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社会压力与中国治理

时间:2022-10-03 03:51:29

公民社会,社会压力与中国治理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公民社会逐步诞生和发展起来。公民社会的兴起改变了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格局,使得国家面临着来自于社会的诸多压力;而在应对这些压力的过程中,中国逐步实现着国家治理的转型。伴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复杂化,如何实现有效的国家治理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Abstract: In reform and open policy's advancement, China civil society is born gradually and develops. The civil society emerged changed the Chinese country and the social relations pattern, caused the country to face from society's many pressures; But in deals with these pressures in the process, China is realizing national government reforming gradually. Is following the social benefit pattern complication, how will realize the effective national government will be the important topic which China will develop in the future.

关键词:公民社会 社会压力 利益 治理转型

key word: Civil society Social pressure Benefit The government reforms

作者简介:韩奇,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中国政府与政治;张寅,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方向比较政治,民族政治。

一、中国公民社会兴起的动力

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一个相对自主的公民社会正在中国发展并成长起来。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改变了时代中国政治的图景。在时代,国家权力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领域实际上被国家权力所控制和主导。借助于这种特殊的模式,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建设了有史以来的强大国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工业化和社会的整合。然而,时代这种国家取代社会的模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和政治斗争之后,这种治理模式的弊病更加显露无疑。首先,政治的动荡导致了经济的混乱和社会的失序,从而导致了政权的合法性危机;其次,由于社会各个领域被国家权力所吞噬和主宰,社会的活力难以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尤其是在经历了高强度的政治动员之后,社会的活力将难以为继;最后,这种治理模式将导致整个社会严重的官僚化取向,社会的流动性和多元性大大降低。在之后,原有的这种治理模式的各种弊病已经充分证明了改革的必要性,这成为中国公民社会兴起的重要历史背景。

在改革时代中,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是两方面发展的产物。一方面,在中国改革时代中,市场经济的合法性逐步获得了国家的承认。作为一种新的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经济开始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经济改革过程的重要特点是其增量改革,即在保持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同时,在国家的计划范围之外发展增量的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壮大和其对于原有计划经济部分的“挤压”,从而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的逐步壮大在社会层面也产生了重要的结果,即一个有着相对自主性的社会领域兴起和发展起来。在新兴的社会领域中,公民通过投身于市场中的各种活动能够获得原来由国家控制的各种稀缺资源,在这个意义上,市场出现和社会领域的兴起为公民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另一方面,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也是政治领导人改革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时代频繁的政治运动,中国社会呈现出广泛的泛政治化趋向。社会普遍的政治化和国家对于社会的替代增加了改革的阻力,也增加了国家治理的成本,因此,通过有选择的收缩国家权力,赋予社会一定的自主性,无论是对于经济改革还是实现有效的国家治理而言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改革进程中,政治领导人选择性地收缩国家的范围,使得公民的个人生活领域,社会的经济活动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大的自主性。社会的去政治化消除了时代中国社会中所弥漫的紧张的政治氛围,较少了改革政策推行中所面临的政治阻力。同时国家的选择性退出也是降低国家治理成本,提升国家治理效率的有效途径。相比于时代国家所承担的诸多的治理任务和贫乏的治理手段之间的差距,退出性的策略将是现有技术条件下提升治理水平的有效选择。

总而言之,经济层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层面政治领导人采取的选择性退出策略共同构成了中国公民社会兴起的动力。在这两种动力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公民社会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公民社会的出现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结果,这其中既有意料之中的结果,也有意料之外的结果。如何应对这些结果将是中国治理转型的重要课题。

二、公民社会兴起与社会压力的产生

自主公民社会的兴起既带来了预期之中的结果,也带来了意料之外的结果。随着自主公民社会兴起和壮大,国家也面临着来自于社会的越来越大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压力构成了中国治理转型的动力。因此,分析中国不断增加的社会压力的来源及其特点,并分析中国国家在回应这些压力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方式成为理解中国治理转型的基础。

市场经济在带来中国经济繁荣的同时也逐步展现出市场体制自身的局限和弊端。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也经历了市场发展所带来的诸多的社会问题。不容否认,在市场发展的同时,中国从一个相对平均的社会变成了一个贫富分化较为严重的社会,在政治身份和政治地位逐步从社会生活中淡出的同时,巨大的经济差异和社会地位差异迅速成为了新的割裂社会的因素。在当前,中国诸多的社会矛盾中,市场的因素构成了重要的诱因。同时,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带来的诸多弊端,导致了人们想当然的认为市场经济模式的引入和建立将有效地解决中国发展的困局。对于市场体制过于乐观的估计和其局限的认知不足也使得中国将市场秩序扩张到了诸多的非市场领域中。在这种乐观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在本应由国家承担有关公共服务的领域中推行了市场化改革,造成了市场的过度扩张,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尤其是由于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匮乏,民众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和负担,积累了普遍的社会不满。因此,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过度市场化导致了诸多的社会不满的产生,产生了相当的社会压力。

随着改革过程中民营经济的发展,新的财富拥有者逐步诞生并且壮大起来。中国的民营企业家阶层是改革时代的产物。随着民营经济在国家整体经济格局中扮演的角色逐步增加,这个新的阶层也在中国社会生活领域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要求国家在保护私人产权,维护市场统一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国家权力行使过程中的透明化和规则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改革的过程中,自主公民社会在带来一系列预料之中的结果的同时,更给中国的政治体系带来了强所未有的压力。改革所催生的复杂利益格局使得国家面临着社会越来越大的压力。这些不同的压力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传导进入政治领域,而为了应对这些社会压力,中国也采取了各种措施以实现有效的治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构成了国家治理转型的动力。

三、压力驱动下的中国治理转型

来自于社会的压力通过各种方式传导进入政治领域,国家在回应和疏解这些社会压力中逐步实现了治理的转型。概括起来说,中国治理实现了如下方面的转型:首先,国家更新了其对于社会利益格局的认知,改革所催生的一系列新的利益开始进入国家政治议程,并在很大程度上进入政策过程。国家对于利益格局的认识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在较长的时期内,国家仍然是在用计划经济时代的利益格局来认知改革时代的利益格局,但是由于改革产生的新利益在传统的认识框架下并没有清晰地定位,所以这些利益在相当时间内并没有得到认识,比如农民工的利益。随着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尤其是社会的各种压力不断传导进入政治领域,国家逐步认识到了各种利益的存在,并在政治议程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加以考量。在这个意义上,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形成以及带来的国家认知观念的更新构成了中国治理转型的基础。

其次,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所带来的压力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国家治理的行为特征,使得国家在治理活动中越来越重视与社会的协商与合作。一个相对自主的社会领域的出现意味着国家在推行其意志时,需要更多诉诸于协商的手段,尊重社会的各种利益。为此,国家改变了原来的依靠命令或者道德灌输来赢得社会服从的传统做法,逐步探索并发展基于利益合作与协商基础上的新方法来赢得社会的服从,实现治理目标。在改革的过程中,自主公民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社会组织,这些组织承担着一系列社会的功能,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国家与这些独立的社会组织进行着越来越多的协商与合作,并且逐步奠定了制度化的渠道。

再次,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对于国家行为的透明化和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公民社会的兴起过程中,国家需要不断地就各种问题与社会进行互动,因此国家行为的透明化和规范化将有效地提升国家治理水平,降低二者互动中的成本。为此,国家积极进行行政法治建设,指定了一系列法律规章,以规范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同时国家也积极推进政务公开,网上办公等制度创新,以满足社会不断增加的对于国家行为的透明化要求。

最后,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将迫使国家关注社会的公共服务,从而实现治理重心的转变。长期以来,国家治理的中心任务放在了推进经济发展方面,为此国家投身于大到宏观经济规划,小到具体项目或工程的建设等经济领域。经济取向的治理活动是后发展中国家治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我国而言,公共服务取向的治理活动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忽视了。在改革开放之后,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共服务体系随着市场化改革而逐步瓦解,但是新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却步履维艰。在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公共服务体系的缺乏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不满,积蓄了大量的社会压力。自主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对于国家施加的压力构成了中国公共服务体系重建的推动力。为了回应这些越来越大的压力,国家逐步重视其自身的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在近些年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四、结语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更带来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和成长。公民社会的发展及其对于国家的压力推动了中国治理的转型。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社会利益格局将更加复杂,中国国家治理所面临的挑战也将大大增加。如何有效地应对和化解这个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将是中国未来发展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2】[美]巴里・诺顿:《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3】[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4】[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5】[美]詹姆斯・汤森,布兰特立・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6】[美]莫里斯・迈斯纳:《的中国及后的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7】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8】潘维主编:《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60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

【9】郑永年:《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转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王绍光:《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三联书店,2007年。

【1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4年。

【12】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上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入“赏识”活力剂 下一篇: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