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应对方法。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采用榜样法,让术后有良性反应的患者与其交流,正面引导,介绍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治疗的重要性,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以愉快的心理状态去积极地配合治疗;③教会患者心理调节方法。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深呼吸、听音乐、运用分散注意力等来缓解释放心理压力;④讲解治疗中可能产生的费用,对经济困难者共同探讨治疗方案,引导患者家属为其提供完善的支持,使患者消除后顾之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2 结果

见表1。

从表1中看出,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后,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作为一项新的治疗方法,还未得到普及,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都是较为陌生的一项治疗措施。产生焦虑的情绪反应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比例。资料显示,进行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有术前焦虑者占55.3%[3]。在调查中发现患者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是对手术成败及经济问题的担忧,往往表现出术前紧张[4],这种负面情绪,直接影响脑血管介入手术的顺利进行,增加手术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Mdchizuki等研究表明,术前患者焦虑最突出,术后抑郁最显著,且术后生活质量下降,1个月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情绪反应,制定个体化心理护理方案,采取相应的有效应对方式,帮助患者建立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很有必要。在本组病例中,实施有目的、系统的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刘秀英.烧伤患者心理护理方法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l,18(22):101-102.

[2]黄惠桥,陈务贤,应燕萍,等.术前系统心理行为干预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2011,17(12):1379.1380.

[3]李敏.脑卒中抑郁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8):93.

[4]陈建平,顾卫平,卢尔宾,等.冠心病患者情绪障碍调查[J].中理卫生杂志,2002,11(3):144.

上一篇:肺癌脑转移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分... 下一篇:硫辛酸对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