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政府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作用比较

时间:2022-10-02 07:02:44

中外政府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作用比较

摘要:介绍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介绍国内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和问题,明确了以国家为主导的推广系统的共同特征,对国内和国外的农业技术推广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国内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了政策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139—1

0 引言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根据国家农业发展需要,以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农民技能,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看成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量。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国家和政府都进行了大量投入,在发展本国农业上发挥着主导作用,对国外的推广体系的研究和对比有助于发展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美国19世纪60年代美国议会成立了农业部,颁发了“莫里尔赠地法”和“哈奇试验站法”,1941年通过了“史密斯—莱弗联邦推广法”,实行州立推广、教育、科研“三结合”的推广体制。荷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是从19世纪开始形成的,到2000年农民协会开始增加对国家推广体系的投入,农民更多的参与到推广工作。日本早期主要借助有经验的农民进行推广,二战以后《农业技术渗透法案》指导农场把农事研究成果直接普及到生产中去,加强了农业科研与生产实践的联系。丹麦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由全国农业资讯中心负责,波兰政府不仅给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还提供多方面的经济资助、住房优惠和家属安置。墨西哥政府对大学毕业以后从事农业推广的人员提供一系列的优惠待遇,主要有学术研究、优先进修资格、政府负担进修学费、以及职务晋升的优先权利等。

2 国内农业技术推广系统现状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深受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到1957年,全国共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10万余人,70年代以后在全国形成了县、公社、大队、生产队组成的四级推广体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成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和推广中心。1991年以后由于国内的行政单位体制改革造成对农业推广的财政投入减少,大量推广人员流失,形成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薄弱的“倒金字塔”型结构。针对这种现状,我国各级政府进行了一些的改革,例如分离现有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建立公益性推广体系和经营性农技服务体系,启动了“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项目,建立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开展农技推广职业技能鉴定,推动竞争上岗等机制,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一些效果。

3 国内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比较

3.1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特点分析

综合国外各个国家的农业推广体系,一种是政府领导的教育、科研、推广“三结合”的体制;二是政府领导,科研机构参与推广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三是以政府领导为主体,农业推广与科研、教学分开,自成体系;四是政府和地方合办的农业推广体制;五是政府管理,科研机构参加,试验站进行推广。虽然细节上有一定差别,但是政府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却无本质差别。以政府农业部门为支撑的推广体系在全世界约占80%以上。多数国家都是政府的农业部门直接领导,下属推广局、推广站、推广中心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具体工作。其他类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或者直接收政府部门领导,或者间接的接受政府部门指导,或接受政府部门补贴,总之和政府有着密切关系。

3.2 国内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与国外的差距

在国外,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建立了稳定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长期的实践中建立了适度规模的高素质推广队伍,不断增加政府的财政投入,立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以保障推广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国外相比,我国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发展滞后,运行机制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推广服务主体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重引进,轻推广,以推广“技术”为中心,忽略了信息和服务。基层认识不统一,管理上条块分割,推广人员素质不高,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财政管理混,单位性质、人员编制、管理等问题没有落实。

4 政策建议

首先,需要与国际接轨,明确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职能,把农机推广部门与农业科研、教育相结合。其次,针对“倒三角”的局面,需要在县级以下建立区域性推广站,加强基层推广机构力量。第三,要创新推广手段,建立多元化推广机制,要鼓励各类组织以农业技术的开发、咨询、服务、转让等多种形式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第四,加强农技职业教育,提高推广人员素质。第五,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需要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坚持谁推广、谁受益的原则,实现推广费用的合理分担。最后,加强立法工作,农业技术推广体制需要运用法律、法规固定下来,经费、推广目标、组织人员及待遇等问题都需要有法律保障才能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赵巍,裴彩霞,曾晓宁.关于构建网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4).

[2] 董永.国外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

[3] 孙莹.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的新途径[J].吉林农业,2012,(4).

[4] 丁自立,焦春海,国英.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经验借鉴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1,(5).

作者简介:丁佳艳(1969—),女,吉林伊通人,伊通满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上一篇:矿权与地权之法律冲突与协调对策 下一篇:新加坡廉政建设及其对泰州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