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离浙商有多远

时间:2022-10-03 01:16:09

民营银行离浙商有多远

国家工商总局日前核准苏宁银行和华瑞银行的名称之后,公众再次聚焦民营银行话题。在这些民间金融创新主体的带动下,成立民营银行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那么,在如今有着许多民间融资中介的选择条件下,为什么要推出民营银行?成立的必要性是什么?障碍又在哪里?

“风险自担”是对民营资本的歧视。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教授、博导汪炜谈到,就国务院之前的文件而言,要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什么叫做“风险自担”?这个概念是不清楚的。银行是企业,企业就应该是有限责任的。国有银行是不是风险自担呢?从这些意义上来说,这句话本身就是对民营资本的一种歧视。

即使民营企业是愿意自担风险的,那怎么自担?是兜底么?是大股东来兜底还是所有股东来兜底呢?占多少股份的股东来兜底呢?这些也都很不清楚。

汪炜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民营企业要敢于承担责任。既然这样,应该由一家民营企业来占大股份,要超过原来的20%的门槛。允许主要的民营企业来控股,这样企业家会有更大的责任心,从治理结构上来说,也让企业更有动力去做。

除此之外,银行业的法律体系完善还存在问题。为什么存款保险制度迟迟不推?一压十年不批,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没有理由这样做啊,就是原有的利益集团在阻挠嘛。这个制度,国外已经有很成熟的经验了。10年不批,就是不想发展民营银行的态度。这些都是民营银行需要跨越的障碍。

亏损风险由谁托底,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小玄认为,民营企业成立民营银行的主要障碍在于如何防范风险。因为银行的资金来源于公众存款,其安全便成为银行的头等大事。尽管国有控股银行也可能出现亏损,但是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有国家或政府托底,公众对其资金安全就比较放心。但对于民营银行,一旦出现亏损,由谁来托底呢?这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因而成为政府的顾虑。

对民营银行风险的疑虑,主要来源于国有与民营银行之间的不公平制度安排,来源于市场存在的歧视。为什么国有银行的亏损就要由政府托底?如果这个软预算约束不存在,如果国有与民营之间能够公平竞争,一视同仁,那么就不会存在对民营银行的担忧。公众自然会根据银行的业绩和服务来选择最合适的银行。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谈到,牌照审批难度大。民营企业办银行要经过两道审批,工商部门审批通过只代表允许企业从事符合公司制的

民营银行要提供差异。开放设立民营银行后,要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究竟是多了几家银行?还是多了几种服务方式?没有差异只增加银行数量对中国金融业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并不是所有的民企都适合做银行,民企实体经济做得再好,只是拥有商业信誉,而银行有杠杆率,但是风险也大,所以民企做银行要具备足够的商誉和控制风险的能力。新兴的民营银行,应该是在有内生金融需求的群体中产生,或者真正为满足一定领域的金融需求而存在,也就是服务对象要清晰。如果阿里巴巴作为发起人开银行,对国内的金融业会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因为它专注于网商的融资需求,而在电商领域成立一家民营银行理所应当。

上一篇: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 下一篇:从单店到020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