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急诊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时间:2022-09-12 12:34:39

心理干预对急诊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急诊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将186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于转科入院或出院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急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关键词】 急诊;心理干预;SCL-90评分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3-0321-03 中图分类号:R 4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3.032

急诊患者多为急、危、重症患者,具有病情急、进展快、复杂而多变等特点,患者无心理准备,对患者来说是一种重大应激源,容易引起不良心理反应,对治疗配合程度降低。资料显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减轻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1]。本文对急诊患者实施了心理干预,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成年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3例,其中男68例,女25例;年龄19~69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3例, 初中以上大专以下38例,初中以下32例。对照组93例,其中男66例,女27例;年龄20~68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2例, 初中以上大专以下40例,初中以下3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具体干预方法:①支持性干预,护士仪表端庄,举止大方、稳重,热情接待,真诚、态度和蔼。善用非语言沟通技巧,以亲切的目光、良好的言行举止、娴熟的护理技术为患者服务,在抢救、治疗中做到稳、准、快,增强患者的安全感。②针对不同类型的急诊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服毒自杀患者常有社会或家庭因素在内,如与家人吵架、失恋等,多表现为悲观、抑郁、羞辱,渴望得到尊重、同情、理解。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干预,用理解、同情、真诚的语言去感化、温暖患者受伤的心灵,积极开导,鼓励他们面对现实,主动配合抢救。外伤急诊患者多为打架、交通事故、自然灾害造成,身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患者看到伤口流血,加上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具有强烈的恐惧感。医护人员要保持沉着、冷静,用娴熟的技术,快速进行抢救,做到忙而不乱,操作熟练、准确,取得患者的信任,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急腹症患者因发病急,腹痛剧烈,心情焦虑烦躁,希望来到医院以后尽

快得到诊治、止痛,医护人员应先让患者感受到自己已被重视,取得患者的信任,再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询问病史。同时强调患者配合检查及准确回答病史的重要性,让其明白只有尽快明确诊断方能止痛,否则单纯止痛只会掩盖病情,影响诊断及治疗。③健康教育干预,在抢救、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疾病、不同的健康问题,向患者、家属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

3.效果评价 于转科入院或出院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2],包括9个因子:躯体化、焦虑、敌对、恐怖、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偏执和精神病性。每项评分等级均为五级: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比较严重(3分)、严重(4分)。

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讨论

心理干预可提高急诊患者健康心理状态,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促进疾病的康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状态越来越受到重视。急诊患者由于发病急、病情复杂且变化快等特点,患者常常出现不良心理应激反应。研究表明[3],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积极作用。在本研究中,干预后两组患者SCL-90评分结果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急诊患者通过给予支持性、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其健康心理状态,使其顺利接受治疗。

心理干预形式应具综合性、个体化、全方位性,有资料显示[4],急诊留院观察患者中,均希望获取健康教育知识,且文化素质越高,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越大;年龄越大越重视日常保健知识。在本研究中,多数患者主动了解病情,尤其是与预后相关的信息。因而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水平等具体情况,把疾病相关信息向患者宣教。患者是独立的个体,心理干预要做到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干预,注意了解患者性格及心理问题,进行个体干预。对急诊患者的心理干预除患者本身外,还应该包括患者的亲属和社会成分,帮助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心理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刘 红.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抑郁状态的心理干预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0(2):297-298.

[2]郝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J].现代康复,2000,4(8):1127-1129,1145.

[3]井丽君, 张志霞.心理干预在急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5):8951.

[4]廖月红.急诊留观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4下半月版):126-127.

(收稿日期:2011-03-24 修回日期:2011-05-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围产期前置胎盘的B超追踪价值 下一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