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后教师要注重解读教材

时间:2022-09-29 07:04:22

新课改后教师要注重解读教材

2005年,全国各地开始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场教学创新的革命。打开新教材,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股清新的生活气息,它是新课程理念的载体,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由“教本”变为学生的“学本”;由单向接受性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作为一名走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的潮流中,自始至终都有一种按耐不住的探究欲望。

转眼间,新课改已走过了四年的风雨历程。这四年来,教科书换新了,课堂活跃了,学生更开心了,可是我们发现的问题却也不少。最明显的是,随意性大,具体到一节课,就是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重点不突出,出现眉毛胡子一起抓的现象。长此下去,教学质量肯定会滑坡。问题在哪儿呢?笔者通过与同事们的聊天,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新教材不好把握。不光年轻教师不知所措,就连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显得力不从心。

教材是课程理念、教学理念的“集结体”,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凭靠,把握不了教材,课堂哪能有“主心骨”?看来,在实施新课改的进程中,要让教学质量不断地得到提高,作为科任教师,就必须认真地重新对教材进行解读。

课程改革后,教材改革的幅度很大,比如,没有了结论性的话语,只有建议和问题提示;教材内在的体系也有很大的变动,需要重新解读;教材本身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因时因地“改造”。课改后,“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口号,在大大小小的教育报刊随处可见。可是现在连“教教材”都成了问题,更别提“用教材教”了。解读教材,弄清教材编写意图,成了走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的一个重要科研课题。

现在,“教材不过是个例子”的思想十分盛行,批判“教材”的“圣经”地位,提升教师的专业自成为一种教育时尚。这时候来提“教材解读”,会不会有些矛盾?课程改革的主张,课程标准的理念,就渗透于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编排中,并最终通过教材的实施来体现。由此看出,只有认真地落实教材解读,才能使老师们练就真功夫,富有底气地进行课堂教学。教材当然不是“圣经”,但教材也并非可以随便“打倒”。不能踏踏实实地研究教材、理解教材,就不可能有合理的批判、科学地质疑,当然就达不到“用教材教”的自由境界。

对于教师来说,具体的学科怎么去解读,教材解读到底应该读什么,仍是个大大问题,弄不好就会被“教材牵着走”。为此,笔者就如何解读教材谈谈几点浅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要有可行的解读方法

“解读”二字,对于教师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字眼。以前,这基本上是教参和教研员的事情,现在突然落到教师自己身上,难免有点傻眼了,最让老师们找不着北的是解读方法。通过对新教材部分内容的反复解读,我认为教材解读要做到“四看、三想、两对比”,即看课标、看教材、看教参(教学用书)、看相关教学资料;想教学目标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想编者的编写意图和学生实际、想教学方法及实施策略;对比新旧教材、对比同一教材的不同版本。运用到以上方法,会使教材解读显得豁然开朗起来。

二、解读教材要还原教材本意

如何还原教材本意,应从两方面着手。第一,要“抠”细节,绝不好高骛远。每个主题图,每一个练习,都要去想想为什么,理解它们的编写意图,发现它们存在的意义。作为教学的例子,教材里面包含着许多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比如数学教材,为什么在提出数学问题后,编者让学生先摆图形,再列式算式。而通常我们都是提出问题后列出算式,通过摆一摆的方法理解算理。深入研究后才发现,其实编者已经考虑到理解比多比少的算理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想通过摆一摆这种形象直观的方式为学生思维搭桥。如果不能脚踏实地地一一“追究”,就品不出其中的奥秘。第二,要从整体视野,寻找教材内在的体系、脉络,做到“见木又见林”。以往教学中,老师们在课堂上施展不开手脚,对难度深浅把握不好,有时候弄不清该知识点与前后单元甚至上下年级的关系,只擅长研究“一课”,而不乐于关注“全盘”。

三、解读教材要有怀疑精神和质疑勇气

改革后的教材并不是很完善,有的在整体逻辑上跳跃性比较大,有的例子设计得并不是完全适合本班学生。教师如果不敢越“雷池”一步,就会反倒被“解读”所束缚。如在仔细的解读中,我们发现语文教材习作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积累语言,悟得方法,并自由地表达。显然,这里淡化了习作方法的指导。对于基础好的孩子来说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写作基础较弱的孩子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这时我们执教者可因地制宜地大胆地加以修正。其实这也要求我们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才敢于质疑,才有敏锐的判断力。

四、解读教材要突出教师开放的“个性”

解读教材时,教师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新课程理念是支持教师按照合理的个性理解去教学的。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中,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学内容难度不断加大,有些课文学生读起来似懂非懂。其实难度增加并不是来源于知识内容的复杂,而是隐藏在文本的文化含量及其文化背景上,这时,教师要对课文的文化背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把课文的文化背景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对难懂的意象逐渐清晰起来。当然并不是所有内容都允许个性化理解的。比如数学,知识逻辑性非常强,往往是一环扣一环,前后顺序要求十分严格,在这方面就没有多少个性理解的空间。

当然,教师个性化解读教材要做到“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教材是一个需要挖掘的“弹性空间”,我们可以根据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对内容进行选择、补充或调整,但这一切仍然要尊重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只是我们不局限于教材。这需要我们对教材反复研究,大胆地改革教材中不合理、不实际的因素,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更趋合理。

总之,教材的背后其实是学科教学规律,读懂一套教材,就是读懂了一个教学流派,一套教学主张。教材解读相伴而生的是教师教材观的变化。过去,教材和教师用书是不可动摇的权威,甚至是教师专业生活中的唯一纲领,通过开放性的对教材进行重新解读,教师在教材观上就会打碎这道“枷锁”,认识到教材是一个永远不曾完整的文本,需要你的补充和丰富,有待你的智慧加入和它进行平等对话。

上一篇:用爱育人 第4期 下一篇:利用图形解决绝对值不等式问题